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八十七章 爭名奪利卿何急

祭拜過戰死的武毅軍將士之後,聶士成、葉之魁等大軍壓上,計劃對青島德軍進行全面反攻,以期能盡早結束這場反侵略戰爭。

費德列所領偷襲德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回青島德軍指揮部,德軍侵華總司令棣特利希一邊下令大尉安孟嚴防死守,做好決戰準備,一邊向國內發電報,希望德皇能做好和談準備,一旦戰事不利,就能通過外交途徑,盡量保持在華利益。

德皇看到電報久久不語,難道東方沉睡的雄獅已經開始醒來了,西方國家在中國架起一兩門大炮就能攻城略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武毅軍與山東守軍攻下浮山,殲滅德軍二百余人,俘虜一百多德軍的戰績傳回朝廷,引起滿朝轟動,大清官員奔走相告,連愈演愈烈的帝後兩黨成員都不得不暫停唇槍舌劍,轉而慶祝這次勝利,戰爭還沒有結束,就開始為自己爭功搶勞。

這些大月復便便的王公大臣一個個為自己歌功頌德,涂脂抹粉,要不是有自己等人在後邊鼎力支持,殫盡竭慮,他葉之魁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嗎?要不是有自己在後方穩定形勢,他葉之魁不定缺衣少彈,被德軍揍得滿頭是包呢!所以說,武毅軍能打勝仗,能擊敗德軍,不錯,葉之魁是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功勞,但主要功勞還是在咱這里是不?

一個個功臣出來了,他們圍著功勞,就像是圍著蛋糕,你吃那麼一塊,我啃那麼一口,那些英勇戰死的將士們早就被他們拋到了腦後,誰還記得你們,士兵嘛,不就是打仗送死的。

葉之魁‘被心月復’,‘被領導’,‘被代表’,‘被皇黨’,‘被後黨’,大清朝廷「‘被’時代」全面來臨。

榮祿身為直隸總督,言談之間語氣也大了起來,看吧,本總督慧眼識英才,正是在本總督的英明領導之下,我大清才能取得這次戰役的勝利。領導有方,是大功勞啊。

德軍是誰?公認的世界第一陸軍,如今,在咱新兵的手里,也就是個渣,他直接無視武毅軍和大清軍隊的傷亡,仿佛經此戰之後,新軍已經天下無敵了。

榮祿開始飄飄然,他在滿清中央政府眼中一時之間風頭無二,大有超過李鴻章、曾國藩之輩,躋身為大清百年難得一遇之相才,滿人中的高人。

榮祿一高興,膽子也就大了點,口號也就高了點,一道奏折上去,大概意思是這樣︰太後,皇上,新兵好,新兵厲害,新兵頂呱呱啊,我們應該加緊操練新兵,擴大編制,一旦全國新軍都練成,我大清當固若金湯,千秋萬載,西方列強也不得不屈服在我大清的兵鋒之下,割地賠款的日子將被拋到九霄雲外。

慈禧在頤和園的高級浴池里看了,點點頭,不錯,言之有理,哀家以後每年辦壽宴也就沒人來打擾了,準奏!

光緒在紫禁之巔看到這道奏折,猶如伯樂發現了千里馬,同性戀看到了基友,被撩撥得熱血沸騰,列強諸國的軍隊剎那間仿佛紛紛倒在新軍的槍炮之下,他恍然大悟,不錯維新變法,練兵當為天下第一之要務,其他的暫時靠邊站,等著排隊,準奏!

康有為在書局收到了消息,擺放到一邊,管俺鳥事,俺要繼續俺的上書大業。

1895年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年,維新變法的熱頭還沒有退去,清政府又在京師成立總理練兵處,任命慶親王奕劻,北洋總督榮祿為總理大臣,李鴻章、葉之魁為會辦大臣,鐵良等滿族英勇善戰之士為幫辦大臣,開展轟轟烈烈的全國大練兵活動,一時之間日月為之無光,天地為之變色,舊營為之痛哭,其他各省的督撫對朝廷的練兵政策大多陽奉陰違,葉之魁、袁世凱等新兵將領則積極支持,形成鮮明的對比。

葉之魁收到‘被會辦’的消息後,指使王士珍,溫白山,包不同等幕僚向榮祿獻上武毅軍將領共同編纂的《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和《訓練操法詳晰圖說》二書,以使新建陸軍的訓練有章可循,軍紀得以保障。

榮祿看之大喜,真是瞌睡了就有人來送枕頭,加之葉之魁練兵收效甚大,武毅軍已經被證明了確實是一支牛皮哄哄的軍隊,他便從武毅軍中抽調了大批的將士操練新軍,葉之魁則趁機安插親信分任要職,以其掌握北方各軍的新軍訓練,進而控制新兵。

山東勇營被改名為山東新軍先鋒隊,仍然由聶士成統領,因為正在打仗,這些改編、裁並神馬的當然是日後再說了,以免引起前線將士的躁動。

山東巡撫聶士成和直隸提督葉之魁又上奏言道︰「山東各地人民抗擊列強熱情高炙,紛紛成立各種鄉團,扶清滅洋,山東勇營、新兵各部前線抗擊德軍,兵力不足,為安撫各地民眾,不致生變,建議朝廷出面改拳勇為民團,以撫為主。」

義和團因為有了葉之魁的暗中支持以及控制,不再像原先歷史上那樣無組織,無紀律,散沙一盤,而是有目標,有方向的發展,至少如今不是凡與一個‘洋’字扯上關系的都毀之而後快。

隱藏在義和團之中的十三鷹暗士按照上面的指示向惇親王載濂、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莊親王載勛、剛毅及其一幫扶助義和團的大臣,趙舒翹、毓賢、董福祥等頑固派秋波暗遞,轉身投靠。

對于聶士成和葉之魁聯名上的折子,朝廷不日便傳來慈禧的上諭,剿扶兼施,以撫為主。鑒于山東兵力薄弱,慈禧下旨袁世凱新軍入山東進行剿滅,袁世凱小站新兵入山東,必將掀起血風腥雨,攪亂各方形勢。

葉之魁正躺在病床上听取山東分部十三鷹負責人五零一的匯報,當听到袁世凱新軍入山東時。葉之魁擺了擺手,示意五零一停下來。

葉之魁稍微沉思了一下,下令道︰「袁項城此人善于鑽營,此人奉慈禧的懿旨剿滅義和團,必將趁機撈取功勞,毫不手軟,你這次回去之後,指使一部分听從十三鷹、忠于我等的義和團慢慢向直隸地區發展,對那些行事乖張,不服管教的義和團,就讓他們去與袁世凱新軍硬踫,一方面能清理義和團的隊伍,一方面也能使袁世凱折損一部分兵力。」

五零一微微一彎腰道︰「屬下領命。」接著又擔憂的說道︰「葉帥,此次德人偷襲,葉帥身邊十三鷹折損不少,是否要屬下調派一些人手保護您?」

葉之魁聞言,想到死去的親兵,臉色一黯淡,說道︰「這個你就放心吧,屠叔已經從總部派遣十三鷹精銳過來,不時將到山東,義和團之事,事關重大,大意不得,一旦事情敗露,不但大業不能成,我們也再難找到此等良機。」

五零一又問道︰「屬下一事不明,為何我們要投靠朝中那些頑固派。」

葉之魁微微一笑道︰「天機不可泄露,時候一到,你自然明曉,如今你還是做好眼前事重要,厚積薄發,以待天時,你先下去吧。」

「是,葉帥!」五零一領命緩緩退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