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朝鮮風雲 第十四章 沖冠一怒為紅顏

葉之魁反應也較為迅速,連忙將小玲瓏掩在身後,掏出自己的左輪手槍,啪啪就是兩槍,從屋檐跳下的日本人登時便中了槍,不知是沒中要害還是其他,身中兩槍的他還是彪悍的沖了過來,「八嘎。」這個日本人大叫一聲,一刀砍向葉之魁,葉之魁身子一側,一個飛腳踢過去,小日本原本就已受傷,剛才只憑一口氣沖上來,現在被踢便倒地不起了,與此同時從角落處跑出來的日本人也圍了過來,葉之魁拉過小玲瓏,轉身對馮國璋和溫白山喝道︰「趕緊跑。」

三人一邊射擊一邊往後退,日本人來勢迅猛,而且個個凶狠不怕死,中了槍只要不是要害,就又爬起來沖殺。好在對方並沒有火器,不知道他們是狂妄自大,自認武藝高強,還是清軍這段時間查得比較嚴導致的。葉之魁低頭一看,彈巢內一發子彈都不剩,地上滾著四個小日本,還有三個哇哇大叫跑過來,馮國璋和溫白山也是沒了彈藥,見此情況都忙說道︰「葉少,先走,讓卑職阻擋片刻。」

葉之魁當然不會獨自逃跑,見只剩下三個,便說道︰「華甫,你、我一起先解決一個,隨後看著情況辦。」

三人都是赤手空拳,還沒等日本人近身,葉之魁和馮國璋便撲向最近的那個,那個日本人一見,臉上閃過一絲喜色,將刀往前一劈,便要砍向葉之魁的腦袋,葉之魁頭一偏,一發狠,將左肩迎了上去,日本人一刀便砍在了葉之魁的肩膀上。

還沒等他拔出來,馮國璋已經一把將他撲倒在地,從地上撿了塊板磚就砸,可憐那個日本人竟然活活被馮國璋用板磚砸死,葉之魁忍著劇痛,準備撿起那把武士刀,而此時剩下的兩個日本人竟然舍棄溫白山,同時向葉之魁刺來,馮國璋正在用板磚砸人,溫白山只糾纏住一個人,另外一個人乘葉之魁彎腰的時候,一刀便從後面刺來,溫白山見此大叫一聲葉少小心,可是葉之魁已經來不及閃躲。

說時遲,那時快,卻見小玲瓏一把撲在葉之魁的背後,代葉之魁受了這一刀,武士刀從小玲瓏後背穿過直達葉之魁的後背。原來小玲瓏從葉之魁他們沖上前去之後,就一直蜷縮在牆角,誰也想不到她忽然沖出來,葉之魁感到小玲瓏的鮮血在自己背後不斷的流著,一陣心痛,大叫一聲,頭向後反手就是一刀,正中小日本的胯下,小日本慘叫一聲,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那邊馮國璋也反應過來了,舍棄板磚,拿起刀便沖上最後的那個日本人,一翻拼殺之後,最後一個小日本也倒在地上。

葉之魁渾身都是鮮血,有自己的,也有笑玲瓏的,反身將小玲瓏輕輕摟在懷里,用衣服堵住她的傷口,葉之魁驚慌失措,小玲瓏失血過多,臉色蒼白得可怕,眼神漸漸渙散,嘴里喃喃道︰「誰也不準欺負叔叔。」便昏迷了過去。

馮國璋和溫白山都是受傷不輕,此時小日本已經都已倒地,他們也散盡了全身力氣,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葉之魁摟著小玲瓏不住輕聲呼喚。

巡防營直到此時才尋著槍聲趕了過來,領頭之人認得是葉之魁,心中一驚,一面緊急向上通報,一面進行救治。

葉之魁看著領頭之人,眼神很是可怕,用盡全身力氣說道︰「一定要把她救活。」說完之後再也頂不住,昏了過去。

次日清晨,葉之魁緩緩睜開眼楮,看見馮國璋手上纏著紗帶一絲不苟坐著;旁邊坐著屠夫,屠夫面色陰沉,兩道疤痕在他臉上交錯,看起來很是猙獰,,看見葉之魁醒來他也只是艱難的擠出幾絲笑意,葉之魁動了動腦袋,急忙問道︰「白山和小玲瓏他們怎麼樣了?」

屠夫露出一絲擔心的表情,回道︰「小女還在昏迷中,白山已醒過來了,只是傷勢過重在床上躺著。」接著又說道︰「大帥剛來看過你大人離去沒有多久,還有經過卑職昨晚的刑訊,已經查明了那幫人的身份,他們都是倭人浪人社團玄洋社里面的成員,平日混在日本僑民當中。」

听到小玲瓏仍昏迷不醒,又听到日本僑民四個字,葉之魁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倭人在戰前已經撤出一部分僑民,還有一些日本僑民自持大清政府不敢對他們下手,繼續留在平壤,事實上,這些僑民當中隱藏著很多日本間諜,為日本軍隊提供很多的軍事情報,葉之魁認為是時候清理干淨這些渣滓了。

「屠兄,鐵血十三鷹擴展過慢,應該加快步伐,可從軍外擴張,無論出身,有奇技異能者多多吸收,先發展外圍成員,再對他們進行考察。」葉之魁指示道。

接著又對馮國璋說道︰「華甫,這回多虧了你,否則我便要交待在這里了。」見馮國璋要回話,葉之魁擺擺手道︰「不必多說,今次我葉之魁吃了大虧,要是不能找回來我就不是葉之魁了,你說說該怎麼辦吧?」

馮國璋見葉之魁目露凶光,知道他不會善罷甘休,心下有了決斷,想了想,回道︰「葉少,如果您親自領兵去抓那些倭人僑民,可能會引起洋人國家的不滿,朝廷也可能責罵于您,屬下听聞衛統領平日待兵刻薄寡恩,毫無約束,並經常克扣軍餉,縱兵搶掠。大人可厚賞我營軍士,令兵士到盛軍面前炫耀,並煽風點火,引導盛軍搶奪倭人,後可亂中行事,挑起沖突,乘機斬殺倭人,到時候大人既可月兌身事外,更能令衛汝貴聲望受損,引起朝廷不滿,而您則乘機奪得軍心,豈不是一箭雙雕。」

葉之魁想不到馮國璋竟然獻上這麼一條毒辣老道的計謀,不愧為北洋三杰之一,也知道這條毒計是馮國璋經過這次刺殺事件之後投向自己的敲門磚,所以他才敢說出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來。

葉之魁直視馮國璋片刻,點點頭說道︰「華甫此計甚妙,公之兵書某已觀過,軍界之學子無逾公者,還望華甫以後能為某多多出謀劃策。」

馮國璋見葉之魁點頭答應,這才暗暗舒了一口氣,他敢出此一石二鳥的毒計,一是葉之魁和他剛剛一起經歷過生死,謂之為「生死之交」,二是他馮國璋出身貧困,早想找棵大樹依靠,之前的聶士成雖然不錯,可惜年紀過大,而葉之魁不但出身不錯,年紀輕輕已身居高位,為人更是對下寬厚,對上圓滑,對敵狠辣,是不二之人選。要是葉之魁知道馮國璋這麼看自己,不知道做何著想。

葉之魁片刻都不想等,按照馮國璋的計劃,先將自己到手還沒捂熱的那一萬兩銀子給獎賞了下去,接著令人到盛軍兵士面前炫耀,又言倭人多有財物,盛軍軍紀最差,加上上面克扣軍餉,個個窮而啷當,一听到這些傳聞,眼楮都是冒著綠光。

要說他們這些人,連友軍朝鮮人都搶了,還怕這些日本人,當即便三五成群起哄前往日僑民區,看見倭人便踹門而入,強搶財物。

日本人不比朝鮮人,雙方不知是誰先開的火,當即便引發了兵災,發生混戰,槍聲持續一晚,是夜,平壤血流成河。

事後統計日本僑民男女老少被殺五千余人,雞鴨狗豬蟑螂老鼠等,只要是與日本人有關的,都被進行人道主義毀滅。隨後,盛軍軍士猶不滿足,搶紅了雙眼,等衛汝貴得到消息,他們已經將目光瞄向普通朝鮮城民,幸有太原鎮總兵葉之魁領兵趕到,擊殺騷亂士卒數十人,這才結束這場動亂,史稱「平壤暴動」。此事過後葉之魁在朝鮮國軍民中的聲望一時無二,就是那些盛軍軍士也對他懼怕不已,這位爺可是殺伐果斷,殺起人來可不認人啊。

此事件在日本引起暴動,日人紛紛叫囂血債血償,揚言殺盡清國在日所有僑民,日本人致電各國使館,言清軍手段殘忍,濫殺我無辜良民,是對國際社會的挑釁。理應受到各國的制裁。

大清朝廷馬上做出反應,回說道︰「時有日本浪人作亂,襲我大清官員,且引導日僑民暴動圖謀平壤城,幸我大清將士洞悉其陰謀,得以識破。」

雙方各執其詞,各大國不知道相信誰,紛紛表示中立。李鴻章得知內情,致電警告衛汝貴說︰「敵氛逼近,若釀成大亂,汝身家性命必不能保,吾顏面聲名何在?」要他「設法安撫軍心,顧全大局」。

又對葉之魁贊道︰「從雲年少機智,幸及時處理,方未釀成大錯。」要他「繼續努力,以報朝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