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四章 祭日(一)

甘氏大概是白天累著了,夜里睡得沉,對鳳翎夜里的事情居然全無發覺。

直到頭遍雞叫,鳳翎己經將冊子上的文字部份全部滕抄完畢,就是將配圖描下來比較費時間,不過再有兩日也夠了。

這樣想來,是不是也得感謝上世的趙翦瑜?鳳翎擱了筆,合眼躺在炕上,不無解嘲的想。當初為了討他歡喜而學的書畫,沒想到現在倒全都派上了用場。

過了一會兒,身邊的甘氏起身點燈,悉悉索索的開始穿衣裳。

鳳翎伸了個懶腰,也就跟著起身,叫了聲,「娘!」

「起啦?」甘氏一邊挽著頭發,一邊回身對她笑笑,卻被她眼下的兩個大大的熊貓眼嚇了一跳。急忙走到炕邊,雙手輕輕揉她的眼瞼,心疼的道,「夜里沒睡好麼?怎麼黑成這樣?都是娘不好。要麼再睡會吧?今兒要去南山祭拜,有阿大他們幫忙準備也就夠了。」

「夜里老做夢,沒事兒的,娘,等回來我再歇會兒就是了。」鳳翎一邊說,一邊自己起身穿衣裳。

母女倆稍稍拾掇了一下往廚房去,顯文兄弟三人己經在廚房忙了好一陣子兒。

往年的祭奠也是兄弟幾個準備,都熟手了的。

酒菜裝了兩籃子放在灶邊,顯文在熬早飯的粥,樂文在擺碗筷,守文則捧著書守在灶邊,時不時抬手撥撥火。

「早啊,娘,鳳丫!」兄弟三人同時向甘氏和鳳翎露出笑容,除了秦守文左頰邊有個深深的酒渦,這三個笑容幾乎一模一樣,憨厚而樸實。

看著這三張各有不同卻又是驚人相似的笑臉,甘氏忽然眼里熱熱的,喉頭里像被什麼卡住似的,有些說不出話來。

甘氏用力的將喉頭里那點熱浪咽下,吸吸鼻子,擠出一個歉意的笑容,「娘實在睡得沉了,有些晚……」

「不晚,娘,剛好。」樂文笑嘻嘻的捧碗過來,趁甘氏不注意,順手往鳳翎嘴里塞了滿滿一勺涼透的地瓜,沖她擠擠眼,才又向甘氏說道,「本來也不用許多人忙,咱們己經都備好了,等吃過早飯就可以出發。哇,」

秦樂文故意大聲驚嘆一聲,「昨夜里星星那個多哦,今天準是個好天,正好出門舒展舒展。」

顯文守文跟著點頭,不由笑出聲來。雖說這種日子本該是緬懷先人,悼念亡者,可兄弟幾個誰的心情也沉重不起來。

這些年來,外公外婆的祭日一直都是一年里唯一的一天,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忙里偷閑的日子,兄弟三人心情都是格外的好。

秦守文合上書,起身向甘氏和鳳翎迎過來,沖鳳翎笑笑,才轉臉向甘氏說道,「剛巧學院明兒開始放假,今兒沒什麼事,馮先生讓我提前告假。馮先生還讓我轉告娘,晚些時候,他帶馮倫馮娟上山祭拜外公。」

「哦。」甘氏應了一聲,臉色微微紅了一瞬,即點頭道,「馮先生真是有心,年年都不忘。」

「馮先生也認識外公麼?」鳳翎仰起臉,有些好奇的問甘氏。她前世的記憶里,往年的祭奠似乎是總會遇見馮先生,她沒覺得哪里不對。

可現在想來卻有些奇怪。連秦鐵柱與外公的關系,也不過是順口一問,讓甘氏代為祭拜,而馮先生卻是年年不落的,準備酒菜親自上山,應該總是有些交情的。可外公常年閉門不出,又與馮先生如何來的交情?

甘氏模模她的發頂,點頭笑笑,「我還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就認識馮先生了。那時他剛來村里,也不過是二十幾歲的年紀……」

這麼說來,馮先生如今也不過將近不惑,果真比那渣爹強了不是一點半點,鳳翎在心頭關于馮先生年齡疑問解決的同時順便鄙視了渣爹一下。

「他的第一個學生便是你爹,也是你爹……」

這時門口傳來李氏略帶討好的聲音,「爹,娘,早啊!」

甘氏忙收了話頭,往門口迎了幾個,就見得秦鐵柱和李氏進來,後面亦步亦趨跟著的是羅氏。

甘氏帶著鳳翎向秦鐵柱福了身子行禮問安。

兄弟幾個也來問過,又回去各忙各的。

秦鐵柱往廚房掃了一眼,問甘氏,「酒菜都備好了?」

「是,備好了。」

秦鐵柱點頭,「那就好。也替我敬杯酒,祭拜下你爹娘……你帶孩子們多呆會,不急著回來。」

甘氏就聲謝過。

羅氏不由翻了個白眼,從鼻子里擠出一聲低哼,仿佛是自言自語,又恰巧能被大家都听見,「真是好命……又不是多遠的路,至于的麼?」

秦鐵柱的臉瞬時黑了半邊,作勢清了清嗓子,便往桌邊去。

秦天江瞪她一眼,小聲道,「蠢婆娘……你不說話會死麼?」

「本來麼,」羅氏不服氣的動動嘴唇,給秦天江使了個眼色才硬生生的將話吞回肚里去。

羅氏滿肚子的怨氣沒法發泄,只好一把拉過秦知文,推搡著往椅子上摁,瞥了甘氏一眼,又向秦知文道,「都是你個沒出息的,咱可沒人好命……吃完趕快去學堂,讀得一天是一天吧,你得惜福啊!明年可就沒得讀了,你娘沒人那好命,出不起那大筆的束修!」

李氏皺眉,帶著不耐的神色道,「又說什麼呢?你出什麼束修?」

羅氏忙沒好氣,又帶著委屈的接上話,「昨兒大嫂當家第一天,就召我過去說了,說以後四兒的束修錢要我自己掏。娘,您說,我怎麼掏?有幾個錢都收了……算了,怎麼辦呢,我沒人那好命,四兒也跟著賤命,甭讀了,做田去吧!」

羅氏說著悲處,還伸指按按眼角,一邊就往秦鐵柱臉上瞟,果然見得秦鐵柱蹙起濃眉,心里頭不由暗暗得意。

她知道老爺子雖然出身莊戶,但卻是想極了家里出個讀書人當個官來光宗耀祖一把,這也是秦家老太爺臨終的遺訓。

秦老太爺曾是鎮上大戶人家的家奴,好容易舍命救了主人家的獨子,保住了主人家的香火,這才得了幾畝田加自由身,從而後代也有了應試的資格。

老太爺食髓知味,總想著日子要更上一層樓,子孫後代里出個讀書的達官貴人,讓他就算在地下也能跟著揚眉吐氣,做回老爺。

這督促著實現夢想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長子秦鐵柱的身上。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