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

皇帝曰︰制詔北海相,揚武將軍,灌亭侯劉孟彥闖。

將軍本為宗室,自幼流落民間。今起于北海,平定盜患,甚欣慰之。詔即日還都,與新年行祭天大典,拜祭祖廟,欽此。

這是一份制詔,上有皇帝信璽和尚書令印。

是皇帝擬旨,而後通過三公下達,所使用的對象,也獻于郡太守和將軍以上的官員,普通人根本無法看到。

不過,而今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這皇帝制詔是否是由漢帝所擬,誰也不清楚。

至少在劉闖的記憶里,他此前授齊郡太守和揚武將軍的時候,已經領受過這種制詔,所以對制詔上的皇帝信璽,並不陌生。

「孟彥,可看出端倪?」

鐘繇頒布完了詔書之後,看著劉闖問道。

劉闖面色難看,「這是曹操所出?」

鐘繇點點頭,「曹公不想徐州戰事再持續下去,而且他認為,繼續下去的話,已沒有任何意義。到最後,無非兩敗俱傷的結果。所以他希望能夠盡快停止戰事,更誠意邀請你前往許都。」

「鐘先生,我並無得罪之意。

只是曹操所為不想兩敗俱傷,乃是借口吧……據我所知,袁三公子屯兵黎陽,對許都虎視眈眈。而荊州劉表也蠢蠢欲動,所以曹操才會這麼說。去許都?若公子去了許都,恐怕是凶多吉少。」

不等劉闖開口,陳宮便搶先說話。

一旁張遼則露出不屑之色,好像是說︰你曹操怕了就是怕了。何必用這種借口?

事實上。這種借口說出。又有幾人相信?

鐘繇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這位,便是公台先生?」

「正是陳宮。」

「曹公曾言,公台先生才干出眾,也非常可惜,當初你從他身邊離開。」

「非我要離開他,曹操倒行逆施,殘殺名士。非人主所為。我離開他,也不過是另尋明主耳。」

鐘繇道︰「公台先生,我並不是想要和你討論誰對誰錯。

只是我想問,你認為這份制詔,孟彥可有推辭的余地?」

「這個……」

「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也可以奉天子討伐不臣。

此天子制詔!乃天子所擬,你以為孟彥能有其他選擇?他若不接,便是抗旨不尊。抗旨不尊的結果是什麼,我相信你非常清楚,那便是視為謀逆。孟彥本為皇叔。為天子所重,故而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可若他背上謀逆之名。那你以為,天底下還有多少人,會願意跟隨他?」

「這……」

陳宮臉上,也露出糾結之色。

張遼則眉頭緊蹙,半晌不語。

若劉闖沒了天子的名頭,情況肯定會變得非常糟糕。

別的不說,就算曹操不討伐他,他抗旨不遵已是事實,弄個不好就會變得和呂布之前的情況一樣,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甚至連他的部曲,也會出現波動。這種情況,的確是很惡劣。

劉闖雙眼微合,一直沒有說話。

待鐘繇說完之後,他突然冷笑道︰「那依舅父所言,我便該伸著脖子,讓那曹操一刀砍下來嗎?」

鐘繇嘆了口氣,「我知孟彥和曹公誤會頗深,然當今世上,能中興漢室者,唯曹公一人。

孟彥你莫要不服氣,我也知道你很有才干,短短數年間便有了而今的成就。可你要清楚,你有今日之成就,蓋因你父余蔭保護。若非你是陶兄之子,若非你得康成公支持,又怎可能如此迅速的站穩腳跟?你勇力無雙,你才干過人,卻終究少了些資歷,也錯失最佳時機。

若十年前你崛起青州,我必傾鐘氏之力助你。

可現在……

孟彥,大局已定,你難道就看不清楚嗎?曹公得正統之名,即便是袁紹將來也未必是他對手。你心高氣傲,未必願意真的臣服于袁紹,如此便夾在兩人之間,你以為能討得便宜嘛?

孟彥,听我一言︰放手吧!」

鐘繇這番話,說的是情真意切。

劉闖也很清楚,鐘繇是為他著想。

看起來,鐘繇是堅定的曹操擁躉!

只是,讓劉闖放棄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這番基業,而後向曹操投降?他做不來……

且不說他和曹操已撕破面皮,就算是沒有撕破,他做了這許多事情,又豈能和曹操相處?

「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你莫以為曹公真就沒有底氣和你一戰。

他渡過淮水,之所以一直不肯出兵,便是在著手安排。前日,江東孫策派遣使者在淮陰拜會曹公,已經同意,會出兵夾擊廣陵。你所依仗著,無非孫策那二十艘海船。可若是孫策夾擊你,你認為又有多大把握?孫策之所以同意,便是因為曹公為正統,他又怎可能拒絕?」

劉闖臉色一變,心里頓時一冷。

人道三國鐵馬金戈,又怎知三國人心丑陋?

江東小霸王,一直是他前世喜愛的人物,本以為他交好孫策,更以二十萬斛糧草換來海船,不使孫策為難。可誰又料想,孫策到頭來,居然會同意和曹操夾擊自己?想想看,能為一方諸侯,哪一個又是真正的仁人君子?今日為敵,明日為友,說穿了,諸侯也不過一群婊子。

誰給的錢多,就跟著誰。

孫策?

劉闖眼中閃過一抹戾芒,哼了一聲之後,便不再言語。

縣衙里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沉悶。

張遼陳宮二人,更握緊了拳頭,臉上殺意森然。

「孟彥你想回北海,卻也非長久之計。

曹公難道就不知道你回北海,便如放虎歸山嗎?他這一道制詔。便是擺明了態度。

你遵旨。尚有一線生機;你若不遵。便是抗旨,便是謀逆……到時候,你以為袁紹會真個幫你不成?」

鐘繇說罷,站起身來走到劉闖身邊。

「孟彥,莫要怪舅父不幫你,而是如今局勢,已無法幫到你。

這份制詔上,有尚書令印。尚書令是何人?我想你也清楚……文若將中興漢室的希望。都托付于曹公身上,所以斷然不會允許你這樣的變數存在。這份制詔,依照曹公之意本不想發出。說穿了,詔你還都,一紙敕令即可。但文若還是發出這制詔來,也是向你保證,絕不會壞你性命。

制詔發出,天下人皆知。

你為天子所召,曹公即便要殺你,也要三思而行。

你可知道。我被曹公安排在下邳整整十日,直到你棄守淮陰。曹公才命我前來……公台方才說的不錯,袁三公子的確是蠢蠢欲動。但又能如何?有文若坐鎮許都,又有夏侯妙才和曹子孝留守,你以為袁尚能有幾多勝券?若袁紹傾河北之力,曹公或許會為之擔心。可袁尚……」

鐘繇冷笑一聲道︰「非是我小看他,他絕非文若對手。

至于劉表,更不足為慮。張繡此前被曹公打得嚇破了膽,而劉表手中,不過烏合之眾,又能成得什麼大事?孟彥,听我一句勸,罷了心思,隨我回潁川。我和文若,保你一世富貴。」

這一句話,已經把鐘繇的立場表現的非常清楚。

劉闖抬起頭來,看著鐘繇,目光中透著一抹森然。

而鐘繇則毫無懼色,目光迎著劉闖,面露坦然之色。

他雖然是和劉闖第一次相見,但是這兩年來,他對劉闖的了解,卻頗為深刻。

他相信,劉闖會做出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舅父遠道而來,想必已經累了,還是先去歇息吧。」

劉闖長身而起,大袖一甩,轉身便離去。

鐘繇在他身後道︰「孟彥,我知道你心里或許對我不滿,但我卻是為你好,絕無半分私心雜念。曹公給你的時間不多,若初十你不予答復,他便會起兵來攻。而今廣陵郡,早已人心惶惶,百姓思定。而陳珪和陳登父子,在廣陵威望頗深,你又豈能佔得便宜?望你三思而行。」

劉闖身形一頓,卻不理睬鐘繇,徑自離去。

看著劉闖的背影,鐘繇也不禁嘴里發苦,暗自嘆息一聲,轉身往外走。

其實,他何嘗不知道,劉闖會因此對他心生不滿。

換做任何人,恐怕都會感到惱怒異常。

可在他看來,劉闖真的是太年輕了……威望資歷皆不足以擔當大任。曹操不管怎樣,那是一步步殺出來的威望。從黃巾之亂時崛起,刺殺董卓,二十二諸侯討伐董卓,無數次親臨戰場,在一次次失敗當中,建立起而今的威望。更不要說他奉天子以令諸侯,羽翼已經豐滿。

這種情況下,劉闖和曹操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他此前靠著劉陶的余蔭和鄭玄的威望,在北海國站穩腳跟,更奪取東萊。

可是這根基,卻實在不夠牢固。

這次徐州之戰,就可以看出端倪……曹操不是收拾不得他!若曹操真要狠下心找劉闖的麻煩,劉闖就算是有北海和東萊二郡,也根本無法和曹操抗衡。既然如此,又何苦來哉呢?

不管怎樣,我問心無愧。

我所為者,乃漢室江山之中興,更是為大兄而著想。

想到這里,鐘繇深吸一口氣,步履隨之變得更加堅定︰總之,我定要說服孟彥,保大兄血脈!

++++++++++++++++++++++++++++++++++++++++++++++++++++++++++++++++

縣衙後宅花園里,劉闖坐于涼亭中,一言不發。

鐘繇的選擇,他可以理解。

說實話,鐘繇能夠為他著想,說出那番話,已經是情真意切。

雖說名義上,鐘繇是他舅父。可事實上,劉闖和鐘繇沒有半點血緣關系。他願意這樣保他,也算是盡了心意。

可他那番話。卻實在是有些打擊人。

但轉念。劉闖又釋然了!

他自一千八百年後重生于三國。對于三國時代,了解頗深。

所以,他知道他還有機會……而鐘繇雖則是經世之才,那荀彧更是國之棟梁。可時代的局限性,又怎可能知道後世的發展。別的不說,他們又怎可能似劉闖這樣清楚,袁曹之間的戰爭,足足持續了八年。哪怕是曹操統一了北方。卻從未中興過漢室,到最後漢室被曹操的兒子所篡奪?

這是劉闖的優勢,可是他不能告訴別人。

他還有機會,而且頗有希望能夠成功……

為一方諸侯,指揮千軍萬馬,大旗一揮,千個人頭落地!已經品嘗過醒掌殺人劍,醉臥美人膝的滋味以後,又豈能會甘心屈居人下?別的不說,馬超最初是何等風光。橫行關中,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哪怕那只是演義。卻足以顯現出,馬超當時的厲害。結果歸附了張魯,投降了劉備之後,又是什麼結果?被人猜忌,家破人亡;到最後不得重用,郁郁而終……

劉闖心里非常清楚,他已經不再是那種可以忍氣吞聲,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劉備可以忍辱偷生,那是因為他還沒有真真正正,品嘗過權力的滋味。而劉闖,卻已經感受到那那其中的美妙味道。所以,再讓他去卑躬屈膝,他做不來!即便是明知山有虎,他也只能向虎山行。

可是……

一陣腳步聲,打斷了劉闖的思緒。

抬頭看,卻是陳宮和張遼前來。

二人在涼亭中與劉闖見禮之後,便坐在兩側。

「公子,若孫策背信,當如何是好?」

孫策在丹徒,屯兵兩萬。

從丹徒到江都,不過一衣帶水,甚至不需一日便可以打過來。

他手中,握有強大水軍,可以渡江而擊。到時候劉闖只能被動防御……若江都被攻陷,廣陵危矣。

廣陵若被佔居,劉闖後路隨之被斷。

十日……

听上去似乎不是太長。

可劉闖知道,曹操也好,孫策也罷,都不可能給他留有這麼長的時間。

局勢正如鐘繇說的那樣,已經壞到了極點。

劉闖抬起頭,看著陳宮道︰「公台,我有一事相求。」

陳宮一怔,連忙起身躬身道︰「公子何來‘求’字一說?但有吩咐,宮定當從命。」

在陳宮想來,莫非劉闖求他的事情就是,讓他拖住曹操?

哪知道,劉闖道︰「我要公台與文遠,率飛熊衛即刻離開高郵,前往東陵亭。

同時,我會讓子仲和文向協助公台……我在這邊,拖延十日,待海船返回,你們即刻登船,離開廣陵,返回北海國。」

這一句話出口,把陳宮和張遼都嚇住了。

兩人相視一眼之後,突然屈身匍匐低聲,「公子豈能如此?

公子乃北海之主,斷不可如此冒險。遼與公台,願留守高郵,死戰阻敵,護公子安全撤離。」

「安全撤離又能如何?

鐘元常說的沒錯,這次乃皇帝制詔,我根本無法抗命。

若我抗命,北海危矣。到時候曹操以謀逆造反之名出兵伐我,那袁紹恐怕也不會出兵相助。所謂諸侯,不過無情無義之輩。我曾厚待孫伯符,到頭來孫伯符不還是一樣,要來伐我?

一旦我抗旨,北海必將遭遇戰火波及。

說實話,我還沒有做好準備,北海國也未曾做好準備……

所以,我決意前往許都。

曹操針對的是我,而不是你們……公台,你莫要開口,听我把話說完。」

劉闖站起身來,走到涼亭欄桿旁邊站定,看著滿園凋零之色,發出一聲幽幽嘆息,「公台,文遠,我真的可以托付你們嗎?」

陳宮張遼站起身,疑惑相視一眼後,齊聲道︰「溫侯將巨闕予公子,我二人便為公子部曲。

公子仁義寬宏,實乃明主。

我與公台(文遠)願肝腦涂地,為公子效命。」

劉闖轉過身,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看了看張遼,又看了看陳宮,「肝腦涂地倒不用,我只要你二人到北海之後,依我所命行事。」

他停頓一下,而後用力呼出一口濁氣。

「建安二年,我初入北海,便已經覺察到,北海非我根基。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著手進行安排,為日後謀劃。人說我心向袁紹……哈,我又豈是一袁紹能夠所制?我之所以與袁紹走近,實乃為將來布局。可惜,還是有些倉促了!若再與我一年,我便可以大張旗鼓行事。公台,我要你到北海國後,立刻與康成公聯絡,告訴他準備行事。

我已安排人,向袁紹請求,願以北海、東萊兩郡,換取遼東遼西之地。

同時,我也著人打造海船,到時候公台配合鄭師,從海路將南山書院眾位先生,連帶書卷典籍,一同運往遼西臨渝。前年,我已著我妻兄前往臨渝置業,到時候可將南山書院,安置于臨渝城。

文遠,你到北海之後,請與我亥叔、黃忠和太史慈三人合作,與步騭、呂岱配合。

將我在北海國所有重要的產業,通過海路遷往孤竹城……我要你扼守肥如,關閉遼西與幽州一應聯絡。他日我等能否再臨中原,便要靠兩位多多費心。我將我這基業,托付兩位。」

說完,劉闖拱手,向張遼和陳宮一揖到地。

張遼陳宮兩人,只覺腦袋發懵!

他們看著劉闖,半晌說不出話來……陳宮更是心中感到無比震驚,難道說公子早就安排了後路?

這得要多麼長遠的眼光!

兩年前他初入北海國的時候,呂布氣焰正熾,而曹操方經歷宛城之敗。

他居然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未來。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劉闖就預料到今日的結果。

此何等眼光和見識!

「那公子準備,前往許都?」(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