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 顛覆!齊眉六針

柳少澤確實很驚喜,因為他感覺這定穴術看起來怎麼那麼的熟悉,似乎在哪里見過。

後來他終于想起來了,那和以前他上學時學的中醫針灸差不多。

他疑惑的向後翻了幾頁,找到了這個所謂的己修針法的「陽中隱陰」,只見上面寫著︰

陽中隱陰為先補後瀉。將穴位分成深淺兩層,先在淺層行補法——緊按慢提九數,再進入深層行瀉法——緊提慢按六數……

嗯?這不和中醫針灸所說的一樣嗎?

他又翻到了所謂的「青龍擺尾」那一頁,只見上面寫著︰

青龍擺尾是斜向淺刺,或先深後淺,針尖刺向穴位,然後將針柄緩緩擺動,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可推動經氣的運行。

咦?還是和針灸手法一樣。

他忙又翻到了「赤鳳迎源」這一頁,只見上面寫著︰

先將針刺入深層,得氣後再上提至淺層,候針自搖,再插入中層,然後提插捻轉,結合一捻一放,形如赤鳳展翅飛旋,可通行穴位真氣,達到融匯貫通。

……

柳少澤緩緩地合上這本書,眼里笑意越來越濃,身體甚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是的,他太驚喜了。因為他終于確定,這本書里所謂的定穴法的手法他都見過,而且也學過,因為這都是中醫針灸的必修課程。

他也終于明白了,這所謂的定穴法實際上就是與現實中的針灸學異曲同工,只不過在這個世界,由于人們修煉有道,會產生強大地殺傷力而已。

那就如同家家戶戶使用的菜刀一樣,平時沒事的時候,切切菜切切瓜,人們都會習以為常,誰也不認為它會有什麼凶險。

可若是打架的時候揮舞起來,挨砍的人們就會明白,其實菜刀砍在身上那也是很疼很疼地……

中醫針灸就是這種情況,原本普普通通的它到了這個世界就咸魚大翻身,成了一門前所未有的厲害功法,甚至大聖都是推崇倍加,這種結果實在讓柳少澤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由得感嘆這真是天意,這門功法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因為在這個世界,別的不說,若論對人體穴位的認知,還有那些所謂的手法,力道的拿捏,真是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所以大聖所說的非常難練的定穴法,到了他這里,卻如同砍瓜切菜般容易。

他有些激動,連忙又打開書,向後翻了翻,找到了關于齊眉六針功法的那一部分。

見最上面有幾行字做了重點標注︰

齊眉六針分為內修三針,外修三針,需有武聖級以上修為方可修習,切記切記。

柳少澤看到這就一愣,詫異的問道︰「為什麼要武聖級修為才可修習這功法?」詢問對象當然就是那個嘎嘎的猴子。

猴子眼看柳少澤一直在很認真的看這本書,也是很滿意,聞言忙答道︰「這是因為在修煉的初級階段,齊眉六針針勁不能透針遠攻,御敵時必得近身,可是只要是修煉之人,必有修身真氣護體,若是修習齊眉六針者修為太低,根本連對手護身真氣都刺不破,何來戰勝敵手?那齊眉六針豈不成了笑話?」

「喔。」柳少澤點點頭,算是明白了,反正自己已經是武聖級高手了,便不再管它,接著往下看去︰

任脈、督脈打通之後,既能進入武聖境界。

而內修三針則分別為武聖晉級武皇、武皇晉級武尊、武尊晉級地仙時使用,對應沖擊穴道分別為曲泉、血海、巨闕三個穴位。

因為吾只為地仙之境,所以以後的沖擊穴道也不是很明了,修行者若以達到地仙之境後便可自行揣摩。修行者待真氣充盈,鼓蕩于體內時應該會有所發覺,只是那種感覺微乎其微,非對穴道之途有大成者不能體會得到。

武聖晉級武皇時,待真氣充盈後,可用內修針法陽中隱陰、白虎搖頭、蒼龜探穴三種手法連續貫入曲泉穴,具體如下……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詳細的介紹取穴手法,但柳少澤並沒有認真的去看,因為就目前來講,他還用不著,只有到要晉級武皇時,才能學習這一針。

所以他又翻過了齊眉六針的己修篇,找到了齊眉六針的外修三針。

只見上面寫著,外修針法即為點穴之術,必先識諸穴所在部位,後辨明其起止循經路線,還須知曉各穴位與髒腑、腦顱、氣血、五行、陰陽之依存、生克、制約之關系,方能沿其道漸而習悉之。

無分春夏秋冬,無分生計貧富,無分暢阻順逆,苦恆久之,方能學到真功,練成絕技也。

吾創外修三針即為度化真氣所用,分別能將真氣凝于于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若有小成,可得初步點穴指法。

第一針要打通手少陰心經,若能習成,便可將真氣渡于右手食指指尖。

穴歌如下︰

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

靈道通里陰 邃,神門少府少沖尋。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極泉,終于少沖。

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多氣少血,午時氣血注此……

第二針打通手太陽小腸經,若能習成,便可將真氣渡于右手中指指尖。此針需有武皇級修為方可修習。

穴歌︰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後溪藪。

腕骨陽谷養老繩,支正小海外輔肘。

肩貞臑俞接天宗,外秉風曲垣首。

肩外俞連肩中俞,天窗乃與天容偶。

銳骨之端上顴,听宮耳前珠上走。

流注線︰此一經起于少澤,終于听宮。

脈起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別者,別循頰上,抵鼻,至目內眥也。多血少氣,未時氣血注此。

第三針為足太陽膀胱經,若能習成,便可將真氣渡于無名指指尖。

此針需有武尊級修為方可修習。

穴歌如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