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六章 研究了人類的各種特定功能

機會和自發性都是事物改變的原因。機會是造成一件事物改變的意外原因,它是來自於自發性的(但要注意的是自發性並不會來自於機會)。

更明確的說,亞里斯多德所謂的機會就像是一般所說的巧合。一個人為了達成某項目標而做出某些動作,但他同時也可能(非預期中的)改變了其他事物。舉例而言,一個人試圖籌募捐款,他可能會找到另一個願意捐出一定數量金錢的人。

但如果這個募款者並不是真的為了收集金錢而進行募款行動,而是帶有其他的目標,那麼亞里斯多德便會將捐款給他的人帶來的金錢歸類為機會的結果。

因為機會而發生的事情並不常見,換句話說,如果一件事經常發生、或是總是發生,那麼我們便不能將之歸類為機會。

不過,機會只能用於人類身上,它是屬於道德行為的領域。依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機會必須要包含人類抉擇的成分(也因此會經過思考),而只有人類才有辦法思考和抉擇,不具行動能力的東西便不具有獲得機會的能力

亞里斯多德定義形上學為非物質存在或最高程度抽象的存在的知識。他把形上學和神學一起稱為第一哲學。

亞里斯多德在他的《形上學》一書中檢驗了實體的概念,他指出一個特定事物的實體是來自於形式和質料兩者的結合。

在第八卷中他總結道實體的質料是來自於構成它的結構或材質,例如構成房屋的質料便是磚塊、石頭、木材等等。或者任何可能用於建構房屋的材料。

而形式指的則是真正的一棟房屋,亦即一棟可以用於遮掩身體和家當的建築。或是其他任何帶有同樣含意的事物。組成這棟房屋的成分是屬於質料的部分,而這棟房屋本身則是屬於形式的部分。

考慮到事物的改變以及其原因關係,亞里斯多德將改變的種類分為︰成長或縮小,有關數量的變動、運動,有關空間的變動、改變,整體質量的變化。配合形式與質量的假設,亞里斯多德在這裡提出了潛在性和現實性的概念。

所謂潛在性指的是特定事物有能力達成的改變,假設在沒有遭到任何外力阻撓的情況下。舉例而言。一粒埋在田地土壤裡的種子是潛在的農作物,假設它不被其他事物干擾,它就會順利生成農作物。

潛在的事物可以是行動的或是被行動的,其潛在性也可以是與生俱來的、或經由行動或學習而達成的。舉例而言,眼楮帶有看見事物的潛在性(與生俱來的、被行動的),而演奏長笛的能力則是透過學習而來的(練習、行動的)。

所謂現實性指的則是潛在性被發揮後的成果,成果─是所有事物改變的基本原則。潛在性也是為了要達成結果才存在的,因此現實性本身就是成果。回到上述的田地例子,種子開花結果出的農作物便是其現實性。

總而言之,一棟房屋的質料是其潛在性,而房屋的形式則是其現實性。提出房屋設計圖的形式因、以及將潛在性建構為真實一棟房屋的則是房屋建造者的理性,而建構完成的房屋本身則是原因關係的結尾─目的因。

亞里斯多德總結指出現實性在公式上是比潛在性更早存在的。在時間上和實體上都是如此。

在定義了特定實體(形式和質料)之後,亞里斯多德試著研究事物為何構成的問題︰例如是什麼東西構成了人類?

如果依據柏拉圖的概念,這個問題只會得到兩個解答︰動物和兩隻腳,但這並不能讓人構成一體。

然而依據亞里斯多德的概念,潛在的事物(質料)以及真實的事物(形式)其實是同一樣東西。兩者是合為一體的。

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柏拉圖爭論說所有事物都有一個普遍形式,它可以要麼是一個性質。要麼是與其他事物的一種關系。

比如當我們看一個隻果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隻果,並且我們還可以分析出一個隻果的形式。

在這種區分中,有一個特定的隻果和一個隻果的普遍形式。此外,我們可以把一個隻果放置在一本書的旁邊,那麼我們可以說這本書和這個隻果二者是相互靠近的。

柏拉圖爭論說有著並非特定事物的一部分的某些普遍形式。例如,有可能沒有特例的好人存在,但好人仍是一個真正的普遍性形式。伯特蘭、羅素是贊成柏拉圖的未示例的普遍性的當代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在這個問題上不贊同柏拉圖,他論說所有普遍者都是有示例的。亞里斯多德爭論說沒有不能聯系於存在事物的普遍者。

遵照亞里斯多德,如果普遍者存在,它要麼作為一個特定者要麼作為一種關系,那麼在過去、現在或未來,必定有可以斷定為這個普遍者的某個事物。

作為結論,遵照亞里斯多德,如果某個普遍者無法被斷定為存在於某個時期的一個客體,那麼它不存在。

此外,亞里斯多德在普遍者的位置上不贊成柏拉圖。因為柏拉圖談論了形式的世界,這是所有形式存留的位置,亞里斯多德主張普遍者們存在於被斷定為每個普遍者的每個事物內。所以遵照亞里斯士多德,隻果的形式存在於每個隻果內,而不是在形式的世界內。

雖然亞里斯多德的許多著作都討論到了倫理學,但在這方面最主要的著作是《尼各馬可倫理學》一書,這本書也被認為是亞里斯多德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亞里斯多德認為倫理知識並非一種精確的知識,倫理也因此與邏輯或數學都大不相同,而是類似像對於營養和運動的知識一般的常識。

而且,由於倫理是一種實踐的學科而非只是理論性的,亞里斯多德認為一個人若要成為好人,便不能只研讀美德為何,而要親身實踐美德才行。

舉例而言,一個人要成為好的足球員,並不能只依靠研讀理論,而是必須要付諸實際練習。亞里斯多德首先提出了美德的標準,他先假設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所目標的、而這些目標是好的。而被他稱之為至善的最終目標則是︰幸福(希臘語為eudaimonia有時也可以翻譯為活的很好)。

亞里斯多德主張幸福並不能只依靠快樂感、或是單純的名聲和榮譽而獲得。在研究了人類的各種特定功能後,亞里斯多德終於找出他認為幸福的來源。

他分析人的心靈並且將其畫分為三個部分︰營養的心靈(包含農作物、田地、和人類)、知覺的心靈(動物和人類)、以及理性的心靈(只有人類)。

也因此,一個人類的功能就是去做人類應該做的事情去、做那些讓人類之所以特殊的事情︰使用理性的能力。作出這樣事情的人類就會快樂,因為他們達成了屬於理性心靈的目標或本質。取決於人們追求理性心靈的程度,亞里斯多德將人類劃分為四種等級︰道德的、自製的、不自製的、以及邪惡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