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 老墨(一)

潘家園可以說是全國人氣最旺的舊貨市場,對于它的概況只要上網查一下就能知道,但是沒有親自到過,就很難領會它給游人帶來的震撼。全園佔地共4.85萬平方米,擁有4000余家經營商戶,356天天天開市,從古舊物到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等等相關商品一應俱全,每逢節假日,人流量甚至高達十萬之巨。

下午兩點半正好是潘家園下半日最熱鬧的時間,望著熙熙攘攘的人潮,曲文心生感嘆,人類果然是最龐大的群居類動物,只要有個地,有個名,就能成群結隊的扎堆到一起。

這哪里是古玩市場啊,簡直下班後的菜集,而且游人中以外國人居多,白皮膚、黑皮膚的隨處可見,三不五時冒出各種外文,听得你雲山霧罩的。你還別說,也許是生意上需要,就連街頭擺地攤的老爺子也能和老外對答上幾句,像曲文這類的國內游人反而不那麼受重視。一來國內游人看熱鬧的多,二來錢袋子沒別人豐厚,說白了還是錢的問題。

作為商家,大家都知道那類客人最容易帶來經濟效益,但凡國外友人只要轉上一圈多多少少都會買些小玩藝回去,說不定遇上個凱子,那就不是小賺一筆的事情。自家里的尿缸都能說成武則天的湯盆,先狠狠的宰上一筆,就算最後發現是假貨別人也怨不到自個頭上。因為古玩市場沒有「假」這個說法,哪怕是假的也只能說是不真,買了錯的回去全當是打眼,功夫沒學到家,堅決是不會往外亂傳

來這里買東西你得留點神,心里有七成知道是真的也要當成假的來買,如此既便是買錯了也不會虧太多。

隨著人流,慢悠悠的的街道兩邊的地攤上逛了好一會,忽然听到一陣吵鬧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位外國游客在和攤主爭論。

「你這個人不誠實,這根本不是宣德的銅爐,你卻賣八千塊錢給我。」老外手持著一個面碗大的銅制三腳爐子,面色懲紅對攤主咆哮,雖然說的是英文,不過曲文稍微能听懂些。

攤主面色不悅,眉毛幾乎並到一塊,用英語回道︰「這位朋友,你不要冤枉我,我做生意一向誠實得很,你看這爐子下邊不是好好的印著宣德二字,怎麼就不是宣德的爐子呢。原價兩萬塊,我賣你八千已經是非常便宜了,當初你情我願的事,怎麼轉個背又要我退錢。」

听倆人的話,曲文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敢情這老外要買的是明代宣德年制的爐子,而不是現代造只印有宣德款的爐子。同樣有宣德兩個字,但當中的價值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宣德爐,明代宣德年間設計制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都是在宣德皇帝的親自督促下完成。其款式大方典雅,色澤晶瑩溫潤,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之一。

由于這批精美的銅爐出現,到了後期相同款式的爐子都喜歡打上宣德二字,尤其到了清末民初達到了仿制高峰,其間制出的爐子價格基本在八百到六千之間,而正宗的普品宣德款香爐按拍賣價,最少在八萬往上。

這位老外應該是不了解中國的收藏規則,以為花了八千塊錢買宣德爐,就一定是明朝宣德年間制,壓根就不清楚還有後仿的說法。而且爐子本身印有宣德款,就算不是宣德年制的那也算是宣德爐,所以錯不在攤主一方,要怪就怪這位老外不懂規則,貪小便宜。

倆人鬧了半天,最後是市場管理人員到來才解決糾紛,總算沒引起大的沖突,倒是給一旁的曲文上了一課。

看完熱鬧轉身來到個擺賣字畫的攤子前,因為金廷標真跡的事,令他產生了興趣,饒有興趣的細細看了半天,幾乎每一幅都不錯過,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來了個內行,所以看得如此仔細。攤主由著他觀看也不出聲打撓。

要說曲文在典當行呆了二十多天,所學的東西在古玩行里連皮毛的皮毛都算不上,之所以看得如此仔細,只不過是暗中放出靈覺去探察這些字畫上是否有靈氣的存在。可惜尋了一圈,攤面上的字畫沒有一件顯現出靈氣的跡象。換句話說,這些畫基本上全都是現代制品,或是年代不夠久遠。

把字畫看完,曲文微微的搖了下頭,心中竟不住有些失望。不光是這攤,一路上都沒有幾件好貨,偶爾發現些靈氣存在,卻也是極少的一點,完全不能跟金廷標的真跡還有手上的玉板指相比。

「這位老弟,我這還有些別的老東西,你要不要看看?」

眼看著曲文要轉身離開,攤主急忙把他叫住,像這種認真尋找東西的人,都是潛在的買主。

「哦,是什麼東西呢?」

離鮑國強所說的開飯時間還有很久,曲文倒也不急,又回到攤位前。

攤主笑了笑,從攤後拿出幾方黑漆漆的東西︰「就這幾方老墨,不知道老弟有興趣不?」

「老墨!」曲文愕然,墨水他倒是用過,可老墨從來末見,也不知道值多少錢。

這幾塊老墨,黑亮如漆,細膩無雜質,帶有淡淡的墨香,初一眼著實好看。曲文裝模作樣的拿起其中一塊端詳了會,借機放出靈覺探察墨上是否有靈氣凝聚。

曲文放出的靈覺形同空氣,無色無味,靈覺掠過只是帶起微微的空氣波動,讓人察覺不到。

這幾方老墨也沒給他帶來任何驚喜,墨上描金刻畫,做功有板有眼,品相倒是不錯,可惜都是現代或者近代的東西,沒有一絲靈氣存在。

若是別人或許會買下來,不過曲文在典當行干了一段日子,每天听樊永成念叨古玩行十有**都是仿品,就算是行家里手,一生中能撿幾回漏都是少有的事。越是好看古舊的東西,就越要小心,加上這些墨都沒有靈氣的存在,曲文也就沒放在心上。

把幾塊墨放回時無意中瞟見攤主放墨的小紙箱中還有一方黑墨,與擺上的幾方品相差之甚遠,沒有描金也沒有精美刻畫,晃眼一看還以為是塊木碳。

不過這塊黑墨倒引起了曲文的注意,靈覺掃過能察覺到上邊有隱隱的靈氣凝聚,緊裹在身周,稀而不散。

「老板,那里不是還有一方墨嗎,一起拿出來給我看看吧。」

「這塊嗎?」攤主從箱中拿出黑墨遞給曲文。心道︰這筆生意是做不成了,連前邊幾塊好墨都沒看上,怎麼會賣這塊品相更差的黑墨。

不過攤主沒打算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把墨遞給曲文的同時,隨口編了個由頭︰「這方墨的品相雖然差了些,卻是正宗的老墨,你看到上邊的胡字沒有,這可是胡開文的東西,要不是缺了個小角,我就拿到拍賣會了。之所以沒拿出來,是因為這方墨的價值太高,生怕再弄折了。」

編,你就可勁的編吧。

曲文不懂得老墨的市場價值,二來對胡開文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個做墨出名的人。要說能拿到拍賣會,絕對不可能,否則也不會只拿個油紙包著擺放在箱底。

「你這墨只怕不真,如果是胡開文牌的墨,應該會有全稱,可是這你塊只有個胡字,怕未必是胡開文做的,說不定是胡漢三也有可能。」曲文淡淡一笑,你會裝我也會裝,大家都吃不準的東西,就看誰的氣場足,既然做戲就要做足了。

其實這方墨是攤主從別人那收來的,舊墨倒是舊墨,從包漿上來看是件老東西,但上邊沒實款,只有一個胡字,起初攤主也以為是胡開文的東西,等收來後又發現不像,暗道是打了眼,白花幾百塊錢收塊廢墨,差點沒把它給砸碎,上邊缺的那一個小角,就是生氣時給磕的。

見曲文道出其中問題,老板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只是略微降低聲音︰「你誠心要的話給這個數。」說著伸出兩個手指頭。

「二百。」曲文本來就不懂,也就不用再裝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