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第十七章英英受傷是他救了

第3節第十七章英英受傷是他救了

劉有才楊舒麗兩人只顧兩人親親我我,把其他人遠遠的拋在身後,突然興致勃勃地沖幾位大聲喊道,「幾位,前面就是古獵場和安王寺了,那兒人挺多,特熱鬧,你們別再磨嘰了,快點過來啊。」

武效軍應道,「知道了,請稍等,我們很快就到」。

趙小舟催促說,「快走,快走,咱們已經遠遠落後了,恐怕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幾個人順著蜿蜒曲折的小徑,穿過密密實實,沒有陽光撫慰,略顯淒冷而幽靜的竹林,爬上一座土山。山頂是一塊闊綽的場地,亂七八糟地散布著形態不一的石頭、石塊,豎立著無數大大小小的石碑,仍保存著古時的風貌。場地中央是一座由五根古柏樹木支撐而建的涼亭,亭下罩立著一塊四米高的石碑,上面「古獵台」三個大字,字體流暢瀟灑,很見功底,雖顯年代久遠,歷經滄桑,滿目瘡痍,仍清晰可見,還可分辨出為大宋神宗皇帝趙頊在熙寧六年五月所題。站在亭前,前面是一塊曠空泛黃枯萎的草坪,四周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起伏錯落的樹林。凝神靜思,群獸奔逃,威武雄壯,滿身鎧甲,胯下寶馬,彎弓持戟的安王馳騁狩獵的場面便浮現在眼前,給人無盡的遐思。

「有才,王馨,不知道胡磊、劉小霞他們幾個到這兒了沒有,我們先站在台上向四周看看吧。」趙小舟說。

「好好,都向前仔細看看,能否看到他們。」武效軍向前環顧了一下,「我看到了,他們在那兒,快看,劉雲惠正向我們揮手呢。趕快下去吧。」

草坪上游客熙來攘往,絡繹不絕。劉小霞、胡磊六人剛到古獵場,停在西南角一片樹林邊歇腳,一個個喜笑顏開,向古獵台這邊張望,「看到了,他們正從台上下來,趙小舟、武效軍,我們在這兒呢。」嚴高峰雙手捂著嘴角,用力喊道。

「王馨、邵英,我們在這兒呢。」劉雲惠邊喊邊跳起奮力揮手。

兩組人馬匯合,七嘴八舌地談起一路上所遇、所見、所聞奇事、趣事,各個景點的特色、特點,氣氛自然更加活躍,熱鬧多了。

「諸位,諸位,大家辛苦了,走也走累了,口也渴了,我剛從飲食服務點給大伙準備了牛女乃和面包,慰勞各位一下。」劉有才手掂一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氣喘吁吁地從樹林背後跑了出來,邊說邊油腔滑調地挨著向眾人分發。

「有才,不好意思,今天不但讓你陪大伙‘故地重游未觀景,浪費良宵冷舒麗,而且傾囊奉獻送溫暖,失財丟金心未寒啊’」武效軍邊吃邊喝邊說道。

「武效軍說得好,像是一副對聯,有韻味。這也算劉有才犒勞大家了,以後要多多支持,把環境給創造好,爭取讓他更上一層樓。」劉小霞接話說。

「劉有才,請問,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風得意心情佳,穿山逛林暢心懷,何方有美娘?」王馨嘻嘻哈哈調侃劉有才道。

「有才,快說,快說。」眾人大笑,一齊拍手催說。

「天降奇緣機遇巧,秋雨停息胸懷耀,起早模夜探奇妙,天界有神瓢?讓大家見笑了,在這兒呢。」劉有才沉吟片刻,抑揚頓挫地回道,順勢用手一指王馨。

「不對,不對,錯了,指錯了,這位才是。」嚴高峰用手指著楊舒麗說道,逗得大家笑聲不止。

稍作歇息,眾人開始登向安王寺。寺建在古獵台西南的一個山腰上,自下向上望去,如同瓖嵌在半山窩里,在層層疊疊,綿綿延延松柏的遮掩下,若隱若現,頗有深山埋古寺的意味。大家一路上前呼後擁,嘰嘰喳喳,經由雕有九龍戲珠大理石石柱支撐的「安王古寺」牌坊,踩過二百多米鋪滿鵝卵石子的山路,來到台階入口處,兩側分別有十棵高大濃密的古松,像列隊的儀仗士兵,伸腰立枝,挺拔自然,紋絲不動。

一路台階拔高而上,曲曲彎彎共有九十九級石階台階,依山勢而建,沿途有一些殿、亭、洞供奉佛像。眾人時不時地駐足觀看,拍照留影。在千手千眼觀音銅像前,武效軍停下腳步,仔細端詳一番,一個個層次分明,將千手千眼觀音的籠統描寫得栩栩如生,慈悲卻又嚴肅顛簸,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精致和玲瓏。離開觀音銅像,上了不到十個台階,突然,上面有人「唉呀」一聲,抬頭一看,大吃一驚,走在前面的邵英英被腳下台階狠絆了一下,身子站立不穩,便仰面躺了下來。

前面的劉雲惠一把沒有抓住,驚恐萬分,「武效軍,趕快快接住,邵英英摔下去了。」

武效軍見情勢不妙,跨步上前,伸出雙手,使勁全身力量,接住邵英英雙肩,輕輕向前一推,穩住了邵英英。邵英英驚魂未定,雙腳一癱,坐在台階側沿上,雙手緊抱右腳,不停地輕輕揉搓,面色蒼白,牙關緊咬,痛苦之狀不可言表。

「好險啊,怎麼啦,是不是腳崴住了,疼得厲害不,需不需要我們立即扶你下去,要不先歇一會兒,看看情況。」武效軍低頭看著雙手揉腳的邵英英,急切地說。

「嚇死我了,心髒現在還撲通撲通加速直跳呢,多虧武效軍在下面把你接住了,要不然可真的把你給摔慘了,怎麼樣,疼的輕點沒有。」劉雲惠驚愕片刻,來到邵英英跟前,蹲子,一手扶著邵英英的後背,一手模著邵英英的腳說道。

「好多了,沒多大事,不用擔心,只是上石階時,腳用力有點大,一下子猛撞到石階楞上給絆住了,右腳趾有些疼,不像是崴著了,也沒有流血,你們兩個上去吧,我停一會兒也許就好了。」邵英英滿臉痛苦地說。

「沒崴腳和流血就好,沒崴腳和流血就好,但願是有驚無險。」武效軍連聲道。

「武效軍,你上去吧,正好我也累了,不想上去,留下來陪陪小英。」劉雲惠看著武效軍道。

「好吧,你在這陪著,要是腳好一些能走的話,先慢慢下山,在底下等著我們。那我就不陪你們,上去了,你們一定要等到不疼了再走啊。」也許是以前暗戀同學的身影還沒有徹底忘卻,也許是愛屋及烏罷了,武效軍對邵英英始終有種莫名奇妙的感覺,本想留下來多陪一會,多溝通交流一下,但礙于是一個女孩家家腳部受傷,性別所限多有不便,只好答應劉雲惠,順勢離開。

從下向上看去,有的還在緩步上行,趙小舟、劉有才、王馨三人已經登完石階,站在寺院山門,向下不停地招手,「喂,我們已經登上來啦,你們可是已經落後了,要加油啊。」

武效軍是首次登這麼多的台階,也真正體味到了登山的滋味,越往上行,全身越發感覺沉重,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腳如灌鉛。一路上,武效軍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拾級而上的人,一個個都是低著頭一步一步往上走,而返回的人多數都是抬起頭步子輕盈從容。不由得想起「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人生之路無不是在上山和下山之間反復輪回,當上山時,需要低頭看清前面的是是非非和溝溝坎坎,一路勇往直前、奮力拼搏、披荊斬棘、過關奪隘邁向自己的夢想;當下山時,仔細回味人生中被大浪和暗礁吞噬的驚險,方知實現夢想的艱辛,更需要抬起頭,時刻回望走過的路,勿忘前車之鑒,重蹈舊轍,毀掉來之不易的果實,也就是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極目遠望的心境去淨化這一切,以海納百川的氣概去鞭策自己。

武效軍觸景生情,在身體的痛苦和心靈的感慨之間,好不容易到達山頂。站在寺門前向東望去,視野開闊,秀麗平西風光,廣袤無際的原野,層巒疊嶂的山川,波光寧靜的河流,散發泥土氣息的大地,令人陶醉,簡直就是一幅無垠的畫布,這也許就是登山者不顧身心疲憊,忘掉自我,不達目的誓不擺休所要追求的結果。

安王寺是一座千年古寺,為紀念古安國王趙率領數十萬精銳騎士戰勝燒殺搶掠、涂炭生靈的涇渭部落王,開疆闢土,廣植桑田,造福後人而建,四季香火不斷,是善男信女求子求財的佛門聖地。寺院三面環西山,面向朝東,映在綠樹叢中,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曲徑幽深的小路,顯示「宋唐古木漢秦阡,風雨閱看千百年。彎曲流河下滄海,屋居落座起桑田。端莊穩重灰陳壁,浮燥喧囂嶄新錢。唯有上香求拜語,六朝五代總無遷」的歷史悠悠,滄海桑田之變,讓人感受著佛門淨地的肅靜之氣。

安王殿位于三進大殿的最後,在石壁上刻鑿而成,殿內能容下一百余人,正中是安王神像,十分高大,正襟危坐,神態自若,目光銳利,充滿威嚴,兩側牆壁上布滿大大小小的佛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千姿百態。有的咬牙切齒,怒目而視;有的朱唇微啟,面帶微笑;有的盤膝而坐,雙手合十;有的金雞**,手舞鋼鞭;有的眼楮半閉,手持經卷,讓人感受到佛門淨地的沉寂、莊嚴和肅穆。

武效軍跟隨著眾多游客和信眾,也敬香上爐,兩眼緊閉,雙手合十,忘卻一切煩惱和世俗百態,心平如鏡,虔誠地默默拜佛祈禱,祈求在遭逢人生坎坷一籌莫展之時,能有高人開悟,貴人出現,鼎力相助,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事事順利,人生道路越走越寬闊;在受阻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時,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遇;在歷經磨難,失意沉淪之時,能夠「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效軍,劉有才說有急事,快到寺門集合。」趙小舟輕拉一下武效軍,低聲說。

武效軍如痴如醉,被趙小舟一拉,激靈一下打個冷顫,驚問,「怎麼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