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妲己入宮

紂王自女媧宮進香之後,心頭的婬邪之念不斷,每每念及于女媧娘娘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到自己的三宮六院的嬪妃,真如土飯塵羹、味同嚼蠟,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難以放下自己的心懷,郁郁寡歡。

一日,駕升顯慶殿,時有常隨在側。紂王猛然醒悟,著奉御宣中諫大夫費仲,費仲乃紂王之幸臣。正所謂是國家興盛必有眾臣,國之將亡,定有佞臣!在加上太師聞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戌外立功,因此費仲、尤渾二人趁機得到紂王的寵幸。此二人朝朝蠱惑聖聰,讒言獻媚,蒙蔽聖听,紂王無有不從;禍國殃民不已啊!。

不一時費仲朝見。

紂王言道︰「寡人因日前前往女媧宮進香,偶見其容貌麗,絕世無雙,三宮六院,卻無一人讓寡人滿意,卿有何策,以慰朕懷?」

費仲奏道︰「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患不得,這有何難?陛下明日傳一旨,頒行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憂天下絕色,不入王選乎?」紂王聞言大悅道︰「卿所奏甚合寡人心意,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回。」

恰時,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小諸侯朝覲于朝歌。那四大諸侯乃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此時天下諸侯俱進朝歌,而太師聞仲遠征北海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二人。各路諸侯都知道費仲、尤渾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便紛紛向其送禮。而有位諸侯,乃冀州侯,姓蘇名護,此人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里知道這鑽營之道,所以未曾想兩人送禮,幾日後二人查天下諸侯都向兩人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下大怒,不由地懷恨于心。

恰逢這時紂王想要納天下的美人為自己的寵妃,不由地計上心來。

向著色迷心竅的紂王言道︰蘇護之女貌如天仙,可做為**的妃子!滿足大王的心願。

聞言的紂王頓時就色不可耐地宣蘇護獻上自己的女兒,蘇護一番辯解之後,紂王卻是一意孤行,蘇護氣急之下,點起自己的封地的兵馬,寫下反詩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蘇護題了詩,領家將逕出朝歌,奔本國而去。齋

聞知此事的紂王頓時大怒,準備御駕親征;卻被手下的文武大臣制止,無奈之下派出大軍討伐蘇護。

而這時候,商朝的氣運還沒有耗盡;以蘇護一個諸侯的能力想要一舉反叛大商,無疑不是以卵擊石。

所以在天底之下的大勢之下,蘇護頓時就被大商這一龐然大物,不會吹灰之力就剿滅了。無奈之下的蘇護只有獻上自己的女兒贖罪。

就在蘇護護送女兒去朝歌路過恩州之時,在恩州驛館之中,蘇妲己被那奉女媧娘娘旨意斷送商湯江山的九尾狐狸精害死俯身。

而原本對于蘇護很是憤怒的紂王,一見到了蘇妲己之後,頓時眼楮都睜不開了︰畢竟千年狐妖的魅惑之力可不是一個凡人可以抵擋啊!而且現在紂王這廝更何況是自己的心神被自己的婬邪之念纏繞,哪里還月兌得開自己心中的婬念?

紂王頓時就對蘇妲己十分滿意,又連忙傳旨說道︰「赦蘇護滿門無罪,听朕加封,官復原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擔,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首相慶賀皇親,夸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連忙上前領詣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色,奈何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只得都到顯慶殿陪宴;只是都是不由地對于大商的前非常的擔心。

紂王自從蘇妲己進宮之後,朝朝與其宴樂,夜夜歡娛;從此君王不早朝,漸漸地荒費了朝政。群臣便有奏章,紂王也是視同兒戲,並不理睬。只知日夜與蘇妲己荒婬,不知不覺間,紂王已有二個月不曾上朝與大臣商議國事,一味地在壽仙宮同蘇妲己宴樂。天下八百鎮的諸侯不知有多少本進到到朝歌,紂王的文書房中奏章已是堆積如山,紂王如此舉為,以至于眼見天下就大亂。

朝歌中的眾位大臣見紂王日漸沉迷于酒色之中,旬月都不知上朝,以至朝歌百姓是人心惶惶,滿朝文武是議論紛紛。更是人心浮動,群臣都是不由地漸漸地離心離德。

上大夫梅伯與首相商容、亞相比干言道︰「天子如此荒婬,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各地奏章已是堆積如山,長此下去天下必將大亂。我等身為殷商大臣,自當盡大義。況且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與二位丞相對陛下的所為俱有責任。今日我等就前去敲響驚龍鼓;齊集文武百官,請陛下駕臨,各自陳其事,以力諍之,這樣也不失君臣大義。」

商容說道︰「大夫所甚是有理。」于是便命令傳執殿官前去敲響驚龍鼓請王升殿。

紂王正在摘星樓上與蘇妲己宴樂,突然听見大殿上驚龍鼓,左右奏道︰「請聖駕升殿,商議國事。」

驚龍鼓乃是大商的開國之君商湯親自設下的,聞此鼓者,無論是君、是臣,在驚龍鼓響起之後,必須迅速地前往大殿,升堂議事,不然殺無赦。

現在的紂王雖然是心神被迷了,但是也不會不明白事理。紂王不得已的情況下,對妲己說道︰「美人暫且安頓,朕一會就回來。」

蘇妲己俯伏送駕,紂王坐輦臨殿登座,文武百官朝見。紂王見二位丞相抱奏章上殿,又見八大夫也各自抱著奏章上殿,而鎮國武成王黃飛虎也抱奏章上殿。紂王這些時是連續沉迷于酒色之中,情思厭倦,如今又見如此多的奏章,一時如何能夠看得盡,于是心中又生起有退朝之意。

這時,只見兩位丞相上前,俯伏奏道︰「天下諸侯有許多奏章正等候陛下的批示,陛下因何事旬月不臨大殿。終日坐于深宮之中,全然不顧朝綱整理,此必然有人在陛理左右迷惑聖上。還望陛下以國事為重,不要高坐于深宮之中,從而廢弛國事,大拂臣民之望。臣听聞如今天下水旱不均,上蒼降災于下民,想必是陛下有所失德而致。還望陛下能夠留心政事,痛改前轍,遠離酒色,勤政恤民,如此天心必將效順,國富民豐,天下安康,百姓則受無窮之福矣。」

紂王听到此言不由地感到一陣心煩,但他又不能在百官面前顯露出來,于是說道︰「朕听聞如今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僅有北海一地叛亂,現已令太師聞仲剿除奸黨,此不過疥癬之疾,何足掛慮?朕知道二位丞相所言甚善,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與朕代勞,自是可行,何嘗有壅滯之理,爾等日後不要再隨意打擾于我。」

紂王言罷,便不再理睬文武百官直接返回**之中,殿上的文武百官見狀也都甚是無奈,一時間大殿之上嘆息之聲不斷,他們都在為殷商的國勢均而擔憂,紂王再如此下去,離天下大亂也就不遠了成湯的基業將會毀于他之手。

一干文武百官之中感觸最深的要屬王叔比干與首相商容,他們這一輩子都在為成湯的江山而出力,現如今紂王如此行為又怎麼能不令他們傷心呢。

闡教盤古玉清聖人記名弟子之一的雲中子,乃是得道之真仙。這一日他閑居無事,手攜水火花籃,意欲往虎兒崖前采藥,突然見到東南上朝歌方向一道妖氣,直沖透雲霄。

雲中子仔細看後,不由地嘆道︰「哪里來的妖氣?恩?看其行觀其意;此畜生不過是千年狐狸,今日意敢假托人形,潛匿朝歌皇宮之內蠱惑人心,若不早點除之,日後必為大患。」

雲中子說到此處喚來門下童子說道︰「你與我將老枯松枝取一段來,待我削一木劍,前去除妖邪。」

童兒听到雲中子此言有些不解地問道︰「為何不用照妖寶劍,斬斷妖邪,永絕禍根?反而要用這枯松做劍來除妖邪?」

雲中子笑道︰「不過是一只千年老狐而已,豈能當得吾之寶劍!只需一段枯松即此足矣。」

童兒取過一段松枝交與雲中子,削成木劍,雲中子吩咐童子說道︰「你要好生看守洞門,我去去就回。」雲中子說著離開終南山,腳踏祥雲向朝歌而去。

這一日君臣正在商議國事,突然午門官啟奏︰「終南山有一煉氣士雲中子要見駕,有機密事情告知,未敢擅自朝見,待自請旨定奪。」

百官也不敢擅自定奪,只好借此時機請示紂王,紂王不知為何這日如此好說話,很快便上殿朝見百官傳旨宣雲中子進見。

雲中子左手攜定花籃,右手執著拂塵,來到大殿之上,手持執拂塵打個稽首,說道︰「陛下,貧道稽首了。」

紂王看雲中子如此行禮,心中頓時不悅,暗忖道︰「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你雖是方外道人,但也在朕版圖之內,如此無禮實屬可惡!本當治以慢君王之罪,就怕諸臣會說朕不能容物。朕且問他跟腳,看他如何應我。」

便傳雲中子進殿,雲中子見到紂王後點出宮中有妖孽存在,並拿出木劍送與紂王,說道︰「掛在分宮樓,三日內自有應驗。」

紂王立即命傳令官將此劍掛在分宮樓前,傳奉官領命而去。紂王對雲中子又說道︰「雲中了道長有這等道術,又明于陰陽,能察妖魅,何不棄終南山而前來保護朕,這樣身居官居顯爵,揚名于後世,豈不美哉!何苦甘為淡薄,于世無聞。」

雲中子笑道︰「蒙陛下不棄,貧道本應同意,奈何貧道乃山野之夫,不識治國安邦之法,人又懶散,日上三竿方起,如何能當得了官。」

紂王听罷,不由地嘆道︰「朕聞先生之言,真乃清靜之客。」

于是忙命隨侍官取金銀各一盤,當做雲中子前途盤纏費。不過一會工夫,隨侍官將紅漆端盤捧過金銀。雲中子見狀笑道︰「陛下之恩賜,貧道並無用處。」

雲中子道罷,離了九間大殿,打一稽首,大袖飄風,揚長竟出午門去了。兩邊八大夫本想借此機會上前奏事,沒想到被雲中子來講甚麼妖魅,給嚇得忘記了。

紂王與雲中子談講多時,已是厭倦,袖展龍袍,駕起還宮,令百官暫退。百官也無可奈何,只得退朝,另尋時機。

紂王駕至壽仙宮前,不見妲己來接見,心中甚不安,只見侍御官接駕。紂王不由地問道︰「蘇美人為何不接朕?」

侍駕官上前說道︰「啟奏陛下,蘇娘娘偶染暴疾,人事昏沉,臥榻不起。」

紂王听罷,爭忙下龍輦,跑進寢宮,揭起金龍幔帳,見蘇妲己面似金枝,?如白紙,昏昏慘慘,氣息微茫,懨懨若絕。

紂王立即問道︰「美人,早晨送朕出宮,還美貌如花,為何一時有恙,便是這等垂危,這叫朕如何是好?」

其實這蘇妲根本沒有病,而是被雲中子那柄掛在分宮樓寶劍所鎮壓所致,如果這妖狐若真得被雲中子的寶劍所鎮壓死,那麼真說不得可保成湯天下。

只見,妲己微睜杏眼,強啟??,幫故之狀,喘吁吁叫一聲說道︰「陛下!妾身早晨送駕臨軒,午時遠迎陛下,不知行至分宮樓前候駕,猛抬頭見一寶劍高懸,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得此危癥。想必是賤妾命薄,不能長侍陛下于左右,永效于飛之樂耳。乞陛下自愛,無以賤妾為念。」

蘇妲己說罷,淚流滿面。

紂王听到蘇妲己之言,驚得半響無言,亦含淚對妲己說道︰「沒想到朕一時不明,幾為方士所誤。分宮樓所掛之劍,乃終南山煉氣之士雲中子所進,他言朕宮中有妖氣,將此鎮壓,孰料竟于美人作崇。此人真乃妖人,竟然欲害美人,故捏言朕宮中有妖氣。朕思深宮邃密之地,塵跡不到,又怎麼會有妖怪之理。大抵方士誤人,朕為所賣。」

紂王說著便傳旨急命左右將雲中子所進木劍,用火作速焚毀,不得有誤。紂王再三溫慰,二人一夜無寢。

此乃天意如此,如果紂王不焚此寶劍,還是成湯天下,只因焚了此劍,妖氣綿固深宮,把紂王纏得顛倒錯亂,荒了朝政,人離天怨,白白將天下失于西岐。

此時,雲中子尚未回終南山,還在朝歌之中,他突然見妖光復起,剛剛想要再度打算進宮除妖,突然身邊一道紫光閃過,身形突然一頓,居然被一股無形地氣牆反彈回來;心里道︰難道那狐妖居然還有幫凶?剛剛準備出手之時。突然身旁居然煞氣不斷地凝聚,不由地嘴里大驚︰「天地殺劫,已經開啟了!哪狐妖居然是他人的一枚棋子?罷了!罷了!盡人事而听天命!天意如此為之奈何?可惜苦了天下的百姓啊!但是自己已經冒著天地殺劫的危險已經出手一次也算是是仁至義盡了!回去吧!」說到這兒的雲中子不由地意興闌珊地駕著祥雲而去。

突然空中紫光一閃,一個聲音幽幽地飄來︰「哎!闡教之中也可能只有雲中子勉強算得上是一個福德金仙吧!可惜元始天尊不識貨啊!呵呵呵!他怎麼會知道雲中子的來歷哪?不過雲中子確實不錯,居然明知道天地大劫在即;還可以為了天下的蒼生出山門,難得難得!難怪可以可以避過混元金斗消去頂上三花之劫!呵呵呵!不過、、、」。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