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五章︰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

王道中看徐謙一臉認真的模樣,忍不住道︰「只是不知,大人為何要和下官說這番話,有人破壞新政,有人圖謀不軌,和下官何干?」

王道中還在裝糊涂,可是不裝糊涂也不成,眼下的他是騎虎難下.

徐謙深沉他看一眼,似笑非笑道︰「到了現在,王大人還不明白本官說的人是誰?」

王道中喉結滾動,最後艱難的道︰「還要請教。」

徐謙眯著眼,道︰「本官說的,就是大人。大人破壞新政,圖謀不軌,甚至還想調兵殺害無辜百姓,這一樁樁的罪行可是有的?還有,你勾結朝中大臣,又有什麼圖謀。」

終于還是圖窮匕見,王道中臉色驟變,忙道︰「你這是污蔑,這是栽贓!你,你,你,徐大人,本官敬你為欽差,禮讓你幾分,可是你這般污蔑,這般陷害,又是有什麼圖謀?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下官若是此前有得罪你的地方,大人盡管說出來,何必要陷我于死地。好,你不是說本官圖謀不軌,說本官要殺害無辜百姓嗎?那麼,證據呢?我乃只浙總督,沒有證據,你憑什麼如此污蔑?」

王道中一番話說的理直氣壯,他現在算是想明白了,怕什麼?只要沒有把柄,他就不怕,他畢竟是總督。

徐謙微微一笑,道︰「是嗎?看來王大人,這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了,既然如此,就請大人看看這個吧。」徐謙說話的功夫,已從長袖中取出兩本東西,直接丟到王道中跟前。

王道中也不磨嘰,直接拿了來看,第一本,乃是總兵楊彪的供詞。

「總督衙門幕友楊康至營,具言此乃亂民造反,急命全力彈壓,又言……」

這封供詞十分詳盡,洋洋數萬言,將事情的經過統統說了一遍,只是事實也經過了幾分潤色,比如說楊彪自稱,民亂之前,王道中就已經派人傳達了消息,說是可能會有人**,楊彪便問,為何總督知情,又為何**。王道中派來的幕友則是語焉不詳,只是說到時便知。

此後,杭州果然打亂,總督王道中又派了人去,讓總兵立即彈壓,格殺勿論。

別看楊彪這個那家伙只是語焉不詳的說了一下此前總督派了人來知會,說以後會有人**,可是只因為加了這麼個‘故事’,整件事的姓質就變了。

若是沒有這個‘潤色’,那麼最多是總督施政不當,這才鬧出了亂子,在處理民亂上頭,總督也算辦事不利。可是說來說去,這只算是辦事不利而已,只能說王道中昏庸,並不算罪,只能算是錯,朝廷就算要處置,至多也就是罷官而已。

可是有了這個潤色之後,這就是說,在此之前,王道中是知道的會有人**的,為何有人**?雖然楊彪的交代語焉不詳,可是給了別人足夠的聯想時間,你一個總督,怎麼會知道別人**呢?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個事是你挑起來的,你明知這樣做會有人**,可是你卻非要如此施政,導致了直浙所有人的不滿,最後鬧出事端出來,這是什麼?這絕不是施政不當,而是故意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拿江山社稷,拿直浙的穩定來開玩笑。

而且,在**之前,你既已經猜測出又人**,同時讓總兵衙門做好防備,可是你並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火上澆油,等到真正鬧出事來的時候,你又讓總兵衙門彈壓,還說什麼格殺勿論,那麼顯然,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你故意激起民變,然後又讓官軍殺人,這……是什麼行為?

行為只有一個,就是鬧出這麼大的事,都是你主謀,激起民變的是你,要殺人的也是你。可是你為何要激起民變,又為何要殺人?

在供詞里頭,楊彪十分聰明的給了一個交代,說某曰去見總督王大人,王大人痛斥新政,又痛斥戶部尚書徐謙,說什麼本官主政一方,絕不許新政進行下去。

如此一看,事情就清楚了,把所有的東西串起來,大致的情形就是,王道中痛恨新政,同時痛恨徐謙,可是你要明白,縱然朝中有許多人痛恨新政也痛恨徐謙,可是這種事,是不能擺到台面上的,畢竟新政已經得到了宮中和朝廷的褒獎,在明面上,大家就算看新政不慣,那也絕不會輕易說出來。

說出來也就說出來了,大不了你要和朝廷要和陛下唱反調而已,而唱反調其實也是無妨,畢竟朝廷也沒有因為唱反調就殺你腦袋的道理,最多,你跟不上上頭的節奏,你的前途堪憂罷了。

可是問題就來了,你痛恨新政倒也罷了,居然還敢策劃這樣的大事,因為你痛恨新政,所以你故意激起民變,然後又指使官軍殺人,以此來達到你反對新政的目的。

這一下,問題才是真正的嚴重,你是什麼東西,就因為你的私念,所以陰謀激起民變,所以想放縱官軍屠戮百姓,最後再將這些百姓污蔑為亂黨嗎?

這種行為,已經不再是昏庸來形容,故意激起了這麼大的民變,又差點調動官軍搞出個大**,這是什麼?這絕對是包藏禍心,絕對和謀反沒什麼區別。

若是人人都是如此,就因為痛恨朝廷的某個政務,所以故意壓迫百姓,讓百姓忍無可忍,隨即揭竿而起,最後你再動手將他們殺光,那麼大明朝,還要不要維持下去?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前者你是無心之失,所以這叫過失,而後者,則是有意為之,這就是犯罪,而且觸犯的還是朝廷的底線。

王道中看著供詞,忍不住瑟瑟發抖,他當然清楚這份供詞意味著什麼,只要這份供詞遞上去,那麼他就徹底完蛋,朝廷為了殺雞儆猴,定然會徹查他,不但要他的腦袋,他要他一家七十四口的腦袋。

可是你就算是想要狡辯,怕也得詞窮。一方面,朝廷是取信欽差的話,還是取信你這個鬧出民變的王道中的話?另一方面,這份供詞許多東西都十分吻合,比如楊彪卻是曾經拜訪過王道中,身為本地總兵,拜訪一下總督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王道中姓格魯莽,也確實曾在酒後失言過,這句話,不只是楊彪一個人听去了,其他的人,也可以出來作證。

而最後,他也確實經常派幕友楊康去和王道中聯絡,唯一失實的,就是那一個小故事,即所謂總督派了人去找楊彪,說杭州過些時曰會有人**,讓楊彪提早做好準備。

所謂九句真一句假,可是這一句假話,就足以讓整個事情的姓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一個庸官,變成一個十惡不赦,另有圖謀的罪臣。

最最重要的是,現在無論是宮里,還是朝廷,都希望這場亂子能有個交代。

百姓們**,皇帝老子的面子上自然不好看,畢竟天子要文治武功,總不能在史書上添上這麼一個污點,于是,皇帝必須得有個說得過去的說法,而王道中別有圖謀的說法,正好可以給皇帝老子一個台階,你看,這和皇帝是無關的,皇帝勤政愛民,百姓們之所以鬧,並非是因為皇帝有什麼過錯,只是下頭的臣子為禍而已。

而對朝廷,對內閣,也是一個完美的落幕,因為商稅的事,是內閣和朝廷制定的,若是說朝廷和內閣制定的政令有巨大漏洞,引發直浙不滿,才鬧出這樣的事,這對內閣和朝廷來說,都是很不光彩的事。而將他王道中推出來,將主要責任放在王道中身上,那麼就說明,政令的問題不大,錯就錯在王道中故意激起民變,故意歪曲了朝廷的政令,才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

皆大歡喜,所有人的都皆大歡喜,皇帝老子和內閣都可以借此推卸責任,可以借此找到自己的台階,而對王黨分子來說,正好可以借他和他全家的腦袋來殺雞儆猴,等于是說,這件事所有有牽涉的人,都可以明智的月兌身而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唯一倒霉的就是王道中。

死了你一家,幸福千萬人,這才是整個供詞的中心思想。

你不死,皇帝老子怎麼又台階下,你不死,內閣怎麼遮羞?你不死,徐謙怎麼立威,你不死,難道證明千千萬萬的百姓站出來,是腦子抽了。

你必須死,你一家老小也必須你,你必須遺臭萬年,你的祖墳也必須要挖出來鞭尸,唯有這樣,大家才能開心,才能松一口氣。

王道中的臉部肌肉在顫抖,他的身軀也在顫抖,他的手更是抖如篩糠,幾乎握不住手中的供詞,最後,他喃喃道︰「不……不……不……,這才栽贓,這是栽贓。」

………………………………………………………………………………………………………………………………

第三章送到,距離上一個大神,還有六十張月票,努力,老虎要努力,請大家支持。(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