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人性系列之1 祖產 原創-詩憶。》

我家的地址是民生路158號,但是從民生路、美倫街、三民路、正義街都可以進到我家,因為由這四條路圍成的區域都是我家的。十八個店面把我家圍起來,正義街和美倫街各有一條信道,三民路的一間店面用來當車庫,從正義街往民生路的第二間店面算是「房東辦公室」;繳房租、簽契約,房客間的糾紛都在這里解決,房子有什麼東西壞了,房客也往這間辦公室跑。

有許多房客已經租了十多年的房子,他們在別的地方買房子租給別人,所以雖然向我們租房子,但付租金的卻是他的房客,生意人總在乎風水這一套,他們相信換地方做生意「地靈」就會跑掉。

租最久的是正義街和民生路的轉角店面,這間店面緊鄰房東辦公室旁,人家稱這種店面叫「三角窗」,也可稱為「雙店面」,;周伯伯開五金行,好像從我讀幼兒園起他們就在這里了,周伯伯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子女都在店里幫忙,周伯伯的年紀和父親差不多,但是他比較早結婚,所以三個兒女都各自嫁娶,周伯伯給三個孩子各買一間公寓當結婚禮物,他和周媽媽就住在二樓,三樓是孫子的玩具間,四樓是佛堂;周姐姐的孩子還小,她把兩個孩子交給周媽媽照顧,兩個周哥哥的孩子都讀小學,放學後也到店里,周哥哥的老婆們在上班,下了班就回周媽媽家吃飯,打烊的時候才跟周哥哥帶著孩子回去,他們出國去玩時孩子就住周伯伯家。

美倫街和三民路的「三角窗」是婚紗店,三、五年會換老板和更改店名,每個老板路除了圖雙店面外,沒有車位時客人可以把車停在我家的車庫。民生路和美倫街的雙店面則租給3C連鎖店,美倫街這邊有我家的信道,因此也多了一些停摩托車的地方。

我們的房客有美發院、SPA館、面店、旅行社、中藥行、房屋中介、租書店、簡餐店、咖啡廳,有的行業不只一家,例如3C賣場和五金行旁邊都是面店,因為不在同一條街上,加上算是市中心,房客們的生意都不錯,因此大家相得都不錯,另外一個原因是房租比起其他的店面來得便宜。

店面都是三至四樓的建築,有些房客只使用一樓,像房屋中介業,他們不可能把二三樓當住家,因此母親允許他們將二三樓轉租出去,但轉租的對象不得是不合法的事情,譬如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美容護膚中心,或是掛著代書的招牌而實際上做的是地下錢莊,不過只有少數幾家會把二三樓轉租,大部份的房客都是住家在樓上。

我們這塊Block的房東和時客像極了一個大家庭,雖然有人搬進搬出,搬出去的人若有喜事會請媽媽去過喜酒,搬進來的人也很快地和大家熟稔,最好的事莫過于我家不曾被批評為壞房東。

至于我們的住家則是被十八間店面圍起來,這十八間店面像圍牆一樣把住家包起來,除了辦公室和車庫外,我們一個月有十六間房租的收入。

店面的土地是我曾祖父所擁有的,他在清末民初就住在這里(听起來好像是年代久遠的歷史),那時女孩沒有繼承權,所以土地就由我祖父三兄弟繼承,我的祖父是長子,听說曾祖父規定家業要由長子管理,並且不得分家,曾祖父說光靠這塊土地,以後的子孫都不愁吃穿。祖父那一代台灣剛光復,曾祖父的話並沒有靈驗,房子雖然都租了出去,但是租金卻不夠家里開銷,于是祖父利用兩三間店面做了布匹的生意,可能祖父選對了行業,他賺了錢就把店面改建為最新的二層樓建築,那時二叔公跟著祖父打拼,存了錢就買下現在我們居住的土地,人家說打虎也要親兄弟,他們兩人把趙家的祖產變成會下金蛋的母雞,從曾祖父擁有的回形土地變成一塊四面都是馬路的方形土地;等到土地買齊了之後再把二層樓的房屋全部新建為四層樓,然後結束布匹買賣的生意,祖父說什麼行業都比不上「房東」這一行。

二叔公遵從曾祖父的遺言,家業的管理都交由祖父負責,祖父也是明理的人,他的賬目分明,並且每個月都會把收支合計後拿給二叔公看。

我的父親是長子,所以接管了這片祖產的管理工作,可是我的父親不管事,管理的工作就由母親一人承擔。

祖字輩那一代只有二嬸婆還健在,其他的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