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部︰潛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家事與國事

中國農歷冬至是一年最重要的節氣。中古以來,雖然冬至(至日)不是年節,但人們習慣把冬至看成‘節氣年’的分界點,因為冬至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此後便是夜漸短,晝漸長,陰消陽長,新的一個節氣年又開始了。冬至節,古來官民有吃湯圓的習俗,人們有這樣一種說法︰吃了冬至湯圓,大家又增一歲嘍!在北方,冬至日要吃餃子的,據傳說,當天如果不吃餃子,在這個冬天,要凍掉耳朵的。冬至亦代表舊的一年快過,提醒人間新年來臨了,準備迎接新年吧!故此,冬至亦叫‘新正’。

在東三省之地,冬至也有一個風俗---祭祖。晚輩在這一日給先人們墳墓填土,使得墳墓年復一年存在,也讓外人明白︰這家祖墳有後代。

孫晉雖是掌管幾萬大軍之人,然也得在冬至到來之前趕緊與父帥孫烈臣一起至黑山縣祭祖,這是孫烈臣在每年清明節、冬至節在茲念茲之事。孫晉也明白父帥內心地想法---必經孫晉不是真正孫烈臣的血脈,不趁著民族傳統節日多教育教育。

當見到孫列臣之時,孫晉嚇一大跳。父帥突然間滿臉折子,乍一看還以為六七十老頭呢,蒼老太快了!可是孫列臣今年才五十二歲呀。

「父親,您咋成這樣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呀?」孫晉望著臉色蒼白的孫列臣,哽咽地說道︰「都是兒子不孝,很少不在父親身邊,為父分憂,替父解愁,讓父親受累!」

孫列臣感動地一笑︰「晉兒,不要做女兒狀了,男人哭哭啼啼地像啥!」舒了一口接著說道︰「不過這幾天突感風寒而已,不是啥大病,不必驚慌!」

孫晉緊緊地攥住拳頭,憤憤地暗道︰張作霖也太不把父親當作一回事了,為了報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父親身體都這樣了,還老黃牛似使喚。

不過,孫晉還真是冤枉了張作霖,說實話張作霖還真是擔憂自己結拜兄弟的身體,這里面含了兩層意思︰多年與孫列臣兄弟感情及孫列臣對張忠心,另一個是孫晉在熱河、察哈爾影響力,一旦孫列臣有個意外,妨礙了奉系對熱河察哈爾逐步控制。

「父親,要不您和母親搬至阜新來養老吧,兒子也方便照顧,阜新離奉天城也不遠,您還可見一見老把叔們!」

經過近兩年規劃和建設,熱河鐵路網基本完工,阜新至承德南北大動脈全部竣工,創下了中國鐵路史上新紀錄,連歐美專家都贊嘆不已,用周學熙的話說︰資金充足、規劃分段施工。

「瞎說啥!」孫烈臣嗔怒呵斥,心里很高興,這個兒子雖掌控兩大省勢力又不是自個兒親生的,也未忘記盡孝︰

「晉兒,你雖未說啥,但我知道你內心埋怨大帥!」或許是心情舒暢,孫烈臣臉色好多了,由孫晉服侍他喝了一口藥,接著勸導︰「不要怨你大帥,東北奉系若不奮起直追,很可能東北這塊淨土也會被剿滅!」

孫晉聞之,可見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給張作霖等壓力很大,打敗吳佩孚為代表的直系成為奉系張作霖統治集團當前最大任務了。

冬至祭祀是中國官紳民等大事,與暮春清明同等重要。無論地位該地身處何方,這天皆要以各種形式祭拜先人,緬懷祖輩。因孫烈臣身體欠安,不能親身前往黑山祭拜先祖,由孫晉代行祭祀。

近幾日,孫晉並未急著趕回張家口,在孫烈臣官邸陪伴著父親,並給張家口周學熙發了一份請假電報;接著勸說著孫烈臣去奉天城教會醫院檢查身體。好在孫烈臣只是操勞過度,只需靜心靜養即可,讓孫晉暗中舒了一口氣。

官邸內母親見兒子孝順,滿心歡喜,只是暗嘆孫晉的婚事---過完年孫晉年及而立之年啊,身邊還未一個可心的女人。

「晉兒,為娘不念你能官運亨通、財達富廣,只要為我們孫家留下血脈,老爺與為娘也有臉見到孫家列祖列宗了。」

在一日中飯之後,孫晉攙扶著病愈的孫烈臣,陪著母親漫步于官邸後花園,權當是飯後散步!

冬日陽光柔軟而溫馨,後花園景色一片肅穆,透視著冬日的肅殺與寧靜。

听聞母親的嘮叨,孫晉暗中苦笑,眼前浮現了一張秀氣的楚楚可憐的俏臉,白女敕的秀指緊緊地抓住自己西服,口中喃喃地說道︰救我!那是前世那邊妻子與自己第一次尷尬地相遇。此事孫晉從未與外人說過,怕是扣動心中那根心弦。

這幾年孤身一人,奉天城那些官紳皆知曉孫晉單身一人,還未婚配,無論身價地位、能力還是文化,那是極品鑽石王老五呀。說媒做紅娘的那是一茬接著一茬,讓孫夫人挑花了眼。然而孫晉並未欣喜,林達志有時玩笑道︰你芳志兄不會喜歡男人吧,難道是龍陽之疾呀。今日見母親欲言又止的表情,可見她也听聞了一些風聲。

「父親,母親,不是兒子不想結婚,而是有段不足外人所知的隱情!」

孫晉的隱晦不但不能消除母親的疑慮,反而孫夫人臉色一沉,眼圈微紅︰不足外人所知?難道我們是外人麼?

「胡說八道,為父與你母親是外人?」或許是孫烈臣發現妻子渾身微顫,狠狠地瞪了孫晉一眼︰「雖是我無意中救了你的性命,但為父與母親並未要求啥,只是做了一個養母養父的責任而已!」

這句話雖是溫言細語,卻似萬斤壓力讓孫晉心中惴惴不安,暗道︰該死,這樣能這樣說話,把養母說成外人。

孫晉聞之,愧疚地跪下雙膝,哽咽地道︰「母親,是兒子口不擇言,傷了母親的拳拳之心!兒子所言的‘外人’並未指父親母親大人!」

接著孫晉現編了一個謊言︰說是來中國之前結過婚,婚後妻子病逝離他而去,心中甚是思念前妻,曾發誓此生不娶雲雲!

「兒子不是不想向父母親實稟,而是兒子不想觸動那些事!說到底還是兒子虧欠于她!故此而已!」

孫夫人聞之,趕緊扶起孫晉,模著眼淚,憐愛地說道︰「為娘與父親並未怪罪于你,你不要多心。」

頓了頓,親昵地看了看一旁丈夫,想起自從生了一個兒子之外,自己不能再生育了,而且孩子先後夭折,並未留下孫家一點血脈。她曾經給丈夫納妾而被孫烈臣婉拒,她即感激丈夫自己的痴情又惶恐不已。

「孩子啊,這一點你們父子倆倒是相同,對心愛的女人非常專情。」孫夫人接著勸道︰「只是人死不能復生,還得往前看呀!」

孫晉直翻白眼︰誰說人生不能復生,我本來是北京消防隊員,咋會跑到民國來呢?

未等孫晉解釋啥,孫烈臣接著夫人話尾說道︰「你現如今打了一片天地,比為父年輕之時強百倍,這等基業更需要後續之人繼承祖業呀!」

民國時代,政黨政治根深蒂固,但國人不知如何運作政黨在政治生活中作用。而祖宗基業講究代代相傳、家族血脈。因為孫晉承認自己是直隸樂亭那支後裔,孫烈臣才會納孫晉為孫家親骨肉,這是血脈之情結所致。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花園中,天氣漸漸地絲絲涼意,擔心父親剛剛病愈,孫晉挽著父親進入暖閣,母親要安排下人離開。

「你們為何要安排張紹曾任察哈爾省長,你難道不知曉張敬輿與大帥之間有多深的恩怨麼?」暖閣中燃燒著銀碳,讓人溫暖如春,使人昏昏欲睡。孫晉感到有點燥熱,將貂皮外套月兌掉,里面是西服裝飾,顯得輕松自如。

「我們人民公社基金會海納百川、理念相同之人,這樣才能發展壯大,代表著大多數人利益。」孫晉整理完自己裝束,回答道︰「父親,兒子說句不敬的話,大帥作為北洋三大派之一的領袖,連這點容人雅量都沒有,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見孫烈臣面容不虞,接著說道︰「敬輿公與大帥之間恩怨糾葛不是啥生死家仇國恨,不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那年敬輿公與同學藍天蔚準備起事而被大帥所阻止嗎,這多大點事呀,扣扣索索地還惦記著,這是一個優秀政治家所為嗎?」

「混賬屁話!你這是大逆不孝!大帥及我們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為了你們下一代?」

對于孫烈臣暴斥,孫晉倒是能估計到,倒是呵斥聲引來了母親不滿︰

「老爺,晉兒還小,洋人國度長大的,比不得咱們從小教育孩子,有啥話不能好好地說呀?」母親接著對孫晉說道︰「晉兒,你父親身體欠安,不能惹你父親不高興嗎?把你父親氣出好歹來,咋辦!」

暖閣內沉默一陣,銀木炭燃燒發出火紅的光芒,時不時有火星跳出。

「父親,兒子雖掌管兩省實力,明白您與大帥以微末之身創下這份基業,創業艱難。」孫晉感到自己與父親觀念上出現代溝,仍然欲說明自己所做一切︰

「兒子不希望為了這份基業而使父親身心疲憊,只願父母雙親大人能身心愉悅,不為案牘所操勞。兒子有能力保住甚至發展這份基業。」

見父親臉色舒緩許多,孫晉接著小心翼翼地解釋道︰「父親,我並未對您和大帥不敬,您和大帥以微末之身稱霸東三省,震響華夏!大帥甚至不以列強欺壓為民族為國家抵御外辱,這一點兒子從中虛心學習。」

「然當前不是三國時期,現如今外辱與西洋文化入侵,民主憲政是文明趨勢,一家一姓的家天下時代過去了,國家民族必然統一,分裂割據勢必為時代所拋去。」

「政黨政治勢必時代發展趨勢,接納為國為民的志同道合的仁人義士是政黨的需求,故此我們人民公社基金會接納敬輿公並未不妥。若是大帥連這點都看不到的話,甚至懷疑您對他的信任,咱們東北這份基業也就難以壯大發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