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八十一章 上海之行之遠東協會

在陶蓉離開國內遠赴美國療養出發前一天,孫晉才急匆匆從人民銀行趕到同濟德文醫院,陶蓉由郭輝蘭陪著在同濟德文醫院內一片休閑式樹林散步。陶蓉見孫晉風塵僕僕趕來,內心很是激動,臉色微紅對著孫晉連聲致謝!孫晉瞧著陶蓉羊脂白玉般的臉蛋上浮著一抹艷麗的羞澀,彎彎的秀眉,一雙顧盼生輝的美目,唇似含朱,身段兒窈窕,勾出迷人的曲線,清秀中透出艷媚,挺拔中飽含嬌女敕,儀態嬌雅,氣質高貴典雅文靜,典型的裊裊亭亭地江南不著粉黛的少女。孫晉見過三種狀態之下的陶蓉︰一是在混亂的包廂內;二是處在病態中;三是現在正常狀態之下。這種古典式美女身上那股貴族般優雅氣質不是人人都具備的,靠的家學淵源幾代人的沉澱。那丫頭說話聲音也挺悅耳的,猶如雪後空靈的山谷,蕩擊在不設防的心靈間,百听不厭!

三個年輕人在樹林里聊的挺開心,男的英俊挺拔,女的嬌艷無比,成為樹林里一道風景線,時時引來其他來休閑散步的病人及朋友側目。孫晉正與兩位美女聊天,就見福爾克帶著一個外國人遠遠地從林間小道走過來。

「孫先生,您好!您來同濟德文醫院也不跟我大聲招呼!」福克爾見面用不太流利中文埋怨說道︰「這樣不把我福爾克當做朋友!用您們中國人話說,就把不把我當兄弟!」

見德國人的發自內心的真誠,孫晉連忙解釋︰「尊敬的福爾克醫師,明天陶小姐要到要到美國去,我今天就是過來看看,畢竟陶小姐受傷我也有責任。不過陶小姐恢復不錯,這得感謝福爾克和同濟德文醫院精心治療和技術。」

「用你們中國人話說,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天職,孫先生不用客氣。」福爾克揚了揚手,發現旁邊的兩位熟悉美女︰「陶小姐,今天情緒似乎不錯啊,這樣對你的治療有好處!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

陶蓉知道福爾克與孫晉有話要說,連聲致禮非常優雅禮貌的道別,拉著郭輝蘭婀娜地離開樹林,往樹林旁邊的草坪走去。

「差點忘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同胞,德意志遠東協會常任全權代表貝倫子博士。」看見兩位天女般女孩翩翩離去,福爾克拍了一下額頭︰「貝倫子博士,這位就是給我們同濟工科學堂和醫院捐助孫晉先生!」

一身深藍色西服的貝倫子緊緊握住孫晉的雙手,激動說道︰「非常感謝孫先生的慷慨解囊,其實我們國內因為沉重的賠款,已經沒有經費照顧遠東,你的十萬大洋捐助真是及時雨啊。」

望著眼前這個高大清瘦的德國人,孫晉也是感慨萬千︰「其實最感謝的許許多多像寶萊先生、貝倫子博士和福爾克先生一樣德國友人,正是你們憐憫中國國民疾苦,為國民救死扶傷,這份異國異族高尚地國際主義精神讓全體中國人深受感動。正是由于你們致力于中德友誼,中國國民對你們德國人印象特別好。」

三個人相互見禮,就在樹林一個幽靜之處的小亭聊起來。孫晉內心十分清楚德國人設立遠東協會目的是什麼。自清末以來,德國人因不顧中國人民感情制造出不少教會案,趁此奪佔青島膠州灣,引起國人對德國人非常強烈不滿,中國人民反抗力量在八國聯軍侵華的體現讓德國統治者清醒認識到要改變策略,所以遠東協會就這樣誕生了。現在主要是德國勢力不能因為戰敗而退出中國的市場,遠東協會手段一般是采取比較隱秘溫和的,說白了不是直果果軍事侵略,而是以軍事經貿文化技術等平等交流方式行事,受到中國主流社會認可和歡迎,加上英美法操控巴黎和會,使得中德兩國國民同病相憐。

「貝倫子博士、福爾克先生,與您們關愛我國民國身心健康相比,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這點捐助算不了什麼。其實在我心目的西方世界內,有兩個國家民族精神值得我認同和欽佩;一個是美利堅合眾國,倡導平等市場競爭,商業立國!另一個就是你們德國,德國人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過硬軍事風格值得我國有識之士的青睞,這點從清末洋務運動中體現出來了。雖然開始學習英法,後來有兩個重要人物都不約而同選擇學習德國,一個是李鴻章,另一個是張之洞,這就證明了德國民族精神深受我國主流社會的認同。」

貝倫子點點頭,用比較流利帶點上海口音的說道︰「我來中國有十多年了,對中國有深厚感情的,許多你們同胞成為我的好朋友!中國人勤勞善良仁義講信用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特別是1914年我們青島許多軍人家屬和同事受到中國人照顧,沒有被日本和英國抓去,順利回國了!所以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是啊,其實我們許多國人也喜歡跟德國人交朋友,或者說到德國軍事學校學習成為一種榮耀與光榮。比如,我的好朋友潘勇軍曾經留學德國並與你們一起參加了索姆河戰役,他經常拿出他在德國受獎的勛章炫耀,使得我的警衛團兄弟都非常崇拜德國軍人,所有軍事訓練和軍隊建設都是模仿貴國。」貝倫子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孫晉想起潘勇軍在德國的經歷。

「潘勇軍,哦,我知道了,這個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生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孫先生,哪天有空我們可以見個面?」貝倫子似乎發現什麼,精光一閃。

「非常歡迎,我知道貝倫子博士是機械制造出身,希望貝倫子博士有時間到阜新城參觀訪問。也歡迎貴國商業家和文化名流到阜新城進行交流和洽談商貿合作。」孫晉明白貝倫子為什麼要見潘勇軍,就是加強兩國民間友好人士交流︰「貝倫子博士,您也听說了,我現正在重組漢冶萍公司,而漢冶萍公司與貴國合作歷史有十多年了,公司許多地方都烙下貴國痕跡和風格。重組需要大量科學技術設備人才,我想咱們這方面可以進行多多交流與合作,不知貴國的朋友感不感興趣?」

貝倫子的任務主要是加強與中國商貿交流,期望在漢冶萍公司有德國的聲音,對孫晉的提議當然高興,國內許多失業的專家和技工可以在中國找到生活,國內許多工廠可以開工。

在近一個星期內,周學熙、郭輝祥、潘三元、盧木齋和孫晉分別與德國遠東協會就雙方合作初步達成幾項協議。內容有軍事交流,遠東協會以顧問名義從本國組建50人組成的德國軍事交流團,從步兵科到參謀處等幾乎涉及到了各個軍種;漢冶萍公司通過遠東協會向德國國內鋼鐵企業引進技術人才;警衛團向德國軍工企業如克虜伯公司等訂購價值約30萬美金的武器彈藥裝備和機械制造設備;人民公社基金會歡迎德國有實力的資本家到阜新城或者武漢三鎮合資建廠等;由潘三元、孫晉出資,遠東協會輸出師資力量雙方在武漢再建一座同濟醫院及同濟醫工學院。

初步協議剛到德國國內就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這是一次自戰敗後重新恢復德國在遠東影響力的大好時機。這些協議一旦達成,一定能舒緩國內失業的壓力和日益急需的外匯。德國政府現在錢不多,但是人才和設備多啊。所以德國政府立即行動起來,任命貝倫子博士為德國駐華總參贊;德國商務部組織德國工商銀行界來到中國,從各大高校派出優秀教授教師幫助貝倫子博士。

由範老、周學熙、虞洽卿、朱家驊、蔡元培等社會名流攜手,在人民公社基金會和遠東協會大力支持之下,通電全國各省縣主管教育長官︰每年人民公社基金會和德國遠東協會精心挑選出100名品學謙優的貧苦學子到德國學習。留德學生必須是「身體強壯,家境貧寒,身家清白,恰當年齡」,並規定他們之中,應有9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財經、銀行、師範、醫學等,其余10%學法律、政治、哲學等。針對有中國專家質疑德國還未從戰敗陰影中走出來,國內經濟低迷,政局不穩,會不會威脅到孩子們安全和學習環境,德國駐滬總領事克奈培和貝倫子博士代表德國文化部鄭重承諾,中國留德學生與德國孩子享受同樣的教育待遇。

中德經貿文化交流頻頻見諸于國內各大報紙,中國雙方人員貨物往來增強,引起英美法日列強極大地關注,因為沒有發現德國違反巴黎和約而未干涉,只是讓英美日法駐華公使感到不可思議,《字林西報》就酸溜溜評論,為什麼不選擇留英而選擇去德國,擔憂照此下去可以預測中國未來會掌控在深受德國教育的精英手中,未來中國社會精英只會用德語交流而不用英語,德意志民族文化精神在遠東勢力會越來越大,報紙呼吁英國政府應該學習德國遠東協會。

美國《華盛頓郵報》更是直接指出︰請不要忘記這句話︰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于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獲;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這句話是美國人說的,但是德國人卻搶佔先機,我們政府以為第一個作出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的想法的國家,就高忱無憂麼?看看德國人是怎麼做的吧!

或許是受到德國遠東協會刺激,美國政府緊跟其後。由美國國會通過決議,以法律形式明確將其余的庚子賠款用于中國,這是美國第二次通過同樣的法案。美國決定每年撥出50萬美元,用于中國農村醫療改善,同時成立‘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簡稱‘中國基金會’,這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

德國美國的做法進一步刺激著英法比荷西意葡瑞挪威等國,簽訂過‘庚子賠款’國家除了日本之外(德奧戰敗自動停付,蘇俄早在1917年就聲明退還),1922年6月至8月各國外交部門先後發表聲明,退回賠款余額,並訂立協議,充作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或充作外國銀行營業費用和發行內債基金之用。這種退回庚款的實際使用,大都由中外合組的管理委員會主持,比如胡適出任「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方顧問。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