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三十九章 交心

當登上極頂,舉目四望時,那壯觀的景象使人血液沸騰,整座黑山就像在霧里飄著一樣。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偉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駱駝,有的如駿馬,形態各異,險峻陡立俯瞰足下,白雲迷漫,環視群峰,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這里的山真陡啊,好像用刀劈斧削的一般!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

孫晉剛剛與阜新警備旅林達志協商處理兩軍協調問題。雖然東北藥業警衛團屬于阜新警備旅,但無論是林達志還是警備旅其他官軍都不會小視警衛團的勢力,更沒有去搶奪這支部隊的指揮權的想法。這場剿滅葛天霸戰斗警衛團用了三個連隊就把葛天霸抓住,而且警衛團傷亡不到29人微小代價,這是什麼樣強悍的戰斗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林達志心里非常清楚︰當年張作霖出動兩個警備師的力量都沒有將葛天霸滅掉。所以當手下趁機從警衛團手中搶奪戰利品時,被林達志理智的制止了,按下手下眼紅的**。因為他相信孫晉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誰不知道他孫晉是有名的財神爺,現在東北藥業的上繳稅收佔到阜新財政三分之一,這樣的大商人會不懂得如何處理利益平衡?那我看孫家大少爺就不會把生意做的這麼大!指不定以後自己還得仰仗孫晉的時候。

孫晉不知林達志心中所想的,他拿著從葛天霸身上搜出的黑山山脈地圖,盡管地圖不是專業手法制作。但大致的輪廓還是非常清晰的︰黑山、大虎山位于遼河與醫巫閭山山脈之間的走廊地帶,是由沈陽通往關內的必經之路,為沈陽通往錦州的一狹長走廊,西面和西北方向是高達千余米的醫巫閭山脈,南接連錦九十余公里的沼澤地區,只有中間二十五公里寬的狹長丘陵地帶,北寧鐵路和大虎山、鄭家屯鐵路穿行而過。黑山、大虎山正是這條走廊的閘門,開則南北暢通,關則人車堵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自己佔領大黑山這麼重要的戰略位置,張作霖想法是什麼?

東北藥業警衛團從性質上講不具備守土衛民資格只是企業公司的護衛隊,那麼警衛團長期駐扎在黑山地區也不事兒,而且黑山縣是屬于錦州市轄區,不屬于阜新警備旅範疇。雖然錦州市鎮守使不會說什麼,因為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上次圍剿失敗差點被張作霖撤職。這次孫晉警衛團幫他在自己轄區肅清匪患,感激還來不及昵,怎麼會談及駐扎的問題,除非張作霖的命令。

孫晉實在是內心煩心透頂,從清風寨聚義廳走出來欣賞黑山山群,心情舒暢許多多。怨不得古代文人騷客喜歡流連于名川大山啊,欣賞山川就是欣賞意境。

「哈哈,孫少爺,原來你躲在這里欣賞瀏覽山川風景,好雅致啊!」阜新警備旅旅長林達志走過來,笑哈哈跟孫晉打招呼。

林達志,字壽業,奉天省黑山縣人,清光緒十五年出生于貧苦家庭。從十六歲開始從軍,開始跟著孫烈臣東奔西跑,轉戰南北;孫烈臣見他作戰有勇有謀,是個人才,向張作霖推薦他而被張作霖就提為團長。民國三年,林達志覺得自己軍事知識不夠跟不上時代,就向張作霖提出想去保定軍校進修學習,張作霖見他這麼熱愛學習就推薦林達志保定軍校預備學堂,民國五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後被張作霖安排作戰參謀長。

學成歸來的林達志像月兌胎換骨似的,年輕氣盛,一腔熱血的他生性直爽,嫉惡如仇,心存傲氣,平時誰的帳都不買,遭到東北奉系集團內部大部分人的不滿。按理說孫烈臣是帶他出來的,應該與孫烈臣相交不錯,但是自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也不去拜訪孫烈臣,平時跟孫烈臣只是工作關系,沒有其他私人感情;民國七年借著酒勁在奉天城打死張景惠的惡霸內佷,引起張景惠的嫉恨,加上平時不注意搞好同事關系,被張景惠抓住林達志犯錯的機會要求嚴懲林達志。孫烈臣憐惜林達志的才智,向張作霖求情而被張作霖貶為奉軍28師的副團長,民國八年成為阜新警備旅長,由正規軍轉入地方警備旅。此人沒有上過一天私塾或學堂,在跟著孫烈臣過程中默默的自學,孫烈臣夸獎林達志有眼光。在保定軍校德國的教授看見他繪測圖紙,就問他何時學過幾何學,林達志的回答差點讓德國教授背過氣︰我從小是個篾匠!

「林旅長,請不要叫我少爺,按照部隊編制卑職還是您的下屬,您有何指示?」孫晉客氣禮讓。

林達志點點頭,爽快的笑道︰「好的,我就叫你孫掌櫃,我們都不要如此客氣,顯得生分!要不我們以兄弟相稱如何?」

孫晉趕緊虛禮謙讓,彬彬有禮道︰「不敢與林旅長稱兄道弟,說來林旅長跟家父相交,家父在卑職組建警衛團時曾告訴我,家父非常欣賞林旅長的才氣和能力,家父說林旅長是難得的有眼光的軍事人才,要卑職在軍隊方面多請教。」

「是啊,說起了林某與孫督軍有些相交,對林某幫助很大,救過林某的兩次命昵。說起來是林某人對不起孫督軍,是我年輕氣盛,不懂知恩圖報。還好督軍大人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啊,我林達志慚愧啊。我現在都覺得沒有臉面見孫督軍,自林某從正規軍調到地方警備旅,不斷反思自己!。」林達志感慨的說道︰「人在山頂,你會覺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時的山正默默無聞地向你展示,不遠處它的伙伴比它更壯觀。人在山谷,常會感嘆山高不可攀,而此時的山卻悄然無聲向你披露,很多人正從它的峰頭悠然而下。」

孫晉哈哈大笑︰「林旅長不要妄自菲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就是一條漢子,用咱們東北話說,尿性!」

林達志揮了揮︰「哈哈……,跟孫掌櫃說話就是痛快,你看我們說話投機,不如在此痛飲如何?」

「好啊,今天跟林旅長一醉方休!」

兩個人就在黑山之巔擺上一桌酒菜,相互敬酒。酒過三巡,孫晉和林達志依著座椅,醉眼迷離,誰也沒有說話,默默的遙望山川。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姿態萬千,象一幅恢弘博大的潑墨畫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資百態的蒼松翠柏;水絲如簾的石棚飛瀑;真可謂人間仙境,壯美瑰麗。山有雄壯的風采,山也有樸素的品格。山豪邁,山也俊秀。奇險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溫柔是山,呼嘯是山。山,時而鬼斧神工,時而又平淡無奇。山的性格是剛強的,不懼怕任何壓力,但平素卻顯得和藹慈祥,文質彬彬,英俊而柔情。因為有山,流水乃為之改道,因為有山,城鎮才緣依環繞。大山以渾厚坦蕩容納萬世匯聚百川。多少英雄豪杰因為大山的雄壯剛毅的氣質所深深感染,多少女中巾幗因為大山的英俊柔情而著迷。

孫晉遠眺山川,內心澎湃,文思涌動,忍不住吟起了王昌齡詩《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孫晉現在才感受到這首《出賽》所表達的涵義。想想十一年後,這片祖國壯麗瑰美大好河山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大量的祖國資源寶藏被掠奪,孫晉內心何等悲哀與憤怒。到時這個黑山與大虎山地區被日本踏在鐵蹄之下。孫晉不知道十一年後自己會如何,內心多麼希望黑山成為東北三省的「陰山」,有個人成為「飛將」,利用黑山大虎山有利的戰略地理環境,繼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刀鋒。

林達志靜靜地听著孫晉輕吟著王昌齡的詩句,炯炯有神的眼腔溢滿淚水,滿臉悲色。不禁吃驚,輕聲問道︰「孫掌櫃,你有何苦悶之事說出來,哥哥我或許可以提供些幫助。」

孫晉回過神,搽了搽眼淚,不好意思笑道︰「讓林旅長見笑了,我或許是無病申吟,或許是我多想了。大哥見識多廣,知道這首王昌齡的詩句所表達的意義?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現在國內紛爭不止,戰亂不斷;軍閥林立,陰謀家太多,何談國計民生,何談強國富民啊!內有陰謀家外有西方列強野心家,特別是小日本,他們的幾十年就計劃要吞並我們這片肥沃的黑土地—東北三省。可我輩卻有時無能為力啊,大哥你知道嗎,我本來抱著‘實業救國’與志同道合的榮三爺組建東北藥業,以挽救我們脆弱的國民體質。這次我率隊剿滅這股禍國殃民的葛天霸勢力,發現這股土匪身體強壯,有些人還有功夫在身,您說他們為何寧願落草為寇,也不願憑著自己本領做些正經的營生,這是為何?難道我的出發點錯了嗎?」

林達志見孫晉激動的述說內心的苦悶,沒有去打斷孫晉的訴說,心里也是莫名感動!說句話以前有些看不起孫晉,覺得是個滿嘴銅臭的不顧民族感情的商人,因為他發現孫晉與日本人走得很近甚至合作。特別是上次警衛團演習時瞧見警衛團看似威風凜凜,其實是花架子,很不屑的認為警衛團訓練出來的戰斗力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強大。或許孫晉是不錯的商人,但是想玩武裝部隊,有點異想天開。此時听到眼前這位督軍的兒子如此憂國憂民的說出組建東北藥業的目的,看得出對國家民族前景甚是擔憂。原來還是小看了這位孫家少爺,聯想到以前義贈藥品、救濟災民和此次孫晉敢帶著警衛團以強悍的戰斗力剿滅土匪等哪件事不是義膽雄心的英雄之舉啊?其實孫晉是在借王昌齡的詩句說我呀︰抵御外辱,內安民情,本是我等正規軍人之天職,可以前我心高氣傲的看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跟眼前這位小兄弟比起來難道我不羞愧嗎!

「哈哈……,孫掌櫃,林某先謝謝你的鞭策啊!以前林某有點瞧不起你的那個警衛團,搞那麼多花架子,認為孫掌櫃跟國內其他只會不顧廉恥的掙錢的權貴子弟一樣,而不明白孫掌櫃的內心豪情與壯志。林某活到現在佩服的人沒有幾個,孫掌櫃是我林達志欽佩之人,來來干了這杯酒。」林達志與孫晉踫杯大口喝酒,噴著酒氣說道︰「林某人自認為人生在世,不願庸庸碌碌而為一輩子,要大干一場,實現心中夙願與抱負。像林某這樣軍人應該血戰沙場、醉臥疆場、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本,保家衛國!而孫掌櫃以‘實業救國’為己任,強國富民,也是報效國家的豪情。」

孫晉听後豪情滿懷,眼圈紅紅的說道︰「林旅長,你說的太好了,我們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心心相惜的同志!來,干了,朋友!」

孫晉干完這杯酒,滿懷豪情的唱起了︰

這些年一個人

風也過雨也走

有過淚有過錯

還記得堅持甚麼

真愛過才會懂

會寂寞會回首

終有夢終有你在心中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話一輩子

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單過

一聲朋友你會懂

還有傷還有痛

還要走還有我……

這首後世周華健《朋友》孫晉唱的動情非凡,包含著真心實意的感慨。也唱出孫晉內心孤獨的心境,來到民國快一年多了,身邊沒有個真正的知心的朋友,自己身世秘密不能說出來了!

林達志坐在旁邊靜靜听著這首悠揚的歌曲,曲調優美悅耳,歌詞大意通俗易懂。是啊,朋友,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

林達志默默品味著其中的深意,說道︰「林某不才,孫掌櫃若是不嫌棄林某,我們兩個

在黑山之巔焚香跪拜,結為異姓兄弟,你覺得如何?。」

「哈哈……,好啊,能跟林旅長結為兄弟是孫某的榮幸之至,那小弟芳志拜見壽業兄!」孫晉覺得林達志可交之人。生性耿直,飽經滄桑的意念不斷被殘酷的現實所擊潰,能夠默默承受這份心酸的沉重的壓抑,抑郁不得志,確實非一般人所忍受!

林達志見孫晉沒有擺督軍之子的紈褲架子,和顏悅色的對自己尊重,內心非常高興︰「老弟,哥哥我高攀了,哥哥喜歡你的性子,沒有那些個惡少紈褲之陋習還心地善良,扶助相鄰!好,今天我倆在黑山之巔以黑山之神為證義結金蘭!」

孫晉來到民國一年多又結識這位拜把兄弟,看來民國時期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喜歡焚香結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