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章 面見原始道尊(第三更)

玉虛宮外,原始道尊盤坐在蒲團之上,身後是十一個道人,原始道尊嘴一開一合,沒有一點聲音傳出,卻又有道聲在耳邊回響,端的是神奇無比

身披黃色道袍的道人看到虞昊,眼中忽然出現一抹仇恨之s ,原始道人見到虞昊,神s 不變,靜靜講道。

虞昊帶著家人,尋了個位置盤坐下來,靜靜听著原始的講道聲。

即便如今已經不是聖人,但原始講道,依舊能夠讓人陶醉,沉迷,這種道不是某種語言的描述,而是一種體悟,只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體悟」「。

就好似是一種漫步雲端的感覺,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人,無論是怎麼理解,那就是懂了,可不懂的人,你怎麼和他講解,那也是不懂。

原始講的是天尊之道,從悟道,到確定自己的道,到走出自己的道,講的是一種體悟和方法,每一方面,都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只要悟道了,那你就能深刻體會,結合自己的道路,慢慢發展。

道音朦朧,月華綻放,再到旭r 初升。

原始道尊講了九天九夜的道,一開始的修道之道,再到登龍,道尊、悟道一直到天尊境界,每一層都是緩緩講解,深刻無比,就好似大道倫音深刻刻印在腦海里。

虞昊跟隨著原始道尊的道,緩緩重走了一遍自己的道,從踏入神池境界,開闢出自己的神池,然後再到登龍境界,登上九階石階,那一遍遍的體悟,再到通神。悟到自己的神通道法,道尊境界,成為一法至尊,悟道境界,舞出自己的道路,踏入天尊。走出自己的道。

重走自己的路,虞昊看到了自己的艱辛,尋道難,並非是一句話,是一種體悟,每一道都是很困難的,假如開闢不了自己的神池,那就踏不上修煉道路,也無法走出自己的道來。

第二步。乃是登龍之境,一步而登龍,登不上則永遠困在那里,一道道石階,都是對自己尋道之心的體悟,每一道,都是對自己的考驗。

第三步,那就是天尊之境。踏出去,一步登天。成為人中之人,龍中之龍。

每一步,何其艱辛?

有儒家聖人曾言說「吾r 三省吾身」,為何要反省?因為每一次反省,都是對自己的一種體悟,對自己道的一種體悟。重走自己的路,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失誤和優點,可以驗證自己的路。

對原始道尊的道,虞昊並不感興趣,元始魔宗講的是道家的道。而他走的是帝王之道,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原始道尊的道對他並沒有太多的作用,但是聖人之道,是對天地的一種體悟。

因此,虞昊對這些道只是一種借鑒,將聖人的道來體悟、驗證自己的道,慢慢體悟之下,虞昊原本不牢固的基礎緩緩扎穩。

這是一種沉穩的積澱,等到原始道尊的道音落下,虞昊緩緩睜開眼楮,看到的世界還是那片世界,卻又不是那片世界,這是一種很玄妙的體悟,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看水是水,看水又不是水?

他的力量並沒有增加,但是j ng神更為凝練,念頭更為通達,增長的是一種對力量的運用,就好似居重馭輕和居輕馭重的區別,有的人能用一把小刀劈開一顆巨木,而有的人能用一柄百斤的刀來在豆腐之上雕花。

兩種不同的力量運用,j ng妙到細致入微,以前虞昊對力量的運用很是粗糙,而現在,已經更為熟悉。更為細致。

道音落下,虞昊睜開眼楮,朝左右看去,只見無數修士正沉浸在對原始道尊道的體悟之中,有的人臉上呈現幸福之s ,有的人臉上呈現焦慮之s ,還有的人則是搔首撓耳,卻是什麼也沒有體悟到。

就連香含煙、瑤紅、李輔之、虞布、虞丘幾人似乎都是若有所悟的樣子,顯然在听道之中有所得,放眼看去,人群修士之中也有大昊帝庭的臣子,虞昊也未在意,若是听一次道,就讓自己的臣子被闡教迷惑,那自己這麼做帝王的也太失敗了。

原始道尊停下講道,目光掃過,周圍人群的樣子清晰入目,身後的十一道人,也將這些修士的樣子放在眼里。

最後,原始道尊目光落在虞昊身上,虞昊也正好看過去,兩人目光交織,虞昊微微一愣,隨即微微一笑。

原始道尊也是眼中透出笑意,一道聲音交織在虞昊耳邊,「虞帝,可否借一步說話?」

「好!」虞昊點點頭。

原始道尊收回目光,起身轉身離去,身後,那個赤腳披發風道人走上來,朝著下方眾修士微微一禮,而後開始講起自己的道來。

所謂玉虛宮講道,原始道尊講道只是前九天的時間,至于其他時間,都是有他的弟子代勞,畢竟,原始道尊是什麼人?那可是上古的聖人,聖人何其尊貴,代天巡狩,是為天地聖人。

而且,由十一位魔神講道,也足夠這些人听得了。

雖然對原始道尊的離去微微遺憾,但是又有一個魔神境界強者來的講道,也是不錯的,眾修士也是滿足了。

「你們先等在這里,我去去就來!」

虞昊朝虞丘幾人打了聲招呼,隨即離了席位,早已經有一個眉清目秀的小道童等候在玉虛宮外。

「虞帝,老爺讓我在這里等你,請隨我來!」

道童朝著虞昊微微稽首,雖然只是一個小道童,但身上的氣息依舊讓虞昊難以看清,顯然,這也是一個踏出那一步的強者,不過應該只是準魔神之境,若不然也當和那十一道人坐在一起,不至于只是一個小道童。

想想也是,上古之時,原始道尊門下強者無數,雖然大劫難之後死去大半,但也該有一些強者活下來,特別是還有著原始道尊的庇佑,活下來的人數不說多少,也該有個十幾人。

朝著小道童微微稽首還禮,虞昊沒有因為對方只是一個小道童而無禮,有時候,聖人門下道童可比弟子還受寵。

小道童微微一笑,引著虞昊進入玉虛宮,里面雕欄畫壁,假山池水,仙家盛景,還有著不少靈物在飛翔,有潔白的仙鶴,還有遁跡的人參,甚至虞昊還看到了長著兩條腿,小孩子一般容貌的何首烏。

「這些,都是上古闡教的弟子,靈魂早已經湮滅,被師尊以力保留了本身,經歷了無數數年才重新衍化為生靈,雖然還是那個本體,但已經不在是上古弟子了。」

小道童頗為感慨,他經歷了上古大劫,更清楚那場浩劫的可怕,多少魔神境界的人魂飛魄散,天帝、聖人齊齊隕落,若不是有著原始道尊的庇佑,小道童恐怕也和玉虛宮內的生靈一般,雖然留著身軀,但魂體早已經湮滅了。

實際上,雖然說很多強者轉世重生,但是其實轉世之後的自己,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自己了,容納了新的一份記憶,就好似上古之時,j ng神最接近無上境界的南華老仙曾言,莊周夢蝶,蝶夢莊周,究竟莊周是蝶,還是蝶是莊周?

轉世之人,很多時候都會多出一份牽絆,而且很多人開始的時候或許會突飛猛進,甚至一r 千里,修為之時一年之間就能突破天尊境界,但是之後悟道起來,就要比非轉世的人更為艱難。

時代不同,所悟之道也會不同,上古之時的道,和現在的道也會不同,因此,很多上古留存下來的強者修為、境界會大跌,甚至很難恢復到上古的修為,更不要說有所進步,之所以如此,也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

不是說上古之時的道比現在的道弱幾分,只是時代在發展進步,每一個文明,都有著它的可取之處,順應時代的發展才是正道。

在一座宮殿內,虞昊見到了少年容貌的玉虛宮宮主,也是上古的聖人,如今的原始道尊。

此時的原始道尊普普通通,身上毫無光華,坐在一個蒲團之上,前方一張小方桌,桌上擺著一壺熱茶,兩邊放著兩個瑩潤的玉杯子。

見到虞昊進來,原始道尊伸手指了指另一邊的蒲團,微微一笑,道︰「請坐!」

道家講究自然,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道家之人很少拘泥于禮節,很多時候,道人見面,稽首即可,禮法森然的那是儒家、法家。

原始道尊顯然也是個隨和之人,虞昊也不客氣,微微稽首,便盤坐下來,小道童在一旁洗茶、倒茶,卻是行雲流水一般,顯然小道童深奧茶藝之道,極具美觀。

一邊給虞昊和元始道尊點上茶水,原始道尊開口道︰「我觀道友福緣深厚,走的道路,卻是像極了一個人,不知道道友是不是得了其傳承?」

原始道尊抬起茶杯,微微轉了轉茶杯,聞著香味,閉著眼楮,似乎極為陶醉一般。

虞昊也聞了聞,這茶清香之中帶著微微的鮮味,醇厚,好似聞到海水,葉s 清淡蔚藍,在熱水中翻涌,似乎看到波瀾壯闊的大海一般,喝一口,微微帶著咸味,卻又極為可口,咽下去,口有余香,一股波浪之聲傳至腦海,頓時,整個人好似瀕臨海邊,見那海r ,海水升騰,卻是極為難得的好茶。

虞昊睜開眼,看向原始道尊,悠悠道︰「不知道尊指的是何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