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十六章節 認打認罰

曹家是一門大家族,不是在征戰天下時遇見孫策,絕對不會處處受制,直到後來失去爭奪江山的勢力。

但凡一個大家族都是幾代人的辛苦努力和奮斗而來,沒有任何財富和權勢是靠僥幸得來的。即使偶然得到也會瞬間失去。

曹氏一門也是出達官貴人之所在,就拿曹操本人來說,能文善武,雄才偉略,既是一個文學家,也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詞人。他一生所寫的詩文也是豪氣萬丈,擁有吞噬天地的宏偉抱負。不過歷史是殘酷的,勢力之間的角斗此消彼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或許換個歷史背景或是對手,他所開闢的道路就完全會不一樣,但是曹氏一門絕對是出將相的門第。

這取決于家族的智者和勇者的多寡。

就拿諸葛亮來說,三兄弟都是滿月復經綸,經天緯地的雄才,而不是個個好吃懶做的蛀蟲。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而一個家族也淬煉出一門良秀或是庸碌之輩。

曹植沒有踏上他父親曹操的軍事道路,而是選文棄武,自修孔孟之道。

所以曹植的才學絕對是曹家幾個子弟中的翹楚。

此刻得遇龍皇的恩典,不計前嫌,納自己為駙馬,還委于重任,此刻的曹植從內心來說是感激涕零的。

他沒有預料的是,自己遇見的孫策和民間傳聞的,凶猛如虎的孫伯符竟然差距這麼大。

對自己和藹可親外,還處處給官員提醒,不要刻意刁難雲雲。

這些微細處真的不像一個狂傲的帝皇所有的個性,難道自己家族的覆滅是天意如斯?曹植是一直以來找尋自己父親曹操的所為痕跡,發現自己的父親做的事在世人眼里積惡太深,或許是嫉賢妒能之輩故意的為之。

殺呂伯奢一家老少實際上是惡人編造傳言,事實上曹操逃出董卓勢力範圍後,一路向自己老家而來,董卓的勢力早抓捕了呂伯奢一家人,因拷問曹操下落未果,惡意殺之滿門,然後曹操才至,不過陷入歹人包圍,僥幸殺出遠遁。

事後這些董卓勢力追隨者為了趕盡殺絕,編造了曹操為殺一口豬,誤殺一家幾口人的事實,居然成為歷史笑柄。

有頭腦的人都可以分析這故事的起因,看來十分的合情理,事實上殺一家老小不發出任何的響動和叫喊可能麼?這不是躲貓貓,而是大刀闊斧的殺人。即使有幾個人被暗殺,其余的人也不是在沉睡中,而是殺豬宰雞,有的還拿著屠刀,能好殺麼?

屠殺一家老少,這也不是操之所為,一介武夫可以殺人如麻,可是真的一個當朝的武將,何況是有功名的武者,會殺小孩麼?

歷史的任何故事說說可以,但是事實要合乎邏輯性。

殺人後還說︰「寧可我負天下人,勿讓天下人負我。」說這話的人不是瘋子就是不會說話的痴呆小孩,作為刺殺董卓的大英雄曹操是不可能說話這麼放屁的。、

不是智者就不會借刀殺人,更不會表面諂媚附和董卓的惡行,背地里抄刀宰寇。

這不是沒頭腦的人能做得出來的英雄壯舉。

前面提到過,對之的真實鑒定可以這樣認為︰既是一個文學家,也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詞人。

既然如此,「寧可我負天下人,勿讓天下人負我。」這樣放浪不羈的話,絕對不是逃亡途中頭腦還十分清晰的人可以信口說的話。

因為絕對不符合邏輯。

曹操是悠然出宮逃離,不是倉皇出逃一路追兵于後,有追兵也絕對不敢落腳至親家門口,自己倒霉還送親戚全家性命麼?逃犯也逃得沒有半點水準。

打住這事,先說曹植此刻的想法。

既然殺呂伯奢一家老少實際上是惡人編造傳言,曹操為報父仇,一路殺奔陶謙之城徐州,千里無雞鳴。

這是說曹操的殘暴。無可救藥,殺無辜百姓來泄憤絕對不是事後想稱雄的作為。

事實上孫策在統一東龍全境後,派官吏整治地方治安,恢復歷史文化和尊敬民間的才子,這些故事是另有一說的。既然謠言一破,真相就顯露出來。

民間的一位野史作者是改寫了曹操起兵稱雄的故事,真實的體現了曹操為報父仇,一路殺奔陶謙之城徐州的故事。

事實上是陶謙為守住徐州,听取小人的奸計,設計明送曹公,暗中半途截殺的計策。這樣來激怒曹操起兵來征討,再一路暗派殺手一路先行屠殺百姓,制造民眾反抗曹操來阻礙他對徐州用兵。

不過曹操是個不言語解釋的人,面對污垢解釋無用,懶得解釋,殺了你陰險小人陶謙就夠了。

于是這件事就被人編造成曹操為報父仇,一路殺奔陶謙之城徐州,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

這樣的做法絕對僅有雙重人格的人敢做,不過絕對不會是頭腦沒有大智障的曹操能為。

曹操所做的事明面上都是為了奪得天下而作的大事,這些小事絕對不會大動干戈,這不是他的作風。

曹操一面寫著著名的詩詞,一面殺人越貨……這可能麼?要不是他有腦疾是事實,真的懷疑寫他故事的人才有病。

不過曹操沒有能坐擁天下是事實,即使他的子孫有這福氣。

這樣嫉賢妒能的人太多,他即使坐上去也不安穩。

人家的口水天天都能用來泡澡,當這個皇帝有福麼?

曹家大軍敗亡,家族淪落。

曹植立誓,一定光耀門楣,重振曹氏一門的雄才大略,即使自己這輩人達不成目的,自己的後代也必須能成。

不過曹植沒有預料自己喜歡了孫策的公主,而且這位豪氣的帝皇還親手促成了這門親。

曹植感激之情是無法言喻的。

不過他沒有想到,救自己的不是運氣,而是才氣。

孫策是個豪氣英雄,喜歡江山美人,更愛賢才。

看了曹植的那首情深意重的《紅塵苦戀》後感慨良多,使他想起了祝容艷還有許許多多的女人。

作為君王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何況凡夫俗子。

正因為愛之深,才內心痛之切。

曹植的因緣也是因為《紅塵苦戀》的感慨促動了這帝皇的內心深處。

《紅塵苦戀》

望紅顏花轎而去,素日情郎于路旁。

從春綠等到秋黃,從火熱待到心涼。

看不盡世間冷暖,道不盡心頭淒傷。

待到須發灰白時,素日美女成徐娘。

左迷茫中右思量,坐等來年梨花香。

漫天花瓣如雪飛,春雪化為碧水還。

歲月蹉跎虛無果,有情終被無情傷。

感慨世間多風雨,紅塵有爾兩茫茫。

曹植听聞孫策的征討南疆八番之戰後,他坐與月下,似乎看見了一位帝皇在一棵明月高掛的樹下等候一位愛人的到來,這樣春夏秋冬的過去,可是歲月無痕,心神頹傷而無果……

龍皇也不過是血肉之軀,不過他也有敢愛卻不能愛的時候。

曹植被龍皇的摯愛之心震撼了,這是兩個苦戀的男人產生的共鳴。

不過曹植得償所願的和喜歡的公主成親還有了孩子。

此刻見到東瀛浪人在砸百姓家酒店,他的怒氣就上來了。

誰人這麼大膽,在天子腳下都敢這麼胡來?

曹植身邊是有護衛的,而且公主駙馬的護衛等級是絕對不低的事實。此刻八位歸隱殿武士是立刻上前拿獲了這作亂的8個浪人,在曹植帶領下一路押解去了皇城的州府衙門。

公主則抱著小孩子先和侍俾隨從一起逛街去了。

女人是不方便進衙門的,看見刑訊犯人也不雅。

更不用說敗了雅興。

皇城的州府衙門官吏叫甘桐,是不是甘寧的子嗣外人還不知,不過其人為官勤勉、行事謹慎有佳,此刻京城里正鬧外籍人滋事,此刻放了又抓來,也不敢重責。

這是外國人,怕引起國際糾紛來。

此刻見駙馬爺抓了八個東瀛大漢進來,他是一看便知,這幾個人被皇城的官兵抓來不下十次了,每次告誡一番,罰些許銀錢賠付商家民居來告發者就打發出去了,此刻這些人居然惹惱了駙馬爺?

這些人是有錢還是吃飽了有點撐,每天都來官府報道成為了日常工作,權當這衙門是觀景園是不是?

我打~!等等!

不能隨隨便便就打。

打出國際影響來也是不好向龍皇交待。

東龍帝國是文民國度,禮儀之邦啊,不能這樣粗魯的對待外賓。

雖然這些外國人欠打。

不過負責皇城內的治安也不是小事,巡邏的衛隊一看見打架斗毆就全部拿獲送來,自己老這樣抓了放,放了抓也不是解決的辦法。

正苦惱中,見駙馬爺到,他仿佛看見了救星。

立刻讓出堂上正坐。

自己是5品府衙,人家是3品大員,內務府的法典侍郎官,專門立法的官員。

這可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何況是駙馬爺。

于是自己在正坐下側安一旁坐。

他倒是反主為客了,麻煩事全丟給曹植打理。

曹植也不矯情,內心正火著呢?敢指著鼻子罵俺。

見堂下八人立而不跪,他一拍驚堂木道︰「天子腳下,擾亂京城打傷路人這是一罪,打砸人家商鋪這是二罪,無視東龍法典侮辱官吏這是三罪,堂上目無王法狂放不知悔改,這是四罪。你們可知罪?」

堂下八個人事實上是一個字都沒有听懂,邊上一同跟來的日本人翻譯是委屈的被格擋在堂外。這八個人以為堂上激動呈詞的曹植是因為氣得說不好話來才手舞足蹈。

可是大堂上突然拋下一枚藍簽,上面是80的字樣。

紅簽僅打得皮紅,藍簽則是皮開肉裂。

80……就是八十大板。

一邊的東龍官府皂隸是忍了好久了,老爺先是遲遲不敢打,下堂去還招受這些鳥人的鳥氣,心中早就不忿。

此刻眾皂隸是抬出八個刑凳來,各自給按壓上去捆綁結實,2個對付一個,掄起大板子就對著光蛋子狠抽。

曹植是編修律法的,當然知道如何用典刑來執法。

當街斗毆,即使不致人傷殘的,各方都打20板以示警戒。

有傷患後果的還要罰銀錢,傷人致死的要打40板另加其它刑罰。

損毀人家財產不按價賠的,事實數實,先打20再賠,不賠的按銀子折算,一兩銀子2板,十兩銀子20板,這樣打,如果是要打60板以上的話,就要按刑律分別行杖責了。沒打完的一次杖責余數先擱著,這就叫欠一帳,還要兩次才打得完的叫兩帳,于是欠賬的事和如此掛鉤了,于是乎流傳至今。

此刻這幾個不知悔悟的江湖浪人還真以為幾次僥幸得月兌干系,他們越發的驕橫起來,沒有預料此時遇見了鐵板。

太子爺惱了。

80大板是傷筋動骨血肉橫飛。

大堂上是刑板 啪聲臨近街巷可聞,路人還以為這府衙內在殺豬呢。其淒慘的喊叫听得人心里發麻,這挨打的人是誰啊這是?

一時間府衙外圍觀的百姓是更多了。

80板打完,這幾個江湖浪人早暈死過去了,幾個人被打得桃花盛開,再也沒有了囂張的氣焰。一個個被拖到堂前是趴在地上申吟。

此刻他們的翻譯人員才上得堂來,宣讀了先前對他們惡行的懲罰,然後問他們服不服。

不服能咋地?這八個人︰「八格耶路~!」的說了半天瘋掉的話,不過翻譯的人不敢照直說出來,只是說服氣了。

不然自己癢了不成?

曹植是點點頭,他是不信這些人服氣了的,他命令賠付3500兩的銀錢上來。這一下子下面的八個人是立刻不顧疼痛的跳起來。

喃昵~?3500兩銀子,這麼多?

曹植是拿出府衙帳房先生先前的訴狀來讀道︰「打傷東龍百姓25人,賠付醫藥費每人20兩,合計500兩,砸爛十家商鋪,每家賠付200兩這就是2000兩,另外賒欠酒店客棧住店銀錢500兩,加倍償還就是1000兩,總計3500兩。你們賠是不賠?不賠就是認打,一兩銀子2板,3500兩就是7000大板,讓你們每人來分的話,就是每人800多板,你們願意打還是罰?」

800多板?這不是打死人的說法麼?

80板挨完都僅剩小半條命沒能要了,還打800?

看見彼此破爛柿子一般的,八個浪人是帶著哭腔道︰「認罰~!」

「好~!」曹植是下令道︰「罰這八位刁民是游街一圈以儆效尤,敬示民眾守法,另外罰這八人服苦役3年,償還這3500兩銀子。」

于是東龍京城的主要街道上行來一行官差,鳴著鑼在召喚眾人圍觀。

許多年輕的姑娘媳婦一看就紅了臉遠遠的躲開去。

這路中間帶著木枷,拿鐵鏈串成的八個男在刑後游街呢。

光著 游街也是難見的一道風景。何況是外來人。

于是大老爺們都上街來看。一路的笑鬧著︰「哥們~!走好了您咧~!」

道滿丸大怒。

這是明著羞辱全東瀛帝國的子民,不把東瀛人當人看的下流作風。不過他氣歸氣,人家官衙斷案的卷宗都送達外交官了,自己的人行事過于乖張跋扈,沒有給自己留余地,人家會給你面子麼?

大小喬是聞听此事是笑得前仰後合,唯獨慕容雪雁和公主孫珂樂不起來。

內務大臣報與諸葛亮等人,眾臣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孔明是急忙拿扇子遮著臉癟著笑了半天。

他之後微笑道︰「好樣的,有龍皇行事的果敢作風了,我們的東龍文明全靠這駙馬爺了。」

眾人笑歸笑,可是政治舞台風雲變幻,這樣做法必然會帶來國家間的敵視,此刻明著不敢和東龍叫戰的東瀛人,不能不說不會也偷著來撈回一票。

第八十七章南海倭寇。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