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十七章節 孔明之策

諸葛亮作為皇帝孫策最信任,還有內宮眾妃最喜歡的老臣,他進後|宮的次數是最多的。

作為溝通君臣及妃嬪們信息的橋梁,原本他不具有這個責任,可是正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于是他得以在皇宮的前後殿任意的行走。

此刻走在西門直道上,長達120米的宮牆夾道里,他的步伐是沉重的。

因為手里拿著的一份來自南海東島海域的戰報。

這份戰報是遲早要來,不過諸葛亮沒有預料竟然來得這麼突然。

正因為戰爭的突發性,才具有決勝的先機。

這個道理他孔明不是不懂,而是他不解的是受益東龍良多的東瀛扶桑島國,打著大日本的旗號殺來,這種背信棄義的舉措是有悖天理人倫的。

要知道龍皇幫扶那個上衫家主景勝公得到了全日本列島。

可是這貨是個白眼狼麼?

諸葛亮正要疾步前驅,面前西宮門外停候著一抬轎子。

這是宮里妃子們乘坐的。

內使總管太監,李公公是微笑著對諸葛亮道︰「丞相請上轎,娘娘們說了,最近先生身體不適,國務繁忙,常進出內殿有諸多辛勞,刻意安排小的在這里恭候,抬先生進去。」

諸葛亮也並不推辭,若是走進這方圓幾十公里的內宮大院,至少得一小時步行時間,而且還得一門一殿的穿堂而過。

等走到核心大殿,人腿腳早沒力氣了。

內宮的車轎一般是給有年齡的長者乘坐的。

即使是皇後,平時在內宮走動,都是步行。

否則這宮內車馬來去的,像什麼樣子?

東宮和西殿直徑距離就有4公里。就是說皇後想去看看妹妹們,就得走近十里路。沿路是不停的穿宮過苑,上橋走坡。這也是一番辛苦勞累,不過一路有不少的人工美景可欣賞。

于是宮里的眾妃也是常走動來鍛煉身體,帶著身邊的侍從和宮女也有游園的樂趣。

因為小喬的棲鳳閣距離核心的皇後大殿不遠,大家眾妃嬪們都是愛上小喬的院子里來,因為這里有最大的書苑和琴舍,還有一個偌大的荷塘湖泊。

在湖面泛舟和在湖心蘭亭奏樂都是眾妃喜愛的。

貂蟬也是帶著自己內宮豢養的舞姬歌女樂姬一起來這里助助興。

作為負責東龍歌舞樂器的皇妃,貂蟬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每年都有大批的佳麗入宮來學習東龍歌舞樂器。

在貂蟬的宮殿後的大院子里,此刻就住著近300女子,年齡從14到22不等。

這些民間挑選出來的容貌秀麗,資質不凡的女子,今後是作為王侯將相的內人之選的。

她們中的最優者會有幸侍奉皇子們。

此刻20名舞姬,20名歌姬,20名樂姬都匯聚在湖面蘭亭這里,老遠就能听見歌聲和美麗的樂聲。

眾妃難得給吳國太助助雅興。

這60名姿色超凡的女子都是18、9的樣子。

她們身著絲質錦袍,身上絲絛飄舞,頭梳雲鬢,個個罔若天仙下凡。

吳國太是吃著果品笑眯眯的看著歌舞。

一邊的湖上回廊台來一頂花轎。

吳國太見後先是一愣,宮里除了自己的姐姐有時坐這轎子來去,還有什麼人能這大膽?

一邊的大喬皇後是欠身道︰「老夫人不要奇怪,前殿軍機事務繁忙,可是丞相孔明大人還天天進宮來通報龍皇和諸位皇子的戰況,他是怕我們這些女人擔憂啊。」

吳國太點點頭嘆道︰「也難為這位賢臣了,每天下午還要教授各王宮大臣和皇子們課目,夜里听說也是通宵達旦的處理國務,這樣的操勞你們平素多提醒他不要誤了身子。」

吳國太見轎子來到近前,也是起身下亭子幾級台階迎上來。

諸葛亮是立刻出轎子下跪就拜︰「老夫人在上,微臣有禮。」

吳國太也回禮到︰「諸葛丞相,龍皇外出征戰,宮里諸多軍務有老你了,老身見你形容清瘦,想必你過多的老累,我打包了幾副補藥,你等會一同拿回去煎湯服用,做為朝廷股肱之臣,你必須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

諸葛亮躬身再拜,不由得鼻子發酸,他感激涕零道︰「臣不敢有負皇恩,此刻是來告知,東海戰事,恐怕孫豹皇子要帥兵出戰了。」

一邊的貂蟬是一呆。

果然戰事又起。

前面孫無極帶兵遠赴北高盧,此後迦太基陸遜戰敗,然後是不列顛聯合軍團的入侵。此刻東海上的東瀛島國也乘機殺來。

這些野心家都是趁東龍帝國立國不久,內憂外患不斷,乘火打劫來的。

拿到收復不列顛島國的命令,孫亭是前兩天剛走,此刻孫豹也要離開皇城。

看來東龍帝國一直是烽煙不斷啊。

吳國太示意諸葛亮上坐。

就是坐到他身邊來。

叫宮女沏茶削水果。

諸葛亮簡單的坐著給眾皇妃們講述了西部戰場的近況。

得知龍皇安好,無極太子治理的北高盧得到了人民的擁戴,眾人十分的高興。

不過這突然殺來的東瀛島上的隊伍使得在場的眾女有些許的不憤。

這是有聯合國書的事實。

這些人居然反目成仇恩將仇報。

前兩年,平定東瀛列島,統一日本群島的上衫景勝將軍,在東南聖姑島,正式讓上衫家首席長老直江兼續簽署了聯盟合約。

這些人是反復無常的小人麼?

此刻東海的東龍300戰船拼力死戰,才堪堪戰平,兩邊的船只都是損失嚴重。廝殺中死傷不少士兵。

好在東龍的武器先進,戰士勇猛,否則面對人數多一倍的東瀛人,還真的麻煩了。

守住了南海聖姑島,就等于守住了東龍的軍事基地。

緊急從雲南廣州各地增派的兵馬,也是相繼登海船前去馳援。

軍機處緊急調用皇城3萬精兵,由孫豹掛帥,前去平息東瀛戰火。

孫豹23歲就掛帥出戰了。不過比起自己弟弟,太子孫無極18歲就掛帥出戰,他還是內心有點郁悶的。

武將能有機會掛帥一戰,絕對是生平的一件幸事。

木下滕吉郎是在一艘旗艦上來回踱步,抓耳撈腮。

原本探听了東龍南海艦隊的實力,區區300只中型戰船,火炮也數量不多,這一戰還是沒能一舉拿下聖姑島。

不過這貨是不知道東龍的戰士都是經歷諸多戰術磨煉的事實。

炮打得準不說,每個戰士的協同作戰能力也是超強的。

人數上少,可是戰力不見得少。

加上聖姑島作為東龍的軍事基地,海上的岸炮也是威力甚大,射程和殺傷力也是絕對恐怖的事實。

專門制造大炮和炮彈的基地,你能打得過麼?

東龍軍事基地上此刻還有3000教官兵在接受著實戰的考驗,日本國這一下子殺來。

東瀛的戰船就成了岸炮的活靶子。

東龍300海上機動助力戰船,機動性明顯的強過桅桿式的東瀛戰船。

東龍已經有了蒸汽輪機,推進船前進的動力是燒煤的鍋爐蒸汽。

看來僅300戰船,船身小,火炮少。

可是這長30多米的機帆船可是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戰船了,全鐵皮外殼的船只,行走在海中時能逆風不用帆行進。

順風時就借用風力快速航行。

這是最節約能源的戰船。

因為船體小了近乎一倍,可航速大大提高,火炮裝配少了一半,每船僅24門遠程火炮。

可是這炮口小了一倍的滑膛炮可是使用的內包鉛丸彈頭,火藥也是黑色火藥。

射速明顯的快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

就是敵方射擊3炮時,東龍軍射出4炮,這就決定了戰場上的勝負格局。

總的來說,想借著突擊戰拿下東龍南島的木下滕吉郎徹底的失算了。

事實上,這南島建立軍事基地的題案是諸葛亮最先提出來的。

這位睿智的謀臣結合水陸船運的先決條件,合理的拿出了修建南聖姑島的軍事基地計劃。

暗中秘密的在島上修建地下兵工廠,大量的礦石燃料從海上運達。

這樣沉重的軍事工業借助水道來完成水陸交通。

東龍帝國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南島軍事機密。

事實上,一早就開始動工的南島計劃,給東龍大軍後來的補給提供了十分巨大的軍事後援。

海運的逐漸發達,使得這個巨大的帝國有了便利的海上通道,更使得治理這樣大的帝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所有軍備戰備的更替都是來自這位睿智謀臣的嘔心瀝血。

龍皇把諸多的夢想勾畫出來,由他來具體的一一去實施。

就拿步兵盔甲來說,從40年前的戰甲演變,東龍帝國經歷了4次大的變革。

由局部戰甲演變成連體盔甲,再演變成復合盔甲,和目前的拼裝鋼甲。

戰騎也是經歷了幾次變革,馬的鞍馬套具還有掛具也是經歷了幾次的變革。

鐵甲重騎事實上成為了陸地兵種中的王者。

東龍帝國在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戰力,在強大自身的國力。

可是諸葛亮是一直不倦的在奔走著,為東龍帝國籌劃著一切。

第七十八章節孔明罷課。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