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九章節 君無戲言

諸葛亮和龐統、沮授、田豐、郭圖、審配、許攸、賈詡、郭嘉、張昭。幾位文臣一起推演了幾遍戰役。

此刻孔明的臉上還是眉頭深鎖。

這討伐北高盧奧古斯托的一戰,勝負還是難以預料。

龐統一直帶著沮授、田豐、郭圖、審配、許攸幾位演示北高盧的叛軍,

賈詡、郭嘉、張昭則和諸葛亮一起作為征伐的東龍軍。

幾天推演下來,東龍軍不是被圍殲就是被叛軍成功的逃走。

這太子孫無極征討之戰還真是實事難以預料啊。

此刻更擔心皇兒安危的小喬也是來到東靖閣軍機處。

在窗外听到丞相諸葛亮道︰「這狡猾的奧古斯托一定會把幾個部落的軍團分別隱藏起來,待東龍軍運動到疲憊時就聯合出擊,在不熟悉高盧氣候和地形的情況下,東龍軍絕對是處處受制,到處挨打的局面,即使兵力總數超過這些北高盧叛軍,也會因為頻頻被搶奪糧草和軍需而陷入困境。要知道北高盧人是騎著馬到處打劫的野蠻人,和中土的北匈奴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這些野蠻的人種還在地方平民的暗中支持下,這使得我東龍軍十分的被動。」

田豐哈哈大笑道︰「孔明想得不可謂不多,可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要忘記了,我主上龍皇大軍定鮮卑族時,用的是什麼戰術?」

幾位謀臣幾乎是月兌口道︰「龜避之戰。」

田豐︰「其實遇見狡猾而且游動性大的對手,干脆就用龜避戰,敵人弱小時就伸頭一擊,敵人強大時就龜避不戰,這樣就要耗費軍需和錢糧了,而且我們此刻對高盧的一戰,事實上就是一場持久戰,因為叛軍的補給來自東龍管轄各地城鎮,我們堅守各城鎮待援,這樣打持久戰,叛軍長時間沒有軍需糧食的補給,其軍必散,這時再分進打擊,其戰可勝、而且其民可歸附之……」

諸葛亮和龐統等人均點頭。

小喬皇妃站在門外是不由一笑,守住幾個城鎮就可以了,一直堅持就可以勝利,這樣孫無極也可以少出戰,少些許的風險。

待諸葛亮回臉時,正看見小喬從窗口遠去的背影。

入夜,諸葛亮一人悄悄的來到養心殿。

進得大殿時,只見孫策一人在燈下閱卷。

諸葛亮拿出幾個謀臣的《西部戰略》來,遞到龍案上。

不過孫策是隨手把一邊的一張圖推給他看。

諸葛亮是見之大汗,跪在地上道︰「龍皇聖明,這征西之戰龍皇早有了戰略,看來老朽們不中用了。」

孫策是微笑道︰「非是某戲弄爾等,其實這打仗靠的的軍隊而不是驍將,這猛將如雲的北高盧人,最後還是得臣服在我東龍帝國的大旗下,原因是什麼?是我東龍帝國的強盛麼?非也~!是我們武力征服世界的雄心和仁心匡扶四海的膽略,我要讓這些一再反復的野蠻人知道,我孫策不僅僅是個匹夫,而且還是位他們可以畏懼和臣服的帝皇。」

第二天午時。東靖閣軍機處。

郭嘉得報,迦太基的陸遜用30艘戰船運送神秘的貨物向羅馬開去。

因為不出意外,太子孫無極從印度南部進入埃及,經地中海路抵達羅馬將會是整整一個月。

此刻東南季風盛行,一路大船可以沒有顧慮的順風西去。

印度薩珊國的阿曼達女王用船載著50頭大象也是運往了羅馬城。

此外還有薩爾馬提亞的女王特西?婭向羅馬運送了4萬優良的戰馬。

遠在拜佔庭的周瑜也傳信說,龍皇的2萬黑甲死神騎士全部換裝整訓完畢。

諸葛亮看著一筆筆來自西部王國的戰略物資,他是輕搖其頭道︰「不得了,這回龍皇的手筆不得了,這比攻打羅馬耗費的財力更勝,龍皇這是要做什麼?……」

龐統是蓬著頭道︰「做什麼?殺雞嚇猴。」

一邊的郭嘉也是點點頭認同。

老臣張昭也是附和道︰「這次龍皇想借用這些叛軍的血來警告那些敢興兵作亂的人,東龍軍的鐵血政策來了,龍皇是要這些一直不心悅誠服的野蠻人知道,東龍大軍也是嗜血的軍隊。」

田豐︰「以殺止殺,不乏為一手段,不過我看這太子孫無極未必會和龍皇一樣嗜血吧,到時還真是考驗這孩子的時候了。」

龐統點頭道︰「其實這回太子江南之行被小人算計,算是丟了龍皇的臉面,這番龍皇的安排,一則是讓所有的皇族弟子看好,太子像是發配征戰的,一來可以服眾,再則是給這成長中的孩子一個戰場洗禮的機會。這非但不是懲罰,而且也是重用啊。」

諸葛亮︰「你這位老兄早上起來就蓬頭垢面的,一口黃牙,手都不洗抓著肉包子就咬,滿口的濁氣燻天,還不趕緊去洗漱之?龍皇來了又要斥責你這貨了……還談什麼重用?」

龐統是跳起來道︰「我就知道你個村夫看我不順眼,你不就是裝得儒雅麼?成天拿把扇子,你去伙房燒灶去吧你……」

看這諸葛亮拿鞋欲投之,其身影立刻閃掉不見……

在場的眾謀臣知道這兩位一直是閑來無事斗斗嘴,這也是氣氛緊張的軍機處多了一道風景。

笑笑各忙自己的去了。

不過這小喬是十分納悶的,因為這幾天听養心殿的侍女來報,深夜龍皇不見就寢,人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大喬皇後是差人過來問過自己的,不過這回還真要了解清楚了。

因為這**里的安全是自己一手把持的,莫要出了什麼事才好。

半夜。西門箭樓。

孫策獨自腰掛清空劍,面對著西方靜立著。

小喬示意身邊靜候的武士們退去。

在孫策的身邊站了好半天。

小喬才輕聲問道︰「龍皇,夜深入寒,妾請皇上回宮。」

孫策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一直在我身後侯著麼?我來這里是擔憂自己的孩兒啊。」

小喬是此刻才知道,面自上這個男人十分的好強,可是內心對孫無極的寵愛那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

在小喬看來,孫策喜歡孫無極比自己更甚,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孫策曾感嘆道︰「諸多皇子公主中,最像朕的乃孫無極矣。」

因為睿智麼?其余的公主個個十分聰慧玲瓏。

因為勇武麼?其余的幾個皇子也是異常的神勇。

或許孫策是個即雄才大略又仁慈心腸,這點唯有孫無極神似。

正應了孫策對眾臣的一句話,仁君可以安天下之。

在帝國完全戰火硝煙散盡後,此刻的仁德之政才是帝國長治久安之根本。

可是一再興起的叛亂似乎在挑戰孫策的耐心。

這次要讓孫無極感受到流血漂櫓的戰場,哪里才有治國安天下的大計等著他稚女敕的心去感受吧。

孫無極離開皇城時,沒有對小喬母妃說任何的話,僅僅跪在孫策的面前說了句︰「肯請父皇照顧好她,皇兒定不負重望而歸……。」

孫策當著教軍場點將台下的上千校尉和精兵,把征西帥印遞到他手里,鄭重的道︰「君無戲言。某等你凱旋。」

龍皇孫策答應了這17歲的孩子什麼呢?

小喬不知道,不過他是知道男子漢的承諾是價值千金的,何況這面前的男人是位帝皇。

此刻的小喬才知道比自己更擔心孫無極的卻是面前這位看似嚴厲的父親。

這對少男少女的情懷還真是︰願與郎君雙比翼,滄海桑田與君飛。

頓時小喬不由得鼻翼酸楚,想到自己當年看姐姐紅轎出閣時,自己一邊偷偷看著得意滿滿孫策的心情。

孫策迎娶大喬時,一路好不風光,可是小喬那時的心卻莫名碎裂了。

記得孫策北伐鮮卑回來時時,姐姐正待出嫁,當著文武眾臣的面,小喬是攔住大軍隊前的孫策坐馬,她叉著腰橫在當街指著孫策的鼻子喝道︰「孫伯符,你說你要娶我的?」

孫策半晌才回過神來,眨巴著眼點點頭︰「是啊小妹!我是這樣說的,但是要等你18歲才能娶你啊。你還有其她問題沒?」

小喬回頭看看四周眾人驚詫的神色,她羞紅臉,低頭嘟噥道︰「沒有了,……你繼續。」

小喬是偷笑著,一路蹦跳著跑出門去。當時的小喬是覺得天空都是蔚藍的,因為一位老神仙說過,只要一個男人許諾,她的願望就一定能實現,而這個男人是她小喬喜歡的唯一男人。

而此刻面前這個男人真的實現了他的諾言。而且當著眾大臣的面,抱著跑上朝給他報喜的小喬興喜得幾天沒有出小喬的香閣。

往事種種,種種往事。

一切就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晰可見。

孫策答應孫無極的可能是美女,更可能的是這東龍帝國未來的江山。

她小喬的心松弛下來,自己為這孩子憂心這麼多,其實這面前背影開始老去的男人早就考慮到了。

小喬棲身貼上孫策的脊背,從腰間把這個征戰了大半輩子的男人抱在懷里……

她感覺到這男人的心在火熱的跳動著,即使他此刻面臨的是一個難以駕馭的國度,一群難以掌控的人心……

小喬的耳際回響著孫策在無極出征前的鏗鏘回答︰「君無戲言~!……」

(請君點擊後盡量收藏,不要把別人辛苦寫的書當成廁紙,看過就丟。畢竟寫手需要讀者肯定的,無論這個時代個人講求的是什麼價值觀,但是人的心是不能磨滅原有靈魂的善良,你看了書就給出相應的回報吧,意見也是可以的,只是做人不要太冷漠。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也是講述金錢和權勢是會隨歷史變成渣土,而閃光的東西是人又留下了什麼。)

第二十章節鐵拳出擊。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