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十九章節 孔明論戰

龍皇開始為將來的皇位繼承做後選人的挑選,必須經過正式的治國理念的考核,和實際能力的考評……

開壇講學是系統的讓這些公主皇子們知道正統的治國之道,即使會治理國家的,也要統一動作和規範行為。

畢竟一個大國,特別是國土涉及到跨越歐亞板塊的大國,其治理之道是有變通的。

因地治宜,因風俗習慣來治理地方的政治。

諸葛亮需要羅列諸位皇子的名單,除此之外還要選擇在朝大臣的子女進壇听學。

這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培育帝國的第二代接班人,沒有排上名額的,今後在朝堂上就不可能位列文武班之列。

所以一旦這個開壇的消息出來,所有的大臣大將們都在竭力打听自己的孩子有多少能有幸參與其中。

這使得諸葛孔明十分的受困。

羅列這些文臣將門之後的名單容易,搞得不好就成今後在朝新人之間的黨派之爭了,這是一個國家的統治所不能允許的。

諸葛孔明下令前後相府大門緊閉,上街購物的都是翻院牆而出入。

這也是事逼無奈之舉。

孫策在幾天後知道而來諸葛亮目前的囧迫狀況後,在皇宮午門口張貼告示。

告之所有大臣︰開壇後,壇外大院可以讓所有的王侯貴族的子弟們進院听講。但是不許攜帶任何物件進院。

那些抱貓提鳥籠的,就不要進去了,更不用說玩蟈蟈斗蛐蛐的。

此令一下,諸葛亮的相府前後大門洞開。

孔明這下才松了口氣。真沒把人逼死。

在半月後的講壇大院裝修完畢時,孫策帶著皇後皇妃人等,一起駕臨這西郊外的新修大院。

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府,有臨時的學子居所。一律在講壇大殿的後院里,幾列排開的簡陋舒適小屋。

能住進百十號人,也能成為一年一度的學子考試的臨時居所所在。

《百花壇》學府是由東西側殿和主殿來安排教學的。

東殿空闊,廊柱粗大,屋脊高聳,屋內靠窗是一排武器架子,這里是演武之所在,也是教官雨天教學的所在。

附屬的大殿東邊還有一個特別大的教軍場,可以用來操練小型陣列。

西殿是羅列著桌椅的學子學堂,每個桌子上都有文房四寶,桌子下面有幾個書架格子,用來擺放書冊。

西殿的西側是個大的書冊藏館,有近十萬的書冊提供閱讀。能一次容納近300人看書。

正殿是大的講壇,下面是一排排的長條矮凳,一次可以坐上個近千人,不過最前列還是有一排漆木雕花高背靠椅的,不用說是提供給皇室和王侯子弟們的。

講壇不高,有一個可以放書冊的,不大的白玉石台。

到時,東龍帝國的各文人名家和在朝的相臣,都會在這里授課。

有沒有醫學和農學講師目前還未可知。

不過華佗老神醫即使來講醫療課,也是要坐輪椅來的。

在正殿開壇授學的第一天,由諸葛亮開第一堂課。

題為《東龍之戰》。

也算是帝國征戰這幾十年來的總結。

所有的在朝文武都動了。

一時間,整個荊州皇城的向西城門大道上是車水馬龍。

一大早,天剛亮,這《百花壇》學府門口是車馬擁擠不堪。

幾千的兵士在疏導車輛騾馬,開通學子進府的通道。

《百花壇》學府門口的山坡上幾百顆樹全栓滿了馬匹。

幾百乘轎子是羅列在道路兩側,連綿達幾里路遠。

龍皇孫策和6位後妃的車轎最後抵達。

孫策在給《百花壇》學府門匾題字後,這三個金色大字是此刻在晨輝中爍爍閃亮。

看了看學府的牌匾,孫策在眾後妃的簇擁下進了正殿大堂,在講壇的東側一排靠椅上落座。

此刻見過皇家大禮的眾學子和在朝老臣們都一一落座。

此刻的最前列一排中間,依次是孫無極,孫豹,孫亭等孫家皇室子弟,一邊是周瑜和眾孫權的兒女,在朝的文武大臣的子女都在條凳上落座。

眾文臣武將是自帶座椅在大殿周邊坐下。

黑壓壓有近2000人在大殿上听首次授課。大殿外還有近2000人是貴族的子弟,都靜靜地站著听。

大殿是只有東西和北面的護牆的,朝南的一面是落地門洞開。

大堂上只要不是悄聲耳語,外面的人都是可以清楚地听到授課內容的。

諸葛孔明,一身雪白的袍服出場,從北面的小門屏風後出現,手拿白絨毛羽扇,全然一副仙風道骨。

十分有禮的過來先給一邊的龍皇和文皇見大禮,再叩拜過所有的後妃人等,就正式登壇講課了。

睿智的東龍首席大臣,諸葛孔明開始講述東龍的帝國戰爭史。

東漢皇帝闇弱,朝堂荒廢,**|宦官結黨,朝外群雄虎視朝綱。

區區數代帝皇,大漢宗室氣數已盡,人心離散,此刻的戰國群雄是秣馬厲兵相互斗殺,戰火是預演愈烈。人民是妻離子散苦不堪言。

江東孫氏,一代名門將帥,年少英雄伯符,少年出戰平黃巾黨,北伐西涼反賊,千里救父于圍困中……

一邊的所有人都像在听一位說書先生說書。不過好多故事是民間早就傳得神乎其神的,故事早就月兌離了事實根據。不過此刻在丞相孔明道來,听著的是另一種感覺。

每個人都仿佛感覺是自己在帶兵征戰,融入了那一片戰場的獨特氛圍中間。

簡單的概述了東龍的中原之戰後。

諸葛亮開始單獨的分析每個戰斗的眾寡敵勢和雙方的統帥背景。

諸葛亮道︰「東土中原二次大戰前夕,曹操孟德給東龍龍皇的求婚信,意在何為?」

諸葛亮是指曹操要求迎娶孫家小妹孫尚香的事。

此刻的大殿之上,許多人都對這個歷史事件不太了解,此刻的文武大臣也是鮮有人知道內幕詳情。

坐下也有孫尚香的子女,此刻是大家都默默地看著孔明,只有一人起身答道︰「曹操此舉是一箭三雕之計,一可以向北面的袁氏弟兄提個醒,我開始和孫策聯姻了,你最好不要起心來打我後背。二來可以試探孫家大軍的下一步企圖,只要有動兵的可能,曹操就不會輕易地打袁紹袁術,而是屯兵待戰,尋找戰機。第三可以借著婚嫁開始攻打孫家或是袁氏弟兄,來個突然襲擊,然後把催動戰爭的根源倒向孫家或是袁氏弟兄,讓這兩家人都以為是對方在指示這一動作。但是這個老謀深算的局,被我們龍皇一紙書信給灰飛煙滅了。」

諸葛亮是微笑著看著這位年輕的才俊,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小喬皇妃溺愛的皇子孫無極。

第九十章節智者攻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