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十九章節 火龍帝國

[[[::::://./201011/5/]]]

接到東龍地中海戰報的諸葛亮看見漢尼拔登島的消息後,十分出人意料的在皇宮大殿上手舞足蹈起來……

孫權是奇妙莫名的看著這一向穩重的人,此刻流露出怪異的表情。

龐統是嘆口氣搖搖頭道︰「這漢尼拔也太不自量力,或許我東龍是腐朽的羅馬也罷,他此刻還有希望一血前恥,但是無端的興起戰禍,還導致這幾萬的士兵戰死,這就是歷史的罪人了。」

田豐是在一邊盤腿而坐,看了看諸葛亮道︰「可惜了一位優秀的戰略家,領軍的良將,只是立場的錯誤而已,否則,我們的皇帝還是有容人之量的。」

許攸是眯著眼道︰「恐怕我們的龍皇要真的開始清剿位于非洲沙漠深處的流匪和亂軍了,那些羅馬時代就逃進深山和密林,沙漠深處的匪軍,此刻正是不斷興起災禍的根源。」

諸葛亮是放下書信坐在面前的矮桌邊,桌上是目前半年收集到的全東龍帝國版圖內作亂的叛軍資料。

諸葛亮拿起一封舉報北地石城的奏章來。

諸葛亮道︰「被龍皇流放在北地一帶的劉備私招兵馬,廣納賢士和武將,連朝廷的罪犯都私自收流,我正想報之孫權皇帝來派兵清剿。但是我們的主公孫策不以為然,他說北地苦寒,劉備造富一方百姓也還是可以諒解的,在那邊關匪患頻出的地帶,有一支軍隊自保也是可以容忍的,只要這劉關張不要帶軍進關和私自佔據朝廷委派官員的屬地,此刻的北地一帶還沒有那個官員願意前往之。在平定3年前羌族的匪患時,劉備是出了點力的,不過我馬上派官員去收編他的軍隊,如果有異心,只能兵戈相見了。」

龐統點點頭道︰「關羽是名虎將,此刻羌族和大月氏族在為名族風俗和信仰問題興起刀兵,我想關羽可以代表朝廷去平亂,這樣也可以試試這三弟兄的想法。」

諸葛亮微笑道︰「我看是龐統丞相有愛將之心啊,不是忌憚劉備那貨,其實我主早有對關羽拜將之心。怎奈這三人鐵了心共進退,主公不喜歡那個殺豬佬張飛,只好作罷。」

此刻聚賢閣外跑來一位傳信官。

諸葛亮接到來信一看,立刻正色道︰「龍皇傳旨,東龍12大將,八大臣趕往南島和吾皇有重要軍情相議。」

趙雲,張秀,陳武,太史慈,韓當,馬騰,董襲,馬超,黃蓋,甘寧,程普,嚴顏是孫策御封的東龍虎威上將軍。

諸葛亮等八位智囊是立刻起身回家去收拾行裝。

南郡荊州可以坐大馬車連夜奔行1300公里到南海邊的南島,一路的官方驛站可以2小時換一次馬匹。

于是這幾十位東龍的重臣是在東龍鐵甲騎士200的護衛下,一路向南而來。

大馬車一路要跑近4天4夜,在馬車上也是夠無聊的,除了躺著睡覺就是翻閱書卷。

此刻的迦太基城外,孫策早上了快船,順風向東岸的埃及駛來。

龍皇所在的大船後和兩側是60只東龍炮艦,張頜負責護衛龍皇東去,淳于瓊則繼續在地中海負責海上的巡邏。

陸續坐在孫策的書案前的地面是不敢說話,此刻孫昕在船後艙哄著孩子午睡。

孫策是放下書卷道︰「我真的不了解你陸遜是個什麼貨?智謀高時你是個帥材,糊涂起來你不如三歲小孩,這種兩重性格會害死你,也害死了許多人你知道麼?」

陸遜是立刻趴伏在地,頭顱頂著地面不敢回答。

要是別的將軍,再失敗兩次後是絕對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的,更不用說死了近七萬人,大多還是東龍帶來西國的征戰老兵,全是來自故鄉的士兵。

龍皇肯定想來心疼無比,斥責自己那是無可厚非的。

在軍隊替換新的裝備時,都是自己的軍隊先換,新的武器,刀槍弓箭和馬具都是簇新的。但是自己在北非目前這稀里糊涂的幾戰,打得是一敗再敗,自己還差點沒命,這在外人看來還真是個窩囊廢,即使是漢尼拔再厲害,兔子急了還反咬一口,可自己居然被打得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茶具和杯具啊。(差距,悲劇。)

孫策冷然道︰「你起身吧,我來給你分析一下你戰敗的幾個因素,你必需學會漢尼拔的戰場臨時調度和洞察戰局的優點。」

陸遜小心的坐在孫策的對面,其實30多歲的陸遜比孫策小僅僅十歲,但是面前這人是父皇,這沒有辦法。

壓力是巨大的,誰讓自己喜歡人家的長公主呢?

孫策點指著直布羅陀海峽的丹吉爾道︰「海路過去乃是上策,但是你沒有對天氣的預測,沒有關注未來天氣的變化,在半途逆風行使是不利的,你就舍船而改步騎,這是失敗之舉。其實你可以使步兵走海路,騎兵走陸路,分進而合擊,此乃上策。」

陸遜是點點頭,自己為何想到了沒有去做呢?想把對岸的援兵先接引過來的心或許太急迫,也或許是自己對戰力太自大?

步兵的行軍延遲了進軍的速度,使得騎兵不得不走走停停。使得漢尼拔很好的算計到了設伏的準確地點。

孫策繼續道︰「其實在營地受到敵軍襲擾時,先就要考慮營地的弊端,一邊大海難以逃走,一邊高坡難以御敵,此乃豬頭所選之營地,而且在軍營大帳受損嚴重後,勢必進軍奪取丹吉爾城以安身為上,而你卻是去追趕誘餌,使得重步兵進入人家的飯碗,全部被吃掉。山地設伏此乃是大忌,你陸遜不是不知,而是輕敵所至,以為流匪是區區幾撥亂軍,沒有什麼可怕的,在沒有敵情詳細的戰報後冒險進軍追擊是又犯下的一大忌。其實在你下令追剿敵軍時,自己就葬送了這幾萬人馬。」

陸遜此刻是頭上虛汗淋灕,孫策沒有親臨那時的戰場,但是此刻說得如同親眼所見。

看來對戰局的推演還是十分重要的。

孫策搖頭道︰「此刻立刻拔營起寨回軍其實還來得及,即使死傷過半還有戰力可保,在敵追趕的半路設伏可以挽回這一局的頹勢,即使漢尼拔不來追殺,可保迦太基戰力不受大損。」

陸遜是無言以對,自己結果在收拾殘部時,被全新戰力的漢尼拔本部沖殺,死傷慘重才開始倉惶逃跑,不是自己的老婆來救,漢尼拔早把自己當成換城池的籌碼了。

孫策是眯著眼盯著陸遜道︰「其實敗軍之將才言帥,不經歷失敗的人,是不可能有成熟的分析頭腦的,漢尼拔從小就經歷了數敗,在他戰功輝煌前,他是一敗再敗。你可知否?」

陸遜此刻才知道龍皇的心其實是最疼愛自己的,只是在人前過于嚴厲,那都是做給其它人看的。

功不賞,罪不罰,那麼還能服眾麼?

陸遜此刻才知道這是父皇在暗中幫自己。

孫策令上酒菜。

和陸遜喝過三盞後。孫策道︰「你來剖析我和漢尼拔的一戰看看,我想知道你有何理解。」

船倉外附耳偷听的孫昕此刻才展眉輕嘆口氣,看來幾天下來,自己父皇的氣總算是平和了,正欲離開時,听艙內孫策道︰「女兒還不進來斟酒?」

孫昕是紅著臉低頭進來道︰「女兒見過父皇。」

孫策道︰「行了,一家人搞什麼東西嘛?快來坐下听听陸遜的戰局分析。」

孫昕在自己父親身邊落坐,給孫策加滿酒杯。

直到夜幕低垂,孫策喝得滿面紅光的在柳葉和秦月的服侍下去沐浴。

孫昕是在夜里抱著陸遜入眠,在深夜時陸遜都在床上來回的輾轉。

孫昕只好挑亮燈芯半起身道︰「夫君這是怎麼了?父皇說了什麼使你睡不著呢?」

陸遜道︰「看來我們龍皇要展開東瀛的征戰了,但是那個戰國時代的島國此刻正是戰火紛亂時節,幾十個軍閥割據,彼此胡亂的攻伐,年代久遠而積怨頗深,恐怕難以統一啊。」

孫昕皺眉道︰「難道我父皇有派你領軍一戰的想法?」

陸遜深吸口氣又緩緩嘆出。

「恐怕是啊。」

孫昕咬牙道︰「不成,每次難啃的骨頭都丟給你,父皇是怎麼了?」

陸遜是知道孫昕所指難啃的骨頭是那幾位,不過此刻這些對手不是都煙消雲散了麼?即使自己每每大敗需要龍皇來收拾殘局,但是這也體現了一位君王的善于謀略。

如果是孫策自己來和漢尼拔戰丹吉爾,恐怕就是曠日持久的一戰了,消耗的軍備和人馬數字可能會更多。不過在收拾局面的緊要關口時橫插進來,往往是取勝之道。

漢尼拔不是被冷不丁的打亂計劃,沒有算計周全,認為進攻羅馬,東龍海上軍力匱乏,而且孫策會固守城池而不主動出手,這才是使漢尼拔進入圈套的前提。

戰東瀛列島就是陸遜為探路石。

不過沒有人知道孫策此刻在謀劃什麼。

孫策一身白色錦袍大衣,狐貂衣領坐在南島的聖女大殿上。

臨時改成軍事會議所在的聖女大殿此刻僅有來自東龍的各大將和軍機要臣。

孫策是面色沉靜的道︰「我即將展開對東瀛列島的戰役,不過我們切入的方式不會是正面的,我們那樣的話會成為東瀛列島的共同對手。我們將協助上衫家來完成對島國的統一,盡快的加速這個國家戰亂後的恢復,所以我們的軍事行動是十分保密的,而且所有的帝國大將們,在本國都要一致協同這次大的軍事行動。此刻守護本土的和平才是最重要的,請諸位來的目的就是我們帝國的後方不能有變,不能給有叛亂之心的人以機會。」

諸位在場的東龍重臣們此刻才知道秘密的軍事會議的重點是在東南的這個島國。

而孫策的戰略是協助這個國家的統一和迅速立國。

諸葛亮這才輕嘆了口氣,心中暗道︰「龍皇對那個東瀛女子看來是心有所動了。」

一邊的龐統是斜著眼看過來道︰「你個村夫又在意婬什麼?眯縫著眼在那詭笑?」

上坐的孫策是起出一把長長的鐵桿火槍輕放在光滑的台面上。

孫策︰「我東龍戰團的前鋒,3萬火龍騎士就在南島開始登船,去扶桑島國的統軍將領是那個幾次沒有被人踩死的陸遜。希望他能再次活著回來……」

12位大將是暗松一口氣,好像都有十分幸運的感覺,不過孫策是十分嚴厲的道︰「一切後備軍士的提拔都需要各位將領選派屬下最好的士兵來派往扶桑島國,前方的戰力需要你們的大力支持。」

趙雲暗想︰「這主公夠陰狠的,明面上是冷落和在處罰陸遜,實際上是在委以重任,這不,開口就要征調各路人馬中的精兵強將,用來給自己的女婿打造最強戰力。真的好陰險啊……」

趙雲的想法還沒說出口,一邊的張秀十分同志的看著自己。

暈!

204年元月東龍帝國成立。

而此刻的217年東龍帝國的戰力全面升級,從此進入了所謂的「火龍帝國」時代,這是刀與火槍並存的時代。

也是奴隸制度,封建王朝和軍閥時期混雜的時代。

第三十章節信長野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