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十七章節 新登大寶

204年元月。

高大的主殿群雄武大殿里是寬暢明亮,白玉石的地面是打磨得光滑異常。

雄武大殿坐北朝南,殿外南廊下有立柱18根全部盤有金龍。

距離32開正門中間的金麒麟門檻距離金龍寶座有近30米遠。

在鎏金的中間過道上有九條龍的圖案。

大殿全依靠巨大的18根共六排合計108根雕龍柱子支撐著粗大的木梁斗拱。

大殿外北廊下有立柱18根全部盤有銀鳳。

大殿東廊下有立柱6根全部盤有白虎。

大殿西廊下有立柱6根全部盤有朱雀。

主殿雄武大殿在三層基座頂端的中央聳立,高挑的屋脊四角全是兩對麒麟。

在主殿雄武大殿基座白玉圍欄下的南面地面排列著八口金鼎。北面地面排列著八座香爐。

進得南面主殿雄武大殿的宮牆正門,不到18米就是三座白玉拱橋,下面河水是清澈見底,還有紅魚在游弋。

過橋後是個十字形般的白玉石鋪設的路面。正面直上寶殿,在十字交叉處,左邊是永泰殿,右邊是太紫閣。

永泰殿處理各地軍務器械的所在,也是招武將的處所。

太紫閣處理各地地方行政商務水務的所在。也是招文官的處所。

在雄武大殿後左邊的大殿是眾臣朝後休息和用膳的處所,雄武大殿後右邊的大殿是大臣們商議各要事的辦公所在,里面有隔開的十幾個小的房間,內有桌椅和用具。

雄武大殿後50米就是後宮的宮院大門。

後宮是田字布局,分為四院。每院一位皇帝的妃子。

以入內後的中分道路分割開,依次為東南西北四院。

每院又分八宮,每宮一個執事的女主人即嬪妃。

中軸上的巨大宮院為後宮的主要場所,即皇後的太和宮。

圍繞田字圍牆布局的是128套房,全部由每院的宮女,才女,婢女分級居用。

每套房分主屋和四側室。

整個宮殿後宮是密麻麻的宮殿房屋和復雜如蛛網的宮內過道回廊。整個皇宮只修建了一年多,這在這個時代,修建速度是驚人的。但主觀因素是材料匯集的便捷和工匠的成熟,加上勞力的合理調配。

坐欒駕車馬進入皇宮的第一道永定門,然後下車馬進內皇城,進泰和門後過金水橋,走上白玉石的路面,直接上雄武大殿的81級台階,進雄武大殿的門。

身後是一身新朝服的文臣和武將。

我的父親孫堅此刻和同穿黃龍袍與我並列走在雄武大殿的台階上。

此刻的雄武大殿殿中是有兩個皇帝的寶座的。我父孫堅就坐在左邊太上皇的寶座上,我則在東面,靠右的龍椅上,接受群臣的三呼萬歲。

我的金刀內侍此刻送上一卷皇帝詔書。

我宣讀了開國的賀詞,然後定國號吳,年號景辰。

再分別正式任命︰

貴陽孫靜、衡陽程普、長沙潘璋、武陵蔣欽、江夏嚴顏、

柴桑董襲、廬江朱治、建鄴韓當、吳郡蔡進、襄陽孫羌、

豫州趙雲、宛城陳武、並州周瑜、翼州太史慈、兗州劉備、

青州黃蓋、涼州馬騰、巴郡馬超、梁州甘寧、成都張飛、

範陽丁奉、揚州徐盛、洛陽孫權、徐州關羽、長安孫匡、

南郡黃忠、許昌張秀為大將軍。

華雄、廖化、曹洪、典韋、夏侯淵、曹仁、于禁、龐德、李典、樂進、于禁、徐晃、張遼、許褚為偏將軍。

另外封沮授、田豐、郭圖、審配、許攸、賈詡為士大夫。

郭嘉,龐統,張昭,諸葛亮為丞相。

華佗為太醫。

蔡樂(阿財叔)為工部侍郎。

令外密麻麻的中原文臣武將,都數不過來的大小人物們都在皇宮前羅列皇榜,給予正式的封號和官位。

封大喬為吳國皇後,貂蟬,慕容雪雁,宇文南宮,小喬為貴妃。

蔡文姬為特設的女官,為宮侍郎,主要負責女才子和女官的升遷任命。

我之所以沒有正式的迎娶蔡文姬,次要原因是才女難得,我不能獨享。主要原因是大小五個老婆臉色不好看,目前暫作權益之計爾。

其它的孫氏一族的人都沒有給官位和爵位,這對沒有功勞的人來說也算公平合理。

在一切儀式結束後,各文臣武將都在中午的時候,進雄武大殿後左邊的大殿用膳,此刻近百人圍在十張大桌子邊鬧哄哄的吃御廚的第一餐宮廷御膳。

左邊的大殿就叫御膳閣。御膳閣西側就是近20套御廚間,全部是各地來的有名的大廚,在各自烹制拿手的菜肴糕點,此刻一個個官員吃得是肚子溜圓,個個回去只能坐轎不能騎馬啊。

為什麼啊?

怕美食在馬上給顛出來。

:////《星空守護神》

:////《際間道行鬼》

:////《爭雄逐鹿傳》

支持起點正版閱讀,點擊作者書頁。本書免費閱讀中。

我則被幾個美麗的後宮狐狸精給纏死,硬拉著進後宮去看一個個皇妃的家居裝璜了。乏味又疲累的工作,不過為了大家的和諧,我還是堅持全部瀏覽參觀了一下午,然後在晚上的開國宴會上,目光呆滯的坐在上首。

下面的群臣是喝得爛醉,我則坐在龍椅上打鼾。

直到接近半夜群臣皆退去,我才睡好瞌睡醒過來。面對一長遛桌子上的杯盤狼藉,我是立刻驚得清醒過來。

肚子咕咕叫了,我擺擺手,示意一直趴在皇宮拱梁上的「歸隱」武士門現身,令這30位都坐在長桌子邊,和我一起打掃殘余的美食。

令守夜的皇宮侍衛長帶20人拿臉盆進御膳閣。

干嘛啊?打包啊,這花我近千兩白銀的酒宴吃了不到一小半,難道丟浪費麼?

我打著飽嗝,在4個侍女的攙扶下向鑾駕爬去。

主要是勞累的。

做皇帝其實很累。

在大吳帝國,景辰元年的第二天。

一早就被上朝的呼聲給叫醒,此刻頭天的酒還沒完全醒的近百官員們,大多站在那里還在來回搖晃。

在我簡短的幾句廢話後,一句︰「散朝~!」

回身看時,有近20位立刻倒地上就睡著了。

下半夜就起床進宮上朝,能不累麼?加上頭天就喝酒喝到半夜。

我立刻公布,一月上朝三次,無要事大家就好好的處理國事,不要天天跑進宮了。

下面有人開始大笑,有的說有時間可以偷菜了。

…………

我不解何故?

回後宮在我的幾個愛人面前有閑心彈琴吹簫,看來我的寧靜日子也不會太久遠,在征討南疆的物資器械都準備妥當後,我會召集正在加緊訓練的五萬人馬開赴雲南。

此刻張昭在負責煉器具,諸葛亮在研制我給的器械,出樣品後立刻送工部侍郎蔡樂(阿財叔)批量打造。

關羽和甘寧在負責訓練重步兵2萬。

趙雲和張秀在負責訓練重騎兵2萬。

黃忠負責訓練弓箭手5000。

周瑜負責訓練投矛手5000.

此外郭嘉在批量督造十萬支火箭和爆炸箭。

其余分派到任務的官員都在各自的領地籌集材料和民工,工匠,征集車馬。

南匈奴派遣使者如約送來3萬匹精狀的戰馬,我按約定回送大米5萬擔,面粉1萬擔,各種生活用品50車,金銀三車,布帛十車。

派500重騎押送出關,然後由涼州兵馬接著護送去北地南匈奴駐地。

3萬匹精壯的戰馬都是一歲半左右的馬匹,交給巴郡馬超加緊教喂養,這每匹馬都是百里挑一的上好馬匹啊。

此刻各訓練部都完成集訓任務,重步兵2萬,重騎兵2萬,弓箭手5000,投矛手5000。

此五萬人馬開赴西川的巴郡城待命,此刻的諸葛亮早把均需和物資都安排民工運送,一萬官兵押解到了南疆交州邊境集結。

第四十八章節女將祝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