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章 殖民熱潮(還債+5)

第三十章殖民熱潮(還債+5)

第三十章殖民熱潮(還債+5)

南洋的事情解決,鄧森心里也比較舒爽,開始準備過兩天後的演講。國人沒有經歷過殖民,對于這個東西非常陌生,還有那些被閹割的儒教,一定會找到借口評擊他的。

六月十二日,南京人民廣場,再次聚集起大量的人流。這是建黨之後第一次宣布的演講,所有民眾都在等待著鄧森的講話。

再次站在演講台上,鄧森環顧著這些百姓,中國現在的百姓剛剛擺月兌滿清奴役,可以說心中彷徨,非常的盲從,在鄧森的宣傳攻略下,正在一點點朝著尚武的方向發展,鄧森要培養他們的侵略性。

「親愛的同胞們,很高興再次站在這里,也很高興這麼多的同胞一同到來,今日的演講,我所要的講述的是一個關于民族的問題。」鄧森開始了演講,他準備用古代與現今中國作對比。

「元首萬歲……」

「大漢民族萬歲……」

鄧森的話剛剛落下,民眾間便傳出一陣陣的吶喊聲,這已經成了一種慣性,在鄧森演講的時候,或者閱兵等等,都會想起海嘯般的萬歲聲。

「同胞們在我們秦漢唐之際,我們偉大的大漢民族沒有守土一說,我華夏民族本是黃河邊緣的一個部落——炎黃部落,但是今日我們佔領著一千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古人曰開疆擴土,可是自蒙元之後,我大漢民族之脊梁破裂,明帝國雖說強大,五征蒙古,但是我大漢血性卻日漸稀少,甲申之後無中國,這是倭奴給予我們的評價。但是我們能夠認同嗎?不能我華夏漢族傳承泱泱五千年,是任何民族無法比擬的,是任何敵人都無法破滅的。想想秦時樂毅,想想漢之霍去病班定遠,想想唐時我大漢榮光普照四方,想想我明時五征大漠,三次下西洋。

我們有著光輝的過去,在久遠而輝煌的那個年代,我們沒有守土之意,開疆擴土才是主題。如今我們剛剛推翻殘暴邪惡的通古斯野蠻人,在這個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年代,我們必須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給予發展壯大自己。

你們也許很多人認為,現在的英國非常強大,但是你們知道英國在開國之初才多大嗎?區區百萬人口之國,但是他們抓住了大殖民的機遇,他們擊敗了荷蘭人,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站在這兩個原本的龐然大物身上,他成為了海疆的霸主,統治了大于自己本土一百一十一倍的殖民地,他們將自己的發展建立在別的民族的血汗上,因此才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有人也許說殘忍,但是,這是民族崛起所必須的。我們漢族以前就是受如家思想誤導,錯失了太多的機會。

當然,時隔三千年,孔夫子之話也不完全正確,聖人也是人,人無完人就是寫照。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愚弄百姓思想,而歪解儒教思想,更加這通古斯閹割以後,如今的儒教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國教,我們要重新回到秦漢時的血性進取,只有不斷的擴大版圖,只有不斷地為子孫後代創造出一個個生存空間,我們的民族,在未來的時間才會更加輝煌,在我認為,我九州大地,只存在過三個帝國,第一個是秦漢帝國,第二個是盛唐帝國,第三個就是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之硬骨大明,而我們要一起創造第四帝國,我們將回到當初的榮煌,要超越先輩們,讓他們為子孫後代驕傲。

東印度群島,是我們勇敢的海軍從荷蘭人手中奪取過來的,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為什麼我蘇皖政府剛剛成立我就不顧一切的發動戰爭?有人說我是好戰分子,但是你們卻不知道,戰爭也是一種藝術,他有著目的性,古人言忘戰必危,好戰必亡。但是我認為忘戰是必危,好戰卻不一定會亡國,只要戰爭建立在理智之上就一定會勝利。東印度群島有一百九十一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于我蘇皖兩省的總面積的二十倍,而且處于熱帶赤道地區,且是海島,水量充足,水稻一年可以播種三季,它能夠成為我們政府的糧倉,還可以解決我們的土地緊張。

今日我之所以召集大家前來,就是宣布,所有的百姓,只要你是蘇皖政府公民,只要交納兩塊錢,你就可以到東印度群島開發土地,在哪里你們將會得到一百畝以上的土地,政府會對你們進行支持,不用擔心自己開始的生活,弄器具國家也會發放,只要你們耕種土地超過五年,那麼你就可以永久的擁有那一塊土地。

除了土地,每一戶移民將會得到兩名下等人土著奴隸,他們將會服從你們的命令,為你們耕種土地,當然,作為下等人,印尼土著能力有限,真正的幸福生活還要靠你們自己奮斗。

在未來的三個月時間里,我們將組織兩百萬人以上的移民,同時東印度群島還有眾多的礦藏,金礦煤礦等等,只需要繳納五百塊錢的申請費,作為一個公民你們將擁有在印尼的勘探權,並且在發現礦產之後將可以用優惠的價格購買到礦產的開發權,這是一個機會,作為政府元首,我立志于幫助公民創造財富,在蘇皖治理的範圍內,只要你有才能有膽量,那麼你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財富。

另外,三年以內,蘇皖之內免除一切商稅農業稅,也就是說你們將在三年中不用繳納任何稅務,努力吧我的同胞們,我竭盡所能的為你們創造更加美好,更加方便的空間,我只希望我們可以在十年之內屹立于世界之巔,我不但要國富兵強,我同樣希望,政府的公民是世界上最為幸福的公民。

我們的工業上剛剛起步,南洋的同胞們將會組建一個商業銀行用來鼓勵民間創業,與此同時,新成立的工廠可以申請民族工業基金特權,可以免稅三到五年。

我們的經濟開發法案,至今為止一共實行了四個月,已經有兩千多家大小工廠落戶,但這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工廠,需要更多的大型工廠,以及重工業工廠。」印尼的土地在鄧森看來就是一個寶,亞洲與歐洲不同,歐洲的主食是小麥與肉食,而亞洲則喜歡大米等,印尼無法種植小麥,但是卻十分有利于水稻的生長,鄧森以土地資源誘惑著國內的民眾,因為之前鄧森發布的田地政策在前一段時間已經完全中斷,一百余萬來自別的省份的流民無法安置,鄧森不想讓土地太過分散,因此趁著此次機會將這些人遷移到印尼去,一可以利用起當地的資源,二可以進行正式的佔領,三可以消除華僑在南洋佔據的比重。

「萬歲……萬歲……」民眾們再次歡呼著,所有人都感覺到異常的興奮,不單單是因為印尼的土地,還有那些減稅,國民的思想雖然有所轉變但是還沒有到特別開放的地步,對于在場的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準備留在本土發展,畢竟這里有著安全的保證,他們也熟悉,他們歡呼的是那些減稅的政策,不管是農民還是工人,亦或是工廠主,鄧森的這次演講可以說讓所有人都受益。

演講時間並不長,三個小時,不過鄧森已經達到了自己所想的效果,他認為國民的思想並不落後,尤其是那些知識分子,這麼大一塊面包在他們的面前,一定能夠有很多人把握得住,那三年的稅收其實並沒有多少,一年的農工業稅收也不過大洋一兩千萬,而且政府稅收的主體已經發生了改變,擁有上海,每年的海關稅收就高達三千萬大洋以上,加上此次得到的價值一億英鎊的黃金,足以支撐蘇皖政府支出十余年,而且此次在南洋的搜刮也不下于五千萬英鎊,荷蘭商人的財富,土著的金銀為數也不少,而且鄧森還知道,印尼內陸的土著部落也會存在著不少的黃金白銀,必定對于印尼的那些土著部落來說非常喜歡收藏這些東西。

演講之後的幾個月,整個蘇皖政府甚至周邊的百姓紛紛前往這里,每一群流民從各省到來,都需要在黨旗之下宣誓成為蘇皖政府公民,截止到九月底,已經有四百七十萬百姓申請移民,當然鄧森不會嫌多,要知道後世的印尼人口幾乎超過兩億,那片土地這數百萬人根本開發不了。

與移民相比,各地由年輕人組成的數十個捕奴隊卻早已經出發,在整個印尼所有地方,鄧森手下的軍隊還是不足,而且國內南北雙方打的正激烈,他也不能過多的調派軍隊過去,在印尼海岸線一百里以外,鐵血軍的控制力極弱,那里還是印尼土著的地盤,因此鄧森展開了一次以英國當初殖民之時的政策為基本的策略,組建民間的捕奴隊,然後以一個土著十塊錢的價格賣給軍隊送入集中營。

而此時,大量的捕奴隊已經購買了槍械,正準備進入內陸。看上去一個個真的與美國西部開發之時的西部牛仔相像。

看著那樣地方的電報,他覺得他應該為自己的民族留下些什麼,鄧森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民族的崛起,必須建立在其他民族的血汗之上,殘忍只會用在敵人身上,我放縱了魔鬼,卻可以成就神聖。」

第三十章殖民熱潮(還債+5)

第三十章殖民熱潮(還債+5,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