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七章 收尾

第三十七章收尾

大水咆哮,浪頭高達六七米,足足流了一個晚上淮河水面才變得平穩一些,因為此時只是梅雨季節的開頭,所以水量還不是特別大,如今淮河水位恢復到被炸開的河道稍微往上一點,如同瀑布般向下流淌,但是已經沒有了昨晚的猙獰咆哮。

蚌埠城還在飛奔著水流,但是水位已經下降很多了,只有一米多深,原本綠油油的淮南大地此時已經變作一片汪洋,水流攜帶者泥沙滾滾而下,向東南方向流去尋找出口。

蚌埠城內的屋頂雜亂物品堆積的高地上一堆堆英國士兵在雨水里瑟瑟發抖,他們不敢再進入水流當中昨日他們幾乎是從鬼門關走過一圈,現在他們看著腳下的水流都會想到昨天那鋪天蓋地的大水,仿佛聖經中的大洪水一般。

饑餓寒冷包裹著所有的人,他們的槍械早就丟了,在生死存亡的大洪水中他們已經不是一名士兵,不是一名戰士,而是一只無力的羔羊,他們現在饑餓,但是放眼望去無盡的澤國,他們只能在這里等待,等待大水的結束,向中國軍隊投降。

淮河北面的鐵血軍陣地,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戰線指揮部內鄧森傳來了新的命令。

「軍部電令,留下第二師作為掃蕩殘敵的部隊,其他軍隊即刻前往烈山方向,此次要求盡可能的多抓列強俘虜,但凡遇到革命軍俘虜盡皆在百萬淮南民眾之前槍斃示眾,令絕對保證難民們的生命安全,不許與之爭搶救援物資。」鄧森知道水攻成功,那麼淮南戰斗就已經進入尾聲,在這樣的情況下待水流消退最少要一天的時間,無吃無喝,且又浸泡在雨水里,英軍殘余部隊的體力可能就已經所剩無幾。

七月十日,淮河的水位下降到爆破口的位置,蚌埠城內的積水只剩三四十厘米,而大部分的英軍都已經半死不活的趴在所處的地方,他們知道現在可以下來了。

「將軍閣下,作為文明社會的軍隊我想我們可以受到公正的待遇。」約翰顫著雙腿站在張孝準的面前,此次李方作為第一師師長,前線總指揮並沒有帶著自己的二師前方烈山,二師暫歸張孝準統帥,這時的張孝準正站在剛剛從城牆上下來的約翰面前,約翰向其交出了手槍以及指揮刀,以表示向其投降。

「約翰將軍閣下,你放心,我們是文明的軍隊,不過對于俘虜里面的漢奸叛逆我們不會饒恕。」張孝準接到鄧森的命令就是處決所有革命軍漢奸部隊,這是一次走秀,走秀給百萬淮南民眾看的,同時也是他張孝準的投名狀。

身為原國民黨高級成員,他殺戮了這些革命軍之後定然被革命黨人痛恨,等于完全與革命黨結下不死不滅的仇怨。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鄧森不光是一個熱血青年,同時對于人心還是很有掌控。野心,狠辣,智慧這三個要素是成為一代梟雄的必備條件,沒有野心就沒有進取心,不狠辣就沒有操控力,無有智慧那麼只是給別人做嫁衣而已。

「張將軍說的對,那些該死的猴子罪大惡極!哦不,張將軍我說的不是你們。」約翰對于那些中國革命軍的生死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中國人不野蠻的屠殺他們,就像他們當初野蠻的屠殺世界各地土著一樣他們就安心了。

「報告副總指揮,俘虜清點完畢,其中英軍俘虜一萬零三百二十一人,革命軍俘虜一千一百三十人發現尸體五千多具,其他尸體估計被大水帶走了。另外繳獲步槍四千桿,火炮一百七十八門,一百二十毫米以上重炮四十門,其中重炮因為大水損毀七架,其他類型火炮因大水損失六十三架,合共短時間可用火炮一百零八門。」參謀軍官拿來詳細的記錄,其中英軍俘虜較多,而革命軍俘虜就少的多了,蓋是因為革命軍軍隊在大水前不過三千多人。

「很好,進行例別,革命軍單獨押送,押送到五河縣城,英軍俘虜押往泗鎮勞改營。」張孝準宣布對于俘虜的處置,緊接著便開始募集人手,趁著現在水位不高的時候將炸開的堤壩堵上,幸好這里炸開的是淮河,如果是黃河就沒有辦法堵上了。

且不說蚌埠這里事情,泗水城外的法日聯軍也處在一片泥濘之中,最為可氣的是他們的軍用物資已經全部丟失,前日夜晚那場大水,雖然沒有將人員造成太大損失,可是事物,槍支彈藥都已經大部分失散,一萬三千名手無寸鐵的軍隊,面對鐵血軍全副武裝的萬余人軍隊,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反抗,時至十號上午,除了日軍一個中隊以及日軍中將中山信義逃月兌之外包括法國軍隊指揮官,聯軍副總指揮吉爾.勒.坦丁少將在內八千七百人被俘,繳獲火炮一百二十七門,重炮二十四門其他大小火炮一百零三門,但是槍支彈藥倒是沒有太多繳獲。

追擊敵軍的鐵血軍第一師,在達到泗水與泗淮的邊界便返回漂河西岸,現在鐵血軍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去守衛泗水以及淮南,所以那兩片地方盡皆遭到拋棄,按照鄧森的想法就是解決了北部北洋軍的軍事威脅以後再作處置。

同日,皖北軍政府發布通電,宣稱列強軍隊以戰敗,鐵血軍獲得自鴉片戰爭以後最大勝利,俘虜英法日三國軍隊兩萬余人,以及英軍遠東聯軍指揮官喬治.索納斯中將,法國指揮官吉爾.勒.坦丁少將,總體名單少將三人,校官十六人,尉官一百六十七人。

這如同一顆核彈在大湖內引爆,可以想象其在國民心中掀起多麼巨大的大浪,各地報社紛紛派遣記者,包括很多外國在華報紙也都是如此,消息剛剛傳來,很多國人無法相信,上百年來壓在中國人頭上作威作福的列強軍隊會在皖北遭受到大敗,他們壓抑著激動的心,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與此同時鄧森發布宣言,譴責中央政府進攻皖北軍政府,至今為止北洋的進攻致使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數百百姓遇難,近萬國家士兵陣亡,表示對于政府的崇洋媚外,親者痛仇者快做法的極大憤慨,宣布皖北獨立,最後玩轉的傳達對于北洋政府的期望,望看在同胞之誼停止對于鐵血軍的進攻。

這篇文章引發極大感想,一方面是鐵血軍大勝列強軍隊,雖然很多上位者對于鐵血軍公然對列強宣戰進行指責,但是大勝了自然應當贊美否則豈不是賣國?南方各省總督紛紛發電詢問中央,雲南都督蔡鍔更是語氣嚴厲的質問北洋政府此舉是否是賣國求榮?

在民間,尤其是北洋軍隊控制力薄弱的南方地區,因為革命黨協助聯軍的事情,紛紛譴責離棄革命黨之後,鐵血軍的大漢鐵血復興黨便成了他們對于中國唯一的希望,因此開始發生大規模游行,譴責北洋政府的賣國求榮行徑,而此時南方各地總督盡皆不是親北洋人士擔任所以也就沒有加以阻撓。

「該死的鄧森,可惡的英國人,他們怎麼就敗得那麼快?現在已經開打了,這個時候沒有英法日的軍隊牽制,我們就要與鄧森火拼,損失還是我們自己!不管是鄧森滅亡與否過錯都會在我們身上,而且據戰前英國人提供的資料,兩支軍隊有著三百余門輕重火炮,如今全軍覆沒定然落在鐵血軍的手上,他們現在可以不擔心南部了,那麼我們要面臨的就是有著重炮集群的鐵血軍,雖然我北洋軍的訓練精良,但是遇到重炮集群根本不可能贏得戰爭。」袁世凱仔細看著通電電文,他實在不敢相信,英國人就這麼敗了,敗得一塌糊涂,全軍覆沒。這些英軍已經是英國在遠東地區幾近所有的兵力,是的英國海軍在遠東游弋,但是海軍能夠轟擊到皖北嗎?不能!

或許還有人說,鐵血軍得罪了日本,日本是挺強大,但是剛剛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來的日本,根本沒有辦法大規模海外出兵,日本還沒有佔領東北,唯一的殖民地僅僅是朝鮮,朝鮮資源雖然不算貧乏,但是也沒有多少,這個時候他們想要進攻鐵血軍就必須出售利益與北洋,以保證北洋不進行阻撓或者助戰,就算所有都談妥了日軍所能夠調動的軍隊僅有五萬余,要知道海外作戰那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吞金獸,為了一個皖北之地根本不值得日本這樣做,相反一個可以隱隱與北洋抗衡的軍事存在讓日本更希望皖北的存在以及崛起,這對于他們的大陸戰略還是有著大量的好處的

「大總統,皖北鐵血軍重兵雲集烈山,處在烈山的第六師被其重重包圍在淮北城內,並晝夜炮擊,李純所部搖搖欲墜,稱鐵血軍炮火猛烈,至今單單炮火傷亡就近半,第六師請求突圍,同時英法日三國紛紛經過外交途徑要求我軍停止對于皖北軍隊的軍事行動,美國公事同時宣布恢復與皖北貿易,德國駐山東指揮官應鄧森邀請帶領一個三百人的軍事團隊前往皖北。」壞消息越來越多,戰敗之後的英法日三國紛紛轉變方向,一是因為皖北鐵血軍展露的實力讓他們繼續作戰得不償失,而是有著大量的俘虜在鐵血軍的手中,此次英軍作戰失敗之後,英國議院一改往日的慢吞吞工作效率,在第一時間就下達了指示,那就是不管如何保證被俘英軍的生命安全,同時博愛的法國國會也是如此。

更加讓英國以及其聯盟國家擔憂的是德國向鐵血軍伸出了橄欖枝,這讓一直與德國針鋒相對的英國覺得,他們覺得德國開始對遠東地區進行軟性涉入,同時流傳出德國欲大肆軍事支援皖北,以期望皖北繼續消耗英國國力,現在英國最為迫切的就是將這個新興的遠東軍閥拉攏到自己的身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