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章 隨機漫步

「茅先生,我要造一千門大炮,你且將其他諸事都放下,從今天起,就專心造炮,如何?」

趙剛剛見識了大炮的威力,第一時間就在國公行轅召集手下的草台班子,就造炮強軍一事做起了動員。

從曉事起,靖康之恥就壓壓在趙心中,今日閱過試炮的威力,趙的心中第一時間就燃起了向金兵復仇的火焰。

韓侂冑也被叫到了國公行轅,他這時候還兀自沉浸在世界商戰版圖的規劃中,一听茅庚弄出了大炮這個大殺器,心中自然也十分高興,但趙要茅庚放下一切專心造炮,韓侂冑卻有些不樂意了。如今各色緊俏商品的產能都十分有限,韓侂冑還指望茅庚盡快設法提升產能呢!

韓侂冑雖然不確定大炮的威力究竟有沒有那麼厲害,但韓侂冑這段時間以來潛移默化,奸商氣質愈來愈濃,立時就想好了說辭︰

「國公,我們此前不是已經定策,先水軍,然後才是馬步軍嗎!我們的北伐大業,第一步便是打造強大的水軍,而打造強大的水軍,第一便是要造出傲視天下的戰船,下官听說這大炮也不過是為戰船打造的厲害兵器而已,下官以為,造船至少也同樣重要,起碼造船之事就決不能就此放下。」

「水軍先行」確實是茅庚提議的策略,這尤其有利于台宋海貿的發展,要謀求成為商戰霸主,起碼得有海上霸權作為保障,因此韓侂冑對于打造大宋超強水軍尤為向往。但目下也就是造出了兩艘不起眼的捕鯨船,離打造超級戰艦差得不是一點半點,要讓茅庚放下造船專心造炮,光是這一點上就說不通,何況趙在今天之前還是力主大造戰船的造船發燒友,可是忽然間迷起大炮來,居然連造船也不顧了,這不科學!

趙點點頭,覺得自己好像是有點沖動。

韓侂冑趁熱打鐵︰

「下官以為,無論造船也好,造炮也罷,這都得花錢吧,花的錢還不是一點半點,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茅特首除了造船、造炮,其他事也不能荒廢啊。國公你看,日本的商人運銅過來,高麗運馬過來,佔城運稻米過來,我大宋商人一船一船地運鐵過來,都是看中了特區的各色緊俏物質,水泥、時表、玻璃、玻璃鏡,還有火柴、肥皂、白糖,嗯,巨能鈣也不錯,茅特首還得費心大力提升產能,產能愈高,賺的錢就愈多,換來的各色物質也就愈多,這才好造炮造船,是不是!這是下官的一點愚見,還請國公指正。」

韓侂冑的意思是磨刀不誤砍柴功,賺了錢才好辦。茅庚在心里暗笑,韓侂冑真是在其位謀其政,表現真是不錯。

趙適才也是心血來潮,如今听了韓侂冑所說,好像自己的確是操之過急了。

陸九淵屬于務實派,便趁機勸導道︰

「國公,下官听茅特首說及,這大炮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尚需時日改進,便如同新造的單車一般,毛病必然多多,騎不了兩天或許就會散架。戰場之上,事關生死成敗,不可不慎!臨戰之時,大炮若是打不響,後果堪虞。以下官看來,欲速不達,不妨讓茅特首將大炮改造完善,再大量打造不遲。」

趙再看看郭希先,郭希先本來也是急于用上大炮,但這會兒風向好像變了,因而順勢跟風道︰

「國公,據末將所知,一張弓要是制作精良,也要一年之久。昔年金兵南侵,各地起兵勤王,情急之中強令趕制‘神臂弓’,限期一月而成,結果所造之弓皆不能用。此乃前車之鑒,還請國公明鑒!」

郭希先所說一年造弓還算短的,兩年造出一張良弓也不奇怪。一張弓,需要干、角、筋、膠、絲、漆六種材料,在冬天制作弓體,春天打磨弓弦,經過一道道工序下來,到了秋天再組裝,組裝到完工又有一套繁復的工藝,然後才能交付,正式用之于實戰。

趙也大略知道制弓不易,事情急也急不來,當下大感沮喪。

茅庚一看趙不再發瘋,反倒是不忍再打擊趙的積極性,于是寬慰道︰

「國公盡可寬心,也許三個月之後,大炮之事就有小成,半年之後,也許還能給國公一個驚喜。總之國公只管安心造船,不必操之過急。軍器之事,既有象山先生主管,象山先生也是力主恢復之人,于軍器之事決不會怠慢。一旦小有成就,定會及時報與國公。」

其實今日若不是一場大雨,茅庚的試射表演中還有火槍試射一項,但實在是天公不作美,而火槍不成熟之處也是多多,再過些時再拿出來給趙一個驚喜也許效果更好。嗯,如今有陸九淵來作擋箭牌,果然讓自己壓力陡減。

「此外,我還想提醒國公,這大炮之事恐怕得報告朝廷吧,但這兩尊樣炮實在粗陋得很,卻不便送往臨安,恐怕得另造兩尊像樣的大炮,才好送往臨安。」

茅庚覺得,至少要裝上輪子,配上駐退復進裝置,才馬馬虎虎拿得出手,否則實在有愧于「穿越者制造」。

趙也是極愛面子之人,唯恐類似單車散架事件發生在皇祖父眼前,立時認可了茅庚的慎重做法。

茅庚也知趙這會兒只是暫時依著自己,但過後又會想各種花樣,還得安排一點事讓他操心。

「國公,大炮造出來之後,這訓練炮兵,包括將大炮用于海戰陸戰都得有一套戰法,如何演練新戰法,又讓誰來領軍,也須未雨綢繆。還請國公預作考慮!」

涉及到領軍這樣的大事,還事關威力驚人的軍器,在場的人除了趙,都覺得不便置喙,于是韓侂冑迅速轉移了話題︰

「國公需要考慮的是大事,以下官看來,當務之急是趕緊將那捕鯨炮裝上捕鯨船,讓金鼎的船隊迅速開船,前去北海道那里,先佔據一個地盤再說,然後開張捕鯨,捕得鯨魚,財源滾滾,才是正理。」

趙一拍腦袋,恍然道︰

「正是,此事刻不容緩。象山先生,這北海道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邦屬之地,我大宋早年照顧不到,如今萬事俱備,正好前去宣示天恩,同時教化當地原住民。以你象山先生之才,不妨寫一篇文告,也好略顯我天朝上邦禮儀。如何?」

呵呵,除了示以武力之外,還要傳播普世價值,不錯!這位皇孫有智慧。問題是,那里的土著能看懂嗎!

陸九淵當年那一次演講就很給力,他那一套「中國-夷狄」理論體系本就成熟得很,如今又听說這北海道居然比台灣還大,而且那兒的資源貌似比台灣還豐富,當然最主要的,那兒早就奉天朝為上國。對于這樣的地方,輸出大宋「仁義禮智信」當然是義不容辭。當下陸九淵欣然答應,將盡快起草雄文一篇,由金鼎一行向當地原住民宣示。

韓侂冑一看大家的興趣一下子就轉到了北海道,一切回到了自己希望的軌道,也不忘再往上加碼︰

「茅庚啊,你那兩尊大炮,反正也得經過實戰演練,不如就裝上船,前去北海道演練一番,回來便知究竟有何不妥,你看如何?」

趙不等茅庚回話,立時便拍板︰

「既是水軍優先,這大炮裝上戰船便順理成章,本爵以為韓大人此議甚好。」

趙角色轉換很快,這會兒很自覺地將自己的角色由北伐策劃者轉換回戰船制造者,在戰船裝上大炮,實在是深合趙的心意。

茅庚一想,兩尊大炮都是鑄鐵炮,一尊炮就有四百來斤,用于陸戰顯得太過笨重,裝到船上倒是不妨的,讓他們練練手也好,至于能開上多少炮,又有多少實戰意義,那就管不得那麼多了。

架不住韓侂冑和趙兩個一唱一和,干脆好人做到底,除了兩尊捕鯨炮,兩尊大炮就此也配備給了金鼎的船隊。

這決策有點草率啊!完全是想到哪里就拍腦袋隨機決策到哪里,隨意性好像太大了一點,離科學決策好像差距遙遠。

不過,一個年輕自詡睿智的皇孫,加上一個熱衷于做商業霸主的霸氣男,再加上陸九淵這個「我心即宇宙」的疑似思想解放派人士,弄出一些有創意或者說有點胡來的決策,好像也並不奇怪。

面對這樣一個有點奇葩的組合,自己好像也不必太過小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