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毒蛇群體出走,這不僅是李國柱在飼養中出現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為什麼會集中在袁本初的牧場,要知道李國柱圈養的村落離聚寶盆牧場至少有五六公里的距離,按理說饑餓的毒蛇應該就近找牲畜啊,怎麼會不遠萬里到牧場里來呢?以毒蛇的體力,爬行五六公里的確不簡單。

難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袁本初一想到這個,頓時聯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可能是自身殘留的地行龍的氣味吸引了這群毒蛇。

也只有這個解釋才能說清楚,為什麼毒蛇會來到這里了,不過事情既然已經解決,袁本初也不想深究。流竄的毒蛇擾亂牧場的事情已經擺平,而又經過袁本初的囑咐,眾人都沒有泄露出去,井然有序的牧場,再次恢復平靜。

袁本初這個人喜歡找些事情做,悠閑的生活久了,人會懈怠的,因此袁本初考慮到北方的時候被濛古大漢險些摔倒和野外生存時自身的體力並無法承擔這麼大的消耗量,所以這段時間里除了一進空間就穿戴著重量到達五十斤左右的紅龍鎧甲之外,還在現實空間內,施行了一套比較緊密的訓練體魄的方式。

參考的是網絡上比較靠譜的特種兵的訓練方式,當然所有的項目都在持續地增加,也在考驗袁本初的毅力。

而這種鍛煉方式一直持續了半年之久。期間袁本初特意去了一次新西蘭考察了當地的乳業公司,其實很多大陸的公司都跑到了新西蘭設立分公司。掛靠了這里之後以新西蘭女乃源的牌子打出來之後,銷路和價格頓時翻倍,這樣的內幕許多民眾並不知道,當然袁本初沒掛靠新西蘭女乃源的意思,只是來體驗下新西蘭的風光,並且實地在某個無人的海島檢測下這段時間的成果。

新西蘭于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

公元十世紀,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新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于1642年發現新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zea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新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新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新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新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新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新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新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仍然是「現行文」,且是新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此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那里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于南部,到19世紀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20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新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新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新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新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于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選出新西蘭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新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出國作戰,戰爭結束後,對新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于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女乃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新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新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範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畜牧業發達,是新西蘭經濟的基礎,新西蘭農牧產品出口量佔其出口總量的50%,羊肉、女乃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新西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一半。乳制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新西蘭漁產豐富,是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

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

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女乃制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新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電訊、塑料、紡織、林木制品、電子、登山用品與服飾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新西蘭的股票指數nzx上各式各樣的公司,正反映了這些產業。食品加工、木制品和紙制品、紡織、機械、運輸設備、銀行與保險業、旅游、采礦

新西蘭最美麗的地方非屬島嶼灣,那里主要城市有︰派西亞,拉塞爾和懷唐伊。拉塞爾是新西蘭第一個首都。派西亞,屬于島嶼灣中間位置,有更多的酒店。懷唐伊,1840年,毛利人和歐洲人在懷唐伊的條約屋(treatyhouse)共同簽署了《懷唐伊條約》。這所房子至今仍屹立在開闊、祥和的公園之內。這里的其它重要景點有雕梁畫棟的毛利會堂(maorimeetinghouse)、毛利人最大的戰舟、旅游中心和藝術館。懷唐伊在新西蘭人心目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對新西蘭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游客「必到」之處。

新西蘭人見面和告別均行握手禮,習慣的握手方式是緊緊握手,目光直接接觸,男士應等候婦女先伸出手來。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初次見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稱呼姓氏。並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識之後。互相直呼其名。

時間觀念較強,約會須事先商定,準時赴約。客人可以提前幾分鐘到達,以示對主人的尊敬。交談以氣候、體育運動、國內外政治、旅游等為話題,避免談及個人私事、宗教、種族等問題。會客一般在辦公室里進行。應邀到新西蘭人家里作客,可送給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給女主人一束鮮花。禮物不可過多,不可昂貴。

當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國人的後裔,因此。這里流傳的是許多英國人的身勢語和示意動作的習俗。他們對大聲喧嚷和過分地裝腔作勢是表示不滿的。當眾嚼口香糖或用牙簽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新西蘭人用歐洲大陸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終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新西蘭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緩慢,人民生活比較悠閑。開放的市場和豐富的商品給不同的階層的人以很大的選擇余地,但從總的消費水平來講,新西蘭人追求商品的高檔化,購物趨向名牌、時新。

新西蘭人性格拘謹。即使觀看電影,也往往男女分場觀看。對酒類限制很嚴,經特許售酒的餐館,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館,客人必須買一份正餐,才準許喝一杯。但啤酒銷售量相當大,名列世界第五,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10公升啤酒。

在新西蘭的城鎮游覽了一遍,雖然不通當地的語言卻還生活的不錯,這里還是有比較多的留學生的,他們有時候會兼職翻譯,為袁本初這樣的游客提供了許多的便利。

袁本初還在這里看到了奇異鳥,又名幾維鳥。

幾維鳥的平均大小與人們常見的大公雞差不多,不同的是褐幾維鳥和大斑幾維鳥體形稍大,可達35厘米左右,體重超過2000克;小斑幾維鳥較小,體形只有25厘米左右,體重約為1200克。三種幾維鳥[1]的長相相似,屬鷸鳥類中最原始的鳥類。幾維鳥的頭部十分小巧,身體形狀如梨果,沒有一般鳥類具有的堅硬的廓羽,渾身長滿蓬松細密的羽毛,羽毛柔軟不具羽。外表看上去就像多毛的大皮球。沒有一般鳥羽中央具有的羽干,僅有一些弱小的羽支,所以呈獸毛一樣的絲狀。它們的毛色主要呈黃褐色,帶有深灰色和淡色的橫斑,月復部毛色較淡,有黑褐色的條紋。幾維鳥的羽毛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退化的翅膀被羽毛所覆蓋,沒有雙翅。沒有尾羽,因而不能飛翔。雙腿粗短有力,善于奔跑,時速可達10英里。幾維鳥喙尖而細長有10厘米左右,喙基處長有貓一樣的胡須;鼻孔生在長而可以彎曲的嘴尖上而不是在嘴的基部;

眼小,在白日視力也不足;耳孔大而發達,嘴基部有很長的須(可能有觸覺)。頸部很短,耳朵高度靈敏發達。兩性異形,雌鳥大得多,差異超過1公斤。與其他大多數鳥類最大的不同是不會飛翔。只能在地面上行走。它們腿位于身體的後方,短而粗壯,腿強健,肌肉發達;四趾均有大爪。具有強大的跗跖部,跗跖的前後緣還具有六角形的角質鱗片。腳上具有4個小而平的趾,3趾向前,1趾向後,趾上均有銳利的爪,便于在土地上挖掘。尋覓食物。

幾維鳥居住在洞穴里,巢穴挖成後要經過幾個星期後才可以使用。這樣是為了便于苔蘚和自然植被重新生長出來,便于偽裝。一對大斑幾維鳥可能在自己的領地上挖上100個洞穴用作避難所,通常每天改變住所。它們白天不離開洞穴,除非在危險的情況下。一般在夜間出洞。覓食時間在太陽落山後約30分鐘後進行。以昆蟲,蝸牛,蜘蛛,蠕蟲,蝦,為主。甚至可以吃掉小蜥蜴和老鼠,也吃落在地面上的水果和漿果。幾維鳥的鼻孔不象畫眉或者燕子一樣長在鳥喙根部,而是在嘴巴的尖端,它的嗅覺非常好,可以嗅到地下十幾厘米深處的蟲子,然後用爪子或者嘴巴把它挖出來吃掉。此外,它的嘴巴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功能——當它需要休息的時候。嘴巴可以當成第三條腿,如同三角架一樣把身體撐起來,輕松而穩定。

幾維鳥嗅覺靈敏,視力不好。眼楮也小,有報道指動物園里曾發生幾維鳥大白天走著走著撞上了籬笆的趣事。野生的幾維鳥棲息在森林和灌木叢中,喜愛群體生活,晝伏夜出,性情溫馴而且好奇心旺盛,如果當地居民的大門沒有關好,幾維鳥可能在夜里悄悄溜進他們家里,把鑰匙和湯匙當成玩具帶走。

幾維鳥的眼楮不能接觸陽光,否則就會失明!

幾維鳥還是新西蘭特有的珍禽,幾維在新西蘭人的生活中,觸目皆是,有銀行的名字叫幾維的,新西蘭的兩角與一元的錢幣上一面印的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頭像,另一面便是幾維。幾維是新西蘭的國鳥,新西蘭人更是坦然地以幾維自稱。

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則是在新西蘭以外,世界上僅有的4家繁殖幾維鳥的動物園之一。1975年,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曾成功孵化了一只幾維鳥,現在這只30多歲的幾維鳥仍在該動物園的鳥舍中和游人見面。

新西蘭政府鑒于貓類(肉食動物)對幾維鳥的威脅最大,已頒布法例,對有幾維鳥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減低幾維鳥在夜間出動時被貓殺掉。

幾維鳥現屬于《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級保護動物

這種不會飛的幾維鳥,讓袁本初不由得感嘆國外有許多珍稀的動物,袁本初是連听都沒听過的,到處走走有助于提高袁本初的視野,這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錢人都會選擇用旅游來放松心境了,這也是有科學道理的,盡管袁本初開始不相信所謂的科學了,但是在許多領域科學的確有過人之處,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

還有一種動物也讓袁本初為之震驚,那就是哈斯特巨鷹3米多的翼展或許並不驚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體重則超過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種鷹,因此哈斯特巨鷹堪稱史上最大的鷹。

早在500萬年前,體形碩大的哈斯特巨鷹一度是新西蘭鳥類的統治者。哈斯特巨鷹是一種巨大的猛禽,翼展幾達3米。它能從空中攻擊恐鳥,先用銳利的爪子把恐鳥(一種新西蘭無翼大鳥,現已滅絕,高度上是人的兩倍)擊倒,再撕食其肉。

科學家最近利用計算機x射線軸向分層造影掃描圖技術比較了哈斯特巨鷹與現代食肉猛禽的骨骼、大腦、神經系統和感知器官,來探索它到底是食腐動物還是凶猛的獵食者。得出的結論是︰哈斯特巨鷹是訓練有素的殺手,能夠輕易捕捉恐鳥,也許它還獵食過人類呢。

哈斯特巨鷹潛伏在樹上,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向目標發起迅猛攻擊,將其可怕的利爪嵌入獵物的肉里。有些恐鳥骨骼上甚至還有刺穿的痕跡,表明它們在巨鷹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這些神奇的新西蘭本土生長的奇特動物,對于袁本初來說無疑是一頓精神食糧,此時的袁本初位于新西蘭島嶼附近的一座無人的島嶼,身上只帶了簡單的求生工具,由直升機空降到了那里,他的目的是在這里生存三天,隨後會有直升機來接應,有錢就是好啊!可以在國外享受。

考驗袁本初的時候到了,他在荒蕪的海島能夠生存三天之久?這一點連袁本初都不敢保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