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二六章 厚道

PS︰第一更到。

一場在世人眼中一邊倒的戰爭果然就是一邊倒的接近了尾聲,而且遠比大家猜測的半年結束戰爭還要快,前後不過用了一個多月而已。只不過一邊倒的一方卻不是大家認為的必敗華夏,而是四國聯軍的阿三,老毛子和北棒子。

最慘的就算是北棒子了,國被滅了,金三胖被抓起來送到了國際軍事法庭,起訴方居然不是華夏也不是洛華國,而是南棒子,哦,說錯了,是現在的棒子國,罪名是反人類罪和戰爭罪,這個罪名足夠他被絞上兩次了。

阿三幸運的保住了國沒破,但也只是沒破而已,阿三國還在,但也只剩下了克里希納河以南的可憐的一點三角地帶,只有原來不到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剩下的五分之四,被孟國佔了一塊,他們的東部六邦被華夏佔了,西北十邦則被烏爾都國佔了。

中部的二十多個邦,則在華夏和烏爾都的扶持下,把各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分開,又成立了兩個國家,分別是信奉波斯教的和烏爾都接壤的烏爾瓦國及和華夏新成立的南亞省與孟國接壤的信奉佛教的德干國,至于信奉阿三教的,則被全趕到了克里希納河以南。

有這兩個國家作為緩沖,阿三和烏爾都及華夏再也沒有國土接壤,以後因國土問題引發的沖突可能性就被降到了最低,當然了,被華夏和烏爾都欺負得這麼慘的阿三國,對華夏和烏爾都肯定沒好臉色。

只是他們再沒好臉色也沒有用了,作為戰敗國的一方,他們在華夏,烏爾都及孟國三方的監督下,修訂一份《最高議憲》,這部法律規定,它是凌駕于憲法之上的,是不允許更改的。

既然是三方監督下定的最高法案。誰都知道是怎麼個回事,不外就是放棄武力等等若干條款罷了,這也是從法律上徹底的斷絕了阿三今後發展武力奪取或者說「收復」他們曾經擁有的土地的路子,等于是給孟國吃了一劑定心丸。

棒子國那邊因為統一而舉國歡慶,但華夏展現出的肌肉也讓那些幻想著有著一日能做到螞蟻吃大象的人徹底美夢破裂。這些人又是少數。加上華夏展現出的友善一面。使得棒子當局下了決心要把這不和諧音給剔掉,所有曾經大放厥詞,肆意篡改歷史說什麼棒子曾經多麼多麼榮光的人全都被監視居住,不允許在任何場合發表任何的言論。

華夏肯把北棒子的管轄權交還給棒子。倒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一直以來,北棒子都是作為東西方不同陣營的橋頭堡而存在的,也是作為華夏和米國不直接發生沖突的緩沖而存在的。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曾經的東方陣營的老大老毛子改弦易幟。轉為采用西方陣營的體制,而卻依舊是和老米進行這對立,這也從事實上證明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立根本不是所謂的意識形態的對立,而歸根到底依舊是利益上的對立,是法治和人治的對立。

西方陣營里一樣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就比如瑞典,在世人看來很奇怪但又非常和諧的政體,有國王,全民選8舉。卻又是實行的社8會8主8義,這在老馬的主義里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但卻出現了。

意識到了這一點,華夏最近二三十年來一直在不斷的調整,但就是金氏王朝一直堅持著以往的主張。這就造成了和世界月兌節,成為老米口中的邪惡國家了。

但就這麼個國家的存在,卻是使得華夏和老米之間的矛盾沒有擺到台面上來,因此華夏一直是對金氏王朝伸以援手的。本來這次大家以為華夏會把金氏王朝拿下後扶另一批人上台,不料華夏卻是干脆的手一甩。不管了。

難道華夏不需要這個緩沖了嗎?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有的頭腦反應快的就明白了過來,以華夏這次展現出的肌肉,還用得著和老米有緩沖嗎?你要再叫囂,小心我把你老米揍得滿地找牙!

同樣的,把包袱甩給棒子,華夏也是要減少不少的負擔,要知道,曾經在華夏「三年災害」時期,國人吃不飽的情況下,還是大批大批的糧食往北棒子運呢。這幾十年下來,華夏無償提供給北棒子的東西,折算成軟妹幣至少也有上萬億了,這些錢可以蓋多少學校?可以蓋多少醫院?怕是連全民免費醫療都足夠開支了。

戰爭已經沒有任何的懸念,作為四方聯軍最強的兩個失敗了,另一個滅了國,剩下的林邑,大家已經用很同情的眼光看他們了,既然華夏有這麼強的肌肉,而大陸這邊又相信夷洲的實力,那麼夷洲能搞不定林邑?

只是他們這一回過頭來看夷洲和林邑之戰,卻是發現,其實戰爭早也就結束了,正如夷洲宣稱的那樣,他們很快就佔領了峴港,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只不過是華夏大陸和阿三及老毛子之間的戰爭是決定整個戰事最終勝負的關鍵,所以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夷洲和林邑之戰。

現在再一看,玉嶺早就被夷洲給佔了,而玉嶺以北的不願意成為華夏子民的林邑人也早就被趕到了玉嶺以南去,可以說,整個玉嶺以北幾乎就沒了什麼人煙,就只剩下林邑的十多萬軍隊還在華夏的桂省境內苦苦掙扎著。

又是典型的包抄後路!軍事觀察家們徹底無語了,怎麼就沒有新花樣出來呢?但他們也明白,夷洲軍隊之所以能順利的佔領了玉嶺,並把玉嶺以北的林邑人趕到了南邊去,其實靠的還是洛華國提供的先進裝備,有了這個裝備,只要采取守勢,就可以很輕松的守住玉嶺,讓騰出手來的華夏軍隊慢慢的收拾林邑軍。

真正如果去除了洛華國給夷洲的裝備,讓夷洲軍隊和林邑硬踫硬的話,吃虧的只能是夷洲軍隊,但現在不同了,有了無敵的防護,還怕你個求?自然是有優勢就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啊,誰會白痴到有優勢不用,反而要用自己的短處去踫對方的長處?

就在夷洲軍隊完成了佔領玉嶺。把林邑人趕到南邊去的工作後,在阿三戰場上結束戰斗的華夏軍隊也完成了從卡南地區往桂省的調動,對林邑軍的最後力量展開了圍剿。

相比起老毛子來說,林邑人反而更不怕死,只不過他們這種不怕死如今在世界人們的眼中是顯得如此的可笑。如此的蒼白。如此的滑稽,這就是明知道前面的燈火還要猛撲上去的飛蛾呀。這種不怕死,已經變成了一種愚蠢。

華夏兩岸的軍隊,一北一南。南邊的夷洲部隊堅守玉嶺不出,北面的大陸軍隊則穩扎穩打,一步步的向前推進,只用了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就全殲了林邑的十幾萬大軍。

華夏不勸降。夷洲這邊也不勸,因為他們知道,林邑人對華夏的仇視心究竟有多高,曾經在三十年前,華夏軍自衛反擊一直打到了林邑的首都附近,最後卻是退兵了,對外宣稱是已經完成教訓不听話的小孩子的任務。

但實際呢?不是如此,因為華夏軍隊在林邑境內踫到的抵抗非常的頑強,這些抵抗不是林邑軍隊干的。而是林邑人干的,他們上到八十老婦,下到六七歲的小孩子,全都投入到這樣的抵抗中去。

其實當年華夏軍隊當年進入林邑後,對百姓是做到了秋毫無犯。甚至還有官兵主動幫百姓干活的事,但是林邑人白天跟你笑眯眯的,一到晚上就凶相畢露,趁著華夏官兵睡著。只有幾個哨兵的時候,突起發難。殺了許多的華夏官兵。

最後有個團長忍無可忍,下了命令把這個村子里的人全滅了,回來後上了軍事法庭,而華夏也不得不就此撤兵,為什麼?就因為擔心這種情況大量發生,在輿論上對華夏不利。

既然有了前車之鑒,華夏兩岸當然不會再讓這樣的錯誤發生,管你林邑人對我軍的態度是不是和善,一概通通趕走,至于想要留下來的,那也得等戰爭結束後,通過正常渠道來申請。

以前擔心國際輿論,現在需要擔心嗎?國際上,向來都是誰拳頭硬,那麼他說的話就是道理!不服?不服小心我滅了你!這就是真正的國際公平。

只有實力對等或者相差不大的雙方,才會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斗口角,比如以前的老毛子和老米,比如以前的華夏和老米,因為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周邊國家態度又不明朗,就只能選擇口水戰。

可是看看猶大國,周邊全是敵對國家,他才不跟你口水戰,誰敢跳直接就是炮轟和導彈或者是飛機轟炸教訓你一頓,你還不敢反擊!你要反擊了,受到的報復只會更猛烈。

所以林邑也沒有任何懸念的輸了,還丟了一半多的國土,但華夏早有聲明,這些國土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只不過後來被林邑佔了,現在要回來罷了。

世界各國都有華夏的古代地圖,地圖上明顯的表明了華夏曾經統治了峴港以北至少上千年的時間,甚至在孫大炮革了滿清皇朝的命的時候,紅河流域還是在華夏的版圖內,只不過後來被林邑蠶食了而已。

還能有什麼話說?拳頭大就是道理,各國的政客們都懂,誰都不願意做出頭鳥為一個已經破落的小國說話,槍打出頭鳥,這是必須的。

雖然明知道華夏的權力從來沒有到達過峴港以南的地方,但是從峴港到玉嶺才多少距離?如果按照「辱我華夏者,十倍索之」的標準,就是把你林邑滅了也還遠遠不夠的,說起來,華夏還算是厚道了,沒有做絕。

誰能夠想象,只有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對華夏的評價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如果以前華夏軍方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動靜,軍事觀察家們就是劈頭蓋腦的華夏威脅論出來了,現在呢,則說華夏很厚道!(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