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332章 弱者,滿天下都是敵人

第332章弱者,滿天下都是敵人

「若是沙俄也就罷了,區區東瀛,何德何能敢當我大清之敵?」

听到郭金章的話,榮祿禁不住冷笑連連。沙俄的地盤兒比大清還大,人口也不少,而且還跟大清是鄰國,自康熙年間就曾顯露出對大清疆土的野心,所以,將這做為一個大敵,他可以接受。可是,區區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國,連給大清當個藩屬都不配,有什麼資格與沙俄並列在一起?還兩大外敵?簡直就是笑話。

「北洋水師出訪長崎,那日本國自而下莫不驚懼于我大清的巨艦大炮,郭先生,此等弱小之國,有什麼資格與我大清為敵?」袁世凱也是很不滿。沙俄嘛,資格身份都夠,可讓大清去正視一個小小的日本……不帶這麼侮辱人的。

「呵呵,弱小……」郭金章再次苦笑搖頭,「如果日本弱小,那這個世界恐怕就沒什麼強大的國家了。」

「什麼意思?」榮祿等人不解。

「國家的強大與弱小,並不只是表現在它的疆土。英國的領土面積大嗎?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很小,很小很小的彈丸之國,日本都比它大……可它卻是世界第一強國。」郭金章冷冷地看著三人,「你們三個人漂洋過海,在這邊呆了那麼久,卻還有這樣的思想,我只能說,你們都很讓我失望。」

「那又怎麼能一樣?就算他日本有朝一日能趕英國,那時,我大清也早己崛起為世界一流。」榮祿叫道。

「你這話自己信嗎?」郭金章反問道。

「……」榮祿一窒。是啊,這話自己信嗎?大清弊病叢生,想要重新崛起何其之難,還想成為世界一流?這個想法或許有可能會實現,可是,榮祿堅信,自己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了。

「幾十年前,日本還處于最後一個幕府,也就是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對外閉關鎖國,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也不允許國外的日本人回國,甚至禁止制造適于遠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間,只允許同中國、朝鮮和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等外來信仰。可在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雇用工人,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它的出現,沖擊了封建自然經濟,從根本動搖了幕府的統治基礎。在商品經濟形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制約著他們的發展,于是開始呼吁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郭金章沒有理會榮祿的尷尬,又繼續說道。

「這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劉永福對郭金章的話很不解。

「區區雇工,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力量,居然反抗朝廷?」袁世凱也問道。

「這就涉及到人類歷史發展中的生產關系的轉變了,沒有對人類幾千年歷史發展的具體了解,一般人是很難理解這種結論的。不過,你們暫時也不需要了解這些。我只想告訴你們,日本當地因為閉關鎖國,發生了很多的問題,並最終引起了內部的動亂,嗯,就跟大清國內的太平天國差不多。」郭金章道。

「哼,那些長毛不過是一群邪祟之輩,蠱惑了一群什麼都不知道的老百姓反叛朝廷,實乃亂臣賊子,無父無君之徒,談他們作甚?」榮祿不滿道。

「當年努爾哈赤也是明朝的臣子,可他最後也反叛了,大清最後更是取明而代之……是不是也是亂臣賊子?」郭金章反問道。

「這怎麼能一樣?當年太祖皇帝起兵,乃因明廷欺壓太甚,‘七大恨’詔之中說得明明白白。」榮祿反駁道。

「太平天國席卷大半個中國,如果不是洪秀全一幫人太蠢,急于內斗享樂,現在站在我面前的,恐怕就是楊秀清、李秀成那一幫人了,哪還會有什麼大清朝廷?」郭金章冷哼道。

「郭先生!」榮祿面色鐵青,「難不成,你還想與我大清朝廷為敵不成?」

「這只能說明你們的幸運。」郭金章淡淡地看著他,「如果我現在身在國內,一定會起兵造反,把你們滿清朝廷從頭到尾殺個精光,而且我也相信,我會勝利。哪怕你們還有李鴻章,哪怕左宗棠沒死,哪怕曾國藩復生,也救不了你們……我會把你們清廷歷代的帝陵都給挖開,還會帶兵到奉天,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墓也給掘了。刨墳掘墓,銼骨揚灰!」

「你……」

「郭先生,話不可亂說。」

榮祿和袁世凱,還有劉永福三人怎麼也沒想到,原本還好好的,郭金章卻突然對清廷表現出了這樣強烈的敵意,甚至還放下狠話,要將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給銼骨揚灰……這可是不共戴天的大仇也做不出來的事情啊。榮祿驚怒,袁世凱驚駭,只有劉永福,眼珠子轉了轉,什麼話也沒說。

「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太過了?是不是覺得我這麼說話,跟那些亂臣賊子沒什麼區別?」郭金章冷笑,「那是你們自找的。這個世界,從來不相信什麼道德仁義,忠誠仁恕,哪怕是在依舊傳唱著禮儀道德的大清國,真正奉行的也都是那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利己之道,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可,可……」袁世凱哭的心都有了。他還想跟郭金章他們合作呢。他已經可以猜出郭金章剛才那一大堆話背後的意思了……讓他在東北安心發展,以對抗沙俄和日本為理由,大肆發展自身的實力。然後,他的「東北軍」將會成為第二支「淮軍」,他也會借由這股強大的,而且有唐州甚至美國支持的軍事力量掌握國家權柄,成為,甚至是超越李鴻章的存在。可是,他沒想到,說著說著,居然就這麼說崩了……郭金章在自己的地盤兒說著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自然沒什麼,可這話要是傳到朝廷的耳朵里,以朝廷一貫以來的作風,肯定會立即中止跟唐州,包括美國在內的一切合作關系……他太了解朝廷里的那幫蠢貨了。寧可實際被人砍下幾塊肉,也一定要在口頭沾一點兒便宜。可郭金章師在偏偏就在那幫人最在意的面子下手了。這叫他以後還怎麼活?單獨面對沙俄和日本?那不就是讓他去死嗎?

「我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其實並沒有什麼惡感。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明廷自己亂了陣腳,女真趁勢崛起,入主中國,誰也說不什麼。就算女真一族曾經在中原大地沒人性地大開殺戒,屠戮無數,也沒人能說什麼。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落後,就要挨打。弱小,就要挨打……自己不爭氣,怪得誰來?」郭金章深吸了一口氣,又看向了陰沉著臉的榮祿,「可惜,身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子孫,你們太不爭氣。今天的你們,根本就是在步當初明廷的後塵……所以,如果我在國內,如果我有這個實力,那我就有權力把你們殺光,有資格把你們殺光。」

「那你盡可以回大清試試。」榮祿咬牙切齒。

「我會回去的。」郭金章轉過頭看向了遠處的湖面,「不過不是現在。而且,我也很難保證,你們能等到我回國的那一天……明廷當初為什麼會失敗?不就是因為他們內亂了嗎?官逼民反,這才被你們女真族撿了便宜。可現在,大清的情形又比明末好多少?賴著你們祖先的先見之明,三百多年來,你們已經把北方的蒙古弄殘了,可惜,取而代之的卻是比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加可怕、更加強大的西方列強。明朝雖亡,可一直到最後,他們都在戰斗。哪怕總是失敗!……可你們呢?」

「這,這……朝廷不是正在搞洋務運動嗎?」袁世凱嘆息著。他明白,郭金章這是在激將,通過榮祿對大清進行激將。雖然這並不是說郭金章就是忠于朝廷的,相反,這家伙在國內,恐怕還真的有心推翻大清,可是,至少現在,這個人還是希望朝廷能自我振奮,重新帶領國家崛起的。可是,就算明白了郭金章的用心又怎麼樣?朝廷,還能重新奮發嗎?就像郭金章說的那樣,大清還能等到他回國的那一天嗎?

「李鴻章那幫人的洋務運動確實對提高大清的國力有一定的幫助,可是,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比起來,這個運動還差得遠,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郭金章冷哼道。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就是指二十多年前開始的,日本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後所進行的由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始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措施……」郭金章解釋道。

「那也不見得多了不起。」榮祿不是那種一根筋通到底,不知變通的人。他也明白郭金章剛才的話並不是說這小子真個兒的想要動手推翻清廷,當然,如果清廷繼續這麼不爭氣,這個人恐怕就會真的動手了……想到這家伙區區六年就帶領十幾萬人建立起了實力強大的唐州,還在美英等國的虎視眈眈之下打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地盤兒,成為一個相當可怕的地方勢力的情景,他就不寒而栗。因為他知道,這個人一旦真的動手,其氣勢絕對會是排山倒海,更遠甚于當年的長毛。洪秀全之輩算什麼?一群土老帽,淺薄之徒,僥天之幸做下了大事,比起眼前這個家伙,他們差得何止十倍……

「沒多了不起?」郭金章再次冷哼了一聲,「明治維新,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收繳了各地大名的權力,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此外,他們還通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減輕了財政負擔。」

「而除了這些,在社會文化方面,明治政府還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2年設立日本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另外,明治政府還大力發展近代義務教育。他們將全國劃分為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所小學,總計全國有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還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從根本改變著國家的文化和知識面貌。」

「軍事方面,他們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72年頒布征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使得國家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是大清的不知道多少倍。……另外,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從172年,第一條鐵東京至橫濱間鐵路通車,日本的鐵路總里程一直在不斷增加。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2年訂立法式刑法,並還在努力訂立西式的民法和商法。此外,1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就這樣,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明治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雖然在改革期間,由于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使得日本不得不在0年代初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官商,但他們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卻在國內培植了一批實力雄厚的財閥。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日本已經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

「而就在北洋水師出訪日本之後,雖然使得日本舉國下都陷入了憂懼之中,可他們卻並沒有因為恐懼而失去信心,相反,他們在全國範圍內發動言論,將北洋水師和大清當作了頭號大敵,鼓動全國人民為打敗北洋,打敗大清而奮發努力……現在,連日本的小孩子在做游戲的地候,都將‘定遠’、‘鎮遠’當作了打敗的對象。……想象一下,一個從孩子就對大清存在著敵意的國家,一個在勒緊了從天皇到平民,所有人的褲腰帶也要努力發展的國家,這還不夠資格成為一個大敵嗎?嗯?」

「哼,即便這樣又如何?我就不信,區區日本,能真個兒的威脅到我大清!」榮祿冷哼道。

「是嗎?那麼明末的時候,又有誰想到過最終能奪取天下的會是滿清?」郭金章駁斥道。

「哼……」榮祿又冷哼了一聲,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因為郭金章說的沒錯,明末,即便是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多爾袞打敗,北京城也被滿清佔領的時候,也依舊有無數的人不相信滿清會最終成為中華大地的主人……哪怕是滿清朝廷自己。他們的大多數人想的都還是搶一把就走……那個時候,就是堅持留在北京的多爾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堅持居然成全了一個中原王朝。可是,用昨天的滿清來比喻今天的日本……榮祿還是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哪怕他無法反駁。

「算了,反正我該說的也都說了……」郭金章當然看得出榮祿的不以為然,甚至,一邊的袁世凱和劉永福也對他的話不怎麼在意。因為,日本跟西方各國不一樣,對清廷來說,也算是「認識」了兩三百年的「熟國」,所以,清廷下都自認為很了解這個國度。在他們的眼里,日本,依舊還只是以前的那個連大清的藩屬都不怎麼配當的彈丸島國,哪怕真個兒的雄起,也頂多就像是明朝的倭寇一樣給大清添點兒麻煩,不值一提。這讓他很郁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郁悶,他有點兒火︰

「你們今天不小心日本,以後日本打到大清,可別怪我沒有提醒……而且,如果真的有一天,你們自己不爭氣,可別怪我唐州不講情面。到時候,我們一定是走在最前列的革命者,推翻大清王朝的革命者。這無關好惡,只是為了利益……總之,就是一句話︰如果你們自己不行,那麼,滿天下都會是你們的敵人,恨不得把你們拆骨扒皮的敵人!」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