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三章 第一節

不貪一聲輕嘆,道:‘施主是聰明人,又何苦行此愚舉.‘

‘施主此刻,還打算用什麼來戰貧僧呢?‘

易離秋冷笑道:‘便只用一劍.‘

‘本應已在方才將南宮家三人殺去,卻被三位大師強行破去的一劍.‘

不貪道:‘阿彌陀佛,施主言重了.‘

‘方才我三人出手,只是救人,並未破招.破去二字,愧不敢當.‘

又道:‘觀施主方才一劍出手,卻不大象是武當劍法啊?‘

易離秋嘴角微微一搐,道:‘武當劍法變化萬千,深如玄岳,在下入武當已近三十年,尚未得以盡識,大師這般說法,難道曾經將我武當百八路劍法盡數研習過麼?‘

不貪語氣一滯,呵呵笑道:‘施主果然慧心,是貧僧失言了.‘

又道:‘既如此,此劍名稱,可能一告?‘

易離秋微笑道:‘此劍,名為不仁.‘

不貪微微一震,道:‘不仁?‘

易離秋大笑道:‘正是!‘

楊獨銳低嘆一聲,黯然閉目.

許華晶低聲道:‘二哥,老大用的,便是那一劍麼?‘

楊獨銳低聲道:‘正是.‘

又道:‘噤聲,好好看著,若能學點皮毛,也夠你受用了.‘

佛號聲中,不貪道:‘施主,請.‘

請字出口,不嗔不痴同時退後半步,三人方位,立時形成了一個三角,不貪位居正中,對著易離秋.

易離秋長劍徐徐揚起,三人卻似是視而不見,一起閉目垂首,雙手合什,喃喃念誦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念誦聲中,易離秋神色漸緊,已提到一半的劍,竟又慢慢落回.

鄧八荒精神大振,笑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鄧四海亦笑道:‘久聞三大羅漢分別修得少林七十二技中的摩訶指,般若掌和波羅密手,而若三人聯手,更能運使少林烏巢心法,足可敗敵于無形,不戰而收人,今既有緣,倒要好好見識一下.‘

鄧八荒又道:‘什麼不仁,倒是第一次听說,原來武當的老道們也只嘴上說的漂亮,壓箱底的功夫,卻也不大講仁義道德的麼?‘說著已是大笑起來.

鄧八荒能大笑,只因他有著大笑的實力,在此刻圍聚于桐廬山上的數百江湖人物中,他就絕對可以有實力位居前三之列,縱是少林三羅漢,若是平手過敵,他也有信心在五十招內將其中的任何一人敗下.

但是,此刻,大多數人,卻已經完全笑不出來了.

不是怕,不是懼,闖江湖的男兒,本就過得是刀頭舌忝血的日子,膽小的人,一早就已回了家里種田.

他們,只是,突然,就‘笑不出來‘了.

喃喃佛號聲中,絕大多數的人,面色都開始變得肅穆和沉靜起來.

姚伯彥冷哼一聲,道:‘這算什麼意思?‘

岳平仲笑道:‘少林烏巢心法,果然名不虛傳.‘

又笑道:‘姚兄此刻,是否也有些覺得萬念俱灰,無意爭斗的念頭了?‘

姚伯彥驀地一驚,道:‘岳兄說得是,難道,難道說‘

岳伯彥只一笑,道:‘無形消千劫,片言度萬蒙,果然了得,果然不愧是當日曾救駕開唐的烏巢心經!強如姚兄,在未有提防的情況下,竟也會被影響.‘

唐若希微微一笑,看向身側那高大男子,笑道:‘老六,如何?‘

能被唐若希稱做‘老六‘的人,當然就是‘雷驚天地‘唐天放了.

不屑的輕哼一聲,唐天放道:‘嚇人的把戲,就只能欺負一下沒用的東西,若二哥你發話,我立時就能將它破去.‘

唐若希笑道:‘現下尚沒這個需要,老六你便先忍忍吧.‘

又笑道:‘雖然如此,能在不動聲色將此地九成以上人群的心志影響,這烏巢心法的威力,就比傳說中更為驚人.‘

復又笑道:‘但此刻他三人的主要目標本是易離秋,為何又會將不下五成的禪力白白釋出,來將我等影響?‘

唐若諭低聲道:‘以屬下之見,他們當是刻意為之,想化此爭斗,息此血戰.‘

木無表情,聲音冷靜而清晰,雖然亦只是二十出頭,但他卻就全無被這驚世心法干擾到的跡象.

佛號聲中,三僧面上,都已有滿意之色.

易離秋的面色,已漸趨平和,手中的劍,已慢慢垂下.

縱是以一敵一,三僧本也都有信心將這小輩擒下,但原是為著化解此劫而來,他們自是不願單單依靠武功來將此事完成.

所謂烏巢心經,本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乃是南北朝年間胡僧鳩摩什智譯入,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修行者誦之,可以守本心,闢魔瘴,號稱‘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亦是佛藏中極為緊要的一門經典,卻不干武學什麼事.

直到後來隋未年間,少林出了一名高僧,法名覺遠,自號烏巢,天份驚人的他,以二十九歲之齡,便已精修七十二技之三,成功之速,乃是少林寺中自二祖慧能以下的第一人.

他所修習的三門絕技,便正是摩訶指,般若掌和波羅密手.

同是源出于多心經的三門絕技,使他在修習中不可避免的開始對多心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興趣,而到最後,這個佛法修為與武學修為同樣高深的人,就終于將之改造成了一門絕技,一門幾乎可說是威力無可限量的絕技.

未有名列七十二技,那是因為,便是烏巢自己,也無力單獨運使它.也是因為,這完全沒有‘殺傷力‘的絕技究竟該否列入武技之中,也是一件頗有爭議的事情.

但不管怎樣,在‘十三棍僧救唐王‘一役中,這門‘沒有用‘的絕技,卻就發揮出了任何其它少林絕技都沒辦法做到的功效.

當以烏巢為首的十三名高僧一齊依照烏巢研發出的‘心法‘去念誦多心經的時候,多達數千的王世允軍,竟就一個個的將武器丟下,沒了任何殺意的,眼睜睜的看著那個頭上懸了五千兩花紅的年輕人被從他們的眼皮下面帶走.

沒有任何實質的殺傷力,然而,烏巢心經卻就可以將周圍的人影響,使之在不知不覺間斗志盡糜,無意紛爭,亦只有少林這等佛家聖地,才能夠創出這樣子的‘武功‘.

易離秋雖強,但以一人之身力抗三大羅漢數十年的禪修,對他來說,仍是太過勉強.

集注于他一人身上的力量,就多過三大羅漢用以牽制場中其它高手的總和,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堅持至今,已是一個奇跡了.

咬緊牙關,勉力將手中的劍一點點提起,但未及提過腰間,便已覺得手如灌鉛,劍如千鈞,怎麼也提不起來.

不想听,但三人的喃喃佛唱,卻似是無孔不入般的在他的耳中不住回蕩,竟不似來自身外,而是發于自己腦中一般.

疲勞,厭離,一股愁倦之意,竟在不知不覺之間,將易離秋漸漸控制.

不知為何,他便覺得,只消將劍丟下,便可取得安寧,取得輕松.

自然也明白,這是已被三人禪力影響到的跡象,可知道又如何?此刻的他,就已漸趨不能自拔.

楊獨銳低嘆一聲,搖了搖頭.

遠處,林中,一條大漢‘波‘的一聲,捏開了一粒花生,丟進了嘴里.

他所坐的地方,是一根不過粗若兒臂的樹枝,但這虎背熊腰的大漢坐在上面,它卻甚至連一點點下沉的跡象也看不到.

冷笑著,他模模自己的下巴.

(沒有用的東西,連出劍的力氣都沒有了嗎?)

(既如此,我便幫幫你好了!)

呀呀聲中,兩只烏鴉漸漸飛近,在大漢所踞的枝頭上,正是它們的窩.

頭也不抬的,只一伸手,那大漢已將鳥窩抓到了手中,信手一抖,什麼樹枝枯草都已被他摔了個干干淨淨,就只留下四枚鳥蛋握在手中.

眼見如此,兩鳥再難忍耐,呀呀聲中,已是撲向大漢,卻又怎是對手?只一下,已被那大漢將翅膀彈傷,摔向地下.

眼盯著二鳥墜下,大漢一聲冷笑,右手驀地一緊,已將鳥蛋捏得粉碎!

當易離秋已將把劍丟下的時候,一陣極為淒厲的叫聲,忽地自林中傳出!

那大漢微微一笑,將右手松開,在身上拭了幾下,喃喃道:‘怪不得都說什麼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不錯,果然不錯.‘

以三羅漢的定力修為,這陣鳥叫自然尚不足動之,但听在已將放棄的易離秋耳中,卻是悚然一驚!

(我這是怎麼了?!)

驚覺的同時,他的劍,已再揚起!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