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聖京 第十一章 禍亂之源

待小謝已離去好久,我才悵然地走向她來時的那輛馬車。

暮色低垂,浮雲飄過,樹梢的月色更為朦朧,這片皇陵上的土地,仿佛也有了生命般,莊嚴肅穆地向我壓來。

我站定,深深地吸了口氣,揮去這種壓抑的感覺。

「公子,你要上哪去?」小謝稱他張伯的車夫恭敬地問我道。

「麻煩張伯送我去城東的周御史府。」我坐進馬車,回答道。寬敞華麗的車廂里,仍留有淡淡的香氣,似有似無,仿佛就是小謝的味道。

「公子可是周二公子?」听得我的話,那張伯變得愈加恭敬道。

我點頭承認。張伯顯是很高興,「想不到周公子原來與我家小姐是朋友。周公子,您知道嗎,現在京城可是人人在談您呢,說公子才高八斗,獨自舌戰聖京名流,扯下了他們的假面目,大家都覺得很痛快呢。」

我一征,停下暗嗅的動作,我想不到事情這麼快流傳開來,大哥知道自是不必說了,小謝更是根本當時也在場,就連慕容青雲他們,也可說是因為他們消息靈通之故,但這些京城百姓呢?短短一夜間的事,居然能傳得這麼廣,肯定是有心人在其中推波助瀾,誰會這麼做?而他的用意又是什麼?

張伯高興完,眉頭馬上就皺起來,他揮著馬鞭道,「周公子,既然您是小姐的朋友,請你幫忙勸勸我家小姐吧,讓她別再到處奔波了。」

我又是一楞,小姐?小謝麼?她不是孤兒嗎,怎麼會成張伯口中的小姐了?

「小謝姑娘是你家小姐?」我問道。

「是啊,她是老爺夫人四年前收的義女,那年老爺來京上任,道上遇到山賊,恰巧小姐出現救了他們,老爺夫人對小姐很是感激,對她又頗為投緣,得知小姐無親無故後,就提出要收小姐為義女,小姐也答應了,這樣,小姐一年兩頭的就會來京看望老爺夫人一次。住上一兩天就走,老爺夫人怎麼勸也不听,周公子,老奴認識小姐這麼久了,看她都是獨來獨往的,難得今天看見她與公子有交往,周公子,請你也就幫忙勸勸小姐,讓她安定下來吧,她那樣子,連老奴看了都心疼呢。」張伯道。

原來有這般原委,我又仔細一問,才知道張伯口中的老爺,也就是小謝的義父原來是翰林院的張大人張申良,此人與要與我比試書法的鐘成齊名,被稱為「翰林雙仕」。

我苦笑道,「我也未必勸得了她哪,小謝個性獨立,武功高強,或者江湖才是她的天地呢。」

張伯也是一嘆,「是啊,不過小姐總是個女兒家,老在江湖上奔波,這總不是辦法呀。」

我也只好安慰這老人幾句。

一路嗉叨,到了周府,已是亥時一刻了,我下了馬車,向張伯道謝而別。

我問問那門僕,得知大哥果然回來了,于是我匆匆趕到書房。

明亮的油燈下,大哥正手執卷冊靜靜地坐著等我。

大哥見了我進來,放下那明顯沒什麼翻動到的書卷,責怪道,「怎麼去得這麼晚?」

我隨意解釋了一句,大哥听了也不甚理會,他眉頭輕皺,話入正題道,「

「子龍,你可知道,現在京城對你的事傳得很是沸揚?」

我點點頭,這我已從張伯那里知道了。

大哥看看我,卻又不再說話了,眉頭鎖得更深。

我只得開口道,「大哥,皇上欲要做什麼事?聖京能人這麼多,難道非要我不可麼?」

大哥在屋子里踱起方步,靜靜地。我亦不敢出聲騷擾他。

良久,大哥方緩聲開口道,「先皇平宗皇帝高壽,當今聖上四十五歲方即位,至今不過十五年。」

我不知大哥為什麼要說這個,亦不好詢問,只得靜靜地待他說下去。

「當今聖上並不是先皇的兒子,先皇的兒子只有一個,就是如今寧國府的靜王爺。聖上是先皇的佷兒。」

我訝然,「那這靜王爺怎麼沒繼承皇位?是靜王爺體弱多病麼?」我也听過這個有‘藥罐子’之稱的靜王爺,只是想不到他原是先皇的兒子。

大哥搖搖頭,「外間傳說雖是如此,但其中頗有內情。」

大哥站在桌旁,以手輕叩著桌面,沉思半晌,慢慢地向我道出一段辛秘……

延平三十二年秋,皇城內外,彌漫著一種哀傷,臣民俱已知道,七十二歲高齡的平宗病危了。

此時,皇上養病的寢宮內,平宗正病懨懨地躺在龍床上,半閉著雙眼出神,兩個侍臣候在一邊,大氣不敢出。

忽然,一個太監進來走到平宗跟前輕聲道,「皇上,孝王爺殿外求見。」

「宣。」平宗無力地半舉起手,弱聲示意道。心里想自從病後,京里夠得上格的王爺大都來探望過自己了,就是這個一向親近的親佷子沒來過,這不符那平庸守孝的佷子的個性,他都有些奇怪了。

很快,四十多歲的孝王爺便來到平宗面前,他恭敬地給平宗磕頭問安,道,「皇上身體可見好?」

平宗搖搖頭,「還不是老樣子,近來更覺體重了,你是來看朕的嗎?坐吧。」在內臣的扶侍下,他半坐起身道。

孝王爺坐下來,環顧了平宗的左右,沉吟不語,宗見狀,向左右道,「你們先退下吧。」

那幾個內臣有些不安地道,「皇上……」

平宗搖搖頭,「下去吧,沒事的。」他對自己這個佷兒的為人還是有信心的。

待內臣們都退下後,平宗望著孝王道,「你有什麼事,說吧。」

孝王爺道,「皇上,佷兒此來,是有一得想說與皇上。」

看著孝王烔烔的眼神,平宗頗出意料之外,在自己的幾個親佷子之中,就數這個孝王最不理政事,平時亦沒什麼作為,想起自己的親兒靜王體弱多病,已看出幾個佷子已對自己身後的皇位虎視耽耽,本就數這個佷兒為例外,現在看他的樣子,平宗發覺自己或者看錯了這位佷兒。

「那你說罷。」平宗開口道。

孝王道,「佷兒發現,聖龍有一禍根,此禍根不除,必成為聖龍亂源。」

平宗神情微震,雙眼似也回復神彩,道,「什麼禍根?」

孝王截鐵道,「封地。」

平宗笑了,「你這是危言聳听了吧。封地之制,已行之多年,外宗不得掌兵權。何能成亂。」

孝王爺道,「不可以養兵,卻可以養匪。」說著出懷中掏出一份紙折,向平宗送了過去。

並接著道,「他們在所在之地政聲頗隆,若有時機,民心必多向之,皇上當知道,民者,亦是兵者也,此更尤為可慮。」

平宗接過紙折略略一翻,臉色為之數變,後黯然長嘆道,「是朕失職了。」

孝王道,「這怪不得皇上,聖龍王朝建立已近三千載了,封地之制已行有千余年,似乎也是該改一改了,如今聖龍看似太平,實則積弱已久,各地各自為政,若有強敵來範,後果實不堪設想。」

室內沉默下來。

良久,孝王道,「為我趙氏聖龍皇朝千秋大業,望皇上思之。」

平宗閉目半晌,方睜眼喝道,「你信自己有這個本事麼?」

孝王定道,「為我趙氏,為我聖龍,佷兒必盡全力。」

平宗盯著他,緩道,「靜王當如何?」

孝王定聲道,「佷兒必視之如親弟,永世不相範,如圍此誓,願遭天遣。」

平宗久久不語,良久,方揮揮手,孝王恭敬而退。

直至門前,平宗道,「這份名單是不是不全?」

孝王身形一頓,停了一會方道,「皇上英明。」頭也不回地去了。

孝王去後,平宗身子緩緩向後一倒,病體再次發作。

第二日,平宗帶病召集百官,宣告孝王為下任皇帝,又三日,平宗薨。現在的皇上繼位,是年為文正元年。

……

也是過了良久,大哥方道,「皇上的遠見,在對高良一戰的時候果然應驗了,幸好蘭月公主的出現才不致于使情勢演烈下去,而皇上養精畜銳了這麼多年,作了不少準備,也覺得是時候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了。」

我訝道,「徹底解決?是要把封地這種制度取消嗎?」

大哥點頭道,「不錯,取消這種制度對聖龍確有好處。」

我大感震驚,「但那豈不是要跟普天之下的王爺作對?」

大哥點點頭,「這就是事情的難辦之處。」

我想了想,再次吃了一驚道,「皇上不是想讓我來辦這件事吧?」

大哥卻是再點了點頭。

我苦笑,「這皇上未免太看得起我了吧,我如何斗得過些有權有勢的王爺!」

大哥淡淡道,「當然不是讓你一人斗,有皇上、三殿下、蘭月公主及秦丞相與我在背後支持你,你可以放手施為。」

我愕然,「參與這件事的就這些人?」

大哥點點頭,「此事關系重大,當然是愈少人知言愈好。」

我還是不解,「為什麼要我來做,那三殿下他不行嗎?」

大哥望著我,有些意味深長地道,「他是皇子。」

我思索了一下,便即明白,這三皇子身為皇位繼承人之一,但這種幾乎得罪整個王族的事他是不會出面干的,雖然他內心上肯定巴不得撤消封地,統一皇權。

我微嘆了一口氣,「那丞相呢,這種國事,本應由他出面的。」我沒說蘭月,雖然我覺得她更有能力處理好這事。

大哥還是淡淡地道,「我們都不適合,我們的牽扯都太多,只有你,你明白了麼?」

我明白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哼,他們在有心把我這個新人抬上台面作替死鬼。

「那皇上這次壽宴請了這麼多人是為了什麼?」

我問道,既然最大的秘密都知道了,這個總可以告訴我了吧。

大哥淡笑道,「這是替你的朋友慕容青雲問的吧,放心,皇上請他們來不過是為了與他們聯絡感情。詢問他們對統一稅收的看法,這些人掌握了聖龍的經濟命脈,必得先模清他們的念頭,幫他們洗洗腦子,免得撤消封地後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跟著起哄。」

「有什麼問題,見到皇上時問他罷,他明天下午會下旨單獨召見你。」

大哥看著我,又道,「雖是如此,你言辭還是得謹慎些。」

見我點點頭,大哥才把眉頭松下來。

兩人沉默了好一會兒,大哥嘆了口氣,拍拍我的肩膀道,「既然掉進這個旋渦,就努力把它解決掉把,我是信得過你有這個能力,不然,我拼死也會把你送離京城。唉,事情發展至此,亦是我料所不及的。」

看著大哥一臉沉重,我道,「大哥………」

大哥揮揮手,示意我不用說了,「晚了,睡吧。」說完,率先走了出去。

到了門口,他又回轉過頭來,「你還沒吃飯吧,叫廚房整點東西吃了再休息。」

我應了一聲,心情復雜地回到房里去了,看來,今後的生活必是精彩可期啊,而今晚我或者要失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