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利劍出鞘敵膽寒 第五十七章︰來之不易的台兒莊大捷

第五十七章︰來之不易的台兒莊大捷

國人素有怨氣遷移的傳統,湯恩伯受到蔣委員長的嚴厲訓斥,他認為就是因為張天翔太突出,才顯示出自己的無能。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掌控著七、八萬國軍精銳,委員長還把韓復渠的重炮團強行調給了他,前有第2集團軍在台兒莊死頂著日軍,還有其他國軍的配合,自己躲在瀨谷支隊的身後,竟然還不能重創瀨谷支隊,這是什麼原因?總之,湯恩伯算是記恨上了張天翔。

不過,記恨張天翔歸記很張天翔,但是眼前的僵持局面,還是要盡快打開。不然的話,委員長那句‘湯軍團長老矣?’就成真了。他立即對第20軍團下轄的第13軍、第52軍、第85軍下達了全力進攻的命令。可是,他這個命令還沒有來得及執行,就因戰場上新出現的情況而改變了。

阪本支隊的主力被第31軍阻擊在蒼山一帶不得動彈。可是,日軍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大將親自命令阪本支隊全力向台兒莊方面增援,以期避免第63聯隊可能被中國軍隊第2集團軍的包圍,也為攻佔徐州加快速度。所以,阪本支隊在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和坦克對駐守在蒼山的第31軍一個師發動攻擊,在付出重大代價後,突圍而出,直撲向城。

就在52軍攻佔水湖、王莊後不久,軍團長湯恩伯中將接到了在向城地區對臨沂警戒的第13軍騎兵團團長李之山上校的報告,該報稱︰日軍由臨沂方面向台兒莊方面開來的日軍2000余人,在飛機掩護下進犯向城,本團無力反擊,請求注意側背安全。目前該團在89師的支援之下正與日軍相持于邵家莊。同一天,日軍第10師團為了加強瀨谷支隊的攻擊能力,將駐濟寧的39聯隊第1大隊派往台兒莊。

這一報告使軍團長湯恩伯中將極為震驚,他除了大罵龐炳勛、張自忠作戰不利、平白支援他們那麼多彈藥之外,更為自己部隊可能遭到的東西夾擊而憂慮不已。湯恩伯沒有罵第31軍,因為李長官調第31軍來增援,湯恩伯還不知道。

向城是臨沂通往台兒莊的必經之路,如向城失守,那麼20軍團必遭夾擊,而有覆沒的危險。為了擺月兌月復背受敵的不利境地,湯軍團長以「避免與敵膠著,且戒冒險決戰」的理由,決心違背戰區長官部的作戰計劃,「將在內線的作戰兵力轉用于外線」。

湯軍團長于是發布命令如下︰「一、第52軍除留一部于台兒莊附近監視外,以主力依洪山鎮為軸,外翼經該鎮東北轉向向城、愛曲、秋湖席卷,將日軍卷入我包圍線內。二、第85軍由青山附近,分數縱隊,強行向南橋、魯坊一帶之敵掃蕩,並掩護第52軍之側背,排除台兒莊、嶧縣兩面敵之尾追,並截留愛曲之敵,以阻其前進。」

這一決定固然使20軍團免受夾擊之危,但是卻置戰區長官部的作戰計劃于不顧,私自月兌離戰場,不僅放任日軍阪本支隊長驅直入台兒莊,同時也讓瀨谷支隊的第10聯隊得以與莊內日軍會師。日軍兩個支隊的兵力匯集,使在台兒莊地區作戰的中國軍隊第2集團軍承受了相當巨大的壓力,戰局轉而對中國軍隊不利。

4月3日凌晨,第20軍團各部皆抵達新的作戰位置,並于上午7時許對位于蘭陵鎮以北的日軍第21聯隊一部發動進攻,並接連佔領南橋、鳳落等地。但是在向城方向卻放開缺口讓日軍阪本支隊主力進入,並進佔蘭陵。16時,湯恩伯中將命令52軍速以主力迂回至作字溝日軍側背發動攻擊,並以一部控制鳳落至河灣一線。命令85軍除以第4師進入蘭陵至李莊一線布防並配合52軍作戰,以89師開赴軍團部駐地四戶作機動部隊使用。同日,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見台兒莊方向情況危急,臨沂守軍已無力回頭阻截,于是急命趕赴岔河鎮的32軍139師配屬給第20軍團,即刻阻擊南下的阪本支隊。

4月3日,部署就緒的第20軍團各部對已經進入包圍圈的日軍阪本支隊發動攻擊,盤踞劉莊、愛曲、蘭陵一帶的日軍第21聯隊後衛部隊約三個中隊的兵力被20軍團迅速包圍。據守劉莊的日軍中隊于午前被52軍殲滅,據守愛曲、蘭陵的日軍則遭到85軍正面攻擊,損失慘重。入夜後,湯軍團長命令52軍接替85軍第4師陣地,集中軍團主力將據守蘭陵、洪山的日軍殘部一舉殲滅。

在台兒莊方向,日軍瀨谷支隊已經進入台兒莊以東地區,並于19時突破守軍第27師的陣地。另一路由臨沂出發的阪本支隊主力在岔河鎮以西為守軍第139師所阻,但是其先頭部隊已與瀨谷支隊的第10聯隊取得聯系。

第5戰區司令長官部在得知日軍兩路支隊已經會合的消息後,又急忙命令由碾莊調來的75軍進入岔河、由臨沂調來的111師333旅進入魯坊,均歸第20軍團指揮。李宗仁上將此時雖然對湯恩伯抗命不尊而惱火,但是對于殲滅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是信心十足。

4月4日8時,軍團長湯恩伯中將命令所屬各部對當面之日軍發動總攻(其中第4師開赴四戶做軍團預備隊使用)。其中第52軍與第85軍相互配合,對劉莊至小鍋里一線日軍發動猛烈攻擊。日軍第21聯隊不支退守紅爐口,但是又遭到了配屬20軍團作戰的炮兵第7團的猛烈轟炸,終于在10時許,被中國軍隊第52軍突破陣地,該聯隊殘部在聯隊長片野定見大佐的率領下向西北方的尚岩敗退。第20軍團在這一天的戰斗中,順利殲滅了愛曲至蘭陵之間的日軍,同時也肅清了向城至秋湖沿線的日軍殘敵。在結束這里的戰斗之後,湯軍團長由命令89師迅速向岔河鎮前進,企圖將在岔河與中國軍隊第75軍、第139師作戰的阪本支隊主力夾擊殲滅。

4月4日,在台兒莊地區作戰的瀨谷支隊長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中國軍隊強大兵團的包圍之中,不斷不能達到吸引中國軍隊的主力,以期為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創造機會,就連自己也面臨了覆滅的危險,他連忙向師團長請求作戰指導。師團長磯谷中將听到瀨谷的報告,召集師團的一個聯隊的機動兵力,親自帶隊來給瀨谷支隊解圍,卻被第3集團軍余學忠部和孫桐萱部重重阻擊,半步都走不動。

阪本支隊則在岔河鎮以西地區遭到了中國軍隊第75軍、第85軍和第139師的全力圍攻,進展陷入停頓。當日軍第5師團的板垣師團長發現阪本支隊有被中國軍隊圍殲的可能之後,立即向阪本支隊發出了「月兌離包圍圈,返回沂州」的命令。

在85軍方面,軍長王仲廉親臨前線,督率89師對鸞墩、大顧珊的日軍發動進攻,另以530團迂回日軍後方,配合師主力的正面攻擊。日軍在遭到夾攻後終于不支後退,大顧珊為89師攻克,有利的配合了75軍方面的作戰。是役,該師第529團團長羅芳圭上校、團附李友余中校在指揮部指揮攻擊時遭日軍飛機轟炸而殉職。同日,第52軍于中午11時開始向北洛、泥溝方向的日軍發起攻擊,企圖切斷瀨谷支隊的後方聯系。

4月5日上午9時,日軍第42聯隊集中1000余人的兵力對大顧珊發起反擊。此時的大顧珊陣地由89師265旅529團和333旅665團防守,這兩個團面對日軍的猛烈攻擊堅持不退,爭奪甚為激烈。第89師師長張雪中少將于晚20時又投入第530團開始反擊,終于徹底擊退了日軍,雙方形成對峙態勢。日軍阪本支隊長此時見攻擊大顧珊失敗,且補給線也被切斷,遂于20時正式電告瀨谷支隊長關于師團長要阪本支隊撤退的命令,其撤退時間預定于6日傍晚開始。

由蘭陵鎮、洪山鎮沿橋頭、甘露寺、孫樓、房莊一帶對日軍第63聯隊發起進攻的52軍也遭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在在得到增援後又發起反擊,並攻佔底閣、楊樓。楊樓失守後,第25師師長張耀明少將命令所屬第146團負責奪回。但是該團在反擊時,遭到日軍依托村寨據點的火力封鎖,營長曹雲劍少校在進攻時陣亡,146團反擊失利。第52軍繼又投入75參戰旅,終于收復了底閣、楊樓。

湯軍團長又積極部署進攻,他命令第75軍向蕭汪、東莊、台兒莊攻擊前進;第85軍向低石橋、燕子井、岔河山、劉家湖攻擊前進;第52軍向泥溝、北洛攻擊前進。當晚,20軍團各部在接到命令皆對當面之敵發起猛烈進攻,接連突破日軍陣地。

4月6日凌晨,日軍瀨谷支隊長發現中國軍隊第110師(暫由第2集團軍指揮)已進至泥溝、獐山以西,第52軍已擊潰第63聯隊第1大隊逼近支隊部,而阪本支隊又遭到中國軍隊圍攻無法向台兒莊靠攏。于是瀨谷支隊長認為「獨立維持台兒莊戰局困難」,于15時30分電告師團長磯谷中將「暫撤離台兒莊地區,部隊向後方集結」。同時他還命令主力部隊速向獐山集中,並以第63聯隊一部佯攻朱莊掩護支隊主力後撤。此時在兗州的第10師團師團長磯谷中將在得到電報後立即要瀨谷啟少將中止撤退命令,但是瀨谷少將身陷險境,深知今夜如不突圍,等明天中國軍隊合圍後就有被全殲的危險。所以瀨谷支隊長不顧磯谷師團長的反對,仍于20時下達了撤退命令。于是在日軍戰史記載的「沉重撤退」開始了。

可是日軍要從已是一片混戰的台兒莊戰場全身而退並非易事,首先是莊內部隊仍在激戰之中,其次「緊急撤退」時的軍用物資和陣亡官兵的尸體均無法及時運走。盡管瀨谷支隊長忍痛的將這些部隊和物資所拋棄,但是仍舊遭到了中國軍隊第2集團軍各部的追擊,其莊內留守部隊被迅速殲滅,重裝備也因行動遲緩而被盡數破壞(重裝備中有2門155毫米榴彈炮、4輛履帶牽引車以及8輛輕裝甲車)。

瀨谷支隊撤退的同時,在岔河鎮以西的阪本支隊也開始了突圍作戰。但是向臨沂突圍的方向有中國軍隊第75軍、第85軍等部,阪本支隊此時根本無力從此方向突圍。于是阪本支隊長只能改變方向,由西北方突圍,企圖向瀨谷支隊靠攏。該支隊于撤退途中先是受到中國軍隊第75、85軍的追擊,隨後又遭到了52軍的截擊,損失極為慘重。這還算,當撤退到泥溝鎮的時候,被含恨追擊的第31軍給趕上,將已經是傷痕累累的阪本支隊團團圍上,這一次,阪本支隊再也沒有力氣突破第31軍的包圍了,經過一天的激戰,第31軍在付出兩千多人的傷亡下,全殲了阪本支隊的殘部一千八百多人,連支隊司令阪本順少將也做了刀下鬼。阪本支隊留在臨沂的兩個大隊的的日軍,也被張自忠的59軍聯合龐炳勛給消滅了。

4月7日凌晨4時,瀨谷支隊主力已退至官莊,留在台兒莊內的部隊則全部「為天皇盡忠了」。4月8日,瀨谷支隊集結兵力于嶧縣地區,並以一部佔領獐山、白山。瀨谷支隊的殘部有兩千余人逃月兌了中國軍隊的包圍,但是卻搭上了前來救援的阪本支隊六千多人,也算是得不償失吧。

鑒于日軍在4月7日已撤出台兒莊地區,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于當日12時下達了追擊作戰的命令。4月9日,李宗仁上將親往台兒莊地區指揮第2集團軍和第20軍團對嶧縣的反攻。第20軍團此時所接受的任務是由東向西,與第2集團軍相互配合,攻擊嶧縣。軍團長湯恩伯中將在領受任務之後以52軍由東向西進攻,以85軍由東南向西北進攻,形成包圍之勢。

4月10日夜,第20軍團與第2集團軍發起總攻。20軍團所屬之第2師于11日凌晨攻佔九山。由于日軍對于堅守嶧縣已有充分準備,且日軍的增援部隊也從四面趕到,4月15日,第20軍團以及其余友軍奉司令長官部的命令撤離嶧縣,台兒莊戰役至此結束。

台兒莊會戰,在李宗仁的親自指揮下,中國軍隊各部精誠團結,浴血奮戰,連續作戰近一個月,付出五萬余人的傷亡,取得了擊潰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滅日軍2萬余人、並繳獲大批武器、彈藥的巨大勝利。戰報上報到軍事委員會後,委員長在消滅日軍兩萬余人的數字上又加了一筆,變成了消滅日軍三萬余人。

台兒莊戰役的勝利來之不易,戰局曾經一波三折,國軍更是傷亡了五萬余人,122師師長王銘章在藤縣殉國。盡管這樣,當軍事委員會對外召開新聞發布會後,全國的民眾又一次沸騰起來。而此時,張天翔與游擊縱隊已經回師廬江了。

第五十七章︰來之不易的台兒莊大捷.

第五十七章︰來之不易的台兒莊大捷,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