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鏖戰雅克薩 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師

「大帥,恕末將斗膽說句不中听的。」

在趙強與眾將正高興時,潘美卻突然露出幾分憂色說了一句,眾將听了他的話,全都奇怪的向他看去,不明白這「不中听」是什麼意思。百戶趙德是潘美的司,見他突然不著調的冒出一句來,一下急壞了,擔心這小子在大帥面前胡說八道。左銘南和錢林等後師團師的軍官也都「咯 」一下,心慢慢的提了起來。

趙強倒沒有奇怪,和聲對潘美道︰「你說來听听听。」

「是,大帥!」得了趙強應允,潘美暗吸一口氣,指著那些只是穿著棉軍裝的部下道︰「軍士們訓練賣命,也都有成效,可是我後衛師團多為不披甲,一旦了戰場,兩軍交鋒起來,傷亡勢必巨大。就以末將這二百兒郎來說,進退攻殺都可算精兵,但一旦真的廝殺起來,僅一輪箭雨,估計就要死傷過半,如此,恐不及敵兵陣前,便告全軍覆沒,所以末將懇請大帥盡早為我後衛師團將士披甲!」

「此事本帥正在籌備,斷不會讓你們以血肉之軀沖鋒陷陣的。」

趙強也有些無奈,潘美說的是實情,這身手再好也得有機會靠近敵陣才行,可是眼下整個後衛師團除了幾百幅從清軍手中繳獲而來的皮甲和棉甲,便再也無甲可披了。也就是說,在清軍弓箭的射擊下,後衛師團只能是活生生的靶子,要冒著巨大傷亡才有可能接近清軍,而到那時候,這戰斗力估計也就剩不了多少了。這個問題在陳昂建議明號服時趙強便想到了,可是以關寧軍現在的冶煉能力,只能勉強保證火銃的需求,而無力再承擔鎧甲的打造,何況也缺少這方面的工人。棉甲和皮甲倒是可行,但棉花從哪里來,皮毛又從哪里來,尤其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大批配裝,簡直就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為後衛師團配甲是不可能的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使用他們,趙強考慮再三,定下騎兵師團在前,後衛師團在後,近衛師團策陣的戰略,即與清軍對陣時,先以近衛師團的火銃吸引對方的騎兵來攻,然後再以騎兵師團沖擊他們的步兵,待清軍陣亂後,再將後衛師團壓。如此,便能最小程度的減輕後衛師團因為沒有披甲造成的戰斗力損失。

一戰,一戰定乾坤!只有一戰而滅清軍的北征大軍,關寧軍所缺少的一切戰略物資才可能從清軍手中獲得。套用後世一句名言「委員長便是我們的後勤輸送大隊」,現在,趙強要讓康熙為他的北征大軍精心準備的兵器、鎧甲、戰馬、糧草成為關寧軍的顛覆他的利器!

「咱們關寧軍眼下困難太多,很多事情本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嗯,不過你們放心,本帥會為你們先解決一批披甲的。」

既然潘美當著自己的面說了,趙強總要表示一下,擠也擠出一些鎧甲出來,從騎兵師團手中勻一些,另外再想辦法讓制造局做一些皮甲先用,嗯,軍曹手中還有從伏爾哈的五百瓖黃旗兵身剝下的鎧甲,湊一湊總能解決一部分,斷不能讓後衛師團的下寒心。

「多謝大帥!」

這回是左銘南帶著一眾部下跪拜了下來,有了大帥的承諾,定會有一批甲撥下來,這讓急于在對清戰事中證明自己的左銘南和一眾部下都有了些底氣。

夸贊幾句潘美後,又叫來幾個士兵「關懷」了一下,趙強便率眾離開校場,返回後衛師團本部。

「各部可有對漢化不滿者?」

「怨言是有,且學習難度較大,不過軍士們還是願意接受咱們漢人的東西的。」

「如此甚好。」

趙強贊許的看了一眼左銘南和一眾部下,話鋒一轉,沉聲道︰「情報傳過來了,清廷的北征大軍已于月二十四日從京師出發,現在應該已經抵達寧古塔,本月之內便可趕到黑龍江。咱們也準備得差不得多了,大戰即將拉開,是生是死,是成是敗就看此戰了!」

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午門外廣場,紅妝素裹,瓊玉鋪地。六千名頂盔帶甲的軍士,在廣場的東、西、南三面,排成了三個方隊,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奉命擔任此次北征大軍主將的彭春和副將郎坦已于六天前回到京城,現在他們在一幫八旗將校的簇擁下正站在右掖門前等候著皇帝的到來。

聞听皇要派大軍去征剿羅剎紅毛鬼的消息,京城百姓也沸騰了,人們紛紛擁街頭,提花燭,等候著瞻仰八旗健兒出征的雄壯軍威。

午時三刻,隨著一陣悠揚的鐘鼓樂聲,午門下,響起震天動地的大炮聲。一隊隊舉著龍旗、寶幡的內侍從午門走了出來。隨後,又有十八隊宮城禁軍列成方隊,威風凜凜地走過午門。其後只見明珠和索額圖兩位當朝重臣騎著高頭大馬,戎裝佩劍,率領一隊御前侍衛走了出來。

站在廣場中央的彭春和郎坦知道,皇就要出來了,便向身旁的兩位副將點頭示意,二人接到主帥暗示,忙把皇親賜的寶劍高高舉起。霎時間,號角震天響!聞听號聲,待命的六部滿漢尚急忙率領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揚塵舞拜,三呼萬歲。六千鐵甲軍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似的喊聲︰

「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這一片歡呼聲中,康熙頭頂金盔,豹尾飾甲,寬大的披風下,是一身明黃鮮亮的龍袍。腰間扎著一條瓖金飾紅、寶石閃光的玉帶。只見他手按寶劍,邁著沉穩的步伐,登午門前搭設的御台。漆黑的濃眉下一對明亮的眼楮,在陽光映照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精神。今天,康熙心中的激動,不亞于廣場的百官、軍士,更不亞于街頭幾十萬北京市民。看著下面這嚴整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听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的心里,充滿了豪情,充滿了自信。他輕輕地舉起手來,向三軍致意。樓下,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只有北風吹過發出的「呼呼」聲音。

「將士們!羅剎賊子野心勃勃,十余年來與蒙古諸部勾結,侵我國土,屠我城池,殺我子民,壞我祖宗龍興之地,擾我百姓生業,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朕特命大軍北征剿羅剎賊子!」說著,從腰間箭中,抽出一支瓖金的雕翎箭來,「啪」的一聲,撅為兩段︰「大軍出發之後,如有臨陣怯敵,不遵號令貽誤軍機者,猶如此箭!」

午門廣場,六千接受檢閱的軍士,全都是京營各營中訓練有素的精兵,听皇說出此話,俱隨著主帥彭春一齊單膝跪下,大聲答道︰「不滅羅剎,誓不還朝!」

「升旗!」彭春豪邁的仰頭吼了起來。

號角之聲再次響起,一面明黃的龍旗,在廣場中央冉冉升起,迎著北風直達竿頂。已經準備好的民夫們在戶部官員的帶領下,抬著五百多只大酒壇來到了廣場,給每個出征的將士都斟滿了一大碗酒。明珠和索額圖也急忙捧著酒樽,來到御台跪在康熙面前,將酒樽高舉過頭,大聲說道︰「奴才敬請皇滿飲此杯,願我大軍此去旗開得勝,早日傳來佳音!」

「好,這酒,朕用了!」

康熙一接酒樽一欽而盡,繼而大喝一聲︰「三軍出發!」

听到聖命,彭春將手中的大碗「叭」的一聲摔在地,翻身馬,率領六千八旗健兒迎著呼嘯的北風,浩浩蕩蕩地出京了。

三月十六日,彭春率火器營兵兩千、護軍營兵一千三百、驍騎營兵一千四百、前鋒兵一千三抵寧古塔,至此,連同寧古塔兵一千五百人、山東、山西、福建三省八旗北調兵二千六百人、護軍統領馬喇所領前鋒營兵二百,護軍營兵四百、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領十八佐領四千九百兵,隨軍民夫差役等共計一萬八千九百人的北征大軍全部抽調完畢。

黑龍江空,戰雲密布,山雨欲來

以下不用看,是為了把全勤拿回來湊字的。因為我刪除了以前的作品相關,結果後台提示今天更新是負四千,也就是說今天的更新不算數……沒辦法,我只好把這些再復回來,不然三百塊全勤就沒有了。大家見諒一下。

今俄羅斯遠東地區,從古代起就有30幾個大小不同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盡管他們的發展程度相差懸殊,但他們都為創造這一地區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民族分別屬于烏果爾-芬語系、突厥語系、滿-通古斯語系和古亞細亞語系。其宗教信仰在古代均為圖騰崇拜和原始薩滿教。後來陸續接受了外來的佛教、教及東正教。

大體看,地處南部的民族發展程度較高,有的已經達到封建社會階段。其中,有些民族受古代中國的影響較大,甚至有的地區曾受中國王朝所管轄,是中國的一部分。地處北部的小民族十分落後,直到16-17世紀,大多數小民族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可剛剛進入階段社會。單講黑龍江流域。前1050年左右,華夏族羌族混血的周武王姬發滅掉通古斯華夏族混血的商朝末代國王子辛,建立西周。

黑龍江的肅慎向周王進貢弓弩。東周時期,黑龍江流域有兩大民族東胡和挹婁肅慎,都是通古斯民族,有圖騰崇拜,後來信仰薩滿教。東漢末期,匈奴在故土亡國後,東胡的烏桓部佔領蒙古高原和黑龍江游,成為草原驕子。烏桓部被漢族曹操擊敗,東胡民族的鮮卑部強大起來,控制了黑龍江中游和蒙古高原,鮮卑民族形成,分為段部、慕容部、乞伏部、拓拔部、宇文部、柔然部。鮮卑南遷後,柔然部取代了鮮卑族蒙古和黑龍江的地位。

年,白黃混血的突厥滅掉柔然,柔然的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漢族唐朝滅掉高句麗,高句麗大將大祚榮跑到黑龍江建立渤海國,國民主要是三江平原的黑水秣褐和居住在今天吉林省粟末秣褐,國王朝鮮族人大祚榮及後代逐漸秣褐化,融入秣褐。

917年,契丹在巴林左旗建立遼帝國,滅亡渤海國,統治著渤海國境內的女真族,疆域達到鄂霍茨克海。1115年黑龍江的土著女真族在在阿城建立大金國,擺月兌遼獨立,1125年滅掉遼帝國,契丹人耶律大石率部分遺眾跑到中亞重建遼帝國,稱西遼。室韋人演變成蒙古人,黑龍江流域屬于元朝遼陽省管轄。明朝前期,漢族征服苦兀庫頁島,在黑龍江入海口的廟街建立努爾干省,管轄黑龍江流域。1616年,黑龍江土著民族女真族擺月兌明朝獨立,建立後金。當時,大興安嶺東側是海西女真、三江平原是野人女真,吉林省是建州女真。錫霍特山脈和庫頁島是赫哲族,從鄂霍茨克海沿岸南沿烏第河外興安嶺一線直至額爾古納河居住著鄂溫克人索倫人、雅庫特人,結雅河居住著鄂倫春人。他們都是當地的土著,通古斯民族,歸後金管理。貝加爾湖以東則住著布里亞特蒙古族人,不受後金管轄,這就是後來《尼布楚條約》清朝把貝加爾湖東側割讓給沙俄的原因。在16世紀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還不是俄國的領土。

這一時期,俄羅斯剛剛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領土面積僅為20萬平方公里,地處東北歐一角,與西伯利亞相距遙遠。從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俄國才開始向東方擴張,逐步吞並了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大片領土,將疆域擴展到太平洋岸邊。在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與俄國毗鄰的西伯利亞汗國。

1556年,沙皇召見了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並授權他們抵擋西伯利亞汗國。令他們在西伯利亞汗國近處構築工事堡壘,招募軍隊,添置武器,伺機侵佔西伯利亞汗國。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準許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及其支流圖拉河、托博爾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國將其勢力直接擴張到西伯利亞汗國境內。斯特羅甘諾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汗國的人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系,鼓動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為沙皇拓殖疆土效勞。151年,經過長期準備後,葉爾馬克率領40人的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討西伯利亞。沙俄軍隊沿水路前進,經過楚索瓦亞河,翻越烏拉爾山,跨越謝列布良卡河、塔吉爾河、圖拉河、托博爾河,最後侵入額爾齊斯河。

151年10月26日,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葉爾馬克一伙為俄國擴張立了下戰功。沙皇政府決定赦免葉爾馬克等人,表彰他們的行動並頒發了大量薪餉。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也受到鼓勵,得到兩座城池的獎賞。沙俄軍隊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亞汗國人民的極大憤努,他們奮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堅持了20多年。

159年,俄軍打敗了庫楚姆汗,庫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後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後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其侵略勢力越過了烏拉爾山,葉爾馬克的遠征揭開了俄國向西伯利亞大規模擴張的序幕,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以後,派遣重兵,興建城堡,把持軍事據點,以鞏固新佔領的地區。並以這些據點為大本營進一步染指巴拉賓大草原。沙俄為佔領鄂畢河中下游地區,還揮師北大,相繼滅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在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烏拉爾山脈北部和鄂畢河下游地區,俄國歷史稱之為"尤格拉"和"伯紹拉"地區。這里長期居住著薩莫耶德人、漢特人和楚德人等,他們的水產業和毛皮業非常出名,俄國人對這里的財富覬覦已久。沙俄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為徹底征服鄂畢河下游地區鋪平了道路。1593年,戰勝了治特人以後,沙俄在漢特人蘇格穆特瓦什城的舊址,建立了別列佐夫城,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向塔扎河流進軍,于1601年在塔軋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結亞城,這標志著俄國已基本佔領了鄂畢河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沙俄又加緊了向鄂畢河游的推進,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這一帶,俄軍又同當地蒙古和吉爾吉斯等民族發生了激烈斗爭,並開始逼進中國西北邊疆。從17世紀初,沙俄又繼續東擴,在20年代佔領了葉尼塞河地區。沙俄東進主要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長川巨流,沿著縱橫交錯的大河小溪,從一條流駛入另一條河。在兩條相近的水、河流中間的地帶,俄國人稱之為"連水陸路"。冬季則可涉冰而行。"連水陸路"可以縮短許多路程。

到17世紀30年代初,俄國人已經佔據了葉尼塞河中、下游和游部分地區。在哥薩克的殖民過程中,已經探听到了有關勒拿河的消息。並獲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線資料。沙俄政府在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兩大水系之後,還想佔領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們從北方的曼加結亞和南方的葉尼塞斯克兩地同時派兵前去佔據勒拿河。哥薩克軍隊主要是通過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經常使用的古道,沿連水陸路,越過大小眾多河流來到勒拿河流域的。他們沿河下掠奪財物,建立據點。先後建立了中維柳伊斯克、下維柳伊斯克和維柳伊斯克。

163年,俄國政府下令成立雅庫茨克督軍府,把勒拿河地區大片信封強行並入俄國版圖。雅庫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軍戈洛文下令遷城于河的左岸。此後雅庫茨克成了沙俄進一步向東北亞地區遠征的指揮中心。東北亞的地理條件更為復雜,除了高山縱橫、河流密布外,還瀕臨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從17世紀30年代末,俄國哥薩克開始了向東北亞的遠征。他信主要是從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達東北亞各地、或者是通過幾條不同的路線到達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東推進的過程中,沙俄殖民主義在這一地區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營地。例如,163年在雅納河建立了維爾霍揚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揚斯克;在印迪吉爾卡河建立了彼德什維爾斯克等。

1645年,米哈伊爾斯塔杜欣等人到達科雷馬河,並先後建立了、中、下科雷馬斯克3個冬營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至17世紀50-60年代,哥薩克的足跡已遍及東北亞各地。接著,他們開始向堪察加半島挺進。這時的堪察加半島住著伊杰爾門人、科里亞克人、愛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們在這里從事捕 業和狩獵業,過著原始生活。1695年雅庫茨在督軍派哥薩克到阿納得爾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過堪察加半島。

1697年初,哥薩克五十人長阿特拉索夫集結120人的隊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島,在這里與當地人進行了激烈的戰斗,之後建立了堪察加等城堡,並派人守衛。到1711年,整個堪察加半島被征服,並入俄國版圖。

俄國在佔領了東北亞和堪察加半島以後,又加緊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挺進。在俄國向西伯利亞與遠東的擴張過程中,也把侵略觸角伸到了貝加爾湖和黑龍江地區。17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俄國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茨克為中心,分別從西部和北部兩個方向入侵貝加爾湖地區。哥薩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爾庫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游建立了維爾霍連斯克1642年。在貝加爾湖東北角由哥薩克建立了安加爾斯克1647年和巴爾古津堡164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這樣,俄國軍隊大體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從貝加爾湖南岸,俄國軍隊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俄國人在向東、向南的道路,擇水陸要沖建若干城鎮堡。

例如,165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165年建立了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這些城堡對此後俄國的軍事、外交、經濟活動,以及與中國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紀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1643年哥薩克波雅爾科無走勒拿河支流阿爾丹河,再沿烏楚爾河流進入紐約姆卡河,然後翻越外興安嶺,走連山陸路,最後進入黑龍江支流精奇里江結雅河。另一條路線是,從奧廖克馬河起,沿其支流圖吉爾河到達黑龍江。哈巴羅夫遠征黑龍江走的就是這條路。

為了加強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奧廖克馬河口設立了奧廖克明斯克堡。俄國征服人遼闊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隨即建立了行政、軍事機構加以控制,實施殖民統治。整個西伯利亞由中央的西伯利亞衙門管理。各地區分設督軍轄區和縣。督軍轄區共有4個,即托搏爾斯克、托木斯克、雅庫茨克和葉尼塞斯克,每個轄區下隸屬幾個縣。17世紀西伯利亞共有圖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個縣。各轄區和縣均置督軍,總攬所屬地區的軍事、行政、司法和經濟等一切權力。

150年以後,趁中國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一帶,俄寇甚至拿索倫人當食物,真是吃人的惡魔;尼古拉耶夫攻佔廟街,殘酷殺害當地的赫哲族和鄂溫克族居民,制造廟街慘案,並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時強迫清王朝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搶佔了黑龍江流域的10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至庫頁島的大片領土。這片領土內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盡,結雅河的鄂倫春族被迫遷入大興安嶺,女真族被迫遷入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西,最後俄羅斯移民成了當地的主體民族,不知道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蒙古族被同化沒有?

清朝末年,漢民族大量移民東北,成為東北的主體民族,這保證了東北對中國的向心力,成為鞏固東北邊防的最強的力量。海蘭江東六十四屯因為已經被漢人屯墾多年,故在璦琿條約中特別聲明保留為中國領土,成為中國在黑龍江北唯一的領土。清末時俄人違約將該地漢族、鄂倫春族居民趕進黑龍江淹死或殺死,此乃海蘭慘案!江東64屯的被侵佔,歷經清朝、袁世凱、北洋軍閥與國民黨政權均拒絕承認,並堅持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趁火打劫,佔領東北全境,實行殖民統治。1905年日本擊敗沙俄,奪取庫頁島南段、千島群島南部和海參崴並控制吉林和遼寧。再後來黑龍江以南進入張作霖時期,黑龍江以北1917年遠東共和國成立,日本控制整個千島群島。

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與蘇聯在黑龍江相對峙。蘇聯將遠東的漢族趕走或殺死,將遠東的朝鮮族強行遷到中亞。1945年,蘇聯從日本手中重新奪取庫頁島南部和海參崴,並佔領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日本北方四島。

薩彥嶺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是俄羅斯遠東的生命與靈魂所在,是俄羅斯在亞洲的人口中心、資源中心、經濟中心,也是太平洋艦隊的大陸依靠。沒有了這些領土,俄羅斯就會與勘察加、阿留申失去便捷的交通聯系,東北亞的安全就根本失去保障。沒有了這些中國領土,俄羅斯在亞洲就沒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

這里簡單介紹以下前中國領土的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統治東方︰0多萬人,始建于160年,遠東捕鯨業、捕魚業和冷凍船基地,屬季風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15℃,月份平均氣溫在20℃左右,年降雨量約690毫米。中國名字是海參崴,盛產海參的崴子山、水彎曲的地方。

哈巴羅夫斯克︰70萬人,始建于15年,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內河航運通過阿穆爾河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達同江、富錦、佳木斯和哈爾濱。該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綠化城市之一,市效有佔地數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大草原森林。主要工業部門有飛機制造業、燃料工業、木材加工業、建築和建材工業。

中國名字是伯力,黑水靺鞨的首都,明朝時居住著女真族瓦爾喀部。

雅庫茨克︰20萬人,是雅庫特自治共和國的首府,也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這里歷來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弛名。與外區聯系靠空運,有大型機場。不是中國領土,但是元朝遼陽省勢力一度到達。烏斯季維柳伊的天然氣田向該市供應燃料。

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萬人,是新興的港口城市,納加耶夫港是它的海門戶。不是中國領土,渤海國與流鬼的陸路貿易經過這里。南薩哈林斯克︰薩哈林州的首府,位于庫頁島蘇蘇亞河畔,1萬人,1946年建市。從這里可以通過鐵路至島西岸的霍爾姆斯克,那里有鐵路輪渡到瓦尼諾港與貝阿鐵路干線相接。工業主要是木材加工、紙漿造紙和海產捕撈加工。中國赫哲族使鹿部居住地,韓國客機曾被擊落于此。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建于1740年,25萬多人,是捕魚船隊的冷藏基地。該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的貨運中轉站,運入的是汽車、拖拉機、地質勘探設備、水泥、機床、日用品等,運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魚等。不是中國領土,歷史流鬼的中心。烏蘇里斯克︰位于濱海邊疆區南部的烏蘇里--興凱湖平原南端,是三條河綏芬河、木科夫力河、蘇普提加河的交匯處,20萬人,始建于166年。農業比較發達,市區附近有科馬羅夫自然保護區。該市有三個通道可到達中國︰一個是綏芬河通道,有鐵路公路各一條;一個是東寧通道,有公路一條;一個是密山通道,有公路一條。中國名字雙城子,明朝的雙城衛。

納霍德卡︰俄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和漁業中心,20萬人,建于1935年。該市港灣內水深浪靜,可全年通航。在納霍德卡以東1公里處的亞美利加灣有由日本協助建成的大型港口--東方港。到目前為止這里是全俄比較成功的一個自由經濟區。中國女真族東海窩集部庫爾喀部傳統居住地。共青城︰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誕生城市,為在這里建造船廠和飛機制造廠,一批莫斯科、聖彼得堡、烏克蘭的共青團志願者來到這里,1932年設市。

布拉戈維申斯克報喜城︰20萬人,15年俄國強佔該地並建城。在阿穆爾河與結雅河交匯外建有阿穆爾州最大的港口,河運事業發達。中國名字海蘭,鄂倫春族世居之地。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首府,1937年設市。位于比拉河畔,9萬人。女真族薩哈連部傳統居住地。俄國人就靠著那麼幾千個哥薩克,用了幾百年的時間佔據了世界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中國人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俄羅斯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俄羅斯周邊民族國家被劫掠、被侵略、被瓜分、被吞並,人民被奴役、被屠殺的苦難史,可以說俄羅斯崛起的每一步都是踩著無數的尸骨,鮮血淋淋的。俄國人的作風一般是殺光當地人,然後移民,哪怕是罪犯流放到剛佔領的地區。

俄國的歷史一直是以擴張為主,不管是沙俄還是蘇共,所以俄羅斯雖然現在因為利益關系和我們走的近,但從長遠來看,老毛子是我們最危險的敵人!

「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在贏得本民族的獨立之後不久,俄羅斯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要將自己剛剛擺月兌不過幾十年的亡國奴的悲慘命運強加于其他民族。到1533年,立國不到50年的俄羅斯先後吞並了普斯科夫和梁贊,從立陶宛奪取了斯摩稜斯克。國家的領土從伊凡三世立國時的43萬平方公里飛速擴張到20萬平方公里。

1547年,俄羅斯的統治者伊凡四世被東正教主教宣布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從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沙皇。在伊凡四世在位期間,他先後發動了多次遠征喀山的戰爭,最終將喀山汗國並入了俄羅斯的版圖,之後,為了打通地中海的入海口,伊凡四世發動了持續25年的立沃尼亞戰爭。

153年,伊凡四世病逝。159年,繼任沙皇費多爾也病逝,由于無後,留里克王朝自此終結。在經過了15年的內部斗爭之後,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加冕為沙皇,從此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在俄羅斯長達300多年的統治。

169年,彼得一世親政,他大刀闊斧的對俄羅斯帝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拉開了俄羅斯快速崛起的序幕。彼得一世的改革就其直接目的而言是為了改變俄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增強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而就其根本目的來看則是維奇向外擴張、奪取世界霸權奠定基礎。

圍繞稱霸這一國家整體目標,彼得一世所確立的國家戰略發生了從地域性蠶食向世界性侵略的轉變。這個轉變的基本標志,一是從蠶食周邊土地轉變為爭奪海洋;二是從爭奪東歐霸權轉變為爭奪以歐洲為重點的世界霸權。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先後發動了的主要展示包括連次遠征雅俗、北方戰爭、進軍普魯特河、遠征波斯、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奪取遠東水域、侵佔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通過這些戰爭,俄羅斯不僅大大拓展了疆域,而且奪佔了面向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入海口,使俄羅斯由內陸國成為瀕海強國。由于彼得一世對俄羅斯擴張和崛起的巨大功績,1721年,彼得一世獲得了「大帝」和「祖國之父」的尊號,俄羅斯也正式改名為「俄羅斯帝國」。

1725年,彼得大帝病逝,俄羅斯政局一度陷入混亂。即使是在國內政局混亂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沙皇們仍然念念不忘對外擴張侵略。在東方,俄羅斯除了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黑龍江流域的入侵外,在1741年越過白令海峽侵入了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在西方,通過與瑞典的戰爭將帝國的西北邊境推進到庫門聶河一線。此外,還不同程度地參加了「七年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對土耳其戰爭等。

176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俄羅斯沙皇。作為彼得一世對內對外政策的繼承者,葉卡捷琳娜二世繼承了沙俄歷來以軍事為手段的領土擴張政策。南入黑海,西吞波蘭,北控芬蘭。鞏固和擴大了俄國在彼得一世時期所佔領的波羅的海亞南地區的地位。將克里木半島、諾曼半島和庫班河南岸地區納入其管轄之下,在此基礎組建了黑海艦隊,以克里木半島為基地積極向東南歐、中近東以及地中海地區擴張。同時,通過瓜分波蘭,把俄羅斯的西部邊界從比聶伯河推進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線,深入中歐,為干涉歐洲事務打開了方便之門。

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病逝,繼任的保羅一世沙皇101年死于宮廷政變,皇太子亞歷山大一世即位。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期間堅持以同拿破侖爭霸為其對外政策的中心,並繼續向高加索、黑海和芬蘭方向擴張。109年,吞並芬蘭。112年佔領了土耳其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和南高加索地區。113年將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達吉斯坦並入俄國。

125年,有「棍棒」沙皇之稱的尼古拉一世登基。他將繼續保持拿破侖戰爭之後俄羅斯取得的歐洲霸權和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擴大俄國在巴爾干和南高加索的勢力作為俄羅斯帝國對外政策的兩個主要目標。126年到12年,通過對波斯的侵略戰爭吞並了亞美尼亞地區。12年底到129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割佔了多瑙河口及其附屬島嶼以及黑海東岸的廣大地區,將土耳其的勢力徹底逐出了南高加速,強迫土耳其承諾向俄羅斯無條件開放土耳其海峽。在東方,則加緊對我國領土的蠶食,于153年佔領庫頁島,到157年已經實際控制了我國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地區。153年,尼古拉一世發動了旨在佔領伊斯坦布爾,徹底吞並土耳其的克里米亞戰爭,但由于其侵略擴張的胃口超出了自己的實力,這場戰爭在英法的干涉下以失敗告終。

155年即位的亞歷山大二世因其開明的對內政策被稱為「解放者」沙皇,然而在對外擴張卻一如其先祖野蠻而貪婪。僅對我國,通過15年5月的《璦琿條約》、11月的《北京條約》和164年的《勘份西北界約記》,攫取了近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其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更是變本加厲,將中亞地區3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變成了沙俄的殖民地,並進一步蠶食了我國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此時的俄羅斯帝國已經是江河日下,國內矛盾日益尖銳突出。即使在這樣一種即將面臨崩潰的局勢下,俄羅斯帝國仍然在繼續著對外擴張的步伐。1911年,俄羅斯策動外蒙.獨立,入侵中國唐努烏梁海地區。

1917年爆發的十月革命終結了俄羅斯的帝國時代,但俄羅斯的帝國主義擴張並沒有隨著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而終結,當俄羅斯的對外擴張披了紅色外衣的時候,一個怪胎——「社會帝國主義」便誕生了。

在蘇維埃政權成立伊始,內外交困的蘇俄暫時無力維護帝俄時代攫取的種種侵略特權和舊有的疆域,出于擺月兌在國際陷于孤立的不利處境,蘇維埃政權先後提出了放棄沙皇時代攫取的侵略特權,允許原沙俄時代被奴役民族進行民族自決等主張。

然而,當政權基本鞏固之後,旨在恢復並擴大沙俄時代舊有版圖的新一輪擴張又開始了。在歐洲,向剛剛從俄國統治下獨立的民族國家輸出革命,企圖顛覆其政權,建立親俄的傀儡。通過建立蘇聯的形式基本恢復了舊有的疆域。在東方,積極向東北和新疆進行滲透,1922年,借口清剿殘余白軍,蘇俄軍隊入侵外蒙,在驅逐了中國駐軍之後再次將外蒙從中國割裂了出去。其擴張行徑在二戰前夕達到頂峰,強迫芬蘭割讓了卡累利阿地區,吞並波羅的海三國,伙同納粹德國瓜分了波蘭,侵佔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在外蒙建立了半殖民地性質的傀儡政權,1944年正式吞並中國唐努烏梁海地區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控制了外蒙古的同時,蘇聯的侵略在新疆也展開了。193年,又派兵入侵哈密,妄圖將新疆與內地分離。同時,又引誘盛世才簽訂《租借新疆錫礦條約》,盛不干,斯大林惱羞成怒,就挑撥蔣介.石,把盛殺死,但此計沒有得逞。斯大林不甘失敗,又派特務,潛入新疆,制造叛亂,終于在1943年,由蘇聯武裝的匪徒及敗類襲取伊犁,並多次派空軍轟炸迪化今烏魯木齊,扶植「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傀儡政權,成為今天「東突」恐怖主義的根源。

二戰前夕,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兩大無恥條約︰

1、《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伙同法西斯瓜分波蘭,1939年兩大強盜同時入侵波蘭,令波蘭1個月亡國,老毛子屠殺波蘭人民百萬。直到今天,波蘭人原諒了德國但仍不能原諒俄羅斯!

2、《日蘇中立條約》伙同鬼子瓜分中國蘇聯承認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權益,日本承認蘇聯在外蒙的合法權益。

二戰期間,鬼子沒有打到新疆,新疆卻多次遭到老毛子的蹂躪;東北老人也都不會忘記蘇軍在東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將當時東北所有的糧食、礦產資源和機器設備全部搶走,燒殺奸搶無惡不作,其軍紀甚至還不如小鬼子!

無論是毛.主席還是蔣.先生,最恨的人就是斯大林!

二戰結束後,盡管蘇聯本身已經是滿目瘡痍,但在對外擴張方面仍然在堅定的前進著。除了鞏固和恢復二戰前夕和初期的擴張成果並將其合法化外,蘇聯從戰敗的德國那里又得到了東普魯士的一塊飛地,在東歐佔領地區建立了「有限主權」的國家政權,半個歐洲變成了蘇聯的傀儡。1956年佔領匈牙利,196年佔領捷克。即使這樣,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的新沙皇們還嫌不夠,他們要建立全球性的霸權,像國際歌里唱的那樣做「世界的主人」。

1979年,為了打開面向印度洋的通道,蘇聯邁出了對外擴張的關鍵一步,也是最後一步——入侵阿富汗。極度膨脹的野心將紅色帝國驅進了阿富汗戰爭的泥潭,蘇聯的對外擴張在阿富汗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走到了盡頭,就像一個充氣充到爆炸的氣球一樣,隨著在戰爭泥潭中越陷越深,在對外擴張野心的驅動下早已不堪重負的國家經濟在衰敗中走向崩潰。失去了經濟基礎,層建築轟然垮塌,蘇聯解體了。

縱觀俄羅斯蘇聯的整個擴張歷史,總是存在著野心過大而經濟軍事實力相對不足的問題。俄羅斯從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的擴張,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大,其擴張的也日益增強。然而這種擴張的增長往往快于國家實力的增長,當國家的擴張超出了國家實力的承載能力的時候,拓土開疆雄心壯志便成為了壓垮國家的重負。俄羅斯蘇聯在1917年和1991年的兩次崩潰都是因為長期超出國家正常負荷的對外擴張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國力,導致生產力長期停滯,不能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進而激化了國內矛盾,最終導致國家在擴張至極限的時候也達到了崩潰的極限。從兩次崩潰之後的表現來看,只有當俄羅斯這只北極熊餓得半死不活直不起腰的時候,才有可能暫時按下對外擴張的野心,與周圍的鄰居和平共處。但只要國力稍有起色,便馬又會張牙舞爪的尋找新的犧牲者。

19世紀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佔了中國領土

《中俄璦琿條約》即《中俄璦琿和約》。15年咸豐八年5月2日,沙俄乘英、法侵華聯軍進攻天津,威脅北京的時候,用武力迫使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由清政府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璦琿今愛輝簽訂。主要內容是︰俄國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只在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轄權;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

《中俄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條約。15年咸豐八年6月13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簽訂。共十二款。主要內容︰1俄國得在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台南、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若他國再有在沿海增開口岸,準俄國一律照辦;2俄國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3俄國東正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4中俄兩國派員查勘「從前未經定明邊界」實際是要借此侵佔中國領土;5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中俄北京條約》即《中俄續增條約》。160年咸豐十年11月14日沙俄利用英法侵華聯軍攻佔北京的軍事壓力,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由清欽差大臣奕昕此字為言字旁與俄國駐華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簽訂。共十五款。主要內容為︰1將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2規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賓達巴哈起經齋桑卓爾、特穆爾圖卓爾今伊塞克湖至浩罕邊界,「順山嶺、大河之流及現在中國常駐卡倫等處」為界,根據這一規定,于164年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3開放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為商埠;4俄國在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喀什噶爾設立領事官。

164年同治三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于塔城不平等條約,根據160年咸豐十年《中俄北京條約》關于中俄西段邊界的原則規定,具體劃定了中俄西段邊界,即自沙賓達巴哈山口起,到浩罕邊界為止的邊界。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侵佔了中國西部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大片領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