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鏖戰雅克薩 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

交通司許平向趙強匯報了一個十分讓他得意的成果,那就是他在定遠城附近發現了油泥,並且已經建造了大小窯廠六座,並計劃在十月底前再建三十座,預計抽調青壯勞力一千人左右專門進行磚塊生產牛bb手打會員手打.屆時配合其他各地的非油泥窯廠,交通司可以輕松完成民曹交待的各項建築任務。

有了油泥,窯廠燒制出來的磚頭就可以用于建築物,這樣就可以減少石料的使用,無論是成本還是運輸和實用,都要比石料與木頭要好得多。趙強欣喜之下贊了許平這個自己的老護衛幾句,但是卻告訴他,現在沒這麼多青壯丁給他,因為壯丁要為對清戰事服務,不能隨易抽調出去。

許平知道馬就要南下了,所以對大帥的為難自然理解,打仗嘛,肯定到處都是要人的。

「不過你放心,你的要求本帥一定會滿足你的,但不是現在,明白嗎?」趙強語重心長的看著許平︰「我等能否再回關內,可全看這仗打得如何了,勝了,萬事好商量,敗了,就萬事休提了。」

「屬下明白!大帥放心就是,我交通司現在還掌著一些勞力,屬下會盡力協調好現有人手。」許平毅然的點了點頭︰「但盼大帥全勝歸來,我等也可再歸故土!」

趙強又問了他道路的鋪建情況,許平說道現在各地主要城池之間的道路基本已經鋪好,可通馬車,但也只限于城對城,即點對點,如雅克思通首義城,首義城通杜吉根思克,而雅克思與杜吉根思克之間無法直通。

能做到這樣已經可以了,在現有條件下,點對點的通行順暢可以保證關寧軍的調派了,許平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把本來破敗難行的小路拓至現在可通馬車,已是立了大功。趙強當下表揚了許平幾句,讓他用心做事。

許平退下去,從定遠銀礦趕回雅克思的陳偉進來匯報了銀礦開采情況,待他講完後,趙強便笑著告訴他︰「從今天起,你不必再去銀礦了。」

「屬下做得不當嗎?」陳偉聞言慌忙跪了下來,以為大帥定是認為自己辦事不力這才撤了自己的職。

「你做得很好,快起來。」趙強忙示意陳偉起身︰「銀礦那邊我已經交給佛郎機人鄧肯他們負責了,這些個佛郎機人對如何開礦可勝咱們百分,有了他們,本帥想這銀子的產量定會比現在高得多。」

陳偉聞言有些猶豫,用他那摻著粵語的官話對趙強道︰「佛郎機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將銀礦交給他們,若是他們中飽私囊,暗自侵吞怎麼辦?」

趙強毫不擔心的一揮手︰「孫猴子再強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這事本帥心中有數,給他們點甜頭是答謝他們,若是他們太貪,嘿嘿,這甜頭可就是苦頭了。」

見大帥胸有成竹的樣子,陳偉當即放下心來,問了一句︰「不知屬下到何處任職?」

趙強想了想,對他道︰「你就到近衛師團任個副千戶。」

「謝大帥!」陳偉一點沒有因為同期的賀滿川任了師團長,而自己只是個副千戶感到不滿,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帶兵的料,比不賀滿川他們,現在大帥給他個副千戶已經是恩待了。再次磕謝之後,陳偉退了下去,去找賀滿川報道。

隨後趙強又去看新設立的幾個作坊,根據戴梓和那兩個老工匠還有鄧肯從澳門買回來的那些技師的意見,要想使火器生產和火藥開采達到規模,除了有鐵礦和硝石礦之外,還必須有冶鐵的作坊、制木的作坊、配火藥的作坊,只有這些個作坊全部能夠運轉,且產量達到需要後,火器司和制造局的改進、仿制火銃、定裝彈藥的工作才能馬運轉起來,不然只有空等,能做的也僅是小批量的改進和分裝。

為此趙強即刻讓軍曹的郭飛調派人手,成立一應火銃生產所需的作坊,另外陳昂等人到來後,鑒于關寧軍沒有統一軍服,便建議趙強為全軍「明號服、定軍令、肅軍紀、嚴軍法」,在權衡再三後,趙強下令民曹開辦軍服廠,軍服的樣式分步兵和騎兵兩種。步兵的軍服樣式仿後世軍隊並結合現實條件,以黑色為主。其中除近衛師團一律不配甲外,後衛師團與前衛師團的軍服內里瓖棉甲及鐵皮。而騎兵則以明軍鎧甲為標準。

不過,軍服的生產與制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為關寧軍全部換裝,所以趙強讓軍服廠現在優先生產近衛師團的黑色軍服,其他各師團則暫緩,仍以現在五花八門的穿戴為主。趙強當然希望自己的軍隊穿得精神抖擻,號令嚴明,而不是現在的大雜燴,一些士兵甚至穿著清軍的兵服,但條件如此,也只能緩圖,一口吃不成胖子,沒有這麼多的原料,趙強想當胖子也不成。

各個作坊的工人都是選的十四歲以、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不僅僅是充當工人的角色,還要充當學生的角色,趙強的要求是在一年之後,這些個學徒工就能成長為熟悉合格的技工,然後再以他們為主,將關寧軍的軍工生產開枝散葉下去,形成完整的軍工生產體系。

有人就有一切,只要有熟悉的技工,所有的夢想便不是奢望。

除了軍服廠,其他幾個作坊都設在雅斯克城外,因為這些個作坊畢竟存在危險性,不可能將他們和醫院、學校、行政中心合在一起,不然要是來個大爆炸,那趙強可就要呆眼了。

硝石礦在雅斯克西南就有一處,所以火藥不足的問題一下得以解決。當知道那幾個澳門技師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發現這個硝石礦時,趙強不禁感慨︰這西伯利亞真是個好地方啊,處處是黃金,處處是白銀,處處是寶貝!

制造局的分裝彈藥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了趙秦兩個老工匠的指點和監督,三百名專門負責配藥子的老弱男丁倒是做得蠻歡,不僅工作細心,而且熱情度也很高,這是因為他們在這里的差事是有補貼的。

所有進入軍工生產體系的學徒和工人,不論是賤民還是自由民,都可以得到糧食補助,這是趙強給魏季下的死命令。對于優秀者,更要予以表揚與賞賜,以鼓勵他們用心投入所從事的工作當中,用心的去學習那些他們以前從示接觸的事務。

「關寧軍的未來掌握在你們手中!」這是趙強視察火藥作坊時對在場工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