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京華驚雷 第十章 偽都盛京

不知巴海的人已快自己一步趕往京師,高士奇便就不那麼著急,幾人所乘的都是快馬,自己雖為文人,但跟在皇身邊久了,控馬之術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遼源離盛京也就兩三日路程,算起來月底之前當能趕回京師復命。吳逆復叛之事他已經查探得知,但如何處置巴海就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了,他雖得皇帝寵信,卻也不敢對一個旗人一品大員橫加指責,妄加評斷。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回到京城,把事情的真相稟于皇便是,其他的就不需多言了。至于能不能借著這事整倒巴海,把己方的人推寧古塔將軍的位置,順帶著在皇面前給索額圖些眼藥,那可就全看明相的本事了。

沒了壓力,高士奇自然也就不考慮那麼多,難得出關,來時匆忙顧不一覽這關外的風景,這回去的路倒不妨好生看看,也耽誤不了事,順便與這些索倫人好好接觸一番,倘若真能用,不妨舉給明相,也是好事一樁。

次日,天剛放亮,高士奇便早早的派了步軍營的人去約趙強他們。眾人就在這車馬行吃了些餅子,便一塊往盛京而去。遼源往南,皆是平原,土地也是肥沃得很,但趙強一路看來,卻發現大片土地都是荒蕪的,面雜草叢生,並無耕種跡象,只在臨近官道兩邊的一些水利便要之處開墾了些良田。對此,高士奇也甚是惋惜,但關外之事不是他這個漢官可以說話的,所以對于趙強的感慨他也只能付之一笑。

「關外土地甚多,朝廷卻不許民種,確是太可惜了。」

趙強是真的可惜,他關寧軍治下地盤雖極廣,無奈卻都處于極北之地,一年之中只有春夏三四個月能耕種,其余時間就多為白雪覆蓋了,而且又多為山嶺,能供種植的良田少得可憐,所以糧食問題不論在何時,都是困攏他的一大難題。就是現在,也無從根本解決,只能靠征戰搶掠而得,治標不治本。一個軍隊如果沒有一個穩固的產糧後方,是絕不能長久的,所以趙強要趁雅克薩之戰清軍被拖在雅克薩城外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揮師南下,一舉拿下關外,以此為根基再圖入關。

小冰河時期已過,現在的關外氣候比起明末時可是好了許多,農作物生長不必再怕惡劣天氣,以這片黑土地的肥沃,趙強相信只要自己好生經營幾年,定然可以成為漢族的復興之地。現在見了這大片土地被拋荒,趙強是又恨又喜,恨得是滿清只為防民,而不使漢人出關,空使千萬畝良田因無人耕種而荒廢,而關內漢人卻因土地被圈被佔而為旗下之奴或背景離鄉。喜的是滿清這種防漢之策在某種程度加重了關外清軍的糧食運轉困難,有利于關寧軍南下戰事。只要掐斷關內通往關外的糧道,困守在盛京等大城中的清軍只有坐以待斃的份。

「朝廷之事不是我等小民可以妄加猜測的,許是朝廷另有打算。」高士奇不願與趙強就這話題再說下去,話鋒一轉又問起趙強索倫習俗的問題來。

從車馬行出發後,一路高士奇與趙強談了不少,從沿途風景到各族人文乃至眼前所見良田荒蕪,若換作剛來時,趙強怕是很難與高士奇相談,但到了今天,耳聞目睹之下,自然知道許多,所以應付起來倒也不難,不時還用索倫話來插幾句,如此一來,高士奇更是不疑趙強身份,只道他真的便是常年在外受漢人影響頗多的索倫人。

陳公公也是個談興頗高的人,但卻是實在看不趙強他們,不屑與索倫蠻子攀談,只在中途偶插幾句,然後就作旁听客了。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雖乍听聲音與常人無多大區別,但細听之下卻也能听出其嗓音尖利,再觀其相貌,對其是太監一事趙強更堅定不移了,總不可能這人是天生的「偽娘」,生來就面白無須。萬四與那幾個步軍營的人談興可沒這麼高,天寒地凍的又是乘著馬,難得歇下腳光顧著捂著身子了,哪里有功夫談什麼風景人情的。

從這姓高的對自己態度,趙強隱覺這人似乎很看中自己,似乎有拉攏自己的意思,只可惜自己試探這麼久,他卻是滴水不露,模不到其真實身份,不知他是哪座廟里的尊神,否則自己倒是可以投其所好,看看能不能為這趟京師之行額外收獲點什麼。但對方不肯透露,他也無可奈何,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看看這姓高的到底在安什麼心思。就這麼行了兩日,眾人終于到了奉天府境內。

奉天府便是盛京了,進了奉天府境內,便就是進了盛京,這盛京便是後世的沈陽。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于此,擴建沈陽城營建宮殿,于天聰八年改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便將這盛京改為留都,陸續設戶、禮、兵、刑、工五部,各部設侍郎,置內大臣為總管,留守盛京,與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改南京為留都一般。到了順治三年,清廷又改內大臣為鎮守昂邦章京,直到康熙元年時,方改鎮守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又至康熙四年,才改為今日之官名,為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簡稱奉天盛京將軍。

盛京在中國歷史是個「奇葩」,一段本不應該出現的歷史,一段本該讓億萬漢人痛心的歷史,然至後世,這座讓漢人蒙羞的城市卻是以種種丑態出現在世人面前,如那紀念清軍入關、銀行喚為「盛京」銀行等丑事。有的時候,趙強是真不知道該為自己的民族高興還是悲哀,他實在是搞不明白為什麼幾百年後翻身成為主人的民族卻為何總是對這段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熱心不以,不是以電視電影、小說戲劇來美化,就是以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紀念方式來為偽清招魂。甚至連幼兒園、小學的拜師儀式都要讓幼小的學生穿那被殖民時代的服飾,仿佛唯有如此方顯我中華文明一般,至于那縣太爺穿著偽清官服就更不用說了。

悲哀,民族之悲哀。有些時候趙強甚至在想,是不是如「水晶之夜」般以那種極不人道的方式才能讓漢人真正可以挺起脊梁骨傲立于世,拋卻心底的那種自卑感呢。

盛京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間,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沈陽城,當時城牆建成後,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城內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嘉靖年間復又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加固後的北門軍事防御能力更強。在後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沈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所以現在的盛京城是皇太極時期新建的,格局也與明朝時不一樣,為「八門對八街」的式樣。所謂八門,即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盛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每門又各對一街,是為「八門對八街」。現城內除有皇太極時期的皇宮外,還有努爾哈赤的汗王宮與十一座王府、五部衙門、將軍衙門、都統衙門、奉天官府等建築。城內百姓多為旗人,間雜一些蒙古與其他民族的百姓,駐軍也為關外之最,具體有多少八旗駐于盛京城內,趙強卻是不知。

高士奇次來時並未入盛京,而是繞城直往寧古塔而去,這次本也不想進城,不過趙強卻是要進城的,因為他的路引還要奉天府加印方能入關,于是高士奇便也與他一同入了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