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聲名鵲起 第104章 漠北總督

雲陽鎮,西門別院大門外,素虎已經點齊八十名團丁荷槍實彈等著了。

一副闊商打扮的二少在長順的陪同下從別院大門內走了出來,長順一邊牽馬,一邊扭頭問二少道︰「二少爺,咱們不等林小姐了?「不等了,女孩子家家的,老往外跑算個什麼事?」

「倒也是,等林小姐過了門,可不能再讓她這樣拋頭露面了。」「胡說什麼呢?「二少抬腳踏住馬蹬翻身上馬,又居高臨下惡狠狠地瞪了長順一眼,沒好氣她道,「不該說的,就不要亂說。」

說罷,二少即打馬走了,卻把長順鬧了個滿頭霧水。

在長順看來,二少爺跟林月嬋的親事那早已經板上釘釘的了,可是,听二少爺剛才說話那口氣,似乎又不願娶人家?那招惹她干嗎,不害人呢麼?

…………………………………………………

晌午剛過,林月嬋便騎著一匹黃膘馬來到了雲陽鎮上。

林月嬋是陪著林老爺子坐馬車來的,所以沒騎她的「二娃」來,待到了義和村,才知道二少根本沒在西門大院,而是已經來了雲陽鎮上的別院。

林月嬋霎時意識到不妙,趕緊追來雲陽鎮時,不想還是晚了。

望著別院里剩下的那百余名團丁,林月嬋不禁氣不打一處來,沖著西北方向狠狠地跺了跺腳,嬌嗔不已道︰「西門牧馬,你死定了!」……………………………………

同盟會大佬井勿幕興沖沖地來到義和村口時,抬眼就看到了一座大宅院。

站在村口的土坡上看去,只見巍峨氣派的門樓後面,是層層疊疊、錯落才致的院落,四周是高高砌起的護牆,看這氣派,這西門氏還真是罕見的巨商大賈,要是能把這樣的巨商大賈吸收進**陣營中來,則大事可期矣!

下了土坡,井勿幕就牽著馬直奔西門大院而來。

原本,張鳳打算在西安城內宴請二少,順便將井勿幕介招給二少,不過井勿幕卻堅持要來義和村登門拜訪,這樣呢顯得隆重些,也更能顯出井勿幕的誠意來,畢竟,二少可不是普通的潛在發展對象,他擁有巨萬家資!

堪堪來到大門口,井勿幕正要上前問話時,身後忽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井勿幕急回頭者時,只見一匹黃膘馬已經飛速沖到了大門外,旋即一道顧長健美的倩影已經從馬背上挺身躍下,只見那女子一身紅裳,縴腰盈盈不堪一握,一雙雖腿又直又長,圓滾滾的翹臀更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這位姑娘」井勿幕霎時心神失守,不顧一切地喊道,「請等一下。」

林月嬋聞聲回頭,只見台階下站著個穿洋裝、剪短發的年輕洋學生,長得倒也是白白淨淨的、就是文弱了些,不過瞧著卻是面生得緊,林月嬋便蹙緊了秀眉,只是冷冷地望著那洋學生,沒有說話。

井勿幕在看到林月嬋的花容月貌後,卻已經被震驚得連說話都忘了。

老天爺,老天爺呀,這女子不僅身材極好,容貌更是美到讓人窒息呀!

直到林月嬋一聲及其不悅的嬌哼傳進耳朵里,井勿幕才如夢方醒,趕緊月兌下禮帽覆于胸前,又向林月嬋微微躬身行禮道︰「在下井勿幕,蒲城人氏,敢問小姐…」話沒說完,那女子卻早已經牽馬進了大門,自始至終都沒跟井勿幕說一句話。

井勿幕定了定神,又向守在門大外的家丁道︰「大兄弟,我想猜問,剛才這位小姐,她可是西門府上的小姐?」

「小姐?「那家丁搖頭道,「不是,那是咱們二少女乃女乃。」

「二少女乃女乃!?「井勿幕臉上霎時浮起強烈的遺憾、失望、沮喪。甚至還有妒忌。

好半晌後,井勿幕才終于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又問那家丁道︰「那麼,你們二少爺他在家嗎?」

「不在,我們二少爺出遠門了。」

「啊,出遠門了?」井勿幕聞言大為失望,又道,「那他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家丁忽然警戒起來,冷冷地道,「外鄉人,你問這個干什麼?」

「呃,沒什麼,沒什麼。」井勿幕忙道,「在下听聞二少素才扶危濟困之義名,今天就是特地慕名起來拜訪的,卻不想失之交臂,可惜,可惜。」說罷,井勿幕也沒敢在西門大院前多呆,趕緊牽著他的坐騎走開了。

…………………………清政府與俄國政府長達數月之久的談判終于結束了。

談判的結果很慘,阿移給拜商這座薩彥嶺以南的軍事重鎮最終還是讓俄國人從談判桌上兵不血刃地「收復」了,慈禧老佛爺還賠付了俄軍五十萬兩銀子的「小額」軍費,再次詮釋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治國精髓。

不過,清政府也並不是一敗涂地,一無所獲。

至少,清軍現在已經實際控制了整個唐努烏梁海,此前幾百年間不斷滲透進入薩彥嶺以南的俄國非移民,基本上被殺了個干淨,即便是阿穆哈拜商,俄國人接收回的也不過是座空城而已,要想恢復原來的景象,至少也要十年以上時間。

新的邊界協定簽訂之後,接下來就是調兵駐防唐努烏梁海了。

老佛爺已經不怎麼管事了,京師的保守派和強硬派就吵成了一鍋粥。

以軍機處領班大臣慶親王奕劻為首的保守派不求有但求無過,主張維持現狀,不要在唐努烏梁海築城駐軍,以免激怒俄國人,重新引發爭端,以醇親王載灃以及軍機大臣鐵良為首的強硬派卻極力主張在唐努烏梁築城並駐軍,以杜絕俄夷再次滲透蠶食。

吵了半個多月,慈禧老佛爺煩了,一道上諭下來,著按醇親王載萍的意見辦,在阿穆給拜育以南的伊聶謝河邊選址築城以拒俄夷,城池名為「定北」同時又準了定邊左副將馬亮的折子,改設定邊左副將軍轄區為漠北省,以馬亮為漠北總督兼巡撫事,加尚書餃,所有征發民夫、移民屯邊、編練新軍等一應事務俱由馬亮全權督辦。

……………………………………………………

上諭送到時,馬亮剛剛帶著柳師爺、兩個參贊、四個章京以及唐努烏粱五旗馬隊撤出阿穆哈拜商,不過在撤出之前,阿穆哈拜商的城牆已經被拆除干淨,城里的所有軍事設施也全部被破壞殆尺,俄國人不花上十年八年時間,是別想恢復了。

傳閱完上諭,柳師爺率先道起喜來︰「老朽恭喜將軍,呃不,恭喜中堂大人了。」

其余隨行的參贊、章京、筆帖式以及守備、千總、旗總等文武官員也紛紛道喜。

馬亮原本只是個定邊左副將,從二品武官,現在卻成了加尚書餃的漠北總督,這可是從一品的大員,真正的封疆大吏!放眼整個大請,能加尚書餃的地方總督也不過廖廖數人,其中不乏像張之洞這樣的扛鼎老臣,也不乏袁世凱這樣的北洋巨孽。

從此之後,馬亮就與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平起平坐了,這一步跨得可著實不小!

馬亮也慶幸不已,想當初,他剛听說博 圖斯和克孜勒被屠之時,真是險些連屁都嚇出來了,當時就想舉家逃命,幸好還有那個陝西愣娃,硬生生地把他給說服了,要不然,現在別說這等好事,只怕全家老小都該有性命之憂了。

不過,高興之余,馬亮這個新晉總督也有些頭痛。

為什麼頭痛?當然是為了銀子的事情!朝廷是升了他的官,也給了他征發民夫、選址築城、移民屯邊、編練新軍等急務,可問題是,慈禧老佛爺並沒才從國庫里撥付一兩銀子,所有的開支,那都得他馬亮自己想辦。

可是,他馬亮又能有什麼辦呢?

靠攤派肯定是不行的,剛剛設立的漠北省別看面積極大,幾乎不下于新疆省,可人口卻卻差得老遠,整個漠北以蒙古人居多,外蒙四部加科布多、唐努烏梁海兩區,大約才二十多萬蒙古人,剩下的就是走西口來到漠北的內地移民,大約才五萬余人。

就這麼點人口,甚至還趕不上山西一個稍大點的縣呢,就算馬亮往死里壓榨,按人頭地丁重重攤派,又能榨出多少油水?沒得還會引發外蒙各部各旗的叛亂,那他馬亮這個總督也就當到頭了,激發民變可是官場大忌。

可如果不重加攤派,僅憑每年的稅銀以及幾個關卡的厘金稅收,那是連官員、吏員、衙役的俸祿以及駐防八旗兵的軍餉都發放不出來,又怎麼支撐得起征發民夫、選址築城、移民屯邊、編練新軍等等急務?

西門老二那個愣娃倒是答應了每年支應五萬兩,條件是讓西字號壟斷唐努烏梁海的皮毛生意,可就這五萬兩,那也還是遠遠不夠哇,就說這築城一項,沒個三五十萬兩銀子,這定北城就別想築起來!難哪,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急務,著實是難辦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