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第三四零章 難得的平靜

「師傅,師傅,快來快來啊……」清脆的童音,打破了這讓人昏昏欲睡的沉悶又炎熱午後時光。丁一瞧了過去,卻見小郭襄正蹲在不遠處細細的瞧著什麼。

「什麼東西?」丁一走了過去,時間晃眼間已經過去了五六年,卻是難得的平靜的時日。郭靖和黃蓉現在已經不在時時的待在襄陽了,這個時候應該正在桃花島上吧。島上四季如春,卻是個躲過酷熱炎夏的好地方。

而眼前的郭襄卻是黃蓉在襄陽生下的第二個女兒,因為生在襄陽便叫做了郭襄。同她一胞生下的還有個男孩,卻是叫做破虜,其意自然是郭靖想要破盡蒙古,保護南朝一片祥和。

「快看,快看,好胖的毛毛蟲!」小郭襄身邊蹲著迷迷糊糊不停擦拭眼楮的小破虜卻見那草叢中一條肥胖的大青蟲緩緩的爬過,便是看著這小東西,她似乎也是看的極為有趣。

丁一道︰「普通的大青蟲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小郭襄卻道︰「老頑童他說每一個動物都能夠演化出一種功夫的啊,所以我在想這大蟲子是不是也能創出功夫。」

丁一聞言一愣,腦海中不由的浮想起了自己在地上一拱一拱的模樣,頓時就覺得這小丫頭難怪被人叫做小東邪了,這才多大腦子里面想的都是什麼東西啊。

這些年來,蒙古仿佛因為數年前的那場高手之戰,對于中原一直心存顧忌,根據項凡傳回來的消息,蒙古的大汗現在整日里提心吊膽的。時時刻刻都有高手跟隨左右,卻是害怕中原武者前去刺殺,而南征之事也因此擱置了下來。

所以郭靖和黃蓉才得空回島,想到了自己的大女兒被丁一教導的極好,現在江湖上誰人不知道郭芙那長虹女俠之名。是以在回桃花島的時候特意繞路過來將小郭襄和小破虜交給了丁一,這兩個小家伙一個酷似黃蓉精靈古怪,一個酷似郭靖質樸敦厚。

這一日,丁一看著暖風吹過,看著場中大家四下練拳。忽然小郭襄一路疾跑了過來,身後跟著他的一小尾巴,那是丁一新收的徒子徒孫。這些小家伙,全都是小郭襄的崇拜者,她現在可是武館內當之無愧的大姐大了,其中又以郭破虜最為听從郭襄的話。

看著這群小孩子跑了過來,正在練拳和邊上的教頭不由的紛紛裂開了大嘴。這些孩子中有的就是他們的孩子,或者朋友的孩子。武館中便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會如此的充滿了活潑生氣。

「怎麼了啊?」丁一隨口問道。

郭襄道︰「師傅快跟我來,快跟我來,那個胖胖死了!」

丁一一愣道︰「胖胖?」

破虜道︰「就是二姐養得那個大蟲子,天天吃好多的葉子所以就胖乎乎的。」

「哦,是那個蟲子啊,怎麼了?」丁一倒是知道這個小郭襄興致廣泛,不僅養了蟲子,上到天上飛的,下到水里游的她都養。她又不怕生,和誰都能交朋友。武館中各路英雄每次路過都會給他帶些小東西,現在她的院子里可謂是大雜院了,一進去那是小貓小狗小狐狸不知道有多少。

郭襄道︰「胖胖死了,還把自己給埋起來了,師傅你快去看看。」

丁一無所謂的被她拉著走到了院中,看著圍上來的小動物。比起郭襄,它們更喜歡丁一,因為丁一的身上有那種很奇特的味道,那是自然的味道。

來到郭襄的小屋子,這里並沒有一般女孩子的那般,反而古里古怪的,不過倒也不失一種古怪的風味。

走到近前,看見了一個大大的蟲繭不由的笑了,模了模郭襄的腦袋跟他解釋了一番,這不是死了,而是正在做另外一種進化罷了,那是一種全新的生命。

郭襄等人畢竟年紀尚幼,听不明白不過知道了這蟲子沒事後便高興的又跑到一旁去玩了。

他們這個年紀並不適宜過于繁重的修煉,循序漸進才是正理。是以丁一每天早中晚三次看他們修煉好了便讓他們隨意的去玩了。

又過了十幾天,郭襄急急的跑了過來又將丁一帶到了小院中,自然是那只肥蟲子有了動靜。丁一微笑的看著,這正是給他們解釋講述道理的一個好機會,于是也耐心的一起守在一旁。

看著蛹的里面漸漸的動靜越來越大,不時的又有了條條縫隙出現,丁一知道這是要破繭而出化蝶而飛了,這個時候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種明悟。

仿佛一瞬又仿佛是許久,蟲繭終于破掉了,一對漂亮的翅膀瞬間掙月兌了出來。緊接著那只小了許多的蟲子也鑽了出來,費力的在蟲繭之上動彈著。隨後緩緩的抖動著翅膀,那一對漂亮的五彩翅膀隨著它的抖動,漸漸的伸展了開來,變得好大、好絢麗,看的眾小家伙興高采烈,也看的丁一微笑著盤膝坐下。

郭襄年紀雖小,但是聰明機靈看見了丁一的動作,知道不能吵到師傅。于是領著自己的伙伴悄悄的離開,又將那些小動物領了出來,這才急急的去找程英師姐和李莫愁教頭。

程英等人一來,看見了丁一的模樣,立刻知道定然是丁一又有所領悟。當下就另安排了小家伙居住,而她們卻靜靜的守候在了一旁!

明悟之中,繭破成蝶!

「唔……果然不俗!已經到了這般境界了嗎,看樣子這個世界果真已經完善了嗎?不過還不行,且讓你再帶上一段時日吧,這個世界的作用極大萬不能出錯,你且多待一些時日吧。最多日後我親自給你陪罪!」虛空之中一聲贊嘆,卻並沒有一人听見。這個聲音說完了這句,緊接著消失不見了仿佛從來都不曾出現過一般。

「呼……」長長的吐出一口粗氣,丁一緩緩的睜開了雙目,看著身前以自己為中心的一個圓圈春秋蕭瑟、涇渭分明,不由的開懷大笑,居然因為一時的感悟創出了一門神功,這功法只要修煉到了極致,莫說長生,便是那些可以媲美自己前世魔法的威能也能展現出來,不過還不夠完善。人體的潛能並沒有全部發揮出來,自己僅僅是做了一個初步的開發,上丹田的腦域就能夠具有了這等威力,如果自己修煉到九變又能夠怎樣呢?

「師傅,您醒了嗎?」感覺到一絲氣息,程英立刻開口詢問道。

丁一站起扭了扭脖子,頓時發出了「嘎 」脆響,大呼一聲舒服道︰「我醒了,這次用了多久?」

程英道︰「不多不少正好九日!」

丁一道︰「九日嗎?九為數之極,恰好我這功法也是推算出來九變,又是因為繭破化蝶而有了靈感,那便叫做‘天蠶九變’吧!」

程英一喜道︰「師傅又創出了神功了嗎?」她知道丁一修為深不可測,往日里雖然不顯山不露水的,但幾乎能夠隨意的創出一兩種功法出來。此時連坐九日,其中透著頓悟的光輝,顯然是創出了一門絕世神功,她自然會為丁一感到欣喜。

邊上的李莫愁冷冷的看了丁一一眼也不說什麼便離開了,她雖然經過了數次開導,總算將那股恨意漸漸的化去,也答應了丁一當著個女教頭。但是因為那次之傷讓她痛不欲生,是以臉上幾乎從不見笑容。但實際上現在的她依然是那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女子,不過是畏懼所以用冰冷將自己保護了起來!

「那些小家伙呢?我將他們的院子霸佔了,他們肯定急了吧。」丁一爽朗一笑。

程英道︰「他們已經住到了震字院去了,那里和這里幾乎差不多,倒是沒什麼好抱怨的。」

丁一搖頭道︰「這可難說,都是些小靈精啊。」說著話便往外走,他要找個地方好好的捉模一下自己這剛創出的功法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

丁一天天在武館中教授徒弟,以他十數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江湖中已經是無人不知有這樣的一個可以隨意學到各種功夫的地方,更是無人不知道他這個館主的厲害。天下各種的武功無所不會,什麼各門各派的絕學都會傳授,只要你喜歡武功,只要你不是個壞人,那就可以學到平日里無論如何也學不到的絕世武功。

武館中這般模樣自然會引起他人的忌憚,但是又能怎樣呢?秘籍在哪里,幾乎都知道是在無錫城外太湖之濱的那座行雲山莊之中。但是沒有丁一的允許,又有幾人能夠進去?山林中現在可是有丁一放養的不少猛獸,得了陣法的滋養,多了一絲靈性,普通的武林人士根本無法在陣法中對付這些猛獸。

要說起這些小家伙來,全都是郭襄他們出外玩耍的時候找回來的。沒辦法,一群小家伙的威力太強大了,他們雖然沒本事弄到這些東西。但是他們的師兄、師姐,他們的師佷等人可都是江湖上的好手,平日里回來看望或者請教丁一的時候都會帶些東西來討好他們。這倒是好,卻也不想想,他們這群小家伙長到了五六歲的,那些個猛獸可早就是一方霸主了,若不是被丁一開了靈性,早就打斗起來了。有這樣的一群猛獸守護,這叢林豈是這等好進的,更何況其中還有奇門陣法、機關陷阱!

因此現在江湖中的門派已經不在想著潛入進去偷取秘籍了,畢竟丁一並沒有門派之見。你實心實意的過去,他自然會指導與你。全真教因此再次大興,和少林並稱北地雙雄,雖然身處蒙古,卻讓蒙古對其頗為忌憚。而全真的大興又和丁一有關,這些小道消息,這些個門派也都听說過。

全真七子雖然都是好面子的人,但是卻從不妄言,是以對于全真終于在他們的手中綻放出了無比的燦爛,卻也對丁一是推崇備至。便如少林,也會有高僧不時的領著小沙彌前去請教。他們一是為了武功,其二自然是佛法,丁一佛道儒皆修,本身的境界更是遠勝他們,而且和少林淵源深厚,少林弟子是持了弟子禮前去的。

便是當今的朝廷也知道無錫有這樣的一個好地方,也曾妄想前來手去些好處。因為武館每日救濟不停,這一日兩日也不過如此罷了。但天長日久,有心人細細一算,便知道武館之中定有如山財富,朝廷之中能者不少、但當權的卻都是貪婪之輩,得了此消息後,只恨不得將武館一口吞進肚內!

不過,他們將主意打到了武館身上那可是自尋死路了。丁一尚未說話,也有武館和學堂出去的將軍、大儒立刻將消息傳了回來。那可是一滴水掉入了一過熱油中了,在呂仁這等毫不顧忌朝廷威嚴之人的帶領下,險些讓這個沒有被蒙古推到的朝廷,卻差點被一眾武林高手給掀翻了。

便是丁一幾人也不曾想到,武館現在在江湖上居然有如此名望。若不是東邪北丐這兩個看熱鬧的家伙大驚之下出手干預,便是以兩人的身份武功也是費了許多力氣才將暴怒的眾人敢按壓下來。

試問當今天下有哪個地方能夠十年如一日的資助眾人免費的習武讀書?學堂中的先生都是丁一親自請來的,學問自然不用說,便是為人也極好,教導出來的孩子少說也是一方秀才。而不好讀書的便去武館,只要肯吃苦幾年之後練出一身基本,平日里干活什麼的也比尋常人要強上數倍。

老百姓最重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後代。丁一在不知不覺中,在他認為只是再用那些銀兩做些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卻已經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積攢了足以顛覆天下的聲望。

那年在臨安大鬧之後,現在鎮守邊陲的大將,總有一些是有真本事的不是靠阿諛奉承上去的,在他們的手下卻都有著不少的好漢在相助。那些人之中十有七八都是從武館出來的,便是軍師一類的也有一二是從學堂出來的。畢竟丁一的學堂也是因人而異,不會死板的只教你讀書!朝堂之上因此而漸漸的隱現清明,宋朝這棵腐朽的大樹居然在丁一毫不在意的潛移默化下已經重新萌發出了新的生機。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天下的變化有心人自然看的通透。那些忠義之輩欣喜之時,卻也有一些人擔心實權旁落,便是那皇帝在天天都有人拿著宋朝先祖的黃袍加身在說丁一的時候,禍根便在這個的時候已經悄悄的埋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