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第三零一章 退兵

「其興也勃矣,其亡也乎矣。」聊起了項羽,不由得便說起了秦朝,便是一陣唏噓長嘆。

丁一和項明走在去哪隱居之處的地方,另一人項凡卻第一次來到外面的世界,雖然很想送他回去,但是卻更想看看這世界和自己的村子有什麼不同。

項明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讓他留在此處,當日見到郭靖,又加上一路上的一起走來深知郭靖很是可靠,便請郭靖多加照顧項凡。

自然項明卻是沒看出項凡的真正的心思,他是村子中族長之子,一身武藝兵法都是村子中的翹楚。多少女孩子喜歡他,但他卻不屑他故。少年心性的他,反而被忽然闖入的精靈般的黃蓉吸引住了自己的目光。因為這是他在村子里絕沒有看見過的女子,精靈一般的少女,讓他不由自主的便被其吸引了過去。

不過項凡自然也有他的驕傲,雖然郭靖黃蓉將那歐陽鋒引了進去,打傷了自己的兄弟,但是能夠將歐陽鋒驅逐出去卻也虧了這兩人。他恩怨分明,卻是不會因此而使出什麼手段,驕傲如他不相信自己比不過這個木訥的家伙。尤其是黃蓉的陣法加上他的練兵之法,讓他更加的覺得自己和黃蓉才是最配的。

那日比武後,他看出郭靖的武功與自己相比不分伯仲,但自己的內力卻因為體質的關系現在或許還能夠勝他。但日後等他內力上來,自己必定無法在勝過他了。一路走來,更是知道黃蓉和郭靖的恩愛,于是驕傲如他便準備去這外面的世界找找,他記得族里面的一本古書上記載,有一種藥材是可以根除自己身上的毛病的!

而丁一回到中原沒有听聞呂仁的消息,他自然要再去尋找。這是他的徒弟,不管是生是死,總要知道,這是他為師的責任!

于是便和項明結伴上路,他也是想要看一看那世外桃源。

兩人一路走來,邊走邊聊,自然會說起項家的先祖,那西楚霸王項羽,所以便有了開頭的那句話。那是丁一對于秦朝的感嘆,大秦雄師,其氣吞如虎,橫掃六合的氣概讓千年來無數風流志士遐想,謳歌!秦之興起,無疑其內在戰爭機器的瘋狂開動,外在百萬鐵軍的征討四方,拓開前所未有的疆域。然而短短十五年間,泱泱大秦,毀于一旦,真是應了「其興也勃矣,其亡也乎矣」!

「前輩說的是,這秦朝當真是,咳……」項明嘆了口氣,說起來秦朝之所以敗得如此快,除去他的暴政等因素,最重要的卻是自己先祖當年天才之作——巨鹿之戰!便是那一戰,給予了秦朝沉重的一擊。

丁一也是嘆了一聲,卻不是為了秦朝而是為了項羽,徐徐道︰「只可惜我未能見上項籍一面,不然的話定要好好的切磋一番,這位當世的武聖。當真是可惜、可嘆啊。」

(不要懷疑,歷史上,正規的文聖人是孔子,一說倉頡。武聖人是項羽,北宋前一說呂尚,北宋後一說岳飛,關羽是清朝才改上去的,為的是替代岳飛!而且聖人者都有不同,史書上就有記載項羽是雙瞳異象,而且兵敗身死還在史記中留名稱王的就只有霸王項羽了!古語︰王不過霸,就是說的項羽)

項明沒有想到丁一嘆的居然是這個,心中暗想︰或許便是因為他這中態度,所以才會修煉到如此深不可測的武功吧?當下道︰「前輩心思,我輩不如也!」

丁一呵呵一笑道︰「不過是我好戰之心作祟罷了,什麼如不如的。對了,項羽烏江自刎,听聞他的夫人虞姬也在營中自刎,而後雖然沒有記載,卻也听聞暗中有不少項家之人被殺,便是虞家的人都不敢再取虞姓,去了頭稱吳,你們又是如何逃了出來的呢?」

項明雖然和丁一只相處了幾天,但是對丁一武藝高超還如此平易近人很是有好感,當下也不隱瞞,嘆了一聲道︰「此事說來話長,前輩可知道漢初三杰?」

丁一點點頭道︰「張良、韓信和蕭何,這我自然知道。」

項明又道︰「若不是張先生的神算和大恩,或許便沒有我等現在了,想那劉邦何等疑心,連幫他打天下的人又有幾人能夠存活下來?」

丁一喃喃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良張子房?」

項明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張良先生,雖然他是劉邦那小人的手下,不過我等卻不恨他為劉邦出謀劃策,畢竟各為其主。垓下之戰,先祖四面楚歌,終于到了絕境。先祖死後,楚軍被收編,但我等項家子弟自然是劉邦這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所幸張先生因為不忍見我等無辜被屠,設計讓我等連夜逃了出去。還為我等指明方向,于是才有了我等避于山間,能夠休養生息,讓項家不至于絕後。」

丁一道︰「張良此人智謀遠慮,可惜未曾見得一面,不然的話或許能和他結為知己。」

「張先生雅量高致自然不是劉邦那種小人可以比得上的。」項明對于劉邦這個先祖的對頭可是沒甚好感,每每提及總是一副不屑的模樣。

兩人邊走邊談,如此過了半月便到了那群山之中。卻因為偏了大路,不知道這個時候宋朝即將面臨一場兵禍!

郭靖和黃蓉在華山論劍後,告辭了洪七公和黃藥師前往嘉興,他們自然是要去接江南七怪的,畢竟小兩口要成親了,這七位可是男方的家長,自然是要請的。

江南七怪听聞了兩人要成親,自然是欣喜不已。他們早就將郭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一般,現在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了,他們又怎能不開心?

當下幾人收拾了一下就要離開,卻忽然得了消息蒙古軍即將南下。當即顧不得別的了,七怪都是忠義之人,當下急急的便趕往襄陽。

眾人西行到了兩湖南路,折向北行,不一日到了襄陽,眼見民情安定,商市繁盛,全無征戰之象,知道蒙古大軍未到,心下喜慰。那襄陽是南未北邊重鎮,置有安撫使府,配備精兵守御。郭靖心想軍情緊急,不及投店,協同黃蓉和七怪前去謁見安撫使呂文德。

那安撫使手握兵符,威風赫赫,郭靖在蒙古雖貴為元帥,在南宋卻只是個布衣平民,如何見得著他?黃蓉知道無錢不行,送了門房一兩黃金。那門房雖然神色立變,滿臉堆歡,可是一排安撫使見客的日子,最快也得在半月之後,那廝接見的都是達官貴人,也未必能見郭靖。郭靖焦躁起來,喝道︰「軍情緊急,如何等得?」

黃蓉忙向他使個眼色,將他拉在一旁,悄聲道︰「晚上闖進去相見。」

邊上的江南七怪也是心中甚是溫怒,當下都是同意了黃蓉的說法,只等夜色降臨,要進去看看這安撫使到底忙的是些什麼。

眾人都是心懷家國,有了緊急軍情要上報,只恨不得這天色立馬就能暗下來。好不容易熬到了夕陽西下,眾人立刻施展輕功進到了屋中,卻發現那安撫使居然花天酒地好不自在!

柯鎮惡脾氣火爆,最是見不得這等貪圖享樂的貪官,當即剛杖一點打翻了桌子喝道︰「如此時候居然還在此花天酒地,你這安撫使便是如此當的嗎?」

這安撫使叫做呂文德,正自花天酒地之時哪里會想到忽然闖進了一伙強人,當即嚇得躲在了兩個侍女身後,戰戰兢兢的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不過柯鎮惡的一聲大喝,卻也將門外的守衛給引了進來。黃蓉單手一探一把明晃晃的短劍就擱在了呂文德的身前道︰「你叫他們別嚷,咱們有話說。」

呂文德手足亂顫,傳下令去,眾軍士這才止聲。郭靖見他統兵一方,身寄御敵衛土的重任,卻是如此膿包,心中暗暗嘆息,當下將蒙古大軍行將偷襲襄陽的訊息說了,請他立即調兵遣將,布置守御工具。

呂文德道︰「听……听見了。」

黃蓉道︰「听見什麼?」

呂文德道︰「有……有金兵前來偷襲,須得防備,須得防備。」

黃蓉怒道︰「是蒙古兵,不是金兵!」

呂文德嚇了一跳,道︰「蒙古兵?那不會的,那不會的。蒙古與咱們丞相連盟攻金,決無他意。」

黃蓉嗔道︰「我說蒙古兵就是蒙古兵。」

呂文德連連點頭,道︰「姑娘說是蒙古兵,就是蒙古兵。」

郭靖道︰「滿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全系大人之手。襄陽是南朝屏障,大人務須在意。」

呂文德道︰「不錯,不錯,老兄說的一點兒也不錯。老兄快請罷。」

幾人嘆了口氣,越牆而出,但听身後眾人大叫︰「捉刺客啊!捉刺客啊!」亂成一片。

柯鎮惡剛杖駐地,怒聲道︰「哼,該死的狗官!」當下就要進去殺了他,邊上朱聰急忙攔住道︰「大哥稍安勿躁,還需他布防置兵抵御外敵。」

柯鎮惡哼了一聲這才離去。

眾人又候了兩日,見城中毫無動靜。郭靖道︰「這安撫使可惡!不如依岳父之言,先去殺了他,再定良策。」

黃蓉道︰「敵軍數日之內必至。這狗官殺了自不足惜,只是城中必然大亂,軍無統帥,難以御敵。」

郭靖皺眉道︰「果真如此,這可怎生是好?」

黃蓉沈吟道︰「左傳上載得有個故事,叫做‘弦高犒師’,咱們或可學上一學。」

郭靖喜道︰「蓉兒,讀書真是妙用不盡。那是什麼故事,你快說給我听。咱們能學嗎?」

他的話音剛落,邊上的朱聰拍掌道︰「妙啊!」

黃蓉笑嘻嘻的道︰「學是能學,就是須借你身子一用。」

郭靖聞言一怔,道︰「什麼?」

黃蓉笑了一陣,方道︰「好,我說那故事給你听。春秋時候,鄭國有一個商人,叫做弦高,他在外經商,路上遇到秦國大軍,竟是來偷襲鄭國的。那時鄭國全沒防備,只怕秦兵一到,就得亡國。弦高雖是商人,卻很愛國,當下心生一計,一面派人星夜去稟告鄭伯,自己牽了十二頭牛去見秦軍的將軍,說是奉鄭伯之命前來犒勞秦師。秦軍的將軍以為鄭國早就有備,不敢再去偷襲,當即領兵回國。」

郭靖喜道︰「此計大妙。怎麼說要借我身子一用?」

黃蓉笑道︰「不是要用十二頭牛?你生肖屬牛,是不是?」

郭靖跳了起來,叫道︰「好啊,你繞彎兒罵我。」伸手指去呵她癢,黃蓉忙笑著逃開。七怪看他們樣子紛紛會心一笑,朱聰道︰「大哥,我去借幾身衣裳來。」

眾人知道他說的借自然是要施以空空妙手,果然沒一會他就取了九件衣服來,其中一件居然還是將軍的服飾,卻也不知道他是從哪里弄來的。

不過蒙古軍雖然上了當,但對方來勢洶洶屯兵十來萬,顯然不會因此就退兵的。眼見著大戰一觸即發,而襄陽城的守衛卻不相信自己等人的話,到時候悍勇的蒙古兵一來,卻又要如何是好?

郭靖知道自己的聰明才智拍馬也不急黃蓉,當下對黃蓉道︰「你再想個妙策。」

黃蓉搖頭道︰「我已整整想了一天一晚啦。靖哥哥,若說單打獨斗,天下勝得過你的只二三人而已,就說敵人有十人百人,咱們也能進出自如,可是現下敵軍是千人、萬人、十萬人,那有什麼法子?」

郭靖嘆道︰「咱們大宋軍民比蒙古人多上數十倍,若能萬眾一心,又何懼蒙古兵精?恨只恨官家膽小昏庸、虐民誤國。」

黃蓉道︰「蒙古兵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咱們殺得一個是一個,當真危急之際,咱們自顧便走。天下事原也憂不得這許多。」

郭靖正色道︰「蓉兒,這話就不是了。咱們既學了武穆遺書中的兵法,又豈能不受岳武穆‘盡忠報國’四字之教?咱兩加上師傅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盡心竭力,為國御悔。縱然捐軀沙場,也不枉了父母師長教養一場。」

黃蓉嘆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七怪听得小兩口如此說話,柯鎮惡低低的贊了一聲,但心中卻也是不想這兩人如此年輕就戰死沙場。要想尋得方法,卻還真沒有什麼還辦法,一時間急的頭發都白了幾根。

眾人心情不佳,回到了客棧也不休息,到了二更時分,忽听城外號哭之聲大作,遠遠傳來,極是慘厲。黃蓉叫道︰「來啦!」

幾人奔到城頭,只見城外難民大至,扶老攜幼,人流滾滾不盡。哪知守城官令軍士緊閉城門,不放難民入城。過不多時,呂文德加派士卒,彎弓搭箭對住難民,喝令退去。城下難民大叫︰「蒙古兵殺來啦!放我等進去啊。」守城官只是不開城門,眾難民在城下號叫呼喊,哭聲震天。

九人站在城頭,極目遠望,但見遠處一條火龍蜿蜒而來,顯是蒙古軍的先鋒到了。郭靖久在成吉思汗麾下,知道蒙古軍攻城慣例,總是迫使敵人俘虜先登,既能消耗敵人士氣,還能有攻心之妙。

郭靖生性仁厚見這數萬難民集于城下,蒙古先鋒一至,襄陽城內城外軍民,勢必自相殘殺。此時情勢緊急,當下不再遲疑站到了城頭,振臂大呼︰「襄陽城若是給蒙古兵打破,無人能活,是好漢子快跟我殺敵去!」

那北門守城官是呂文德的親信,听得郭靖呼叫,怒喝︰「奸民擾亂人心,快拿下了!」

郭靖從城頭躍下,右臂一探,已抓住守城官的前胸,將他身子舉起,自己登上了他的坐騎。官兵中原多忠義之士,見難民在城下哀哭,心中早就不忿,此時見郭靖拿住守城官,不由得驚喜交集,並不上前救護長官。

郭靖喝道︰「快傳令開城!」那守城官性命要緊,只得依言傳令。北門大開,難民如潮水般涌入。郭靖將守城官交與黃蓉看押,便欲提槍縱馬出城。黃蓉道︰「等一等!」命守城官將甲冑月兌下交與郭靖穿戴,在郭靖耳邊輕聲道︰「假傳聖旨,領軍出城。」反手拂中了那守城官的穴道,將他擲在城門之後。

郭靖心想此計大妙,當下朗聲大叫︰「奉聖旨︰襄陽安撫使呂文德皂庸無能,著即革職,眾軍隨我出城御敵。」他內功深湛,這幾句話以丹田之氣叫將出來,雖然城內城外叫鬧喧嘩,但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剎時間竟爾寂靜半晌,七怪就在旁邊听了這話同時出聲響應。慌亂之際,眾軍哪能分辨得出真偽?兼之軍中上下對呂文德向懷敵心,知他懦弱怕死,當此強敵壓境、驚惶失措之際忽听得昏官革職,有人領軍抗敵,四下齊聲歡呼。

郭靖領了六七千人馬出得城來,眼見軍容不整,隊伍散亂,如何能與蒙古精兵對敵?想起《武穆遺書》中有雲︰「事急用奇,兵危使詐」,當下傳下將令,命三千余軍士赴東邊山後埋伏,听號炮一響,齊聲吶喊,招揚旌旗,卻不出來;又命三千餘軍士赴西山後埋伏,听號炮二響,也是叫喊揚旗,虛張聲勢。

兩隊軍士的統領見郭靖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各自接令領軍而去。待得難民全數進城,天已大明。耳听得金鼓齊鳴,鐵騎奔踐,眼前塵頭大起,蒙古軍先鋒已迫近城垣。

黃蓉從軍士隊中取過一槍一馬,和七怪一起隨在郭靖身後。

郭靖朗聲發令︰「四門大開!城中軍民盡數躲入屋,膽敢現身者,立即斬首!」其實他不下此令,城中軍民也早躲得影蹤全無,勇敢請纓的都已在東西兩邊山後埋伏,如呂文德這般膽卻的,不是鑽在桌底大念「救苦救難高皇經」,就是藏在被窩中瑟瑟發抖。

蒙古軍鐵騎數百如風般馳至,但見襄陽城門大開,一男一女兩個少年騎馬綽槍,身後站著七名服裝各異的男女,站在護城河的吊橋之前。統帶先鋒的千夫長看得奇怪,不敢擅進,飛馬報知後隊的萬夫長。那萬夫長久歷戰陣,得報後甚是奇怪,心想世上哪有此事,忙縱馬來到城前,遙遙望見郭靖,先自吃了一驚。他西征之時,數見郭靖屢出奇謀,攻城克敵,戰無不勝,飛天進軍攻破撤麻爾罕城之役,尤令他欽佩得五體投地,蒙古軍中至今津津樂道,此時見郭靖擋在城前,城中卻是空蕩蕩的沒半個人影,料得他必有妙策,哪敢進攻?當下在馬上抱拳行禮,叫道︰「金刀駙馬在上,小人有禮了。」

郭靖還了一禮,卻不說話,那萬夫長勒兵退後,飛報統帥。過了一個多時辰,大旗招展下一隊鐵甲軍鏘鏘而至,擁衛著一位少年將軍來到城前,正是四皇子拖雷。拖雷飛馬突出衛隊之前,大叫︰「郭靖安達,你好嗎?」

郭靖縱馬上前,叫道︰「拖雷安達,原來是你?」他二人往常相見,必是互相歡喜擁抱,此劇兩馬馳到相距五丈開外,卻不約而同的一齊勒馬。

郭靖道︰「安達,你領兵來攻我大宋,是也不是?」

拖雷道︰「我奉父皇之命,身不由主,請你見諒。」

郭靖抬頭眺望,但見旌旗如雲,刀光勝雪,不知有多少人馬,心想︰這鐵騎沖殺過來,我郭靖今日是要畢命于此了。但卻絲毫不懼,朗聲說道︰「好,那你來取我的性命吧!」

拖雷心中微驚,暗想︰此人用兵如神,我實非他的敵手,何況我與他恩若骨肉,豈能傷了結義之情?一時躊躇難決。

黃蓉回過頭來,右手一揮,城內軍士點起號炮,「轟」的一聲猛響,只听得東邊山後軍士吶喊,旌旗招動。

拖雷臉上變色,但听號炮連響,西山後又有敵軍叫喊,心道︰不好,我軍中伏。他隨著成吉思汗東征西討,豈但身經百戰而已,什麼大陣大仗沒見過,這數千軍士的小小埋伏哪能在那眼內?只是郭靖在西征時大顯奇能,拖雷素所畏服,此時見情勢有異,心下先自怯了了,當即傳下將令,後隊作前隊,退兵三十里安營。

郭靖見蒙古兵退去,與黃蓉相顧而笑。黃蓉道︰「靖哥哥,恭賀你空城計見功。」

郭靖笑容登失,憂形與色,搖頭道︰「拖雷為人堅忍勇決,今日雖然退兵,明日必定再來,那便如何抵敵?」

黃蓉沈吟半晌,道︰「計策倒有一個,就怕你顧念結義之情,不肯下手。」

郭靖一凜,說道︰「你要我去刺殺他?」

黃蓉道︰「他是大汗最寵愛的幼子,尊貴無比,非同別個統軍大將。四皇子一死,敵軍必退。」

郭靖低頭無語,回進城去。此時城中見敵軍已退,又自亂成一團。呂文德听說郭靖片言之間就令蒙古大軍退去,歡天喜地的親來兩人所住的下處拜訪,要邀兩人去衙中飲酒慶賀。郭靖與他商量守城之策。呂文德一听他說蒙古大軍明天還要再來,登時嚇得身子酥了半邊,半晌說不出話來,只叫︰「備轎回府,備轎回府。」他是打定主意連夜棄城南逃了。

郭靖郁悶不已,酒飯難以入口,天色漸漸黑了下來,耳听得城中到處是大哭小叫之聲,心想明日此時,襄陽城中只怕更無一個活著的大宋臣民,蒙古軍屠城血洗之慘,他親眼看見過不少,當日撒麻爾罕城殺戮情狀不絕涌向腦中,伸掌在桌上猛力一拍,叫道︰「蓉兒,古人大義滅親,我今日豈能再顧朋友之義!」

黃蓉嘆道︰「這件事本來就難得很。」

當下九人出了城來到了遠處,棄了馬匹潛入軍營。郭靖和江南七怪久處大漠,說蒙古話自然不在話下,小心的拿下了士兵,換了衣服走了過去。因恐人數太多惹起懷疑,七怪中只有最精靈的朱聰跟了過去。

這一去,卻是听見了一件大消息,原來蒙古的大漢,成吉思汗因為連年征戰又加上年老,終于病倒了!郭靖有感大漢撫養之恩,有心回去一看。

當晚拖雷下令退軍,次晨大軍啟行。郭靖與黃蓉找回紅馬雙雕,隨軍北上,因大軍退兵,襄陽自然無事了。于是又請七怪先行去了桃花島,也算是報個平安。拖雷只怕不及見到父親,令副帥統兵回師,自與靖蓉二人快馬奔馳,未及一月,已來到西夏成吉思汗的金帳。

人總有生老病死,便是稱雄一世的成吉思汗也逃不過,所以他也想要求得長生!但他卻沒有這個機會了,即使現在丁一找到了長生之法他也沒有機會了,因為他已經死了!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身前的種種死後盡歸黃土!

幾日後郭靖與黃蓉向大汗遺體行過禮後後辭別拖雷,即日南歸。兩人一路上但見骷髏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禁感慨不已,心想兩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正是︰

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

這一章,大多數都是抄襲的射雕的最後一章!呵呵,有看的眼熟的可不要怪我啊,實在是這章既突出了郭靖的果敢,還有兩人的感情,也點出了兩人對戰爭的新的認知。我想改,但是拍馬也不急金老爺子,怎敢亂動,就厚著臉皮的抄了!咳……郁悶啊!

這章沒寫楊康和楊過,因為我後面會提及的!

最近比較忙,話說也不叫最近忙。因為在裝修房子,我爸媽不管了,就讓我自己弄,天天在研究風格的額,想弄個田園風格和地中海風格,然後又要和裝修公司商量,第一個方案在物業那居然沒通過。我日,明明不是承重牆的說,居然還不讓我過,只能另換了。

所以,我反正會努力寫的,天天兩章,我有可能沒辦法保證了!反正我寫好就發吧!

抱歉、抱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