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章 古廟道童

莽莽青山,峰巒疊翠,霧靄煙蘊。初升的朝陽並沒有很快地驅散山間的霧氣,這里依然籠罩著迷離。鳥兒是勤快的動物,這會兒已經有不少的雀鳥在樹林里穿梭不停,尋覓一天的糧食了。遠處偶爾會傳來幾聲虎嘯鶴唳,這為清晨的大夏山平添幾分森然。

大夏山,九州志里有名的大山,位于殷周帝國大夏郡的東部,素有天朝大陸「雄峰第一險」的美譽。大廈山山腳的大廈城是出入大廈山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城東位于大廈山前的陽山鎮,幾乎每天都有旅客從這里上山,所以陽山鎮一年四季都人煙興旺,繁華似錦。

大廈山的山腰處最多寺廟、道觀。傳說這里一共有大小寺廟、道觀合共一千零一座。每年山下的陽山鎮、大廈城,乃至更遠處的善信們都會上山求神問卜,以圖平安。能夠在這大廈山里替人求神問卜的僧人、道士可不是什麼三教九流的江湖騙子。天朝大陸處于一個修**之中,傳說在這片大陸上有能騰雲駕霧的仙人,這些仙人知過去、曉未來,無所不能。這些仙人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洞天福地里潛心修行,但偶爾也會出現在世間上,招收弟子傳下道統。而大廈山上的那些寺廟、道觀,很多就是從那些隱世的仙門中出來的弟子開建的。他們雖然無緣修仙,但卻一個個都小有神通,擁有一身為人測吉凶、消災弭的本事。

在那山間群廟之中,有一座規模最小,往常也沒什麼人煙的廟宇。此刻,這座拜所謂元始大神的廟宇,一個唯一的小道童,正看著廟里僅有的那個香油箱發愁。他的對面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老者看起來不僧不道,他就是這座名為元始神殿的廟宇的住持。

「師父,今天又沒有香油錢了,再這麼下去,我們下個月又得吃稀飯充饑了。」小道童苦著一張嘴臉,無可奈何地看著老主持。這道童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生得倒是唇紅齒白,尤其是他的一雙眼楮,時刻都閃著一絲狡黠的光芒。但他的身材卻顯得有點瘦削,估計是在這廟宇里長期吃稀飯,所以有點營養不良。

老住持微微睜開眼楮,看了小道童一眼,隨即又閉上說道︰「小慧明,你不要急躁。你跟著為師修行,練我那元始神功,功力深了就是不吃飯也沒事。你七歲開始練功,到現在已經有九個年頭了,吃稀飯就已經足夠你充饑,死不了的。」

「可是……師父,我這不是擔心你嗎?我們上一次吃肉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師傅你年紀大,要是沒有肉吃,那對身體不好的。」慧明眨眨眼楮說道。

可是老住持並沒有理他。看見住持沒有反應,慧明大著膽子小聲道︰「師父,我到其他寺廟看過了,我們的香火之所以不夠鼎盛,主要還是因為我們供奉的元始大神……那個實在是沒有什麼名氣。我看……」

「嗯?」老住持微微睜開眼楮,「你想我砸了神像,改為供奉其他的神佛嗎?」

慧明是真的這麼想。但是,他又哪能听不出自己師父語氣中的不悅之情?所以他連忙改口道︰「不,不,不是的。只是我覺得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開個講壇,向山下善信宣傳宣傳我們的元始大神?師父你這麼博學多才,要是肯開講壇,山上其他寺廟的住持肯定要甘拜下風的。到時候我們的元始殿肯定能廣納善信,普渡眾生。這樣的話,我們的香油錢……嘿嘿,師父你懂的!」

原來,在這大廈山上的寺廟有一個風氣,凡是那些大寺廟的住持,還有那些有大學問的僧侶、道人都喜歡在每月的初一或者十五開壇講道。每到這個時候,不僅山下的善信會到廟前听道,山上其他廟宇的住持也會來此與講道者辯論切磋。凡是在這些講道會上舌戰群僧並最終獲勝者,往往都會得到大量信徒的擁戴。到時候什麼捐獻、香油就通通都有了。但可惜的是,慧明的師父從來都不會開這樣的講道會,自己也從來不去參加別人的講道會。再加上他們供奉的所謂元始大神跟別的廟宇供奉的佛陀、三清不一樣,所以很多人都不大喜歡到這里來參拜。每個月只有偶爾的幾日時間,才會有些因為別的寺廟人太多擠不進去,所以才來這里上香的人。

慧明這麼向師父提議,本來也沒指望師父會贊成。果然,老住持一閉眼楮,沒有理他。慧明放下手中的香油箱,跟老住持鞠了個躬便退出了大殿。慧明卻不知道,他剛離開,老住持就睜開了眼楮,輕輕地搖了搖頭。

慧明出了大殿,雖然老住持這麼說,但他還是希望到外面找點賺錢的路子。事實上,如果慧明真的只依靠廟里的那點香油錢度日,估計會連稀飯也吃不上。每天他練完師父交下來的功課後,都會走出寺廟,當起了大廈山上惟一一個神棍。

是的,就是神棍。大廈山給人算命的道人從來都是有真道行的,那些江湖上的騙子來這里招搖撞騙很快就會被人識破看穿。久而久之,這里也就沒有了神棍。但也許是因為大廈山的騙子已經絕跡多年了,慧明在山上招搖撞騙了六年,就然沒有被人認出來。

慧明是個孤兒,他剛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拋棄在元始殿的門口,是老主持將他撿了回去養大的,還給他起了道號「慧明」。對慧明來說,老住持除了是他師父,更是爺爺,元始神殿就是慧明的家。元始神殿是一座小廟,一直以來都只有老住持一人打理、居住。山里很多人都知道有這麼一間寺廟,這麼一個老人,但也許是因為這寺廟既偏且小,所以便很少人問津。及至慧明來了,這元始神殿才多了一點生氣。

小時候的慧明也是隔三差五就有肉吃的。可是七歲之後,老住持就開始教授他一種叫做元始神功的養氣功夫,同時讓慧明灑掃庭院,洗衣做飯,偶爾還會傳他一點拳腳功夫。慧明十歲那年,老住持甚至將廟里的財政大權——香油箱也都交給了慧明打理,而自己就足不出戶,整天坐在元始大神的神像前打坐練氣。

掌握了廟里的財政大權之後的慧明,才發現了自己沒有肉吃的最大原因︰窮!那時候起,每當慧明出廟采買糧油,都會到附近的寺廟探听別人的生財之道,久而久之他便也學起了其他的和尚道士,穿著道袍,豎起了一張「佔卜算命」的旗子,在離廟的時候給人「看相」來賺點外快了。

慧明當然不懂「看相」,但他天生聰穎,從八歲開始就已經能夠過目不忘了。他很快就將那些道人給人看相的樣子學個十足,就連那語氣也學得惟妙惟肖。剛開始,慧明的話也會被人找到破綻,但他自幼在這里長大,其他道士知道元始神殿的處境,所以特別關照他,有時還替他圓謊。利用這些關系,久而久之,慧明說出來的話倒也能將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騙得了一些錢財。而這些錢財,慧明都會拿回廟里偷偷扔進香油箱中「洗白」,然後再拿著這些錢去給師父買肉吃。

今天,他們廟里的香油箱又光了。出了元始神殿的大門,慧明又翻出了他那張「佔卜算命」的旗子,嘴里喊著「天上知一半,地上知全部」的切口,悠悠地往那些信眾眾多的廟宇走去。

慧明喊著切口,一路走來,倒是引起了不少善信的注意,但真找他看相的人卻很少。常來這里的善信很多都有熟悉的道士為他們看相,而那些從外地來游玩的人,更多的也是想要去那些出名的山寺,尋找那些真正的高人。雖然慧明一身得道高人的打扮,但他十六歲的年紀,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很多人都不大相信這麼一個孩子可以有多少能耐。

慧明在山腰繞了大半個時辰,越繞越奇怪。雖然說他平時的生意也不怎麼好,但像今天這樣這麼久也沒有生意的情況卻很少發生。今天在山上流連的人似乎比往日少了很多,難道說出了什麼事情?慧明又轉了幾圈,發覺其他一些寺廟的信眾也比平時少了一些。在他經過一間道觀的時候,剛好看見一個平時挺照顧他的道士,正急匆匆地往外趕。慧明連忙喊住了他。

「小衍師兄,這麼急急忙忙的,干什麼去啊!」

那叫做小衍的道士听得有人在身後喊他,便停住了腳步。他回頭一看,見是慧明便高興地說道︰「啊,是小慧明啊。你又出來給人看相?不過今天恐怕你的生意不會好啊!」

「還真是!師兄你知道些什麼嗎?為什麼今天來的人似乎少了?」

「你不知道嗎?山腳的大廈城首富趙德山仙游了,他的妻子兒女重金禮聘佛光寺的智明住持、天道觀的太倉真人、柱國寺的靈隱禪師、太清殿的無塵道長四大高人,一起在柱國寺為趙老爺子做一場盛大的法會。听說凡是到那里去的觀法會替趙老爺子送行的人都會得到四大高人的祝福,還有趙家派發的禮金,所以前來上香的善信但凡知道消息的,一個個都跑到柱國寺看熱鬧去了!」

听著小衍的敘說,慧明的雙眼頓時冒出了不少小星星。小衍剛才所說的四大高手,可名副其實是大廈山一千零一寺廟里的得道高人。傳說這四位高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一個個都有獨門絕技。他們都曾經開壇講道,並在講壇上擊敗了大廈山上大多數的法師。現在這四人聯手的做法會……要是不趙老爺子的死,天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得見四大高手合作?

慧明二話不說,收了「佔卜算命」的旗子,轉身就走。慧明的突然離開嚇了小衍一跳。他連忙叫道︰「小慧明,你跑這麼急去哪里?小心別摔著!」

「小衍師兄,那還用問嗎?當然是柱國寺了!跑慢了可就連在外面張望的地兒都沒有了!」

「對呀!喂!小慧明等等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