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九四章 三不惹

之前,李淵提到裴元慶的勇武,可與趙王李元霸相提並論。這下,頓時激起了兩人的戰意。于是,在不良皇帝李淵和不良太子李建成的提議下,朝會暫時停下,先觀看兩人比斗一場,這才有了前面的情形。

「鏗,鏗!」

厚重的金鐵交擊聲響起,頓時將場中一干人等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原來,此時全副甲冑的李元霸和裴元慶已經站到廣場中間。兩人手中俱是寒光閃爍的錘子,只不過看上去不盡相同而已。

李元霸手中混元八角翁金錘,材質乃是取自稀有的玄鐵,摻以純金,由李建成讓基地中的王鐵柱親自操刀鑄造而成。

單錘的重量高達五百多斤,也就是說他手中拿的兩個錘子重量達到駭人的一千多斤。

這不的不說是一件讓人驚異的事,但是此刻卻活生生的發生在眼前,由不得人不相信。雖然,江湖上的高手,例如李建成,寇仲,徐子陵等人都可以提起。但是,他們乃是靠內力,像李元霸這般單純靠臂力,普天之下或許僅有他一人。

而裴元慶手中的錘子也不差,錘名八稜梅花亮銀錘。

據說乃是他裴家祖傳之物,由春秋戰國著名的兵器鑄造大師歐冶子所造。只不過,裴家向來沒有出現使用錘子的傳人,故此八稜梅花亮銀錘一直被裴家束之高閣,以祖傳寶物著稱。

直到裴元慶八歲之時。玩耍時無意中闖入藏放八稜梅花亮銀錘的屋子,在眾人驚駭莫名之下,輕松的玩耍起這對錘子。

要知道,這錘子單錘重二百斤多斤,雙錘五百斤多斤。然而,年方八歲的裴元慶卻能如此輕易的拿在手中玩耍。哪能不讓大人們驚訝,就在那些服侍他的下人們嚇呆了。以為踫到妖怪之時,裴仁基出現了。

裴仁基好歹也是隋朝大獎,見識還是有的。不會像陳塘關總兵李靖一樣。認為生出的哪吒是妖怪而用劍去劈。

所以,裴元慶才能安穩的活到今天。

隨後,裴元慶的師傅出現了。無人知其姓名。只知是一名游方道人。路過此地,察覺裴家府上金光大盛,掐指一算便推出裴元慶。于是,便要求裴仁基讓他的兒子給他當徒弟。裴仁基自然是同意,裴元慶在那道人教導之下,越顯與眾不同。而且,那道人僅僅教導了七天,之後便飄然而去。

最後,這對裴家的祖傳寶物八稜梅花亮銀錘就成了裴元慶的武器,裴元慶堪稱裴家絕對的大殺器。

而今天。便是見證這金銀錘威力的時候,場中眾多人都期待著一場龍爭虎斗。

「混元八角翁金錘,錘重一千一百一十四斤,死于此錘之人,無數!」

李元霸雙手顯得無比輕松的玩轉著這對高達一千多斤的錘子。讓人覺得他是所說的話是不是在開玩笑。

「轟!」

似乎為了證明李元霸的話,當某刻在李元霸手中轉動的錘子不受控制的掉落于地之時,一道震天巨響在這廣場之上蕩漾時,那些懷疑李元霸所說之話的人便不敢再有絲毫的懷疑。心中,更是忍不住顫抖,這尼瑪是什麼人。能夠拿得起這樣的錘子。

然而,李元霸不管別人怎麼想,淡然的從地上撿起錘子,繼續玩耍起來。

那些大臣嘴角忍不住抽搐起來,心頭是什麼想法都不敢再有了。要是被這一錘子砸下來,這後果,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八稜梅花亮銀錘,錘重五百六十四斤,死于此錘之人,無數!」

裴元慶和李元霸兩人俱是那種絕世大殺器般的人物,所以,死在兩人手上的生命,用無數來說確實不假。

況且,自古便有「文武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

此刻,裴元慶的話听起來倒讓人覺得像是與李元霸爭鋒相對。

眾多大臣,特別是那些瓦崗的文武大將,如秦叔寶,徐世績,程咬金等人,還有一些與裴仁基交好的文武都替裴元慶捏了一把汗。

身為大唐帝國的文臣武將,有些潛規則必須得懂。

例如,在大唐帝國什麼人是惹不得的。

而在長安城內,便有「三不惹」的說法。

一不惹竇後,招惹後神鬼難救;

二不惹趙王,招惹後九死一生;

三不惹太子,招惹後五五之數。

這「三不惹」乃是身處長安城的達官顯貴,乃至黎民百姓必知的內容,否則你連什麼時候死的都不懂。

而從這三不惹的排序,以及所含內容來看,一眼就可知曉輕重。

惹了竇嫻,沒人救的了;惹了李元霸,一絲生機;惹了李建成,生和死各有一半的幾率。

這非是胡亂捏造,乃是許多人生命和鮮血鑄就的。

竇嫻為人和善,從未出現與人爭吵的事件傳出。于是,在皇宮之內的一些太監和宮女,則以為竇嫻軟弱可期。

之後,竇嫻的吃食總會少上一些,或者宮中的一些御用之物消失不見。身為後宮之主的竇嫻對這些事也不過是一笑了之,並沒有太過追究。顯然,這樣的情況,讓那些太監和宮女越發的肆無忌憚,並且,參與其中的人也漸漸的多了起來。

但是,在後來的某一天,那些參與的太監和宮女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不見。第二天,等得其他太監和宮女起來之時,便發現宮中少了許多人。

而一些知情人,則立馬就知道了是什麼事,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思,立馬就被嚇回去了。

李淵身為大唐之主,一國之君,但是卻只有一個竇嫻皇後,這顯然與禮法不符。就算皇帝再怎麼喜歡竇嫻,也要在皇宮之中填補一些妃嬪,從而彰顯大唐帝國的繁榮昌盛。

于是,一些呼喊著聖人禮儀的官員跳出來,請求李淵再納妃嬪。

先不說這些官員的出發點怎樣,但是,他們的結局卻是杯具的。

同樣是第二天上朝之時,由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平陽公主李秀寧三人聯名上書的罪行扔到了李淵的面前。

所告之人,自然那些是請求李淵再納妃嬪的官員。

這些罪行俱是證據確鑿,時間,地點,人物,各種數據都詳細異常的羅列在上面,那些大臣連反駁都沒反駁就認罪了。

于是,在眾多大臣的附議之下,那些官員被罷官的罷官,抄家的抄家。在這之後,也就沒有人敢繼續再提納妃嬪的事情了。

血的教訓仍歷歷在目,前車可鑒啊!

s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