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烽火諸侯 第三百八十五章 弓長嶺

「射!」一聲響亮的嘶吼聲在一座哨塔上響起。哨塔上的小旗也在旗手的擺動下,來回的飄揚,遠處,在營地之中成方塊擺放的投石車車陣上,一遼軍百夫長看到遠處的旗手揮動旗子,回過頭,對著身後操作著四架大型投石車的士兵大聲道︰「放!」

吱嘎,隨著那投石車巨大的甩臂拋出,後面的斗勺之上的石塊在杠桿原理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優美的拋物線,砸向營外,大型投石車的攻擊距離,至少有上千米,而為了增加打擊面,采用的都是臉盆大的菱形石頭,每一次投射都能拋射出三四塊。

俗話說,人一上萬,鋪天蓋地,這話絲毫不做假,大夏一軍人馬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就是近四萬。踏著三個整齊的方陣,遠遠的看去,就好似三片烏黑的烏雲,巨石呼嘯著劃破空氣,攜帶著萬鈞之力砸向大夏軍陣。

踫,一塊臉盆大,足有十余公斤重的大石砸在一個夏軍身前的巨盾之上,只听砰的一聲巨響,那木質包鐵的巨盾在巨石的猛烈撞擊下,當場就凹進入一塊,而持盾的夏軍士兵卻是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那持盾的手臂在猛烈的撞擊下,已經錯位,露出森森的白骨,整個人更是被撞飛出去,將身後的幾個同伴都撞倒,這才停下沖勢。

很快就有重盾兵補上他的位置,整個軍陣依舊陰森安靜,沒有露出半點的怯懦之色的前行著,砰,一塊巨石直接從半空中劃過一道空氣尾巴狠狠的撞入軍陣之中,一個倒霉的夏軍士兵甚至叫都沒有叫一聲,腦袋就已經跟石頭做了一個親密的接觸,盡管士兵頭上帶著頭盔,但面對石塊卻顯然單薄無比,當場,無數白的。紅的濺射飛出數米,在整個黑壓壓的軍陣上留下一個小白點,但很快,白點就被彌補。

周倉一身蠻牛套裝,就好似一頭狂暴的野牛,手上那重達五十余公斤的巨型陌刀,拖在地面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凹槽,刀身之上閃現著一頭血紅色的鋼紋,一頭狂暴的野牛躍躍欲試,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奔跑而出。

牛頭斬︰黃金級上品,大夏精工坊白鴻濤與張夢浩合力打造而成,重達五十五公斤,刀身長五尺三寸,刀柄長一尺六寸,刀寬六寸三,刀身帶有角牛螺鋼紋,銳度︰52∼65,耐久︰,附著四階玄獸狂暴角牛之魂。附帶技能︰狂暴斬,黃金刀氣。

這把牛頭斬是精工坊在初窺鍛造英雄武器門徑之後,白鴻濤和張夢浩這兩個器鍛和靈鍛一同操刀,精心打造而成,而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困獸囚籠的功勞,隨著困獸囚籠制造完成,大夏布了懸賞捕抓玄獸,奇獸的任務,雖然玄獸,奇獸多如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很有危險性,但還是有一些奇人去抓這些奇獸,玄獸以換取不菲的金錢和其他獎勵,而附著在這把牛頭斬中的魂魄就是一頭狂暴角牛的獸靈之魂,正因為有了這個,這把武器才能成為將領所使用的英雄武器。

「架梯!」周倉那虎吼一般的嗓門大吼一聲,身後的軍陣之中沖出十數刀盾兵來,用臂上的盾牌,搭成一座人梯,周倉大步流星的飛快疾馳,腳踏盾牌之上,借助士兵的力道,連踩數下,人已經飛上五米高空,散亂的頭在空氣中飄逸擺動,雙手握住那牛頭斬的刀柄,半空中一個懸空旋斬,一道金黃色的刀芒從刀身之上狂掃而出。

迎面飛來的五六塊巨石在那狂暴射來的刀氣的直擊下,頓時碎裂無數。下一刻,周倉滾落在地,而那射來的數塊巨石卻化作齏粉隨著風飄散,周倉這一擊,無疑讓身後的士兵士氣大漲,狂野粗暴,威風霸道這就是周倉的風格,那前排的刀盾兵抽出戰刀,拍打著盾牌,口中出吼吼的低沉之聲,伴隨著那激昂的鼓點,一往無前。

上千米的距離不過半刻鐘就已經走到了盡頭,迎面那好似張開的巨大蛇口的遼軍大營之中,突然一陣密密麻麻的箭雨密集射來,周倉看著那箭雨,立刻大聲吼道︰「盾陣防御!」

吼,一千重盾兵將手中重盾抬起,然後重重的遁下,大地為之一顫,而在重盾兵之後,帶有圓盾的刀盾兵快的將盾牌撐在半空中,組成一個個防御盾陣,將槍兵。弓箭手護在中心,咄咄,咄咄,無數的箭雨擊打在盾牌之上,出金屬交鳴之聲,就好似雨打芭蕉,連綿不絕。

「弓箭手,反擊!」十數波箭雨過後,遼軍士兵終于停歇了下來,就算是在強壯的士兵,也不可能一口氣連續張開二十個以上的滿弓。就在遼軍停歇的瞬間,大夏軍後的弓箭手終于有了反擊的時間,踏張弓,類似于宋代的神臂弓,神臂弓因為勁道大,所以采用腳踏的方式張弦,弓若床弩,有效射程可達到兩百五十米,威力巨大,周倉的步兵軍,雖然並沒有形成重甲步兵,不過周倉手下的力士營卻是用重甲武裝,而軍中將士也多挑選力大之人充入,至于武器更是多采用重武器,比如巨斧手,重弓兵等等,整個大夏步兵之中,除了夏羽的山蠻重甲步兵之外,就要屬周倉的步兵最是精銳,歷經大小戰役上百場,功勛無數,是大夏最精銳的百戰之軍之一。

一千重弓兵平躺在地,腳踩住踏環,踏張弓被巨力拉開,形成一道滿月,將長達兩尺的破甲精鐵箭放在弓弦之上,隨著周倉一聲令下,一千道破甲精鐵箭劃破空氣,帶著特有的尖嘯之聲劃過水平的直線,帶著那強大的破壞力射入大遼軍營之中。

那粗有人大腿一般的木柵在破甲精鐵箭那無匹的勁道下,木屑飛揚,雖然力道被減弱了許多,但還是輕易的射入木柵之後的一個遼軍士兵的皮甲之中,噗的一聲,鮮血四濺,那士兵身前居然被那強大的破壞力直接射出一個血窟窿,而箭頭則插在他身後的士兵的胸口。一箭雙雕。

「前進!」軍隊再次的向前移動,不過移動的度卻異常緩慢,因為他們的任務只是掃除前方的障礙,遼軍在營盤之外百米的圈內,挖掘了無數的陷馬坑,陷阱,以及隱秘的壕溝,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排查的。

大夏的第一波攻勢基本上是以試探排查為主,所以這一下午,三個軍的兵馬並沒有沖擊遼軍營盤,只是在前進到一條明溝前方,距離遼軍大營不足二十米的位置,後方就傳來一陣鳴金之聲,而雙方的對抗主要是以弓箭遠程打擊為主,不過顯然,雙方都沒有投入全部的力量。

隨著夕陽西落,大夏軍後撤三里,扎下臨時營盤,而從後方源源不斷運輸而來的各種攻城器械也6續送到,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即將爆。

殘陽如血,風如刀。

烽火五年六月十八日,羅霄關城,羅霄關位于遼,夏邊境,居于大夏沐風郡樂安縣西方,南北分別是野狐嶺和茂山山脈,羅霄關城就居于兩山之間,羅霄關東面為樂安縣內第二大城市,茂州,昔日羅世信還未投入大夏之時,樂安之地與大遼還算和平,茂州所產的銅礦,錫礦順著羅霄關運往大遼,為樂安提供了初期的展基礎。

然而在烽火三年,隨著羅世信投奔大夏,對于礦脈收歸國有,限制買賣,茂州的礦石就從此改變了路線,不在通行西部的羅霄關,而商道的沒落,也讓茂州到羅霄關的官道顯得寥落了起來。

當初為了買賣,徐茂公組織民壯五萬人專門修築了這條官道,以方便通行,兩年多過去了,官道依舊,但昔日官道兩側那三里一茶攤,五里一客棧的繁華卻早已遠去,只剩下那還沒有倒塌的土牆,以及那高聳的木桿上懸掛著一塊茶字在向人述說往日的情景。

隨著商隊的轉移,官道已經徹底成為兵道,除了每半個月一次運往羅霄關的輜重補給之外,官道已經沒有其他用途,而隨著大夏制定犁庭掃穴計劃,這條已經沒落的官道卻再次顯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色,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批的糧草輜重從後方轉運到羅霄關,讓這條官道再次繁華起來,每日絡繹不絕的車馬帶動了沿途的茶攤的生意。

薛仁貴從聖州北土城出一路快馬加鞭花費三日到達楞木河補給站,隨著乘坐船只,順著楞木河進入大凌河,然後在承安城河港下船,再從承安城騎馬前往樂安,轉道通往羅霄關。

此番為了完成犁庭掃穴計劃,至少撥調了二十余萬兵馬,其中以西鎮守府的五軍為主力,另外還配屬了四個游牧騎兵軍,除此之外還從核心五郡抽調了不少作為二線隊伍存在的城衛軍,城衛軍的編制在大夏不屬于一線主力兵馬,大夏常備一線兵馬只有七府,外加禁軍,不到五十余萬兵馬,而兵力不夠,也是先從輪備兵馬抽調,輪備兵常例保持在十軍以上,也就是十五萬人左右,而戰時則根據情況抽調,最多可征集二十五軍到三十個軍的游牧騎兵,也就是說大夏一線兵馬全部集合的話,至少有百萬左右,而正常維系的兵馬卻只有七十萬。

除了一線兵馬之外,大夏還擁有著規模絲毫不弱于一線兵馬的城衛軍,城衛軍負責日常城市安定,巡邏,戒備,是一線兵馬的後備兵源,通常鎮級單位就要配屬城衛軍,小鎮在兩個大隊,大鎮在兩個衛,而城市通常會有營級配屬,而城衛軍的配屬也根據不同的地方而有多不同,比如新佔之地,城衛軍通常都會加倍配置,靠近邊境之地也會如此,而越是核心之地,城衛軍通常只會保持一定數量,保證地方穩定,而城衛軍的軍官大多是在戰場上受了傷的老兵擔任,這樣在訓練上,城衛軍並不會太差,只不過是少見了一些血腥而已,大夏十四府五十四郡差不多有近三百州縣,每個州縣至少有一營兵馬,加起來光是城衛軍就有四百三十余營,一百一十多萬士兵,後備兵日常開支通常是由兵部出一半,地方出一半,加上後備兵花銷基本是一線兵馬的一半,大大的減輕了中央財政的支出。

「大人,在前方的茶棚休息一下吧!」薛明達看著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用手擦了下額頭上不住流下的汗水,對著身前的薛仁貴大聲的道。

「吁。」薛仁貴拉住馬韁,用手拭去額頭上的汗水,看了眼身後的將士,一個個風塵僕僕,滿面的疲憊之色,點了點頭,十余人紛紛下馬,來到官道旁邊的茶棚,茶棚里的老翁看到薛仁貴等穿著將軍鎧甲,個個氣勢不凡的官兵,連忙迎了出來︰「幾位官爺,快里面請,小老兒這就給你們倒茶去!」

不多時,一大壺涼茶被送了上來,雖然不是冰的,但在茶棚內的蔭涼處放著,也要比外面的空氣涼爽許多,眾人咕嘟咕嘟的連喝了幾大碗,十分過癮︰「茶翁,在上一壺茶來。」薛明達一邊叫著,一邊扭過頭,對著薛仁貴道︰「大人,這邊這麼折騰,遼國那邊會不會提前知曉我們的行動啊!」

薛仁貴呵呵一笑,道︰「這點倒不用當心,樂安三面環山,地理不通,羅霄關在半月之前就明令只進不出,加上蝶樓密探出動,就算有隱藏在樂安境內的遼國探子,也跑不出咱們的手心,更何況陛下在北面大張旗鼓的攻打遼國大營,遼國大部分注意力都會吸引了過去,加上遼國南部各道紛紛爆農民起義,雖然駐馬軍道還算安靜,但也是暗流涌動,地方官都注意著自己治下,蝶樓那邊傳來消息,連弓長嶺峽道駐軍都被抽調了大半,以彈壓地方,加上大凌河水道如今被封鎖,就算遼國探子得到我們要出兵的消息,也要花費幾天才能將消息送回去,而遼國作出判斷,在調兵遣將早就來不及了。」

弓長嶺,位于羅霄關西面的一座山嶺,也是駐馬軍東部屏障,弓長嶺與南部的野狐嶺,北部的茂山余脈形成了兩個半弓形的峽道,北部道寬,地勢也相對平坦,但卻遍布密林,亂石,沒有一條完整的道路,而南部的峽道則是一條谷道,相對狹窄,然而卻十分平坦,由于易于防守,所以這里曾經是與樂安之地貿易的繁華商路,不過隨著兩國貿易斷絕,弓長嶺南部小道已經失去了商業的性質,而只作為一個關隘而存在。

大夏有羅霄,大遼有弓長嶺,也正因為如此,在這里才會顯得異常平靜,否則以大遼駐馬軍道在大遼國內的地位,大夏早就打過來了,佔領了這片平原,大遼本就不夠食用的糧食,會陷入到糧荒危機。

隨手丟了一個銀幣在桌子上,一行人再次上馬,一路狂奔,終于趕在日落之前來到了羅霄關,羅霄關外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6續從土城撤出的兵馬都駐扎在這里,西府之中的另一位將軍李篤(渤海降將,曾任西大營副總管)早就得到消息,帶著一干將領在關外大道上迎接。

「鎮守大人,你可算是到了!卑下已經備好了酒菜,為大人接風洗塵!」

「有勞李將軍了,走吧,這一路上可是沒吃一頓安穩飯!」薛仁貴笑著進了羅霄關。羅霄關建在兩座大山之間,就好像一座水壩一般,整個關隘並不算大,頂多能駐扎五千人,關內的民房大多是商人建設的,不過隨著商道沒落,這些民房也成了士兵們的住所。

李篤帶著薛仁貴來到一個三進的院落,邊走邊道︰「大人,這里曾是一個大富商建的居所,不過才建好沒兩個月,商道就沒落了,商人將這里賤賣給了官府,現在成了關內防御使衙門,後堂已經燒了熱水,大人且換身衣服,我們在前堂等著。」

洗去一身的塵土,換上了一身相對舒適的錦袍,在兩個侍女的帶領下,來到前廳,軍中酒宴少了寫精致,卻勝在豪氣,大塊的酒肉擺滿了長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撤去了酒席,就在這長桌上,一張大地圖被擺放在桌面上。

「本帥初來乍到,情況還不熟悉,你們誰來將情況介紹一二!」薛仁貴問道。

「大人,屬下羅霄關守備周旭,在羅霄關有兩個年頭,情況還算熟悉,羅霄關位于野狐嶺與茂山之間,扼守著樂安縣的西部門戶,也是抵擋大遼軍最重要的關隘,昔日遼軍東進,徐軍師在此立關,取名羅霄關,自此大遼再也無法威脅樂安,反而因為此關築成,大遼反而落了被動,為了防止樂安軍西進,正大遼在弓長嶺南北修築了兩道關卡,以為屏障,而三關之間的土地則屬于空白之地,弓長嶺北部大道寬闊,不過沿途卻多密林,加上亂世嶙峋,反而不好行進,而弓長嶺南部谷地小道,雖然道路顯得狹窄一些,但卻經過修築道路,道路平坦,可供四輛大馬車並排而行,唯一的關卡也就是弓長嶺要隘,這座關隘建立在兩山之間,平素駐軍為三千人,不過隨著大遼內部動亂,關內兵馬被抽調了一半駐扎地方,而剩下的一半也多是遼軍二線兵馬,加上自關卡建成以來,我們從未攻打過兩關,所以守軍無論是戒備還是戰斗力都不會太高。」

「而打通弓長嶺小道之後,我軍可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駐馬軍平原,如今整個駐馬軍道兵馬不過過兩萬,而且分散駐扎在各村鎮,以防止可能出現的民亂,所以如今的駐馬軍道是一片散沙,如果我大軍長驅直入,定可在數日之內得駐馬軍全道。」周旭侃侃而談的道。

薛仁貴點了點頭,道︰「北路難行,道路崎嶇,我大軍多以騎兵為主,看來只能走南面小道,不過這道關卡!」

「大人,參謀情報司的密探已經成功打入其中,這幾日6續有三十來個我方人員進入關內,如果夜襲的話,可里應外合,打開關門,以關內遼軍低下的警戒,我方能輕易奪下關門。」李篤道。

薛仁貴恩了一聲,道︰「派出五百精銳接應,明晚行動,大軍做好開拔準備,此番以西府騎兵為主力,城衛軍各營隨後跟進,進駐各地城鎮,具體過程,明日會由參謀人員下到各位手中,都回去休息吧!」

弓長嶺小道,最寬處有兩三里,而最狹窄處卻只有不到五十米,而在兩山形成的峽谷谷道之上,矗立著一道險關,直接將整個谷道堵死,兩側都是壁立千仞的絕壁,只有關卡可過,弓長嶺關隘與山海關相比的話,那是一個破草廬跟一座宮殿比,不過在這處峽谷內,關隘卻利用地形巧妙的與左右山勢融合一體,只是一道不到三丈高的關牆,十數座箭塔,就形成了這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

與羅霄關一眼,弓長嶺關隘內部有不少的民居,都是商路繁榮時期商人留下的,到了如今只剩下主街上那十數座生意還算過得去的店鋪,靠著關內的駐兵維持生計,而在其中的一座雜貨鋪內,一個胖的如同一個水桶一樣的掌櫃坐在紅木椅子上,椅子出吱嘎吱嘎的聲響,好像隨時都可能散架,掌櫃的將一個紙條從皮貨中挑出,打開看了一眼,然後直接磋成小球,張嘴給咽到了肚子里,然後晃悠悠的站起身,來到鋪面前,將一個賣貨牌子放在門外,然後又坐回了鋪面上。

不多時,就有一個扛著一馱柴火的樵夫走了過來,道︰「柴火收不!」

掌櫃的站起身,瞥了眼左右,道︰「十文錢一擔,如果賣的話,就送到後院去。」

「行。」那樵夫也不講價,直接點頭答應,不多久,樵夫就走了出去,到了對面的飯館︰「小二,給我拿十文錢的包子。」

「好 !」小二大喊一聲,然後到後院去取包子,而在飯館大堂內,一個靠著里桌的四個人相互對望了一眼,不多時,四人就起身,散了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