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洛陽風雲 23、袁紹求和

幽州還剩余十余萬將士,都被部署到薊縣到昌平一線,即可保衛臨時的皇都,也可做為一支機動力量來使用。

為了萬無一失,盧植給公孫瓚去了一封信。

盧植說︰「我知道你不想回來是因為你不想面對劉虞,你認為他殺了你兄弟,可你卻不能殺他,我知道你很難受。現在是我請你,請你放下個人的恩怨,派一支部隊守住漁陽到潞縣這一帶,這是我們的後方,看起來很安全,但是如果袁紹派一支輕騎偷襲這里,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讓你幫我。你不用回來,派一名將領帶著幾千騎兵守住這里就可以了,等我打敗袁紹,你的人就可以走。」

盧植相信,公孫瓚一定會按照他說的做。

三日之後,幽州十五萬大軍趕到涿縣。第二日,袁紹的大軍也殺到了。

按兵力來說,盧植的兵力要遠遠多于袁紹。可是盧植卻不敢出擊。因為他這十五萬人,基本上都是沒見過血的兵,而袁紹的兵馬卻是由一些老兵油組成的。

望著城下耀武揚威的袁紹軍,幽州軍士都感覺到膽寒,有些人甚至腿肚都在哆嗦。

盧植見狀,沖著下面大喊一聲︰「喊袁紹出來答話!」

顏良正扛著一桿大旗,在幽州軍一箭射程之內炫耀著自己的力氣,听到盧植喊話,立刻停了下來向城上望去。

盧植不認識顏良,可顏良卻認識盧植。

見是盧植親自統兵,顏良不敢怠慢,慌忙回去稟報袁紹。片刻之後,顏良又打馬回來,沖盧植高喊︰「盧公,我家主公說了,他敬重你的為人,此翻興兵,只是想向朝廷討個公道,也是情非得已,還請盧公見諒。」

盧植知道,袁紹是不會來見他的了,除非是兩軍交戰的戰場上。

既然袁紹不願意1u面,那就只能打了。盧植並不擔心自己這邊,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袁紹無法跨越的。

他擔心的是審配,這個第一次領軍的書生,總是讓盧植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實在放心不下。

不知道這一仗要打到什麼時候,盧植的內心很是焦急。

袁紹混蛋,他把開戰的時間選在正是種剛剛下地,需要精心呵護的時候,他把戰爭的地點選在了幽州境內。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的結束戰斗,哪怕是後贏了,幽州也會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袁紹!」盧植在城頭狠狠地念著這個名字。

如果說曹操攻擊陶謙只是拉開了諸侯混戰的帷幕,那麼袁紹攻擊劉虞,則代表好戲正式開場。諸侯之間撕掉了後一層面罩,每個有實力的人都向四周炫耀著自己的獠牙利齒。

曹操這時候卻出乎意料,並沒有再次乘機攻擊徐州,而是把目光對準了黃巾肆虐的青州地區。

這並沒有讓陶謙感覺到輕松,因為另一側的袁術已經盯上了他。剛剛抵御了曹操,袁術馬上就到了,陶謙感覺非常吃力。

為了對抗袁術,孔融也被陶謙拉入了自己的陣營。

江東的孫堅和荊州的劉表不用別人說什麼,這兩人屬于早就看對方不爽的,借口都沒找一個,直接開打。

漢中張魯也和劉焉捉對廝殺,諸侯之間相當得熱鬧。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和陳天路的那桿「重建洛陽,復興大漢。」的旗幟,別樣的耀眼。這兩個以前默默無聞的人,在諸侯為了那些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利益拼死廝殺的時候,做著一個忠臣該做的事情。

當然,從心底來說,劉備生怕董卓這時候來打洛陽,如果董卓來了,洛陽剛剛有了的那點希望,馬上就會如肥皂沫一般的破滅。

陳天路卻告訴他,董卓這時候不會來。因為董卓希望看到的就是現在這番局面,如果因為這時候董卓打洛陽而使諸侯感到威脅,很可能紛紛罷戰,董卓如果聰明,所以不會來。

陳天路的推測非常合理,劉備听完之後也覺得,如果自己是董卓的話,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洛陽。但這只是推測,劉備絲毫不敢大意,一天三次催促陳天路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抓緊練兵。

兩人加起來的兵力只有五千人馬,近又招收了一些流民,人數未滿一萬。而且幾乎沒有進行訓練,陳天路一天到晚就帶著人馬給那些難民種地,蓋房。

加入的軍士甚至有人連刀都沒模過。

劉備對此很是著急,陳天路卻依然不慌不忙的樣,他對劉備說︰「放心吧,打仗的事情有我,沒問題的」。

陳天路並不是不著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急。作為一個穿越者,陳天路很清楚老毛是怎麼憑著手中幾桿爛槍把老將趕到台灣去的,軍民一體的好處劉備無法理解。

軍民一體,可以讓軍士有充足的戰斗能力,可以讓自己有足夠的軍源保證!

重要的是,他可以讓軍士明白,自己為什麼拿刀。只有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拿起刀,能讓手中的刀成為致命的武器。

所以陳天路告訴手下的軍士,告訴劉備︰「我現在唯一想的事情,就是這些難民。你看看他們,他們幾乎沒有可以遮體的衣服,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在冬天來臨之前,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穿上一件棉衣。」

這個理想雖然不高,但現在看來想要實現卻是非常的渺茫。因為諸侯又開始打仗了,多的難民又一次涌向洛陽。

張燕也趁著諸侯大戰,再一次下山乘火打劫,他的目標是為了讓黑山之上的近百萬黃巾能活下去,可是卻剝奪了其他人活下去的希望。

劉備實在無法接受不斷涌入的難民,他想讓陳天路關閉虎牢關,將那些難民擋在洛陽之外。

陳天路拒絕了,他曾經做過流民,曾經被擋在洛陽外面。他知道,洛陽是那些難民後的希望,如果關閉了虎牢關,那還不如殺了那些可憐的人。

他去找了張燕,陳天路問張燕︰「你今年過冬沒問題了吧?」

張燕不知道陳天路問這話是什麼意思,誠實答道︰「應該不會死人了,只要天氣不是太冷。」

陳天路又說︰「那你別再下山了,如果你再下山,我就要死了。我死之前,一定會拉上你。」

張燕非常的惱怒,從來沒有人考慮過他們的死活,為什麼現在要他們考慮別人的死活?

張燕和陳天路兩個人吵了起來。

「兩年!」爭吵的後,陳天路伸出兩根手指︰「你給我兩年時間,我就能讓洛陽的人活下來!到時候,我接你們下山,接你們去洛陽。」

張燕和楊鳳商量了一下,後伸出一個巴掌︰「一言為定!」

陳天路與他擊掌起誓。

關于袁紹攻擊幽州,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其過程必定是漫長的,戰況肯定是慘烈的。

可是真實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審配率領那支五萬人的軍,和義在上谷鏖戰半月之後,連設巧計燒毀義的糧草。

義無奈,只能率兵撤退。路上又被審配接連設伏,損失慘重。

審配趁著義無力反擊,袁紹的大軍又被盧植牽制在涿縣,一股作氣殺入袁紹的翼州,兵圍鄴城。

袁紹聞訊大驚,繼續與盧植作戰取勝也是無望,有心撤退又怕盧植追擊,無奈之下,袁紹只能求和。

袁紹上表給劉辨的奏章讓幽州的一眾大員欣喜過望,包括還在涿縣的盧植。

劉辨非常的高興,這一仗的勝利對于他來說,對于那些一心想匡扶漢室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仗,向那些所有懷有異心的諸侯展示了劉辨所擁有的力量。從今以後,自己的奏章再也不會被那些諸侯當做廢紙一樣看待了。

劉虞等大臣也知道,從今日起,這里傳出去的每一句話,都會讓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深思。

眾人彈冠相慶之余,關于怎麼處置袁紹也作為一個議題擺上了桌面。

劉虞認為,袁紹還是忠于大漢的,只是一時想歪了會做這樣的舉動,對他給以懲戒就可以了。

也有些人認為,對于這樣敢向天亮刀的人,應該殺一儆百。

劉辨還是很信任盧植,派馬征詢盧植的意見。盧植對于審配能如此迅的擊敗義也很是驚喜,其中喜的程度遠遠大于那份驚訝。

能這麼結束戰爭,就意味著幽州的損失要小許多,盧植當然高興。

他接到劉辨的詔書之後,馬上回書︰「皇上可以派人去問審配,如果他能打下鄴城,我們就滅了袁紹,如果他打不下來,還是接受袁紹求和的好。」

審配很回書,他說,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打下鄴城。

鄴城是袁紹的老巢,由袁紹長袁譚防衛,兵力少有三萬人,防守非常的嚴密。要命的是義,這家伙雖然敗了,但卻很穩定了軍心,現在已經帶著部隊趕了過來,就徘徊在自己周圍,而且袁紹其他的軍馬也正在趕來,如果不能早做處置,那就不是怎麼處置袁紹的問題,而是自己這五萬軍士能不能回的去的問題了。

盧植知道,審配絕對不是在危言聳听,于是他建議劉辨接受袁紹的求和。

劉辨是省事,袁紹不就在盧植那里麼?你們談吧。

袁紹就這樣踏入了盧植的軍營,盧植看著袁紹,冷冷說了一句︰「你終于肯來見我了?」

(感謝給為兄弟的支持,我已經有些動搖了,不是寫不下去,實在是逐浪的編輯太熱情了。他們給我的承諾太多,而且連續幾次主動找我也確實讓我很感動,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寫手,不過這麼一篇狗屁文章而已,人家這麼看得起我,不管是什麼原因,我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只能對不起支持我的弟兄了,過幾天,我準備去逐浪,,再次道歉!)V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