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四節 兩翼合圍與中央突破

退路神馬的,現在都只是浮雲!

與其縮頭烏龜般拋棄在西班牙苦苦經營了十數年的基業,希冀在不列顛東山再起,不如忘掉那所謂的退路!竭盡全力,設法擊敗眼前的敵軍!卡圖斯從來不是一個肯輕易認輸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亂世梟雄。【文字首發】

「擂鼓,全軍前進!」

叛軍主陣,卡圖斯抽出長劍(主將配備長劍,便于馬上自衛)高聲下達了命令。

咚咚咚!!!~~~咚咚咚!!!~~~

低沉雄渾的鼓點聲敲響,回蕩在整個天空中,具有穿透性的音質瞬間蓋過戰場上所有的嘈雜和躁動,震蕩在每一個士兵的胸膛上宛如與心髒的律動融為了一體。大地為之伴奏,殺氣隨之凝聚,每一次鼓聲的巨響,都無形之間讓大軍的氣勢更盛一分!

轟隆隆~~悶雷般的腳步聲隨之而起,數萬大軍齊步向前,彼此肩並肩盾連盾,堅若磐石的陣型緩緩地挪動著,唯有那飄揚的戰旗仍自由的肆意舞動著。

與此同時,爭鋒相對的,戰場對面,尖銳高亢的軍號聲也迎風錚鳴,鮮艷欲滴的帝國旗幟當先而動,隨附旗後,數萬虎賁齊齊低叱一聲邁步向前,聲若雷霆,震天撼地,大軍移動宛如熊熊烈火,漫卷四野而來!

駭人聲勢,隔空踫撞,激起滔天肅殺之氣洶涌翻滾!令人窒息!

第一輪未戰之前的交鋒,面對身經百戰的帝國大軍,叛軍竟聲勢上絲毫不顯羸弱,甚至隱隱還有反抗之意,這不禁讓雙方將領都是十分詫異。只不過相對于心生忌憚的帝國一邊,卡圖斯卻是不易察覺地面上露出一絲了然和驚喜的微笑。因為事實又一次證明,他所看重和破格提拔的那個年輕的角斗士,不折不扣就是個軍事天才!

一群倉促招募、訓練不足的烏合之眾,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在帝國大軍的面前鎮定自若的,那不現實,但是,卻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偽裝出一種假象,而最關鍵的是這個假象,無論是對敵人還是自己都能達到真假難辨的程度,這就是奧卡戰前給出的建議!

听起來似乎天方夜譚,但隨即,奧卡就在眾人驚異莫名的注視下給出了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甚至于不可思議,但此刻卻不容置疑地表面了它的有效!那就是戰鼓!羅馬人的軍事傳統中,通常都是利用旗幟和不同形制的軍號來下達命令、傳達全軍,軍號的音質尖銳高亢即便在極端混亂的戰場上也能輕松地捕捉到,但是,軍號有著固有的缺陷,聲音的音調和響度都遠遠無法滿足一個軍隊的需要!

軍隊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有千百種答案,但真正能為多數人接受的卻不多,比如忠誠、比如團結、比如守護,然而,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或是出于文明社會的刻意忽略,但我們透過一切表象深入軍隊的內里,我們卻只能看到兩個字︰鐵與血!

軍隊這個人類社會中最特殊的組織,最初的作用就是用來殺戮和征服!軍隊的本源就是徹頭徹尾的暴力和血腥!而軍號,在軍隊如此厚重的歷史,在動輒數萬人的龐大戰陣面前,無疑顯得過于單薄和綿軟,而戰鼓則截然不同!

只需幾十面蒙皮戰鼓同時敲響,那轟隆鼓聲便可直沖天際,無可阻擋!鼓聲那特殊音質的高亢雄渾,仿佛就是為戰爭而生!東方華夏早在夏商周時期,便發現了戰鼓應用于戰事的巨大作用,隆隆的鼓聲中整個戰場凝為一體,任何負面的感覺都會在翻涌激蕩的沸騰血液中蒸發殆盡,只剩下一往無前的意志和百戰死生的勇氣!

所以,奧卡將戰鼓交給了卡圖斯,所以才有了剛才,鼓聲與軍號聲的踫撞,而顯然事實充分說明,戰鼓的存在,扭轉了帝國大軍壓倒性的氣勢,生生拉成了平分秋色!

如此奇跡般的結果,怎能不讓卡圖斯欣喜萬分!然而,這一份欣喜只是在卡圖斯的內心稍稍一轉便掩去了,因為眼前的決戰不容他有絲毫的疏忽。

決戰的戰場,是在越過特茹河後,通向里斯本之間的一片河沖積平原上,地勢地平,放眼望去,除了枯草白地,幾乎沒有任何的障礙物可以阻擋視線,這樣的地形,什麼奇襲、迂回戰術都很難奏效唯一擊敗對手的方法,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鋒,誰的陣型先支持不住崩潰誰就失敗,絕無投機取巧之法!

轟響的戰鼓和嘹亮的軍號聲遙相呼應,雙方大軍都是極為耐心地維持著陣型,緩緩接近,這讓軍陣中較為靠前的奧卡不禁感慨中國的所謂歷史大片凡是涉及戰爭的,那都實在是太不靠譜了,什麼兵種裝備之類的就不提了,光是那大戰之時,一通擂鼓,就全軍呈‘散兵線’沖鋒的‘壯觀’場面就足以讓人體會什麼叫天雷滾滾啊!

那些編劇、導演什麼的,估計對古代戰爭連基本的常識都是一無所知!古代冷兵器作戰時代,大兵團會戰階段,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士氣、不是裝備、不是猛將、不是智謀,而是團隊!是軍陣!

會戰之時,擂鼓一通,猛將在前吼上一聲,就全軍壓上,揮舞著兵器沖過去,那是什麼?那是nc,那是sb,那是送死!即便是一萬人,如果只是亂哄哄的涌擠,哪怕沖擊一個500人組成的嚴密軍陣那結果只有一個,踫的頭破血流!

看看史書上記載春秋戰國時,那些大型會戰怎麼打的?什麼陰謀詭計那都是在戰爭之前進行的,到了戰場上,軍陣就是一切,在古代軍隊中間的即時通訊非常困難,要想如臂指使的統帥一支軍隊的困難難以想象!一個軍團,古代名將們費盡心機讓它保持凝聚一體,怎麼可能像那些歷史劇里那樣,動不動就是散亂沖鋒,幾萬人一旦分散開來等于從緊握的拳頭變成了一盤散沙,那簡直是自殺!別說是想擊敗敵人,能不全軍覆沒,就該燒高香了!

這就是古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現代軍隊中突出小作戰單位的進攻性,強悍的基層軍官,可以指揮幾人、幾十人和幾百人的小規模軍事力量,自由作戰,士官構成整個軍團的核心戰斗力!

而在古代,這幾乎是幻想,十夫長、百夫長之類,大多都是憑著勇力和斬首軍功充任,根本談不上對軍隊的掌控力,往往指揮官陣亡了整個單位就喪失了戰斗力!

在古代,通常來說,如果一個人,能指揮1000人的作戰單位隨意調轉方向、時刻保持隊形,完成各種基本戰術命令,能做到勝則進敗則退,內部團結,那麼現實里,這個人,也許就是軍團長級別的大將了!人才難尋啊!

所以,像電視劇中那樣,兩軍沖鋒,然後混戰在一起,廝殺得到處都是,那只有在經過血戰,軍陣難以維持之後才會出現!否則,一方以軍陣對敵,一方全軍散沖,那這仗根本不用打了,只會是一面倒的屠殺!

距離不斷接近,終于,目測大約只有三百米了!

嘩嘩嘩!無數盾牌錯動的響聲中,叛軍陣型首先發生了變化,位于奧卡身後的兩個輔助軍團同時加快了速度,由菱形的模塊變成了**的半圓陣,分列奧卡軍團的兩翼,緊跟著,中軍和後軍加快步伐進入半圓陣空心區域,于是,菱陣變成了三個齊頭並進猶如彗星墜落時前端拖住的光弧的陣型。

這時,雙方已不足200米的距離!

卡圖斯的冒險就是臨時變陣,以期攻其不備,撕碎羅馬軍團的棋盤格式排兵布陣!不過,他太小看了費加的決斷和能力。

果然,軍號聲陡然一變,羅馬人竟在行進中相距不足百米的距離開始變陣!原本的棋盤格迅速變幻,第一排的軍團合攏成半圓陣,不同的是凹面朝外,向著叛軍的凸面。而第二排的軍團,則分散開來各自跟上一個半圓陣,第三排軍團則向外展開,遙遙向叛軍的兩側包抄過去。

「費加這個老家伙,還真是大膽!也不怕不等他的兩翼合攏我軍就先突破了他的本陣!」看到帝**的陣型變動,騎在馬上的卡圖斯通過觀察哨了解得清清楚楚後,不由冷笑自語。

其實,費加這樣做,從正規的軍事上來看非常冒險,中軍變得異常單薄,左右軍團接戰後勢必陷入糾纏,而局部佔據了兵力優勢的叛軍如果果斷派後軍軍團突然前插,截斷左右的聯系,費加的中軍等于成了孤軍作戰,而且是身陷重圍,直接面對奧卡的精銳軍團和兩個輔助的軍團的包夾!當然,這樣做也有明顯的動機,那就是包抄而去的兩翼,一旦叛軍沒有及時突破,犬牙交錯的陷入對峙,兩翼的帝**只需從後來個突擊,憑那些民兵軍官,決計是擋不住的,結果自然叛軍必敗無疑!

這樣的決策出于一場決戰的統帥之令,未免顯得有些急躁,帝**總體來說是佔據了優勢的,而現在等于放棄優勢,玩起了看誰的運氣好!這顯然有些不符合一名合格將領的所為。但並未看出其中暗藏著什麼陰謀。

于是,

「立刻傳令,騎兵軍團斜線攻擊,割開敵軍右側的兩個軍團,然後敵陣後形成截擊面,攔住敵軍的騎兵,至少堅持住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不到就讓騎兵指揮官自己割了腦袋來見我!」卡圖斯突然眼皮一垂雙眼中閃過一縷冷厲之光,斷然喝道。

「遵命,指揮官閣下!」一名哨兵立刻飛馬而去。

卡圖斯接著又將目光放到了前陣的奧卡軍團身上,臉上浮現出難以抑制的激動和期望,道︰「立刻傳令給龍指揮官,讓他不惜一切代價突破敵軍主陣,以活捉敵軍主將費加為目標!我將親率其余軍團為其後援!」

「遵命!」又是一個傳令兵飛奔而去。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