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7章 烏蘭巴托

無上黃金瞳-第457章烏蘭巴托

在酒店中休息了一會之後,幾個員工提議趁談判還沒有正式開始的機會好好逛逛烏蘭巴托這座城市,去這里商場看看,體驗一下蒙古人的消費和日常生活,凌少南覺得左右現在無事,于是就點頭答應了下來,他剛好趁這個機會給家人買一些禮物帶回去,就像他以前每次出門時一樣。浪客中文網【文字首發】

因為想要逛逛,所以一行人也沒有坐車,而是選擇了步行,浩浩蕩蕩的幾十個人顯得很是拉風。走在大街上,凌少南的思維依然沒有停止,尤其是看到滿街跑著的勞斯萊斯、奔馳等豪華轎車,再看一看蒙古差到了極點的基礎建設時,他對這里官場**程度的了解更深了一層。

不過這對于他來說卻是一件好事,凌天投資集團投資這里是肯定的,但是也應該以此為要挾,多爭取一些特權才行,比如說空中飛行權限之類的,至少要保證過兩年他的私人飛機交付之後能夠自由地在蒙古上空飛行才可以。當然,這不算什麼難事,蒙古國內的政府官員們非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投入,就可以搞定這些事情。

而一旦凌天投資集團在蒙古國內站穩了腳跟的話,該怎麼辦,可就是由他說了算了。

…………

烏蘭巴托以前叫作庫倫。**立之後才改的名字,這跟幾年後韓國人把漢城改成了首爾是一個道理。

烏蘭巴托建在群山之間的丘陵地上,主要街道的建築有很濃的俄羅斯風味,很雅致,一般三到五層的樣子,全城建築最高的也只有十幾層。市中心有很氣派的大廣場,商業區有一個和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一模一樣的商場,連樓梯扶手用的石材都是一樣的,據說用的是同一張圖紙。

烏蘭巴托新的居民生活區正在崛起,相比之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築很像中國同時期建的五六層的樓房,再早些年代的的建築雖然很陳舊,但是仔細看都很考究,還有大量低矮的房屋建在坡地上,中間夾著不少蒙古包。

稍出市區,大片大片的山地草場頓時撲面而來,草不高,牲畜自由啃食,蒙古國的牧業基本處于自然放牧狀態,一到周末,草原上景色好的地方常有有城里人開車出來游玩。

相對于首都的八十萬人口來說,烏蘭巴托的汽車還是相當多的,大街上跑的全部是外國車,其中尤以韓國二手車最多。

因為蒙古國基本沒有自已的制造業,經濟上的三大支柱分別是采礦業、農牧業和零售業。由于人少,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豐富,這里的住房使用大量木材,樹木隨便砍伐。

另外,烏蘭巴托的降水量雖然很少,但是卻不缺水,幾條河流的水又多又清。蒙古國人蓋房子用地除了在市中心,基本不受限制,很容易得到政府批準。

烏蘭巴托是一個緯度和海拔都比較高的首都,又處內陸深處,因此冬天漫長,但是它的夏天卻涼爽迷人,白天很長,晚上九點多時天還亮著。只不過烏蘭巴托的商場關門較早,百貨大樓晚上八點就下班了。

對于蒙古國人的生活水平很難下一個定論,蒙古國公務員的平均月工資大約四十美元,出租車司機一個月能掙七十美元,但是大家的實際生活好像比這個數字反映的要好一些。

據許岩介紹說,蒙古的gdp數據和人均收入可能是蒙古人自己給搞的偏低了,目的就是為了多從西方國家要點兒經濟援助,事實上蒙古國人自己也認為,他們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幾年要好多了。

「蒙古國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較高,出過國的人很多,普遍見多識廣。我曾經去過牧區的一個牧民家庭,除了老兩口還有四個女兒,其中兩個在國外,蒙古包的牆上掛滿了女兒們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曾經在蒙古呆過的一名工作人員對眾人說道︰「烏蘭巴托人的生活習慣受俄國的影響很大,食品結構雖然還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卻都是西式的。」

凌少南他們在街上溜達著,雖然沒有遇到乞丐,但是旅游點賣小商品的兒童很多,有的纏著追著客人要求購買,攆都攆不走,就跟在國內的一些旅游區一樣。

「這就是烏蘭巴托里面最大的商場?!」凌少南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瞪大了眼楮嘴角不自禁地抽動了一下。

雖然說早就對蒙古國的民生不抱什麼奢望,但是當看到這座烏蘭巴托最大的商場的時候,範無病還是覺得自己有點兒高估他們了。

眼前的這座建築物,雖然看上去挺大,也比較結實,外面的裝修也是大理石貼面,但是怎麼看都像是五十年代仿照蘇聯式的建築物風格,笨重而破舊,在同樣受到過蘇聯很大影響的華夏,這樣的建築物早已經被掃到了歷史的垃圾堆里,成了記錄歷史變遷的老照片。

「沒錯,這就是烏蘭巴托市里面最大的商場,也是我們國家在五十年代華蘇友好時期對蒙古國援建的第一批大型建築物之一。」那名工作人員的臉上也有些無奈,面色古怪地對凌少南解釋道。

在五十年代,華夏先後兩次派遣援蒙人員兩萬多人,在他們的幫助下,蒙古的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一條條馬路貫穿蒙古各地,很多蒙古急需發展的經濟項目都是在華夏工人的幫助下完成的。

但是華蘇交惡之後,蒙古立刻義無反顧地站到了蘇聯一邊兒,掉過頭來對付華夏。

幾十年來,俄羅斯對蒙古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了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面。以語言為例,**之後的蒙古推行俄語教育,社會上層通行俄語,權貴子女到蘇聯留學,蒙古的文化與傳統逐漸在消逝。

現在,蒙古國官方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書寫所使用的是斯拉夫人創造的西里爾字母,而熟悉語言學的人就會知道,俄羅斯文使用的正是這種字母,而同族同根的內蒙古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蒙語,現在內外蒙的語言听上去雖然依然相似,但是真正交流起來卻是需要翻譯的。更嚴重的是,在現在的蒙古,就連會說這種「偽蒙語」的人也不多了,倒是俄語成為了他們的母語,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痛心的事情。

秦漢時代的華夏,版圖西起阿爾泰山,北至貝加爾湖,東到額爾古納河。當時蒙古這個民族還沒有形成,到了唐代,開始在那里設置州府,實行直接管轄。宋代,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開始興盛起來,成吉思汗統一了大漠各個部落,建立起了統一的蒙古汗國,不久,蒙古族打敗了大宋政權,建立了元朝。之後,這個彪悍善戰的民族向中亞、西亞乃至歐洲進軍,橫掃高加索地區、里海、波羅的海沿岸,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

元朝的建立,使得蒙古族與漢族更進一步融合,成為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之後不久,華夏就進入了軍閥割據時代,各省或地區紛紛宣布**,外蒙古也趁機加入了這一進程,其背後推手就是沙皇俄國。

一開始,沙俄還承認外蒙是中國領土,只是要求讓外蒙實行自治,但是在雙方和談的過程中,段祺瑞政府派徐樹錚將軍領兵進入外蒙古,用武力迫使外蒙放棄了自治。

不料第二年段祺瑞政權垮台,沙俄的一群匪幫支持外蒙的王公貴族把華夏軍隊趕出了首都庫倫。又過了一年,蒙古人民革命黨的部隊在蘇軍的幫助下向其余地區的華夏軍隊進攻,華夏軍隊敗走,接受中央政府冊封的蒙王被推翻,蒙古變成了君主立憲制國家,之後華夏軍隊從此再也沒有進入外蒙古,而蘇聯軍隊卻一直駐守蒙古到了1986年。

…………

看著眼前的一切,凌少南不由得大搖其頭︰「以前我們國家對于這些白眼兒狼們的援助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在國內人民還餓著肚子的時候,大把大把的錢都撒到了這里了,不能說不是一個敗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回報,要是換了我的話,絕對不會做這些大而不當的事情。」

華夏很窮,這是每一個領導人都曾經說過的話,但同時中國對外援助數目之多,金額之大,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從五十年代末開始,援助朝鮮,援助越南,援助古巴,援助巴基斯坦,援助柬埔寨紅色高棉,援助蒙古,援助阿爾巴尼亞,援助坦桑尼亞和「非洲兄弟」,政府援助的實在太多了一些,而且每次都資金龐大。

據說當年巴基斯坦總理訪華,問華夏要援助。那時華夏也不富裕,所以總理考慮之後決定給五千萬,但把報告給主席看的時候,他在後面加了一個零。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