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5章 我喜歡貪官

無上黃金瞳-第455章我喜歡貪官

自從蒙古國在蘇俄的支持下,趁著華夏軍閥混戰,無力阻止的機會**之後,這個國家就一直受到蘇聯的控制,全盤俄化,實行計劃經濟與俄語教育,上層通行俄語,權貴子女到蘇聯留學,蒙古文化與傳統逐漸消逝。【文字首發】

蘇聯解體之後,蒙古月兌離了俄羅斯的軌道,開始尋求自己的發展道路,實行民主政治,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大呼拉爾(國會),政府由多數黨組成。

自1990年實行多黨制以來,蒙古國內的各種政黨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一些民主黨派發展很快,就黨員數量而言,民主黨等已經與傳統大黨人民革命黨不相上下。

1996年,「民主聯盟」更是一舉取得大呼拉爾選舉的壓倒性勝利,顯示了民主黨派的實力。但是從「民主聯盟」的執政經歷可以看出,民主黨派作為在野黨,進行街頭政治、宣傳鼓動群眾方面成效明顯,一旦上台執政,則迅速暴露了其執政經驗嚴重不足,內部派系斗爭不斷的本來面目,嚴重影響了其在民眾中的威信和未來發展。在「民主聯盟」執政期間,從其上台執政第一天起,執政聯盟內部就紛爭不斷,政局就跟走馬燈一樣混亂,真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蒙古資源豐富,煤的蘊藏量在五百到一千五百億噸左右。石油儲存量在三十到六十億桶之間,但蒙古缺乏資金和技術以及相關法律滯後,資源開發一度陷入停滯。

如今由于俄羅斯的現實情況,使得蒙古無法依靠俄羅斯的支持,而美國和日本,特別是日本,雖然對蒙古有很大的興趣,既希望參與在蒙古的礦業開發,也試圖牽制華夏。但是,只有華夏才能夠為蒙古提供全面的發展資金、技術與商品,最重要的是,華夏的內蒙古是華蒙經貿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他大國沒有這個優勢。

之所以華夏和蒙古之間還沒有展開深層次的合作,主要就是因為華夏國內的發展主要是在東南沿海一帶最為火熱,此時還無暇顧及西北,而之前兩國之間的隔閡也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消融掉的。

作為蒙古國,心里面始終擔心會被華夏給同化了,畢竟這是有過很久的歷史淵源的。

作為華夏的鄰國,無論是蒙古、韓國、朝鮮也好,或者是泰國、柬埔寨、越南也好,這些國家都跟華夏有過長時期的隸屬關系。當初最次也是一個天朝的藩國,因此在**之後就不能不存在一點兒疑慮,就是會不會始終籠罩在華夏的勢力範圍之下,而失去了自我意識。

畢竟,最近幾年華夏的實力開始大幅度增長了,國際影響力也提高了,他們不能不考慮到一旦華夏強大起來之後,會不會對本國的存在構成不利的影響?

這一點,從這些國家近年來針對華夏的態度上就看得出來。

比如說朝鮮和韓國,朝鮮自1946年就開始限制漢字的使用,到1949年更是徹底廢除了漢字,韓國于1948年規定不得于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到1968年則進一步明令禁止在公文中使用漢字。這分明就是一種自卑到極點的心理!

所謂物極必反,自卑到極點後就會轉變為極度的自大,所以韓國人才會狂妄地認為整個華夏都曾經是他們的領土,華夏所有的文化傳統都是他們的,還跑過來亂認祖宗,說華夏所有的歷史文化名人都有韓國血統,恨不得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古人名字後面都綴上「思密達」!

當然,我們也要理解一下可憐的棒子,他們的祖先是商周時期從中原遷過去的遺民,幾千年來從來沒有擺月兌過華夏文化的影響,好不容易到了中原衰弱的滿清時期,鬼子又殺過來將他們的土地佔領了(從1895年到1945年,整整半個世紀),直到二戰結束後認了個美國干爹才算是取得了名義上的**地位。(有美國干爹的駐軍,他們的主權就完整不了,撐死了也就是個名義**!)

至于華夏周圍的其他效果,大致情況也跟韓國差不多,只不過表現得沒有棒子那麼明顯、極端罷了。

蒙古國也一樣,在這種心理影響下,他們的政府既希望同華夏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又擔心引狼入室,最後弄得自己失去了**的立場,這個心里面還是比較為難的。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華夏國內的企業對蒙古國的投資熱情也不是很大,這卻是跟過去的宣傳有關的。在以往的宣傳當中,至少是在凌少南以前的印象當中,似乎蒙古除了牛羊、蒙古包和草原之外,就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東西了,怎麼也不可能想到,這里居然有如此多的自然資源令人垂涎。

事實上,對于蒙古國被從華夏分裂出來的事實,高層一向是比較諱言的,因此輿論宣傳上自然是傾向于把那里描繪成是一個荒蕪的沒有經濟價值只能依靠救濟過活的地方,但是事實上,這里的資源簡直比國內還要豐富。

當然了,如果說有什麼缺陷,那就是蒙古國的糧食以及日用等基本上是完全依賴于從華夏進口了,這是制約他們發展起來的最大問題。俄羅斯人自顧不暇,而華夏對待蒙古的態度,就決定了他們的發展速度。

…………

烏蘭巴托給凌少南的印象,不管是人,還是城市氛圍和建築風格,都和當年還沒有發達的哈薩克斯坦很像,滿街的招牌,不是俄文字母,就是英文,听介紹才知道,政府規定,廣告牌也好,招牌也好,只能夠用這兩種語言,所以要在烏拉巴托找一家中餐館可不容易,不像在其他的國家,大老遠就能夠看到中餐館的中文招牌。

估計這種規定,實際上也是為了去華夏化而做出來的,而為了避免麻煩,絕大部分的中餐館,連菜牌都不寫中文,結果搞得好多來這里的華夏人都不知道如何點菜了。

凌少南他們倒是找到了有一家所謂的中餐館,菜單上還有中文,但是他們進去吃了一頓飯之後,實在不能夠說服自己吃的是華夏菜。找人一問才知道,原來的台灣老板早就走了,一個韓國人接了手,但是還是掛著中餐館的招牌。

「怪不得餐廳里面大部分的顧客都是棒子,就連餐前的小菜,都是泡菜,這回算是上當了!」凌少南這才知道為什麼飯菜味道不像華夏菜,原來這就是地道的韓國餐館啊,什麼叫作掛著羊頭賣狗肉,終于可以充分理解了。

說到韓國人,似乎在中亞國家到處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滿街的韓國餐廳,從漢城到這些中亞國家的航班很多,還有這些國家的高檔酒店里面,也充斥著的韓語,實在是讓人沒有辦法忽略他們的存在。

烏蘭巴托也是這樣,城市里面最體面的一座建築,就是漢城商業中心,一座為韓國商界辦公生活集中的地方。不過,盡管韓國人如此之多,外界還是對華夏人在當地的一舉一動更加關注。

不少蒙古人不喜歡華夏人,這有歷史的原因,雖然蒙古大部分是蒙古族人,但是和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已經是很不相同的了。

這里的蒙古人,很少會說蒙語的,基本上都是以俄語和英語為主,飲食,生活習性也和內蒙古的蒙古族人不同,只是這里還沒有超市,也沒有多少新鮮蔬菜。

可以這麼講,蒙古的城市,很多都比不上華夏的一個小鎮,凌少南他們過來的時候,烏蘭巴托的街頭,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大頭照片,街頭從早到晚都有裝著高音喇叭,貼著大頭照片的車輛經過。找人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在下個月,蒙古的大呼拉爾要進行一次補選,為來年的大選做準備,從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可以預期,這次只有幾個席位的選舉將會相當激烈。

蒙古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會選舉四年進行一次,但是民主選舉的同時,也為這個國家帶來局勢的動蕩,而且也沒有解決蒙古存在的貪污**的問題。一個在蒙古呆過的下屬就告訴凌少南,在蒙古,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辦到。

「我要的東西可是很多的,當然,我不會吝嗇被他們敲一點兒竹杠。」凌少南笑著對眾人說道,「我們是要做大生意的,一點兒小錢,還真不會看在我的眼楮里面的,隨他們敲詐好了。听說加拿大的centerragold礦業公司已經跟蒙古政府達成協議,投資七千五百萬美元,獲得了蒙古boroo金礦的整體開采權,還獲得了前五年的稅收減免。我現在打算在蒙古行賄一個億美元,不知道能不能獲得更優惠的條件?」

那個熟悉蒙古國環境的下屬立刻笑了︰「一億美元,估計把小半個蒙古國都能買下來了,這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貪官啊!」

凌少南聞言頓時笑了,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那真的很好!我喜歡貪官,尤其是蒙古國的貪官,越多越好啊!」

肥羊是人人都眼饞的,但是也得看羊倌兒是不是負責,如果羊倌兒可以被人收買的話,肥羊們還不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嗎?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