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五十三章 遠慮

世界一般的時候都很公平,一個人有了美貌,往往智力就要差了一點,所謂胸大無腦者,是也。同樣也有一些女子,天資聰穎,才學過人,卻偏偏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

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天偶爾一疏忽,也會把這個原則拋在一邊,造就出那麼幾個兼具無美貌和聰穎天資的珍品。

李瑛恰恰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初李牧救曾對兩位兒子說過︰瑛兒之才,遠在爾等之,吃虧生為女子,否則縱橫諸侯,出將入相乃平常事兒。

李瑛自己也是自視甚高。當初待字閣中之時,邊觀代北三郡的青年才俊,李瑛還真都不放在眼里。

要不是當初太子丹那篇抄襲的洛神賦,既彰顯了自己的才學無雙,又借機向李瑛示愛,能不能打動李瑛的春心,抱得美人歸還真是一個問題。

自從遠嫁到燕,成為武陽夫人,李瑛甚受寵愛,兩人感情甚佳沒錯,可是生活在一塊越久,李瑛反倒覺得越來越看不清太子丹了。

倒不是感情有什麼疏遠。作為一個女人,她的直覺告訴他,太子丹對于自己的喜愛和信任卻是發自內心,絕對沒有虛假在里面。

看不明白的,是太子丹的腦子里,到底都有些什麼。

當初在雁門,太子丹不但抄了一篇賦,還曾經詠過一首詩。都是字字珠璣,妙不可言的極佳之作。

有這樣的功底,太子丹平日里偶爾之間總還要有些歌詠之作才對呀。

偏偏李瑛再也沒見到過一句。

這讓李瑛很是奇怪。

悄悄的,李瑛也曾經央求過太子,讓太子再亮本事。

可太子丹卻是支支吾吾的堅決不肯,甚至大義凜然的推辭道︰「如今諸侯爭雄,男子漢大丈夫,自當威震天下,為一世之雄,掉章摘句之事,小道兒!」

有時候,李瑛偶爾也恨恨的想到,不會當初是尉繚這廝給太子丹捉刀的?

但據李瑛了解,這尉繚醉心兵法整軍權謀之道,文學一事並非其所長。

李瑛對此一直是大惑不解。

更不解的,是太子丹懂得似乎很多,但又是什麼都不甚精。

別的不說,單是嫁過來之後,眼看著太子丹就鼓搗出來了馬鐙、面粉、面條、水車之類的物事,無一不是皆具其妙,更別說還有先前的那個什麼椅子、石磨之類。

好像對于奇巧制作,太子丹格外的聰穎。

當然這個聰穎,也只是在他能想的到,能讓別人做的出,單要看太子丹平日舉動,憑李瑛的觀察,說什麼也算不手巧,甚至還有點笨拙才是。

即便是政事,李瑛也發現,太子丹的大略和方向,絕對是凌駕于眾人之,往往想別人之不能像,言別人之不能言,可真要單獨處理某件政事,倒未必有多麼清楚。

似乎太子丹也知道自己所短,道是敢于放權于人。

說到放權用人,李瑛發現,這太子丹對于看人還真和別人不一樣。想範增、尉繚、酈生兄弟,劉邦、曹參等人,這都是他專程請來的,或可說什麼天帝授夢所知,可張良一個小小弱冠少年,怎麼會未見之時,他就已經斷定這是一個大才呢?難道天帝授夢是真的?

說實在,李瑛對于這些神神鬼鬼的事,可不大相信。

可不相信,又說不通什麼道理。

反正太子丹和別人不一樣,很多的想法和別人都不一樣。

包括對于後宮諸人,他的態度也是不同。

作為太子,在後宮之中,從來都是笑呵呵的,很是親熱,似乎太子丹從沒有擺出過那種高高在的架子。倒是有一種長兄對小妹的那種寵愛的樣子。

對自己如此,對平剛夫人也是如此,就是對那些女侍,也很少有聲色俱厲的時候。

對于,說太子丹心,偏偏宮中女侍,太子丹倒甚少沾惹。

不是沒有,而是不怎麼放在心,就像東胡貴族送的那兩個女侍,回來之後,也就是自己和平剛夫人不很方便,前一段時間陪侍的多些,看這些日子,反不如自己和平剛夫人受寵幸的多。

要說太子丹不重身份,可視自己和平剛夫人比之別人大為不同,可要說太子丹看重身份,偏偏待自己和平剛夫人卻沒什麼差別。

當然,細小的區別是有的,在李瑛看來,對贏玉,太子丹是愛護多些,而對于自己,則是愛敬多些。

對于贏玉的秉性,李瑛印象也很好︰出身大家,自幼受父母寵愛,嬌憨之中,帶有一份爽利大氣,心地也很良善,並不多事,一心看顧兒子,惦記著太子,至于政事,倒從不留心。

也正是為此,李瑛對贏玉母子也是很好。

公子元和李瑛也很是親近。李瑛甚至想過,要是自己無所出,那將來這公子元身為長子,承繼大位也是理所應當的。

只是如今自己生下了公子佳。

雖說當初論親之時,曾有為嫡夫人一說,嫁來之後,封武陽夫人,位也在贏玉的平剛夫人之,可看起來,太子丹眼里,並沒有那麼多的嫡庶之分。

李瑛博覽群,從古至今,公子爭位的事情,不勝枚舉。

李瑛從心里不希望看到公子佳兄弟有一天會出現兄弟闔牆的局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只有自己後宮當中地位穩固,那將來兒子以嫡子之身繼位才有可能順理成章。

看看趙國就知道了,公子嘉遠在趙王遷之,可就因為趙倡後寵于趙王偃,這王位就落在了趙王遷的手里,而公子嘉卻是被遠逐在外。

以贏玉的為人,倒未必與自己相爭。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誰知道將來太子丹會不會還有喜愛其他女子呢。

況且等公子佳長成,那已是二十年後,自己也就年老色衰了,單憑美貌怎麼還能期望能得君王之寵呢?

幸好自己不僅是美貌。

自己能幫太子丹做的,還有很多,將來即使美貌不再,那也要讓太子丹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才對。

況且以太子丹的志氣,也不是迷戀美色之人。

自己作為嫡夫人,首要的就是打點好後宮的一切,讓後宮當中井井有條,決不能因爭寵奪位之事鬧得烏煙瘴氣。一個相處和美的後宮,肯定更能牽住太子之心。

即便是公子元兄弟將來有可能是公子佳的一個障礙,那也要善待籠絡之,要讓太子丹明白自己皆以國事為重,乃是後宮不可或缺之主。

還有這羽林幼營,既然其後牽扯甚大,要是能把這羽林幼營搞的好了,不但可以攏住其身後的各方勢力,更能為太子丹的大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太子要爭霸天下,必然要做人所不能做,禮賢下士,廣納賢才當然要,但僅此可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不斷的培養自己的嫡系人馬。

羽林幼營,本就是世家子弟,才智見識比起常人本就多些,如能擇賢才教導,再加一些歷練,那大部分都是可造之材。

這些少年這麼早就跟在太子身邊,那對于太子的志向和做法,總要比外人更能理解的透徹,也更忠心可靠。

自己掌管幼營,那也是師生之誼呀!

有這份淵源在,再加自己以後的著力提攜,投桃報李,將來他們對于公子佳想必也會更親近些。

不必做的太過分,只要營造出大勢,公子佳的發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所以,李瑛建議太子丹,這羽林幼營當初規制太簡,須當完善。

當初羽林幼營,乃是為宗室子弟所設,最小的十三歲,最大的十六歲。因為來的集中,這些人都是混在一起操訓講授。

如今這營中,有的已經待了兩年之久,有的則是剛被送來,再要混合操訓講授,大小都不適應。所以李瑛建議,當以年分班,每年新到的獨立成班,分別授課。

這第一年,應以文字和操訓為主,到了第二年,應該增加內容,除了經史禮儀和射御之外,還當增加律令之課。

同時目前的諸子百家之學,也都不固定,都是隨機延請,應當將兵法、算、農、作等學內容,都要固定下來,最好能定下專人講授,一來熟能生巧,二來也會有章可循,不至于出現偏差。

當然延請大賢講授,也必不可少,可作為補充,開闊眼界。

太子丹一听,按照李瑛這麼想,那還真有點學校的味道了。

不過太子丹告訴李瑛,這射御部分,也要改一下,如今自己奪了草原,將多操練精騎,這些子弟,騎射是一定要的,還要增加些技擊搏殺之術,就算武功不一定出眾,起碼也能強身健體。

另外,也可以考慮一些陣亡的低級將佐子弟,家境或許不佳,可從十歲就特召其入營,官給食宿之用,前面兩年,按官學之課教之,後面並入羽林幼營。這些人,都是功臣之後,官給照顧,也能讓亡故的功臣在泉下心安。

只是這些人年紀更小,麻煩事多些。

李瑛微笑道︰「殿下考慮的當真周全,如此一來,亦是鼓舞軍心士氣,臣妾才不怕麻煩!」

「只是這樣改起來,可是要用人。」

太子丹道︰「專職教之,就不能白用,當以郎官待之,可比照俸祿給之,百石、三百石、五百石的,卿定之即可,就從府中支取,需用何人,看賓客當中可用的,調去就是。韓卿那里,也請推薦些。」

李瑛答應了,想想自己執掌後宮,日後事多,總要先有一個副手,可代自己行事。所以先自琢磨,誰能當之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