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制衡之術

無彈窗小說網,萬名迷同時在線ps︰感謝輪回萬萬年兄弟的重賞感謝名字沒得起、六出冰華兩位兄弟的打賞

本章是從匈奴之戰收尾到秦、燕、趙連環戰局的轉折一章,寫起來很是頭疼,居然寫了兩天,才得3字,這度實在令人汗顏晚了,各位兄弟原諒呀

祝各位兄弟在的一年里快快樂樂,萬事如意

匈奴大軍殘破,軍中士卒逃散而走者,不足十一之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還沒有頭曼的確切消息,但不論其生死如何,對于匈奴諸部的未來,頭曼已經無足輕重,這一點,太丹心里是非常確定的

這還不僅僅是其手下兵馬損失多少的問題關鍵是頭曼對于匈奴諸部統治的權力通道已經徹底斷了

作為一個組織結構和形態還非常初級的游牧民族的國家政權,頭曼對于諸部的統治和管理多的是通過部落大人和族帥的逐級控制來實現的對于下面各部族民來說,其所效忠的對象,多的是本氏族部落的大人族帥,至于頭曼單于,在部民心里的地位,未必有什麼高的地位

隨著大軍殘破,其手下的各部將佐和族帥大人不是被俘就是被殲,頭曼賴以統管各部的骨干力量已經損失殆盡頭曼即使逃了回去,也難以重建立對于各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別說之逃散了萬余匈奴丁壯,即便逃散兩萬,對于頭曼來講,也難以重組織起來,成為對燕軍整編匈奴的威脅

一個喪失了統治基礎的頭曼單于,也不過一個匹夫罷了

關鍵是如何盡快確立燕國對匈奴民眾和部民的絕對統治,如今匈奴諸部,後面只有老弱婦孺而已,丁壯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最是虛弱不堪,對于外敵毫無抵抗能力,如果燕國不能盡快掌握在手里,那燕國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匈奴,就很可能變成其他遠方游牧部族侵凌掠奪的對象

但改編匈奴,又不僅僅是單純匈奴諸部的問題,這里面還涉及到參戰各部的賞功、軍心、和確保匈奴之地部民忠心和安定的大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

桓齮所部從匈奴背後趁虛而入,一舉打破匈奴大軍,俘獲最多,如果單純按戰功來說,以桓齮兼管匈奴諸部,鎮守整個漠北之地最為便宜

不過,從穩定和長遠的制衡來說,這個安排卻是大有隱患的

桓齮部下以東胡右部為主,原本就是剛剛歸附不久,商貿往來,文化滲透和有效管轄也剛開始,遠沒有形成對燕國的絕對忠誠,貿然從其中選拔貴族和將佐弟整合匈奴諸部,則將來匈奴諸部和肯特諸萬戶之間,就會形成千絲萬縷的血緣聯系

漠北之地,距離遙遠,諸部之間形成這樣的關系,對于分化和掌控漠北諸部可是大為不利

另一個立下大功的,則是劉邦

以兩萬對兩萬,居然憑著妙計,自身沒什麼大損失就收降了對方,劉邦之功,其實並不桓齮之下

如果從賞功來說,以劉邦為將軍,鎮守匈奴諸部當然也說的過去

不過,讓劉邦遠離自己身邊獨掌方面之地,太丹這心里總是有點不放心

劉邦為人豪闊大度,不拘小節,這種性格,又是年輕少壯,最容易在軍中和那些游牧部民中凝聚人心真要讓劉邦直接負責鎮守匈奴諸部,以匈奴部民之俗,劉邦只怕很快就會成為匈奴諸部真正的領袖

這可不是太丹期望出現的結果

思慮再三,太丹和範增商議,考慮到後面還可能有接受代北三郡或南援李牧對抗秦軍之事,上谷郡守秦毅暫不宜調動,故以漁陽郡守楊烈定北左將軍,開將軍府,掌管匈奴漠北諸萬戶

匈奴諸部,按照東胡改編的規矩,改編為漠北四萬戶,四個萬戶長,以上谷郡卒協助楊清硯守壘,苦戰立功者不少,故選兩位有功將佐為漠北東、南萬戶長,其余兩個萬戶長,則自桓齮和劉邦軍中各抽調一人充任並選上谷軍中有功將佐和兵卒八百人,悉數按功賜爵,調入匈奴諸部,世襲千戶、百戶諸官各賞牛羊、女不等

自桓齮手下,選拔立功軍卒二千人,劉邦手下選拔立功軍卒一千人,悉數賞賜牛羊,女一人,按功賜爵,盡數調入漠北諸萬戶為帳長

這樣的安排,百戶以上皆為原來的燕國本土之人,對燕國的認同和忠誠當不是問題而最基層的帳長等官,都是選自桓齮和劉邦兩軍的基層軍卒這些軍卒雖出身東胡諸部,但以諸部一般部民居多,並非族帥貴家弟,對于原來的氏族和東胡並沒什麼太多的認同和感情,抽調出來擔當漠北諸部的基層骨干,月兌離了原來的氏族環境,下面又都是匈奴諸部的人,只有依賴燕國在此的統治和威懾才能掌控和管制部民,獲取自己的利益這樣一來,對于他們形成對燕國的國家認同是非常有力的一個促進同時他們又是游牧出身,熟悉和了解游牧之民的生活和生產習俗,可以很快的適應和掌握匈奴部民的生產和生活,有利于盡快穩定匈奴諸部

確定了漠北四萬戶的結構和人事,其余的安排也就順理成章了

後面戰局的重點,還是在南線,燕軍在代北三郡的主力部隊包括漁陽、上谷兩郡的將卒、劉邦所統的騎兵將士,都要留在南線待機耳洞,故而協助楊烈平定和改編諸萬戶的的任務,還是以桓齮所部兵馬為主

故太簽命令,讓秦毅和劉邦馬上按要求抽調和選派將佐,五日內必須到位,在楊烈的主持下,先行搭起四十個千戶的架,彼此熟悉以後,接收劉邦所收復的匈奴丁壯,按照原來各部的方位和遠近,先行編入各千戶、百戶

待楊烈將俘虜編制完畢,由楊烈的漁陽軍中,選精兵五千護送,北上和桓齮所部匯合

兩軍匯合之後,楊烈就可接收桓齮所部的所有匈奴戰俘,先行編入各萬戶,相互熟悉和整編,然後在桓齮兵馬的看管和護送之下,諸部接收和整編其女牲畜,但有留守各部族帥不服者,一律斬之,分其資財女于軍中即可

對于所有的俘虜,其原有的女、牲畜等資財,接收之後,一律不得侵犯,各歸其主,由各帳、百戶、千戶管轄安居

至于那些被桓齮蕭晨所殺的那些將佐和貴族弟所留的女資財,則有桓齮所部盡數接收,就按太所說,賞給桓齮所部兵馬作為犒賞,至于如何分配,由桓齮直接做主就是

除此之外,本次大戰,匈奴丁壯損失近半,多有女、牲畜、資財留存,賞賜各部任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帳長之外,其余的全部集中,由楊烈派所帶的五千漁陽兵馬,押送到上谷郡去,將來轉交給陳余所部,配給那些歸降的秦軍士卒好了

桓齮和杜旗所部的幾個萬戶,去年一戰受影響不小,這次得了諸多的戰利品,也算是略有補充,不至于今年日難過但畢竟也是定之地,不宜長時間抽調,以免引後患,故在幫助平定漠北諸萬戶之外,暫不抽調南下征戰,可根據漠北諸萬戶整編的進展,6續返回遣回肯特和呼倫諸萬戶,全力應付畜牧生產諸事

考慮到桓齮等人後面並無大的戰事,故先行對桓齮等人封賞進爵,桓齮、杜旗和蕭晨三人,各進爵一級,其余將士,各按功勞,分別晉爵不等

楊烈雖然任漁陽郡守十幾年,無論兵事還是理政,都是干才,但前期畢竟並未跟隨平定東胡,對于整編之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免楊烈辦的錯了走彎路,太丹又以汪日辰暫充監察使臣,帶領羽林郎四十人,臨時協助楊烈辦理漠北諸萬戶事宜,待諸事納入正規,立刻南返

太一一布置,眾人皆都稱諾,並無異議,只有劉邦和荊軻兩人對視一眼,交換了個眼色,劉邦起身拱手稟道︰「殿下,臣與荊卿俘獲過萬,有契合仁等將佐一百余人乃是帶頭歸降,其余俘虜轉交改編,不知這些貴族弟該如何處置?」

太丹沉吟一下道︰「這些貴族弟既然已經被俘,轉交楊卿那里放還諸部並無好處,徒增麻煩」

「只是既已歸降,殺之不祥,可令楊卿收其家眷資財,不得侵凌,悉數送到雲中之地,令其團聚,將來全部帶回武陽城,賜宅、地安居,既然都為各部貴族,也不可為庶民,可按原來官職高低,賞賜爵位不等,也好日後歸化,為國效力,就由荊卿具體承辦其事便好」

當時這些將佐投降,就是荊軻做主給過承諾,絕不傷害性命太此令,比之當初約定,還要寬厚,荊軻馬上答應下來

見眾人都無異議,太丹遂讓大家散了,分頭按令行事

整編諸部,抽調將佐,說起來不過幾句話的事,但實際辦起來,卻是繁瑣的很,楊烈這邊還好,秦毅、劉邦兩部,可是狠狠忙了幾天,才將選調的人馬送了過來等那些俘虜轉交,楊烈這邊才大為頭疼,畢竟俘虜來自各部,日後編組百戶和各帳,既不能與原來相距太遠,又不能全是一部之人不好管控,所以又忙了十來天,才算搞定

此時蕭晨早已奉令先行北返,去向桓齮所部傳達太令旨,楊烈和汪日辰辭了太,統領漁陽郡五千精兵,押送著編匈奴各部北上,去和桓齮集合

至于太丹這里,卻因南面局勢變化甚快,早已把心思放在了秦趙的戰場上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