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九十四章 敗降

︰第二更,四千字大章來了!!

契合仁見花天欲嘔血昏迷不能理事,這後軍如今失了輜重牛羊,山路又是大火,也無把守的需要,遂並了後軍,挨到天亮,指揮大軍徑自攻城-

大隊人馬到了城壘之前,還未從動手,只見城一陣戰鼓響,隨著震天的戰鼓,城頭和長牆之,密密麻麻涌出大隊的軍卒,契合仁定楮看時,卻是叫苦,這城的兵馬,比之昨日又增了一倍不止,足足有三四千之多!長戟大盾、硬弓,早已嚴陣以待。

這種地勢,有三千多精銳把守,這城壘還能攻的下來?那要填進去多少人命呀?

契合仁心驚,手下的將佐大人們,也都是一陣陣心里發涼,後路大火,前面又是如此雄城強兵,這一仗,局勢可是不妙呀!

但到了這時,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硬著頭皮開始攻城。

關城之前,不過是七八丈開闊,匈奴發狠進攻,也只能是多派人從兩側山坡山崗之多路同時進擊。只是這兩側山坡雖然可以攀爬,但畢竟陡峭,又多碎石沙礫,稍不小心,就會滑下來。

那些匈奴兵將雖然奉了號令前,但從這山側進攻,只要守軍不是人數太少,漫說攀城,就是這接近城牆的時候,小心翼翼向前挪動的匈奴兵將,那也就是守軍活靶子罷了。況且射翻了一個,還要砸下去一串,匈奴傷折近千,這兩側根本就靠不城牆,那些守長牆的趙軍,前面有女牆遮擋,自身安全無慮,反正匈奴兵也快不了,手里的強弓也不用著急,只是慢慢點名罷了,兩個時辰下來,居然不過才傷了四五十個而已,還大多是輕傷。

倒是城壘這里,雖然城壘高大,畢竟還是平地,戰況稍微接近些,但看著眾多勇士都是無謂的死在城下,契合仁也是心疼的了不得。

兩個時辰之後,匈奴兵馬就攻不動了。

不是餓的沒勁,而是渴。

昨晚大火一起,到後面溪谷的取水的道路當然也斷了,早吃的又是烤肉,油膩的很,當時只喝了點隨身皮囊中的剩水,勉強吃飽了肚子,可到了這時,兩三個時辰過去,就是站著沒動的人,都是嗓子里干的難受,何況那些還要前後沖鋒征戰的將卒。

有些將佐還好些,身邊帶了酒水,還能潤潤嗓子,至于那些士卒,也就只能干忍著了。

口中干渴,前面敵軍又難惹,將卒門的士氣也是越來越低,雖然契合仁嚴令進攻,一再喝罵,但這些大小將卒卻是越發的磨蹭,根本不肯靠前,偶爾去幾步,守軍幾箭射過來,那些將卒立刻就連滾帶爬的退了回來。

契合仁身邊的親信將佐見此情形,只得勸道︰「將軍,這士氣大喪,只怕這城攻不得了!」

契合仁看著城越發斗志昂揚的守軍,滿口的苦澀,低聲道︰「我豈有不知,可如今這般沒了後路,斷了水源,要不趁著將士們還能動打過去,一旦拖延,只怕再想整隊都難呀!」

「要不咱掘地挖井試試?」那將佐小心的提議道,話剛出口,就恨不得給自己一嘴巴,挖井?這滿地沙礫石頭,用啥挖?怎麼挖?又是寒冬季節,地就是有土也都是凍得結實!

趙軍這計也太缺德了,困住就困住了,怎麼給困在這個地方,連水都沒有,這不是要命麼!

契合仁也懶得理他,只是看前面軍將實在磨蹭,契合仁無奈,派了親衛將佐去,將幾個實在動作太慢的斬首示眾。

匈奴將卒被這一嚇,趕緊鼓足了勇氣,又攻了兩輪,結果更慘,又被殺了數百人,將卒們心氣一散,頓時這進攻就停了下來。

桓禮在城,看到匈奴軍中情況,心中大定,匈奴兵馬雖眾,這一下無能為矣。劉邦這一計,夠妙,也夠陰狠呀。

後面兩日,桓禮不敢大意,在城統兵嚴陣以待,燕軍將卒前後輪掉,並不覺得辛苦,北面劉邦,又是收攏牛羊,又是維修城壘,時常在派人加加火,更是輕松,唯一受苦的,就是谷中這一萬六千余匈奴將卒。

連渴了三日,這將卒先前還撐著,後來只能刺馬喝血,或者接了馬尿潤喉,但饒是這樣,也一個個都撐不下去,契合仁現在別說組織大軍進攻,就是城內的守軍殺過來,有多少將卒還肯听令起身相抗都是大問題。

到了第四日一早,桓禮從城內派了一個小卒過來,隨身帶了兩袋水,前來面見契合仁,契合仁那里不知道對方來意,見也不見,直接令親衛趕走了事。那小卒見對方拿刀動槍的甚是凶惡,也不耽擱,只是笑著放下兩帶水,徑自回去。

這親衛回來稟報,送兩帶水,契合仁也是渴了三天的人,當下打開了,乃是清水,這契合仁顧不得其他,趕緊大口喝了一氣,水冰冰的順著干疼的嗓子流下去,當真是如同瓊漿玉露一般,契合仁從沒覺得這水竟有如此美妙的滋味。

雖然只有兩袋水,契合仁也不肯獨自吞下,讓那些親衛也都分了一袋,至于自己剩下的那些,契合仁則親自給花天欲送了過去。

花天欲自從那日嘔血之後,時昏時醒,得知全軍狀況之後,每當醒來,都是嚎啕大哭不已,契合仁送了水過來,讓親衛扶起花天欲,親自喂了幾口,這有水下肚,又是冰的,倒是讓花天欲醒了過來,睜開昏花的雙眼,花天欲看到契合仁坐在旁邊,這老頭嘴唇顫抖了半晌,方問出一句話︰「這水哪里來的?可是打開通路了?」

契合仁看著老頭期盼的眼神,卻是無話可說,只是緊緊握住花天欲的手,老頭知道這是突圍無望,也是默默流淚不已,等了半晌,花天欲一緊契合仁的手道︰「咱們目前這樣子,單于那里是指望不了,咱們匈奴丁口不眾,這一萬多將士,多有族中子弟,決不能這麼完了。」

「留得母畜,不怕沒駒,實在不行,降了也是一條路。」

說著,花天欲嘔出一口血,契合仁正要讓人幫他擦拭,花天欲這時卻反而有了精神,手緊緊抓著契合仁,道︰「不要費事,這算什麼,萬將士性命才重要。」

「汝也是我老頭看著長大的,只怕以你的性子,只怕舍不得自己的名聲,唉,契合仁,如是與國有利,名聲又算得了什麼!」

「反正我命不長,這事我就替你扛了!」

說著,老頭提高些聲音,對著帳中兩人親衛道︰「這一仗打的窩囊,是我老頭粗心,拖累了全軍,爾等去告知軍中大將,就說我老頭代將軍做主,早日歸降趙人,救眾將士一命也罷!」

勉強說出最後的幾句話,花天欲已經耗盡了力氣,只又說了一個我字,口中又冒出血來,雙眼一閉,已經斷了氣。

契合仁長嘆一聲,起身回來。在帳中尋思許久,終究是下不了決心。

到了下午,那位趙卒又來,契合仁猶豫許久,終于請了進來,趙卒倒是並無倨傲之色,對契合仁執禮甚恭,契合仁請趙卒在帳中坐了,問起對面情形,那趙卒倒是實誠,將關城之後將近兩萬兵馬如實告知,並說原本是要從此繞道攻擊頭曼後路,不想遇到了契合仁大軍,如果不是這樣,只怕大軍已經殺到頭曼後隊去了。

如今這山火燒起來,只怕此事算是徹底無望。

火勢一時不息,契合仁的大兵也只會越來越弱,與其這麼耗死,何不歸降?監軍使荊軻和副使桓禮將軍都指天發誓,他們兩位絕不會傷害任何一個將佐的性命,所有士卒,將來也都會被放歸本部!

契合仁知道,就算不降,只要趙軍再耗三天,自己軍中人都站不起來,一樣是白白送死被殺,被俘。

或許按照花天欲的話,降了才是活命之路。

契合仁招來眾將佐,將趙人招降之事說了,又說了花天欲的意思。帳中眾人,大多數心里早就琢磨,實在不行投降算了,如今主將說起來,當然很是贊成,都道︰「願從大人之令!」

當然也有幾位,實在不願歸降,可局勢如此,眾人又都是異口同聲,只得也就沉默不語罷了。

見大家都無異議,契合仁這才請來那位趙卒,說了願降之意,那趙卒得知大喜,興沖沖的回去稟報。

很快燕軍那邊就從城中出來數百騎士,傳來荊軻和桓禮的指示,請契合仁等將佐百余人,先行入城。至于其他將士,則在原地不動,自有燕軍前來逐個營帳收繳戰馬兵器,分送配發飲水食糧。

燕軍先收兵刃戰馬,然後在分發飲水食糧,當然是防著匈奴將士反復。也是統軍大將,對于這個要求,只能說燕軍下小心謹慎,倒也並無他想。契合仁讓手下親衛,陪著燕軍各營帳分頭傳令,自己則帶著一干將佐,空手隨燕軍入城。

匈奴兵馬斷水三四日,將士們都已困頓不堪,再熬下去是死,投降雖然不知道趙人怎麼處置,但起碼暫時或不至死。故而對燕軍的命令都是默默服從,並無人鬧事。

將官們都進了關城,轉送到後面營中軟禁款待,至于這其余兵馬,則繼續安排在谷中駐扎了一日,待士卒們恢復了些體力,才各自帶了營帳,被移往後方。

對于契合仁和手下將佐,荊軻和桓禮則熱情相待,日日飲宴不提。其余匈奴將士,除了沒有戰馬兵刃,其余飲食等項並不受虧待,這軍心也就穩了下來。

不過三天之後,寒風大作,彤雲密布,天紛紛揚揚的飄下雪來,平地足有二尺半厚,那山火被雪一蓋,漸漸熄了,劉邦和荊軻等人這才通了消息。

三人商議,如今這大雪紛飛,眼見一時難停,這麼大的雪,沿途牧草被蓋,縱然人可以帶糧,可這戰馬又吃什麼?再如前議出山北,攻擊頭曼側後,未免有些不現實。莫如分兵先押送俘虜返回雲中,其余主力屯駐在此伺機行動。

這邊的消息,荊軻等人始終和太子丹不斷通報,得知荊軻等人堵住了匈奴的一部,太子丹一則是喜,一則也有些失望。喜的是自己這支備下的奇軍居然對了匈奴的偏師,讓匈奴兩路分進之策破產。匈奴這回絕對沒有能進入山南騷亂的可能。但微微失望的,則是自己想前後夾擊頭曼主力的計劃同樣也落空了。

不過,好消息接連而來,先是把契合仁大軍困住,收到消息時,正是紫軒扎督領前軍猛攻冰壘的第二天。太子丹看罷軍報,不由哈哈大笑︰這左路不但無憂,按目前的局勢,還是幾乎沒啥代價的大勝之局。

吃掉契合仁的兩萬軍,這邊前後頭曼手下前後傷亡也到了兩萬以。在此戰果之,不需要後面包抄,只要再打一打,削掉頭曼大軍一層皮,匈奴基本就等于折了一半。

匈奴傷折一半,頭曼只剩下四五萬人馬,其中核心的匈奴本族,最多也就是兩萬,絕對再無南下之力,加大敗之下士氣低落,就算全軍不至于潰散,全數撤了回去,桓齮他們在北路,怎麼也會出動三四萬兵馬,對頭曼,絕對吃不了虧。

或許有桓齮大軍相對,頭曼手下各部潰散都未必不可能。

想到此處,太子丹心里大喜,本次之戰,拿下匈奴,將漠北一統,看來是大有希望。

太子丹和範增等人商量之後,給荊軻等人發出指令,一旦吃掉契合仁所部,可將俘虜押送回雲中之地,其余主力兵馬,仍然要伺機北,爭取和桓齮部聯軍徹底拿下匈奴諸部。

左路的戰況如此,這邊的戰法,也要開始調整。

匈奴頭曼大軍後撤,只留下紫軒扎的兵馬駐扎在谷口附近,對趙軍進行警戒,太子丹和範增、楊清硯、秦毅等將佐商議︰匈奴攻不動冰壘,目前只是等待偏軍襲我之後看有沒有機會闖進山南。

如今雁門李牧將軍和秦軍對峙,邯鄲相隔太遠,戰事進展傳過來需要半月之久,听說扈輒已經領軍出動,具體進展不明,為了早日能騰出手來,以備萬一,莫如大軍齊出,和匈奴兵馬對陣。

匈奴若得知偏軍被殲,頭曼定然不敢和我軍決戰,只能快速敗走,我軍追亡逐北,不但一勝可期!而且大軍還可騰出手來,以備應付其他戰場所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