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二十七章 論策(上)

ps︰前面三章,感覺寫的時候不在狀態,今日做了很多的修改。希望大家能滿意,呵呵!!

命令傳到西城軍中,酈商考慮了一下,安排白度等人留守大營,繼續操練士卒,自己在指定的日子,早早就帶了吳仗劍、桓禮、韓楓、耿祿四人,前來參加太子的會議。

如今酈商軍的裝備,仍然是嚴格保密的事情,就算是酈商等人出來,依然是乘了車馬前來。

酈商還道自己來的早了,可進殿一看,尉僚率領十余位軍中將佐,早已整整齊齊的坐在大殿兩側的椅子上。酈商趕緊上前和尉僚行禮相見。

對于酈商得了這支精銳的統領之權,尉僚很是有些羨慕。見酈商過來,尉僚嘿嘿笑道︰「君練兵西城,半年有余,想必早已精熟,就該直接把君等給扔到長城之外大殺四方,直叫東胡破膽也就是了,何須軍議!」

酈商微微一樂,道︰「將軍之言甚善,扔到長城之外未嘗不可,只是本軍耗費過巨,怕太子殿下血本無歸,還需將軍出個主意,也好穩贏不賠才好。」

左右軍將,都是兩人的下屬,他們兩個主將有交情,貧嘴逗樂,旁人卻不好插嘴,只是笑著看罷了。

不過兩人都是大將,身份所在,也不能暢懷,略略逗了幾句,酈商匆匆一拱手,領著屬下四將,尋位子坐下。

沒過多久,貫高、荊軻、任默、汪日辰、田光等太子門下賓客,公孫襄、公孫陽、公孫澤兄弟以及公孫東等人都一紛紛到來。

這個大殿,早已按太子的吩咐,俱是高腳桌椅布置,殿中座位,乃是貫高預先安排好了的,前面的一排椅子,都書寫各主要人物名諱。後面幾排,則是任意選坐。

看看身後和對面,後面幾排的椅子都已差不多坐滿,倒是自己身側和對面,前面的十來張椅子空著,酈商初時不覺,這時才仔細看去,發現竟然是為韓非等黃金台學宮諸博士所留。

明明是軍議,商量軍略,召集府中賓客和諸官還說的過去,又不是談經論典,怎麼還讓學宮眾博士參與?酈商心中有些不解。

正在納悶中,殿門處一陣腳步聲響,酈商扭頭看時,只見十幾位峨冠博帶之士氣勢軒昂的走了進來,領頭的正是官拜客卿、翰林院大學士的韓非。後面的,乃是學宮中知名的博士大賢。

客卿之位,極為尊崇,加之韓非這半年在學宮講學,聲望大振,見韓非進來,眾人都是紛紛站起,拱手為禮。

韓非雖然面容黃瘦,其貌不揚,但原本就是韓室公子,身世高貴,又是飽學之人,本就氣度不凡,加上如今這半年,坐鎮黃金台學宮,開講授學,為人所尊,更加舉止雍容。見眾人致意,韓非微微笑著,拱手與眾人見過,一邊和眾人打著招呼,緩步走到前面椅子上坐下。

片刻功夫,太子丹華服盛裝,在幾位郎官的簇擁之下進殿,眾人起立相見,太子先和單獨和韓非寒暄兩句,這才請大家坐了。

待眾人都安坐了,太子丹遂將要北擊東胡之事緩緩敘述一遍,並將其中思慮一一道明,最後正色道︰「東胡、匈奴,居中原之北,水草豐美,牲畜興旺,其民彪悍,如不早服,終為中原諸侯大患。譬如昔日匈奴之對趙,義渠之在秦。」

「丹雖不肖,幸來神明護佑,制精兵器物以練兵,已有小成,頗有意于北方,唯求長治久安之計,望諸君教我!」

座中諸將佐,早就知道太子有北上之意,欲取東胡以強國力。今日見太子咨詢平東胡之長策,知道動兵就在眼前,心中大都是興奮不已。尤其是吳仗劍等人,更是雀躍。

太子剛剛說完,吳仗劍搶先站起來,很是恭敬的對太子丹一禮,道︰「臣隨酈將軍練兵西城,目睹太子所制諸般應用之具,果然乃軍國銳器。以臣觀之,此兵一成,縱橫大漠定然無疑!」

說完這個,吳仗劍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這支軍,裝備之精,遠在東胡軍之上,又是太子厚養操練的精銳之師,直接殺到大漠,別看東胡諸軍精于騎射,真要和自己手下兄弟遇上,以三當一也不是本軍對手。

如今馬上春暖花開,東胡各族都要分散放牧,東胡王庭直接控制的軍力並不高,所以無需遲疑,就該直接長途奔襲,直接殺向東胡月復地,爭取將東胡王室部族一舉而滅。

東胡各部,原本分散,一旦王庭被滅,各部群龍無首,只要善加安撫,著意籠絡其各部大人族帥,以胡制胡,再發大兵以脅之,穩定東胡之地當不是什麼難事。

吳仗劍又朗聲道︰「故以臣之見,太子當斷則斷,無需遲疑!」說罷,向太子一拱手。

太子丹坐上上面,听吳仗劍說的豪勇,不由呵呵一笑,道︰「卿銳氣可嘉,不知以卿之見,該當如何籠絡安撫其各部大人族帥?」

吳仗劍微微一滯,拱手道︰「太子,臣為軍將,不善政事,太子所問,實非臣所知。」

吳仗劍如此說,倒也是實話,太子嘉獎兩句,讓吳仗劍坐了,轉詢其他將佐和賓客。

桓禮在西城數月,知道練兵是要對付東胡,他原為秦將,一直跟著桓齮在中原征伐,從來不曾和北方諸族打過交道,故而這些日子,常常拉了耿祿韓楓等人,了解東胡諸般內情。對于吳仗劍的建議,桓禮很是贊成。

在他看來,這支軍隊所用之物,雖然都是太子新制,為以前所未見,但並不是特別的復雜,只要和對方交鋒,用不了多久,對方就能給模仿出來。

東胡丁口近百萬,地域廣闊不在燕國之下。如果對手模仿燕軍所用之物,以對手的人馬數量和戰士的素質,如果給了東胡喘息之機,雖然東胡諸族不像中原諸侯冶鑄之業這麼發達,在兵器打制的速度和銅鐵的應用上一時難于追上燕軍,但模仿個八九分還是能做的。

一旦被東胡模仿,則燕軍裝備的優勢將很快被縮小。可熟悉騎射的士卒不多的劣勢地方馬上就凸現出來。

此消彼長,以東胡地域之廣,別說就這一支小部隊經不住消耗,就是燕國調全國之軍殺入大漠,只怕燕胡之間也會被拖成長期大戰。

舉國大戰,燕軍縱然勝了,以燕軍目前步卒車戰為主的局面,面對東胡來去如風的騎兵,擊潰東胡之軍或許可能,想要全殲其軍只怕力有未逮。

東胡吃此大虧,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只怕就此後患無窮,根本就達不到太子取東胡而強國力的目的。

所以吳仗劍之策,確實乃是上策。

至于安撫草原諸部,歸攏其心,桓禮向太子建言。道是東胡諸部,雖然歸順于東胡王庭之下,並不是東胡王族對各部有什麼恩德,不過是因東胡力強,跟在其後,可以保的本族平安,又能在對外的征戰之中,劫掠牛羊子女和財帛罷了。這些部族,作為臣屬,除了隨東胡王族出戰之外,還要向王庭有所貢獻牛馬羊等物以為賦稅。

如果我軍一舉剪除其首,太子又能免諸部貢獻,以恩結之,諸部歸降當不是難事。

諸部歸降,太子可因其俗而制之,部族之民樂見寬松,不見約束,自當樂從。

縱有個別部族不服,太子只要以大軍震懾,料其不敢妄為。況治世當以恩威兼用,臨眾以恩,懲孤以威,但有敢于謀亂者,盡屠其青壯以儆效尤,遷其余民于內也就是了,正好可以殺雞儆猴。

听桓禮所言,軍中將佐大都深覺有理,一邊听,一邊不斷的點頭。倒是前排坐著的一位博士,卻是大為惱火,還未等桓禮說完,就已經站了起來。向著太子一拱手道︰「殿下,桓禮所言大謬!」

「東胡所部,皆是混沌未開之戎狄,只知利害,不曉恩義,不懂羞恥。」

「太子既收其民,當曉之以禮義,易其風,化其俗,開化其智,如此方有化胡為夏之效,焉能因其俗而制之?」

這博士出身魯國之地,乃是來自呂不韋的門下,素來以儒學大家自居,雅好禮儀,經書典章到還甚是熟悉,編纂呂氏春秋時出力不小,只是有些不太懂得權變,不太通世務,故在呂不韋門下也不大受器重,只是有一個好處,卻是甚有風骨,當初呂不韋服毒自盡,就是此人一力主張,將呂不韋偷偷葬了。

隨著呂覽到了燕國之後,此人主動要求到黃金台學宮開課授講,傳授禮儀大道。算得上學宮之中有名的博士。

此人對于太子所行,頗有甚多看不慣之處,剛才進來落座,見太子門下安排,俱都是高椅,不和古禮儀之道,心中就大為不喜。如今听桓禮所說,更加忍不住,當即站起來駁斥。

黃金台學宮,乃是太子姬丹所設想的學術中心,對于各家之說,太子並不排斥之意,對于這位計生,太子也早有耳聞,笑吟吟听他說完,看桓禮張口要反駁,太子忙道︰「今日軍議,乃是論制敵之道,妥于不妥,眾卿盡管明言就是,非集思廣益,無以得善策。」

「先生所說曉以禮儀,故當然之事,非如此不能長久,然桓卿所言,亦是權變之道。」

「用兵以正合,以奇勝,治民教之以禮,齊之以刑,因其俗而導之以治,民治則平,不宜可乎?」

票大家都有,還是多投些吧,另外,收藏別忘了呀,呵呵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