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利器

如今酈商在西城整軍,武陽城中上下都很清楚,這支大軍是為了殺入東胡,在太子身邊也不是秘密。但太子丹仍是選派軍卒,嚴格把守西城各處通道,嚴禁內外交通,不讓任何人知道練軍的詳情。

這支精銳,在武陽已經成了神秘之師。

越是神秘,越有人想去看看,看看這支精銳到底在干什麼,兩個月下來,被周圍把守士卒抓住,狠狠打了軍棍的不下二百人。現在莫說旁人進不去,就是給該軍輸送給養盔甲等物的官吏和百姓,都無法登上西岸一步,船只到了西岸,就早早有軍卒過來看住眾人,點選物品就是在船頭進行,搬運都是軍士們自己來辦。

不但諸事保密,供養還好,每過三日,太子就要人就要送過百余只羊去,給酈商他們食用,單是這一項,就讓武陽城的各軍羨慕的了不得。連尉僚都忍不住,悄悄的尋了太子,道是酈商所領,雖是精銳,但也不宜供養過厚,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怕引起各軍反感,倒對士氣不利。

太子丹不以為然,笑答︰「卿這是為手下的將士打抱不平呀!」

「切莫以為他們待遇優厚,只怕這些人倒是羨慕各軍的清閑呢!」

沒錯,如今西城之內的這三千軍,別看吃的好,供養豐厚,還真的有人後悔!

自從整編之後,三千余軍編為五團,以耿祿、韓楓、趙長、白度、胡玢為右軍候,為各團主官。除耿祿資歷較深,賜爵明威軍尉外,其余四人均賜爵宣威軍尉。

桓禮被太子拔為征北左校尉,位在吳仗劍之下,賜爵明威軍尉。

曹參和諸人相比,年齡最低,資歷最短,雖然原先管領一千來自武陽軍中選拔的精銳,但整編之後,曹參卻只授了右指揮之職,管帶中衛營。爵位稍低一級,為武毅軍尉。

中衛營雖然是營,但人數比起各團,只少了二百而已。

雖然人數少,可曹參卻絲毫不覺得委屈,因為中衛營的將佐軍卒,乃是最先被選拔出來,可說是精銳中的精銳。以曹參看來,中衛這個營,絲毫不比其余任何一個團差,真要對捍,不定誰勝誰敗呢!

五團定編之後,指定了各級官佐,相互之間熟悉了足足五天之久,這五天時間,除了端坐在操場之上學習「蒙童大道歌」之外,無非是簡單的整隊、號令、旗鼓之類的初級操訓。

這些人既是精銳,初級操訓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就算是原來的秦軍降卒,簡單了解一下,沒用半天的功夫,就已了解的透透。剩下的時間就是听酈商專派的官佐,講解教授「蒙童大道歌」

對學這玩意,大家還真是有點頭疼。

廝殺漢子,玩戈論戟的不怕,可要背誦這歌子,還真是有點難為。

不過沒辦法,那教授歌子的將佐,一個個狠著呢,不但教的時候,絕不容大家有一絲的喧鬧,這幾十人學了半天之後,還要讓人輪流背誦,真要背不過,軍棍還真打。

當然,打的不多,不過五棍而已。

當然,那些讀書識字的將佐,背德就要快一些了,尤其是太子選送來的那些羽林中郎,很快就成了各團學習的帶頭人,不但自己背的快,還能幫著同袍解釋和學習。

各軍侯當中,唯有白度因為學不會,又給揍了是軍棍。

只是這廝當真是皮糙肉厚,雖然挨了兩次打,可沒事人一樣,照舊活蹦亂跳的。

只是一到要背詠的時候,這廝準要找個借口,去酈商那里躲避一二。

吳仗劍見了,嘿嘿的壞笑,道︰「白度,你又跑出來躲著背歌了!」

白度嬉皮笑臉,低聲道︰「校尉,沒辦法呀,想屬下堂堂右軍候,掌管一團之眾,老是挨軍棍,屬下倒是不怕疼,可總是丟校尉的臉,那也不是回事呀!」

吳仗劍看看左右,見沒有酈商的身影,這才繼續笑著道︰「汝還是趕緊滾回去的好,這也就是將軍不在,要是將軍在,看汝又躲出來不肯背歌,說不定就會親自下令執行軍法。」

對于酈商,這幾天接觸下來,白度還真的有點怵頭。

經過那天的較量,白度不得不服,酈商的身手要比自己強不少,輸的口服心服,至于挨軍法,那也是毫無怨言。

這整編各軍,布置軍務,酈商身為一軍之主,令出法隨,處事又明,這幾個高級將佐還真沒法不服氣,加上酈商不苟言笑,白度到了酈商這里,只要見到酈商,總覺得有點壓力,很是不自在。

倒是和吳仗劍,嘻嘻哈哈的處的倒是熱絡。

白度見酈商不在,膽子更壯,嘻嘻笑道︰「將軍不在,我還怕什麼,等他來了再走不遲。」

「校尉,要說也是,這軍中操訓,習武練陣也就是了,偏偏背什麼歌子作甚,真是白耽誤功夫。」

听白度這麼說,吳仗劍卻是臉色一沉,斥道︰「白度,休要胡說,太子令軍中教授此歌,大有深意。」

「這軍中所教《蒙童大道歌》,乃是簡略過的,原歌足有一千二百句,乃是為了蒙童習字學理之用。」

當初這首大道歌,乃是集數位大賢之力編撰而成,四子一句,內容所涉,上有天文,下有地理,雖然姬丹沒敢把地球是個圓的,圍繞太陽運轉的概念給亮出來,但畢竟把現有的中原地理的概念往外推了一步,告知大家,除了中原之地,南有南嶺百越之外,千百里外,更有大島土民,北面大漠草原之後,仍有無限遼闊寒冷的土地,自秦以西,羌胡之國,更有不計其數,等等。

當時太子提出此論,公孫陽可是大加反對的,道是不和古書所論。太子當時一句話︰「先賢之論,自有其理,然天帝所言,又豈能虛也?」說著,拉過一張白絹,用筆粗粗畫了一個圖,道明秦、燕、趙、等諸侯大概的方位和地界,又向外論述扶余、肅慎、東胡、匈奴、月氏等國,以及百越之地。至于西方更遠,倒不敢連歐洲都給畫出來,可是把印度半島和東南亞半島給畫出來,那還沒問題。

太子邊講邊畫,眾人都听的呆了,原以為天下不過中原和四夷之地,沒想到,四夷之外,仍還有這大。看太子隨口道來,所畫歷歷在目,縱然還有疑慮,眾人也不得不信。

公孫陽將太子所畫捧在手里,端詳許久,長嘆一聲,道︰「太子乃是天幸,所知經遠過古之聖賢,此畫關系甚重,足可為國家之寶,定不可外傳。」

畫是不傳,可相關的知識,卻是編在歌里,要讓燕國蒙童,只要讀書,就應知道天下之大。

至于諸子百家要義,也有介紹,更有傳說史實,用兵,興工,助農的一些道理詞語,無非是讓蒙童識字之時,還能更多的了解諸多道理和事物,不能為識字而識字。更重要的,姬丹將自己的思想融合進了其中,傳達了天下一統,六合混一,夏胡同祖,教化而分的概念,更加入了忠國愛民,勤于王事,恭敬守法的教化內容。

如今燕國各學,但凡教授蒙童,必須先自「蒙童大道歌」開始!

姬丹對于諸子百家學術,是抱有開放寬容的姿態,但是,那是學術和文化發展的需要,而對于自己的官吏臣民,姬丹可還是希望能在這些人開始起步學習之初,這思想意識就能建立一個初步的輪廓,不但識字,還能懂得許多實用的道理,然後在繼承性的接受諸子百家的思想和理論。

姬丹相信,當所有人都在這個基礎上去研究學術和理論的時候,他將來是沒必要用刀劍武力去搞什麼焚書和典籍摧毀的。

荊軻他們來了以後,高漸離見到了「蒙童大道歌」,听學童們朗詠,很是感興趣,還為它譜了簡單一個曲子。

如今教授這歌,都是按高漸離的曲調來教的,唱詠起來,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慷慨激昂。深受蒙童的喜歡。

教授軍中,姬丹令人簡化了只剩下三百句,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大軍到哪里,就要把這歌傳到哪里,把思想傳到哪里。

借用後來的一個詞,出征之軍,既是戰斗隊,也是宣傳隊,更要是播種機。

同化胡戎各族,除了武力的征服,更要文化的同化,文化的力量,一定比武力更加的厲害,這就是太子丹看法。

所以,軍中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這些廝殺漢子,必須要學會詠唱。

太子的想法,酈商知道,吳仗劍也知道,其他將佐,則是懵懂執行罷了。

吳仗劍給白度解釋了半天,白度好像明白了些,知道此事重大,雖然頭疼,也不敢再躲,趕緊跑出去用功去了。

如今各團集合操訓,都要先詠唱一段大道歌,軍中開飯,也同樣是這個要求。

謊言重復一千遍都會成為真理,當天天詠讀《蒙童大道歌》的時候,軍中將士們的思想也被漸漸的歸攏到了一塊。

騎兵技能的操訓也開始逐步深入,對于太子給配備的騎兵所用之物,將士們當然更是喜出望外︰有此利器,殺入東胡定可戰無不勝!

小風結束了,後面會是嚴冬麼?嘿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