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戰(17)走向

太子姬丹統領燕軍人馬到了閼與城,大將軍龐煖不但親自出城相迎,當晚,更是在城中大擺筵席,款待姬丹軍中高級將佐和賓客。

這當中,太子姬丹自然要問起上黨各地軍情。

龐煖滿面是笑,道︰「太子動問,龐某敢不如實告知。」

「秦國桓齮所部,計有九萬余進犯橑陽、閼與,被我軍所圍,一月大戰,我軍斬首三萬余,秦軍傷重不治者萬余,待大戰結束,共俘獲秦軍丁壯四萬三千余眾,現今都在城外,獨自立寨監管。」

「南面我軍扈輒、趙蔥所部,抵擋秦軍王翦救援,趙蔥襄垣抗敵,殺敵兩萬有余。終難敵王翦大軍圍攻,不得已退入山中,節節相抗,在扈輒、李烈等部增援下,終于將王翦所部擋在橑陽之南五十里外,我軍折傷亦不下于敵軍。只是王翦甚是精滑,在我軍圍殲桓齮之後,于本月二十日,主動後撤二十里,率軍五萬據守險要。和我軍對峙。」

「北面羲、範均可部,把守平坦城,此乃太子所知。前幾日太子經過時,敵軍羌瘣所部,為太子所驚,不戰而退,後來太子離開後,羌瘣曾揮軍攻擊兩日,但後來卻突然後退三十里,據守山谷要路。想必也是得知了桓齮所部已經覆滅之事。」

「目前我軍分為南、北、中三部,南北兩部,攻敵雖不足,以險據守倒也有余。只是不知秦軍下一步動向如何。」

太子姬丹呵呵大笑,舉杯贊道︰「大將軍算無遺策,終將桓齮所部一口吞了,此舉斬秦軍一臂,嬴政謀劃徹底落空,丹為大將軍賀!」

龐煖遙遙舉杯,手撫白須笑道︰「如非太子妙計,老夫豈能如意,且為兩國之賀!」以下眾人,都是紛紛舉杯,共同干了。姬丹笑道︰「大將軍用兵多年,對秦軍下步所謀必有所見,還望大將軍賜教!」

太子丹殷殷相問,龐煖倒也不隱瞞,笑道︰

「據報,當日秦國朝中所派,乃是羌瘣率軍七萬自太原東下,蒙恬率軍三萬東奔上黨,增援王翦,力圖南北夾擊,解救桓齮所部。」

「如今桓齮被殲,我軍南北之間,主力處于內線,或南或北,調動方便。而秦軍南北分割,軍力雖然不弱,畢竟分散,如我軍利用內線機動之力,集中主力,專攻其一,王翦也好,羌瘣也罷,都未必能對付的來。」

「以此局勢,再戰並無便宜,王翦、羌瘣,都是軍中宿將,想必也是看的明白。只是不得朝中旨意,又是敗仗,不好擅自停戰,只得憑險固守,以待後令。」

「以老夫所見,秦軍雖佔了我鄴地九城,又奪了襄垣、涅城。好似頗佔便宜,但桓齮一軍盡數被殲,加上其他各處損耗,所喪丁壯,怕是有十四萬有余。對于秦軍而言,所失遠大于所得!」

「秦王政和昌平君謀劃謀劃這久,竟然有此結果,想必是心有不甘!」

既然不甘心,那就只有增兵會戰了!

增兵會戰,說著容易,做起來卻難,如今東郡、三川、河內、河東、上黨五郡,精兵都早已征發,不在和趙國對峙的戰場之上,就是留守在本郡險要,防止齊、楚、韓、魏等國。已經調無可調。再想增兵,除非是從隴西、巴蜀、漢中、荊宛各郡抽調。

路途遙遠,真要調上來,只怕兩個月都未必夠!

但調兵上來,又有多大意義呢?此時和長平之戰時不同,當時秦趙兩國,爭的乃是上黨盆地當中的富饒各城,地勢開闊,雙方對壘,防線長達數十、上百里,各有幾十萬大軍參戰,自然擺布的開,而如今王翦所在南線,山谷道路狹隘,寬處不過數里,狹窄處不過里許,還有山勢曲折可用,余外都是山、谷縱橫,未必谷有多深,未必山有多高,但阻礙通過卻是足夠,如果趙軍一心死守,秦軍就算增兵再多,在這山間攻防,也派不上更多的用場,強攻深溝壁壘,秦軍再猛,只怕也受不了這死傷之重。

北線平坦城,雖然地勢稍闊,也不過只有十里之間,中有堅城堵在秦軍之前,秦軍如想從北線突進,這平坦城就是最大的障礙,趙軍只要有數萬大軍牢守,秦軍絕對南越平坦城一步!

所以,只要趙軍不主動求戰,秦軍增兵再多,那也只能變成消耗戰。秦軍就無法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趙軍區區十幾萬兵馬,在貧瘠之地,拖住秦軍幾十萬拼消耗,趙軍還是很能支持一段時間的,況且如今又有了燕國的支持!

龐煖的分析很是有幾分道理。

不過,在姬丹心里,他卻覺得這仗應該打不了多久了。

秦王政可是聰明的很,他不會看不到目前戰場上的局面。

就算秦王政經驗少,看不出門道,王翦、羌瘣這些老將軍,也一定會把利弊分析清楚。

嬴政或許會沖動,但嬴政絕不是意氣用事的浮躁之人。他絕不會把自己的脾氣用到國家大事之上。

自己燕軍出現在秦趙戰場,這一定會讓嬴政警惕起來,也會讓秦國上下警惕起來,燕趙合謀,就已經讓秦國上了一當,而今燕軍居然大舉進入戰場支援趙軍,這肯定會讓秦國上下產生疑慮,在沒有模清趙燕兩國合作結盟的具體情形之前,秦軍肯定不會貿然行動。

那就只有稍微拖一拖,兩軍對峙上兩三個月後,各地將陸續進入春耕,既然戰事不是膠著難分的狀態,秦國也不會再抽取各地精壯前來增援。

王翦和羌瘣都是收有余而而攻不足,朝中不增兵,當然會留兵防守要害,主力則回到原郡休整。那樣,除非趙軍緊追不舍,否則,這場戰事徹底結束。

姬丹將自己對戰局的看法也講了出來,龐煖大贊有理。

能有這樣一個結果,讓嬴政吃了一個虧,姬丹覺得很是不壞。

秦軍自嬴政登基以來,從龐煖合縱五國攻秦、都山敗蒙驁,上黨圍殲桓齮,這些事,估計秦國上下不會忘記,而有了此次背後被偷襲的教訓,趙國在沒有徹底搞定秦國之前,應該不會對燕國有什麼想法了。

當然,燕國這次也虧了不少呀,趙軍雖然吃了桓齮的數萬大軍,可城池卻丟了不少,燕國想從戰果中分幾座城池的是沒可能了,換回去幾萬戰俘精壯,還要費好多的糧食,還真沒撈著什麼實惠。唯一能稱之為好處的,就是自己為燕國的南部安寧爭取了最少兩年的時間。

這也就足夠了,兩年的時間,自己已經能做好多事了!

這場接風酒,一直飲到深夜,雙方才盡歡而散。

到了次日,姬丹前來拜會公子嘉和龐煖,商談移交俘虜的逐項事宜。

昨日太子一到,貫高已經將招降的各種細節都已細細說了一遍,對于桓齮等將佐的態度也大致清楚,因此姬丹對龐煖和公子嘉提出,立刻移交秦軍戰俘給燕軍,由燕軍迅速將戰俘押送到燕境,一來可減少糧草消耗,二來也免的夜長夢多。

對于這個包袱,龐煖早就不想背著了,姬丹一提,龐煖當即滿口答應。

這麼多的戰俘,總人數比燕軍還多,要進行五百多里的長途押送,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姬丹倒不是很鬧心,他相信,就是有四萬全副武裝的秦軍來了,尉僚等人都肯定有辦法對付,更何況是赤手空拳的戰俘!

不管別的,桓齮那里,姬丹是一定都要先去看的。

從龐煖那里出來,太子丹讓貫高陪著,直接奔秦軍戰俘營而來。

說是營壘,也就是四外矮矮的有一圈土牆,和外面分了界限罷了。在這界限以內,秦軍戰俘仍是用了以前的帳篷,按照軍營的慣例,分了區域規制,各自駐扎。為防止混亂,桓齮等將佐,將這些戰俘還是按照原來的歸屬部曲進行編制管理。原來的那些伍長、屯長之類,只要還活著的,也都是官當原職,如果已經不在的,或是另行選拔,或是分到別的隊伍。

可以這樣說,除了這些人沒有兵器鎧甲旌旗之外,其余的和部隊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趙軍的輜重,是每日按人數送過來的,由秦軍之中的那些火頭軍自行做熟食用。吃飽是不可能的,維持一個餓不著也就算了。

這些秦軍戰俘倒也沒啥意見,畢竟秦軍當中,多年流傳下來,當初武安君可是坑殺了四十萬趙軍戰俘,如今趙軍不趁機報仇,還給飯吃,那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只是大家也不清楚,這後面會怎麼處置他們。

那些士卒想得簡單,總覺得起初不殺,這已經養了好幾天,後面再殺也沒必要了,應該這性命是保住了吧?

倒是那些將佐,尤其是高級將佐,卻是時間越長越擔憂。他們也知道南北必有秦軍救援,如果力量不足,被趙軍打跑了也就算了,萬一攻殺的近了,趙軍必然會調動主力全面相抗。那時自己這幾萬人,肯定會被趙軍視為隱患,趙軍為了預防萬一,肯定會下毒手。

桓齮用的還是自己的大帳,在這俘虜營中,依然是軍中做主之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