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戰(10)--何策解局

因秦國是以十月為歲首,故而按照秦國紀年,在秦趙大戰進入十月這個最激烈階段的時候,秦國已經跨入了秦王政十二年這個新年頭。而趙國依然是趙王偃九年,燕國也還是燕王喜十九年。

到趙王偃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隨著王翦所部兵臨襄垣城下,趙國上黨郡各城之地,已經成了秦趙此次大戰的主戰場。

此時,在趙國東南面河濟之間,是秦將楊端和率秦軍東郡兵五萬和趙國將軍的八萬趙軍相對。

自開戰以來,楊端和雖然兵少,但秦軍戰力要略勝于趙軍,二來秦軍乃是集中攻擊,趙軍則還要分守地方各城,故而雖然雙方並無大勝負,但趙軍還真吃了些苦頭。

楊端和接到王翦的命令,將一萬秦軍調到河內郡和東郡交界之處屯守,為王賁的後援,自己這里,只剩下了四萬大軍。以四萬對八萬,雖然知道趙軍真正能調出來和自己對戰的,也不過六萬之數,但楊端和畢竟人少,不敢再深入趙境逼攻趙國城池,只是以大軍保持攻擊姿態,牽制慶舍所部,免得慶舍調兵增援邯鄲罷了。

邯鄲漳水一線,王賁手里只有三萬精卒,區區這樣一支小部隊,想要攻擊邯鄲這樣的大城那是痴心做夢,更何況在邯鄲城里,原有的王城鎮守之軍三萬,加上傅抵率領退入城中四五萬漳水、鄴城守軍,人數足足有八萬還多,實力遠在王賁之上。

只是這邯鄲乃是趙國都城,都城安危可是至關重要,況且趙國國君和重臣也都知道,此戰秦軍取了鄴城也好,破了漳水一線也罷,只要邯鄲不出意外,那麼真正決定勝負和戰果的乃是上黨趙軍龐煖所部主力。故而面對王翦的近十萬大軍,傅抵是一心一意要牢守邯鄲城,而趙王偃更是把希望全放在龐煖那里。一心指望龐煖在上黨能痛擊秦軍,一旦主力在上黨獲勝,邯鄲城外秦軍怕被趙軍里外夾擊,當然要逃竄而去。所以現在傅抵一心守城,趙王偃也是滿心贊成的。

當然,要是知道王翦已經率主力而去,只有王賁的三萬兵狐假虎威掃蕩邯鄲外圍各地,傅抵大概就不會如此小心翼翼的躲在邯鄲城里不出來了。

當然,上黨之地的局勢最為緊張。

自北而南,龐煖親率的趙軍主力和閼與、昔陽、平坦城城守軍共計十二萬,除了平坦城一萬軍,昔陽城四千軍之外,其余全部駐扎在閼與城橑陽之間山路的北口左近,牢牢封死了被圍在中間的桓齮部秦軍的北逃之路。

桓齮所部秦軍,原本將近十萬,如今歷經攻城、突圍之戰死傷頗重,現在被困在中間的只剩下六萬余可用之軍。將近半月的只消耗不補充,桓齮軍中箭支幾乎全部耗完,往日被視為戰陣利器的弓弩都成了無用之物不說,醫藥、兵刃、衣甲都早已不敷使用,六萬大軍的戰力,連往日的四成都未必有。

更為要命的是至關重要的糧草,只有正常數量的十天之用。

堵在桓齮南邊的是扈輒所部,扈輒佔據著橑陽城,糧草輜重甚是充足,雖然和桓齮對抗三日,也傷折了五六千軍卒。但剩下的兩萬多趙軍,後有橑陽城可依,前有深溝高壘可用,不但將桓齮突圍的勢頭打了下去,又對面秦軍更是兵甲不全,輜重甚缺。故而扈輒所部將士士氣高昂,對于將桓齮所部秦軍全殲在此信心滿滿。

當然,扈輒還知道,趙蔥已經率領四萬趙軍自武安西上,突入了上黨盆地,不但在秦軍屯留各城騷擾了一番,更將襄垣和涅城奪了回來,佔據了上黨盆地進入北上黨的咽喉要道,讓自己的橑陽趙軍沒了後顧之憂。

當然,趙蔥的四萬大軍,雖然拿下了襄垣和涅城,斬首將近七千,但自身損失可也不小,眼下只有三萬出頭可用之兵。不過,在趙蔥看來,面對上黨的兩三萬秦國留守之軍,自己別說把守一個月,堵死秦軍北上救援桓齮之路,就是守上半年十個月的,那也啥問題都沒有。

當然,趙蔥沒有想到的是,王翦這麼快就追了上來。

當斥候們報說秦國屯留守將王闢疆率軍前來的時候,趙蔥很是想領兵出去,狠狠的教訓一下這狂妄的小子,區區不到一萬的秦軍,也敢找上門來欺負自己的大軍,這不是找死麼!

不過,還在趙蔥琢磨如何一口把王闢疆吞了,然後乘勝直取屯留的時候,忽然收到了王翦大軍到來的消息。

七萬大軍兵臨城下,而自己三萬軍是分守涅城和襄垣,趙蔥當然沒了出城對陣的心氣,一心一意的開始鞏固城防,準備釘在這里,拖住王翦前進的步伐,等候將來大將軍主力的增援。

龐煖、桓齮、扈輒和趙蔥、王翦,從北往南依次是趙軍、秦軍、趙軍、秦軍的幾層夾餡,北面是趙軍佔據優勢,南面是秦軍佔了上風。這一仗最後的勝敗,就是看誰先把中間對方的這層餡給吃掉。

當然,從目前的士氣、地勢、輜重補充等戰力要素來說,扈輒和趙蔥這一塊要比秦軍桓齮的那一塊難啃的多。

而對于兩軍主將,龐煖從桓齮所部的動作已經知道,扈輒已經得手,自己困殺桓齮所部大軍的布置已經開始奏效,至于趙蔥,想必也不應該讓自己失望吧?

而王翦卻是不知道桓齮現在的狀況如何,他只是知道,在自己和桓齮之間,除了趙蔥這幾萬趙軍之外,肯定還有其他的趙軍存在,自己要想解救桓齮所部秦軍,必須盡快擊碎趙蔥的阻擋,打下襄垣,打開襄垣到橑陽的道路。

龐煖以為局勢在握,所以他不著急,畢竟桓齮沒有糧草輜重的補充,只要耐心的圍下去,桓齮除了投降之外再無活路。

當年馬服子趙括輕兵出擊,數十萬大軍為白起所困,導致長平慘敗,天道輪回,這一次,該讓秦王嘗嘗一支大軍全軍覆沒是什麼滋味了。

王翦身為主將,知道秦國這次乃是中了燕趙之計,自己棋差一招,雖然鄴地、漳水大勝,卻讓桓齮陷入絕境,生死不知,如今只能強力進攻,爭取把桓齮大軍救回以挽救局面,因此毫不猶豫,剛到襄垣城下,就開始了對趙蔥所部守軍的強攻!

*******

秦王嬴政萬萬沒想到,在不斷接獲各路大軍節節獲勝的時候,突然發現竟然是中了燕趙兩國之計。雖然奪了趙國鄴地九城,前期高奏凱歌的桓齮大軍竟然失去了聯系,被趙國主力圍困在了崇山峻嶺之間。

看著攤在面前的王翦奏報,秦王政又羞又惱,臉色變得鐵青,怒不可遏地一掌排在案幾之上,厲聲怒斥道︰「燕丹這廝!真真的該死!竟敢蒙騙寡人!」

侍立在一側的蒙恬、李斯兩個人,臉上也是青一陣,白一陣,尷尬務必,驅虎吞狼之計是蒙恬獻的,沒想到弄巧成拙,虎不但沒有吞狼,反而掉頭咬住了秦國的一塊大肥肉。這讓一向自認足智多謀的蒙恬甚是羞愧。

當初為了接待李牧,挑撥李牧和趙王的關系,李斯出了一個厚賜李牧的主意,滿以為不但可以籠絡住趙國君臣,讓趙國放心大膽的去攻打燕國,更是想趁機讓趙王能忌憚李牧,以便有機會捧殺李牧。沒想到李牧竟然全是虛情假意,著實騙了秦國君臣一遭,讓秦國吃了這麼一個大虧,唉,偷雞不成蝕把米呀!

至于昌平君熊啟,臉色更是陰沉的怕人。

熊啟略懂武事,自覺文韜武略,遠在文信侯呂不韋之上,滿指望這次集大王和群臣之力巧設計謀,能攻城略地,大勝一場,也好讓朝野看看,到底是他熊啟更適合為大秦之相,還是呂不韋更高人一等。可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這右相之位上,第一次出兵大戰,竟然就將一支大軍投入了絕境,這可該如何是好?

至于左相王琯等人,對于目前的局面,也覺得有些棘手,到底該如何解決,還真一時沒啥好主意。

秦王政掃一眼殿中眾臣,高聲道︰「眾卿,事已至此,當以何策解局?」

大王問話,眾人都看著昌平君熊啟。

熊啟身為右相,乃是百官第一人,王翦的奏章自然是看過的,王翦的辦法,雖然並不能保證一定能救出桓齮所部,但只要桓齮還沒有全軍覆沒,就應當救援。所以見大王有問,熊啟上前一步道︰「大王,以臣之見,當以王翦所奏,速發兵五萬,自太原郡東下,奪取平坦城,一來可斷趙國龐暖主力糧道,二來可從此南下,救援桓齮所部!」

听熊啟如此說,秦王政冷笑一聲,道︰「右相,龐煖所帶趙軍主力在北,區區五萬軍,當真可救出桓齮所部麼?」

熊啟听大王問,心里發苦︰救出桓齮?上黨之地,山高林密,趙國主力大軍在北,想救出桓齮,區區五萬之軍,想連攻三城,打破龐煖的包圍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推斷王翦的想法,因為知道趙軍主力就在北路,從北路救出桓齮的可能性,王翦當然知道希望不大,但從南面包圍桓齮的趙軍,除了趙蔥所領,從武安西上的三萬多軍之外,另外抄在桓齮背後的趙軍精銳是一定的,但人數決不會太多!所以王翦認為擊穿南路趙軍的堵截救出桓齮的希望很大。

但即便救出桓齮,勢必自己和桓齮所部,一定是精疲力竭,能否當得住趙軍主力的追擊可就不好說了。所以,王翦建議秦王政,從太原出兵,攻擊平坦城,讓龐煖無法全力南壓。只要他和桓齮退入上黨盆地,依城固守,料想龐煖也是無能為力。

既然如此,秦趙之戰就算告一段落,秦軍縱有些損失,趙軍傷亡也不會太小,但秦國奪了鄴地九城,戰果也還說得過去。

熊啟正是想明白了王翦的思路,因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收藏,急求收藏,給位大大,書架空著也是空著,順手收藏一下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